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2013年南宁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静 刘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59-5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2012年-2013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2012年-2013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2013年南宁市共监测腹泻病人302人,检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门菌共31株,总检出率为10.26%(31/302),其中沙门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诺如病毒26株。10月-11月为发病高峰,1岁以下年龄组、20岁~40岁年龄组及60岁以上年龄组为高发病人群;可疑食品中以不明原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禽肉类;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结论诺如病毒是目前南宁市食源性疾病致病的主要微生物,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风险仍然存在。需加强南宁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力,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主动监测 致病菌
原文传递
陕西省2002~2006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芳 马国柱 +5 位作者 潘立 刘长宏 王安礼 李雪梅 连西兰 石一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和高危食品种类。方法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控制体系下,2002-2006年采集8个监测点内的7大类市售食品共计2772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H...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和高危食品种类。方法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控制体系下,2002-2006年采集8个监测点内的7大类市售食品共计2772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H7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弯曲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2772份食品样品中,分离出目标菌765株,总检出率33.67%。其中生肉类、水产品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5.31%(536/969)和43.50%(144/331),其次熟肉制品检出率17.57%(71/404)。监测的5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各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菌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6.68%和9.15%;0157:H7检出率为0.66%;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高达30.15%;生猪肉、生禽肉中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达14.81%和26.07%。沙门菌经血清学鉴定,分属11个血清群或亚群、29个血清型,并发现陕西省未曾报道过的新血清群和血清型。结论通过连续5年对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掌握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高危食品及5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下载PDF
2007年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炊慧霞 张秀丽 +4 位作者 廖兴广 张丁 胡巅 张蒙 张广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73-175,192,共4页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了解河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并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2007年在全省5个监测点采样并检测...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了解河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并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2007年在全省5个监测点采样并检测了九大类(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水产品、熟肉制品、蔬菜沙拉、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婴儿配方奶粉、生奶与奶酪)食品,共计466份。结果:466份样品中77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率16.52%,其中沙门菌10.56%,单增李斯特菌3.15%,大肠杆菌O157:H70.48%,弯曲菌3.53%,副溶血性弧菌3.13%,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未检出阪崎肠杆菌;九大类食品中生禽肉污染最严重,阳性率45.35%,其次是生奶与奶酪,阳性率41.18%,面米食品阳性率17.46%,生畜肉阳性率16.30%,动物性水产品阳性率9.38%,熟肉制品阳性率4.17%,蔬菜沙拉、非发酵豆制品、婴儿配方奶粉中均未检出致病菌;沙门菌血清学鉴定,分属5个群6个亚群12个血清型,排前3位的是肠炎沙门菌、沙门菌Ⅱ(4,12:z:1,7)和鼠伤寒沙门菌。结论:河南省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严重,主要是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九大类食品中生禽肉和生奶与奶酪污染最严重,是重要的危险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下载PDF
2002-2004年广西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唐振柱 李秀桂 +7 位作者 黄林 蒋震羚 吕素玲 黄兆勇 方志峰 杨娟 王红 车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监测了解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构建广西食品致病菌污染数据库,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宁、桂林等6个市采集6大类食品,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 目的监测了解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构建广西食品致病菌污染数据库,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宁、桂林等6个市采集6大类食品,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氏菌以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2002~2004年在6市5类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54株,检出率4.49%;其次为检出单增细胞李斯特菌51株,检出率为4.24%,志贺氏菌为1.64%、大肠杆菌O157:H7为0 25%;而另1类食品海产品中副溶血检出率高达20.00%(41/205).结论广西主要食品均遭受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生肉污染最为严重,受到了沙门氏菌、L.m、O157:H7、志贺氏菌的污染,熟肉、水产品、生食蔬菜也遭受L.m污染;而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监测
下载PDF
2016—2018年郑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戴蕾 王松强 +3 位作者 李倩 孙丽梅 牛卫东 陈欣然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分析郑州市2016—2018年食品中主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并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郑州市共561份食品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 目的分析郑州市2016—2018年食品中主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并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郑州市共561份食品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2016—2018年郑州市共检测561份食品,检出致病菌阳性样本49份,阳性样本率为8.73%,阳性菌株51株,菌株检出率为9.09%。在检出的菌株中,蜡样芽胞杆菌最多,占总阳性菌株的41.81%,其次为沙门氏菌10株,占总阳性菌株的19.60%。在检测的10类食品中,餐饮食品阳性样本率最高,为15.83%,其次为肉与肉制品15.15%,水果及其制品10.00%,豆制品8.89%,特殊膳食用食品6.13%,调味品3.45%。从不同的采样地点分布来看,集体食堂的阳性样本率最高,其次为学校周边小商铺、街头摊点等。结论2016—2018年郑州市市售食品中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污染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氏菌。建议持续开展对餐饮食品、肉与肉制品和水果及其制品的致病菌监测,加强对集体食堂、学校周边小商铺、街头摊点等地点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监测
原文传递
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建平 袁清连 +3 位作者 李俊彦 黄薇 张锦周 梁浩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7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3... 目的分析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深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事件67起,发病682人,死亡2人。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集中在6~7月,报告事件数量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占61.19%,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微生物;报告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占59.53%,主要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其次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发生7起,发病50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场所,分别占49.25%和19.40%。结论深圳市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应以降低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和亚硝酸中毒为主,防控重点场所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原文传递
2011—2012年广东省市售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辉 蒋琦 +9 位作者 戴光伟 莫艳玲 方苓 李晖 闻剑 林协勤 胡志坤 邓小玲 黄琼 张永慧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调查2011—2012年广东省市售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状况,为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程度提供建议,达到预防和控制食用牡蛎引起诺如病毒胃肠炎疾病的目的。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广东省部分沿海城市进行市售牡蛎... 目的调查2011—2012年广东省市售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状况,为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程度提供建议,达到预防和控制食用牡蛎引起诺如病毒胃肠炎疾病的目的。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广东省部分沿海城市进行市售牡蛎的采样检测,对其诺如病毒污染状况进行连续两年监测,采用荧光RT-PCR检测诺如病毒阳性标本基因分型,并对不同城市、季节及场所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污染情况及基因分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牡蛎中诺如病毒总检出率为14.9%(41/275);四个季节牡蛎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依次为4.4%、15.7%、18.2%和36.7%;从基因分型分析,GⅠ型病毒株检出率为4.0%,GⅡ型病毒株检出率为6.2%,GⅠ和GⅡ型病毒株同时检出率为4.7%。结论 2011—2012年广东省市售牡蛎的诺如病毒污染情况在市场、餐饮场所以及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基因分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呈现明显季节性特点,以冬季污染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市售牡蛎 诺如病毒 污染调查 基因分型 食源性病原体
原文传递
江苏省2008-2009年肉类和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燕梅 乔昕 +3 位作者 符晓梅 沈赟 袁宝君 戴月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肉类和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按照GB/T 47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采自江苏省13个市的肉类和水产品共计990份进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弯曲菌和副溶... 目的了解江苏省肉类和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按照GB/T 47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采自江苏省13个市的肉类和水产品共计990份进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 990份肉类和水产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61株,总检出率为16.26%,生肉类、熟肉类食品、鲜冻水产品、生食水产品检出率分别为26.32%、7.37%、17.78%、14.78%;不同地区样品中,泰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最高,为37.97%,其次为南京市和扬州市;采自农贸批发市场、超市和商店、饭店和食堂的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2.99%、15.37%、6.76%。结论江苏省肉类和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比较严重,熟肉制品和生食水产品直接入口,可能导致较高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 水产品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原文传递
2014—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被引量:22
9
作者 卢丽彬 闫雪 +3 位作者 赵明星 郭浩 范义 柳丹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18期2494-2496,2501,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该区今后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粪便标本检测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及志贺菌...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该区今后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粪便标本检测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及志贺菌,并随机抽取标本开展诺如病毒检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1 130例,检出致病菌160株,总体检出率14.16%;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9.91%)。抽取239份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检出诺如病毒46株,检出率19.25%。第3季度(7—9月)占全部病例的39.47%,<5岁发病构成比为44.25%;可疑食品中以肉类及其制品最多,占18.89%;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72.70%。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要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发病高峰集中在7—9月,<5岁患儿发病构成比最高,肉类及其制品为主要的可疑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病原体
原文传递
金华市2014年-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申屠平平 吕恭进 朱珈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2803-2806,共4页
目的 分析2014年-2017年金华市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金华市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2017年金华市9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2017... 目的 分析2014年-2017年金华市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金华市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2017年金华市9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2017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5 918例,男、女比例为1. 24∶1,以25岁-、45岁-年龄段人群居多,占52. 78%。病例职业分布居第一、二位的分别是农民和儿童。可疑食物以水果类及其制品(包括果脯和蜜饯)类所占比例最高,为16. 04%。食源性疾病病例样本采集了13 984份,检出病原体733株,总检出率为5. 24%。检出数最多的病原体是沙门菌,占总数的46. 52%,检出率最高的则是诺如病毒(7. 59%)。结论 金华市食源性疾病主要致病病原体是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今后应针对病原体检出的季节性差异,加强食源性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应加强重点人群(农民和儿童)的主动监测和宣传教育,减少散在食源性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病原体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常州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杜强 张露杰 徐晓怡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市售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的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2年采集常州地区市场上14种550份食品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市售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的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2年采集常州地区市场上14种550份食品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蜡样芽胞杆菌、空肠弯曲菌、阪崎肠杆菌分离和鉴定。结果 550份食品中检出致病菌54株,阳性检出率9.82%。3年来致病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01),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15.00%)、蜡样芽胞杆菌(12.70%)、金黄色葡萄球菌(3.47%)、单增李斯特菌(3.19%)、沙门菌(0.60%)。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严重的前3类食品是,米粉/凉皮/米线/盒饭(20.63%)、鲜冻水产品(19.80%)、速冻熟制米面制品(16.67%)。结论常州市海产品和米粉/凉皮/米线/盒饭中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污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副溶血性弧菌 蜡样芽胞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2011年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炊慧霞 张丁 +2 位作者 张秀丽 胡巅 廖兴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36-2938,共3页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了解河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并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和高危场所。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2011年在全省9个监测点1...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了解河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并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和高危场所。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2011年在全省9个监测点13种采样地点类型采样并检测了七大类(熟肉制品、蛋与蛋制品、速冻米面食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餐饮食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婴幼儿食品)食品,共计1441份。结果:1441份样品中93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6.45%。七大类食品中熟肉制品污染最严重,检出率17.47%,其次是餐饮食品,检出率8.06%。13种不同类型的采样场所,其中餐饮环节中的大型餐馆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40%。定型包装食品样品(439份)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1.82%,散装(包括自行简易包装)食品样品(1002份)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8.48%。结论:河南省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广泛,七大类食品中均有食源性致病菌检出,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餐饮食品和熟肉制品污染最严重,是重要的危险食品,13种类型采样场所中大型餐馆是高危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2010年山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宋晓红 乔玫 刘晔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方法按照2010年度《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结果 1 576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菌株149株,检出率为9.45%,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比较严重,总检出率为9.50%和8.2... 目的了解山西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方法按照2010年度《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结果 1 576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菌株149株,检出率为9.45%,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比较严重,总检出率为9.50%和8.22%,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02%、1.11%和0.87%。不同类别食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较大,生肉中致病菌的检出率高居榜首为49.33%,主要污染菌为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拉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7.39%,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食水产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6.94%,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熟肉制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9.84%,主要污染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中式凉拌菜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8.89%,主要污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鲜榨果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6.67%,主要污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鲜冻水产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5.00%,主要污染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婴幼儿配方粉/米粉/谷粉/豆奶粉中阪崎杆菌的检出率为1.11%。结论山西省多种食品均存在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大对散装食品、即食食品和生食水产品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2011-2016年广西餐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姚雪婷 赵鹏 +2 位作者 李秀桂 苏奕成 谢艺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911-914,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餐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6年从广西14个市采集盒饭等7大类餐饮食品,按照国标方法进行8种致病菌检验。结果 (1)共检测14 208份样品,致病菌总阳性率12.04%,不同... 目的了解广西餐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6年从广西14个市采集盒饭等7大类餐饮食品,按照国标方法进行8种致病菌检验。结果 (1)共检测14 208份样品,致病菌总阳性率12.04%,不同类别餐饮食品各年度的致病菌阳性率范围分别为:盒饭3.77%~20.71%,米面制品13.07%~23.83%,热菜2.33%~13.76%,鲜榨果/蔬汁0.00%~7.34%,中式凉拌菜6.67%~14.71%,烧烤类即食食品2.15%~4.68%,沙拉3.70%。(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率最高为中式凉拌菜,达4.60%,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最高为鲜榨果/蔬汁,达6.02%;盒饭、米面制品、热菜中蜡样芽胞杆菌阳性率均比其他细菌高,分别达15.42%、14.29%、10.06%,烧烤类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3.59%,沙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3.57%。(3)不同监测地区致病菌阳性率范围为7.72%~18.58%。结论广西餐饮食品长期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象,应加强餐饮食品制作和销售过程的卫生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原文传递
南京市2007年-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叶艳华 江晓 +1 位作者 王炜 丁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2487-2488,共2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2010年采集南京市售食品共计459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 目的:了解南京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2010年采集南京市售食品共计459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6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459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61株,总检出率13.3%。2007年-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5.3%2、1.3%7、.9%和6.9%。生肉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检出率为45.8%,其次是生速食米面制品,检出率为24%,水产品、熟肉制品和凉拌菜的检出率分别为14.1%、13.3%和5.9%。结论: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南京市食品的污染普遍存在。生肉、生速食米面制品和熟肉制品是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襄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汪雪洋 邓万霞 张金枝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14-2018年襄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襄阳地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襄阳市2014-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结果2014-2018年共报告有效病例3741例,男、女比例1.07∶1;以0~4岁年龄组人群居多(27.2... 目的通过对2014-2018年襄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襄阳地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襄阳市2014-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结果2014-2018年共报告有效病例3741例,男、女比例1.07∶1;以0~4岁年龄组人群居多(27.21%);职业以儿童(28.79%)和农民(20.90%)居多;可疑食品以混合食品(24.95%)和肉与肉制品(16.66%)居多;可疑购买场所中农贸市场(16.79%)和家庭(12.03%)占比最高;7~9月为发病高峰。共采集样本1373份,检出阳性病原体66株,总检出率4.81%,以沙门氏菌为主;7~9月病原体总检出率(6.28%)最高;0~4岁年龄组病原体总检出率(9.62%)最高。结论襄阳市食源性疾病高发期为7~9月,集中在0~4岁年龄组;应加强对重点场所(农贸市场、家庭)和重点人群(婴幼儿监护人)的相关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病原体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春凤 赵勇 +6 位作者 王晓英 张平平 刘晓 孙崇云 杨瑞馥 王成彬 周蕾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研制针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大肠埃希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基于上... 目的研制针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大肠埃希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UPT-LF)的快速定量检测试纸,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上转发光纳米颗粒(UCP-NPs)作为示踪物,基于双抗体夹心检测模型,研制针对上述4种靶标菌的UPT-LF试纸;以4种靶标菌的系列浓度标准菌悬液作为标准样品,评价试纸的敏感性、特异性、线性和精密性,并进行模拟染菌食品的检测,评价模拟样品阳性检出率。结果针对4种靶标菌的UPT-LF试纸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85-0.996;检测敏感性达10^5-10^6CFU/ml,与其他近缘菌株无交叉反应;对乳制品、饮料、小食品、水产、肉类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检出率较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的UPT-LF,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线性定量能力,操作性能可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发光纳米颗粒 侧流术 定量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大肠埃希菌O157∶H7 副溶血弧菌
原文传递
2014年重庆市食品微生物污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源 王红 +1 位作者 刘晓朋 王文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水平,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依据《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中的检验方法和质控要求,对样品进行卫生指标菌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卫生指标菌超标最严重... 目的了解重庆市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水平,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依据《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中的检验方法和质控要求,对样品进行卫生指标菌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卫生指标菌超标最严重的是桶装饮用水和冷冻饮品,超限检出率分别为44.80%和40.80%。2 500件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23株,总检出率为4.92%,检出最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6.00%。桶装饮用水污染最严重,致病菌检出率为16.00%。不同类型的采样场所中,街边流动摊点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10.20%。定型包装与散装(含自行简易包装)的食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 2014年重庆市食品卫生指标菌监测中饮用桶装水和冷冻饮品超标严重;食源性致病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食品类别中饮用桶装水污染最严重,是重要的危险食品;采样场所中街边流动摊点是高危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指标菌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君玮 王娟 +3 位作者 曲志娜 黄秀梅 赵思俊 盖文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9-1123,共5页
空肠弯曲菌是继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之后的又一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可导致人类胃肠炎和食物中毒,而且还与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米勒-费希尔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认知该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时采取科学控制措施,是防止该... 空肠弯曲菌是继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之后的又一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可导致人类胃肠炎和食物中毒,而且还与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米勒-费希尔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认知该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时采取科学控制措施,是防止该菌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防止空肠弯曲菌污染对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的影响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便为有关部门前瞻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动物源产品
下载PDF
舟山市201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艳 朱芳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025-1026,共2页
目的了解舟山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分布。方法收集舟山市5家哨点医院符合病例定义的所有就诊病例信息,并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全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1 747例,年龄以0岁-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42.2%)... 目的了解舟山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分布。方法收集舟山市5家哨点医院符合病例定义的所有就诊病例信息,并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全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1 747例,年龄以0岁-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42.2%),食源性疾病病例数在7月、8月、9月达到高峰;报告的可疑食品中最多为海水产品,占82.0%;实验室分离到阳性菌株105株,阳性率为6.01%,其中副溶血性弧菌62株、沙门菌30株、诺如病毒13株。结论舟山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反映本市食源性疾病发生趋势,应继续加强主动监测和健康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病原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