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利用价值探析——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雅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98,共4页
民间工艺美术兼具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显性与隐性等一般发展资源所不具有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是评价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利用价值的重要前提。探析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性特征的文化价值、物质性特征的实践价值、... 民间工艺美术兼具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显性与隐性等一般发展资源所不具有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是评价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利用价值的重要前提。探析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性特征的文化价值、物质性特征的实践价值、生态理念下的创造价值,以期借助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这一有效途径,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工艺美术的同时,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另一种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 特征 艺术设计教学 利用价值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空间建构——以民间工艺美术类别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尹笑飞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7,77,共4页
民间工艺美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中是极具典型意义的一个门类,其精神内蕴与生长环境的活态性,使我们须从工艺产品内部自身表达方式、外部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两方面建构其活态保护空间。而在这个空间内部,起着梁与柱的支撑作用的... 民间工艺美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中是极具典型意义的一个门类,其精神内蕴与生长环境的活态性,使我们须从工艺产品内部自身表达方式、外部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两方面建构其活态保护空间。而在这个空间内部,起着梁与柱的支撑作用的,便是传承方式与劳作方式的活态性:传承中以人为本、以情为末便是柱,劳作中以手为本、以差异为末便是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保护 民间工艺美术
原文传递
土家族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少煦 胡万卿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72,共7页
民间工艺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民族生存方式富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它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内涵。本文列举土家族“毛古斯”、服装服饰、“西兰卡普”、民居环境等典型的民间工艺样式,从文化的视角对其展开分析,揭... 民间工艺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民族生存方式富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它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内涵。本文列举土家族“毛古斯”、服装服饰、“西兰卡普”、民居环境等典型的民间工艺样式,从文化的视角对其展开分析,揭示隐匿在器物之后的文化投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民间工艺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民间手工艺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峻 王明杰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8年第8期99-101,共3页
文章探索民间手工艺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原则与路径,诠释了传统手工艺元素的原发性特征、真善美的审美特征、乡土色彩的地域性和实用性特征,以具体的案例对传统手工艺元素在各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设计技巧进行了... 文章探索民间手工艺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原则与路径,诠释了传统手工艺元素的原发性特征、真善美的审美特征、乡土色彩的地域性和实用性特征,以具体的案例对传统手工艺元素在各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设计技巧进行了详细论述与解析。可以看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元素在产品设计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其实质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综合提升。我们应将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手工艺 文创产品 应用
原文传递
论赣南客家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艳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21-123,共3页
客家民间传统工艺是客家先辈们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创造和发展的。赣南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手艺已被现代工艺所取代。保护和研究客家传统手工工艺刻不容缓,应坚持弘扬客家文化、光大客家精神、... 客家民间传统工艺是客家先辈们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创造和发展的。赣南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手艺已被现代工艺所取代。保护和研究客家传统手工工艺刻不容缓,应坚持弘扬客家文化、光大客家精神、发展客家经济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民间工艺 客家文化
下载PDF
关于群众文化视域下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4-150,共7页
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社会转型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造成冲击和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群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高度重视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民间工艺美术实用性的变迁和群众审美文化需求的转变,... 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社会转型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造成冲击和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群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高度重视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民间工艺美术实用性的变迁和群众审美文化需求的转变,在群众文化视域下重新思考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为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 群众文化 跨学科思维 实用性变迁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从民间工艺的特征探讨苗族银饰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国玲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苗族银饰是苗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其工艺具有典型的民间工艺的特征。从民间工艺的角度讨论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文化,进而探讨了对其传承和保护的方法。保护苗族银饰生存的文化空间和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是苗族银饰文化的可持续发... 苗族银饰是苗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其工艺具有典型的民间工艺的特征。从民间工艺的角度讨论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文化,进而探讨了对其传承和保护的方法。保护苗族银饰生存的文化空间和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是苗族银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苗族银饰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纶 杨维平 徐人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8-83,共6页
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一般审美、内容、特性、风格及其继承与创造精神进行了论述 ,旨在使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加以重视 ,在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对其继承与创造 ,采取向外扩张与渗透的方式来对待这个文化艺术瑰宝 。
关键词 民族 民间工艺 审美 风格
下载PDF
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8
9
作者 侯莹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6年第8期145-146,共2页
文章以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出发点,通过学校聘请传承人亲自到学校授课并由专业人员撰写教科书等方法,便于学生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的真正内涵及背后的文化性及历史性,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民间工艺美术,从而达到间工艺... 文章以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出发点,通过学校聘请传承人亲自到学校授课并由专业人员撰写教科书等方法,便于学生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的真正内涵及背后的文化性及历史性,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民间工艺美术,从而达到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在大学教育中得到合理利用为目的,最终起到传承、创新、发展的作用。民间美术通过在大学教育中的运用,真正实现了创新与发展的作用,扩大了传承人的广度,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开辟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 教学建议 策略
原文传递
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亚萍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问题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话题,但以江苏工艺美术为出发点研究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学术研究并不多。文章通过对江苏工艺美术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分析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在文化产业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其创新发展的对...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问题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话题,但以江苏工艺美术为出发点研究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学术研究并不多。文章通过对江苏工艺美术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分析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在文化产业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其创新发展的对策,对推动江苏省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江苏作为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地,文化渊源深厚,蕴藏着丰厚的工艺精湛、品种齐全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资源。因此应发挥江苏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优势,以促进江苏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 文化产业 创新发展 江苏
下载PDF
信息时代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少煦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农耕时代造物文化的产物,它与各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等生产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承载着悠久的民族精神文化和造物文化的精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民族民间...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农耕时代造物文化的产物,它与各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等生产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承载着悠久的民族精神文化和造物文化的精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面临新的生存考验。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信息化环境下新的文化承载技术与它所负载的文化内容之间出现了新的关系,新媒体·新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将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与创新带来新思维和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
下载PDF
“企业+农户”模式在民间工艺产业化中的应用研究——以绥化草编专业村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金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9-134,共6页
把民间工艺从商品属性角度分成"实用的"民间工艺(如草编)和"不实用的"两类,指出"实用的"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大规模生产的效率低下和营销渠道不畅问题可以由"企业+农户"模式解决。并建... 把民间工艺从商品属性角度分成"实用的"民间工艺(如草编)和"不实用的"两类,指出"实用的"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大规模生产的效率低下和营销渠道不畅问题可以由"企业+农户"模式解决。并建立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农户"模式得出结论:如果生产者组成某种联盟(如合作社);或其产品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或选择信誉较好抑或以此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时,企业的履约率会提高。通过实证分析绥化草编专业村目前存在的家庭小作坊、企业和"企业+农户"3种主要草编工艺生产组织模式后认为:"企业+农户"模式是效率最高且风险最小的生产组织模式,并对绥化草编产业发展提出完善组织模式、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扶植、注重行业声誉维护及品牌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企业+农户 博弈 草编
下载PDF
谈民间手工艺审美特征影响下的土特商品包装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玮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以民间手工艺审美特征的阐释为基础,分析了蕴含于民间手工艺审美特征中的生活文化性以及自然生态美意识和寄情化的审美内涵,这是民间手工艺自身的价值理想和审美评价。关注民间手工艺中所潜在的文化意味与审美信息,并对手工艺审美特征... 以民间手工艺审美特征的阐释为基础,分析了蕴含于民间手工艺审美特征中的生活文化性以及自然生态美意识和寄情化的审美内涵,这是民间手工艺自身的价值理想和审美评价。关注民间手工艺中所潜在的文化意味与审美信息,并对手工艺审美特征影响下的土特商品包装设计进行思考与探讨,以期实现传统手工艺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活性"的存在与发展,更为现代包装设计追求人性化的审美需求拓展思考的领域和实践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手工艺 审美特征 生活文化 自然生态美意识 寄情化特征 土特商品 包装设计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在当代艺术中的语言转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宏斌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24-130,共7页
"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创作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艺术家在借鉴和模仿中逐渐意识到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某些观念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物质形态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具有相似性。研究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在当代艺术中语言转化的可行... "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创作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艺术家在借鉴和模仿中逐渐意识到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某些观念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物质形态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具有相似性。研究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在当代艺术中语言转化的可行性、难度、纬度与向度,从而更加清晰地诠释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思路以及作品所呈现的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当代艺术 语言转化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秦淮灯彩工艺活态发展研究
15
作者 郭润锦 张文珺 《工业设计》 2024年第9期117-120,共4页
文章以南京秦淮灯彩制作工艺为研究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角出发,在充分考察当下秦淮灯彩的传承与保护基础之上,研究其活态发展问题。首先对秦淮灯彩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其历史发展特征,其次从艺术特征、工艺特色与遗产保护... 文章以南京秦淮灯彩制作工艺为研究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角出发,在充分考察当下秦淮灯彩的传承与保护基础之上,研究其活态发展问题。首先对秦淮灯彩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其历史发展特征,其次从艺术特征、工艺特色与遗产保护现状三方面研究其非遗内涵,分析该传统技艺所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相应活态发展策略,强调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淮灯彩 民间工艺美术 活态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研究
16
作者 吴侯建 刘浩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05-109,共5页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维护文化身份与多样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认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非遗文化面临的技艺传承断层、商业化冲击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挑战,相关部门应采取推动教育培训...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维护文化身份与多样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认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非遗文化面临的技艺传承断层、商业化冲击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挑战,相关部门应采取推动教育培训与技艺传承、促进市场开发与品牌建设、强化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实现技术创新与文化融合等对策,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民间美术的现代性转化——以吕胜中作品为例
17
作者 刘逸荻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68-72,共5页
吕胜中的作品从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土壤中汲取养分,与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在新时代环境下,实现传统民间美术的现代性转化,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该文对吕胜中剪纸装置艺术的典型性及民间剪纸图案“抓髻娃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吕胜中的作品从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土壤中汲取养分,与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在新时代环境下,实现传统民间美术的现代性转化,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该文对吕胜中剪纸装置艺术的典型性及民间剪纸图案“抓髻娃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吕胜中小红人系列作品如何将民间剪纸的独特语言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实现民间美术的现代性转化,从中感悟其作品背后蕴含的阴阳相合、正负对立共生的生命意识形态。吕胜中的系列作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对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胜中 民间美术 剪纸 抓髻娃娃 小红人 现代性转化
下载PDF
移民社会的形象塑造——四川万源清代碑坊建筑艺术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18
作者 何雅闻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基于对四川省万源市清代碑坊建筑艺术的田野调查,文章认为万源市的清代碑坊建筑艺术处在“湖广填四川”的特殊移民背景下,除了埋葬、祭祀的功能需求外,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完成墓主及家族在移民社会中关于地域、血缘、社会等多重身份重... 基于对四川省万源市清代碑坊建筑艺术的田野调查,文章认为万源市的清代碑坊建筑艺术处在“湖广填四川”的特殊移民背景下,除了埋葬、祭祀的功能需求外,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完成墓主及家族在移民社会中关于地域、血缘、社会等多重身份重构。这些碑坊建筑艺术一方面作为物质载体帮助墓主及家族在新的地域塑造个人形象,树立家族威望、获取他人认同。另一方面是在一个需要文化整合的移民地区,通过民间美术表现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塑造移民社会的民族视觉形象,构建新的集体意识和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碑坊建筑艺术 湖广填四川 民间美术
下载PDF
民间工艺品品牌化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翟东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91-94,共4页
目的研究现代品牌管理理论在中国民间工艺品包装设计中的策略应用。方法从分析我国民间工艺品品牌化现状入手,通过对中国民间工艺品品牌的细分,分析了中国民间工艺品品牌化管理中的现代包装设计。结论中国民间工艺品品牌化包装设计策略... 目的研究现代品牌管理理论在中国民间工艺品包装设计中的策略应用。方法从分析我国民间工艺品品牌化现状入手,通过对中国民间工艺品品牌的细分,分析了中国民间工艺品品牌化管理中的现代包装设计。结论中国民间工艺品品牌化包装设计策略有视觉审美型、功能至上型、绿色环保型、文化情感型和品牌合作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品 细分 品牌化 包装 设计策略
下载PDF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境泽 徐昌斌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6-110,共5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存续情况复杂。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极具地方特色,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审美情趣、高尚的艺术品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平。鉴于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创造难度较大,并且存在较难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存续情况复杂。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极具地方特色,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审美情趣、高尚的艺术品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平。鉴于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创造难度较大,并且存在较难创建高效产业链和开拓市场的问题,相关部门应通过建设动态文化保护机制,以生产促进传承,优化政策补给,促进民间组织参与保护等对策,推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民间工艺美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