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6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 被引量:236
1
作者 张岩 霍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3-6,共4页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压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的75%。"H型"高血压的治疗应同时降低血压和...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压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的75%。"H型"高血压的治疗应同时降低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最有效的方法是补充叶酸,并可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下载PDF
中国妇女妊娠前后单纯服用叶酸对神经管畸形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85
2
作者 李竹 RobertJ Berry +13 位作者 李松 J David Erickson 王红 Cynthia A Moore 赵平 Joseph Mulinare 洪世欣 Lee-Yang C Wong 呼和牧人 Jacqueline Gindler 郝玲 Adolfo Correa 朱慧萍 Elaine Gunter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3-498,共6页
目的 评价妇女在妊娠前后服用单纯 40 0 μg叶酸增补剂对胎 /婴儿神经管畸形 (NTDs)的预防效果。方法  1993~ 1995年在中国北方的NTDs高发地区和南方的NTDs低发地区妇女增补叶酸的推广项目中 ,共募集从孕前或孕后任何时间开始服药的... 目的 评价妇女在妊娠前后服用单纯 40 0 μg叶酸增补剂对胎 /婴儿神经管畸形 (NTDs)的预防效果。方法  1993~ 1995年在中国北方的NTDs高发地区和南方的NTDs低发地区妇女增补叶酸的推广项目中 ,共募集从孕前或孕后任何时间开始服药的妇女 130 142名 ,未服药的妇女 1176 89名 ;设计的服药方法从婚检时开始到孕满 3个月为止 ,每天服用单纯叶酸片 40 0 μg ;最后对妇女的分娩结局进行监测并进行预防效果的对比评价研究。结果 服药组妇女生育的胎婴儿中共发现 10 2例NTDs ,对照组胎婴儿中共发现 173例NTDs。末次月经前募集的未服药妇女在孕 2 0周以后分娩的胎婴中NTDs发生率 ,北方为 4 8‰ (16 / 3 318) ,南方为 1 0‰ (2 8/ 2 82 6 5 ) ,而妊娠前后服药妇女组则分别为1 0‰ (13/ 13 0 12 )和 0 6‰ (34/ 5 86 38)。与末次月经前募集的未服药妇女组相比 ,北方服药妇女NTDs发生率明显降低 ,其中依从性大于 80 %的服药组妇女预防率达 85 % (95 %CI为 6 2 %~ 94% ) ,南方地区服叶酸的预防率为 41% (95 %CI为 3 %~ 6 4% )。结论 妇女在妊娠前后每天服用单纯叶酸 4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叶酸 神经管缺损 预防
原文传递
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及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44
3
作者 赵锋 李建平 +6 位作者 王淑玉 关德明 葛均波 胡健 王燕妮 张馥敏 霍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2957-2961,共5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方法在7个研究中心入选456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mg)、依叶片10/0...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方法在7个研究中心入选456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mg)、依叶片10/0.4(依那普利10mg/叶酸0.4mg)和依叶片10/0.8(依那普利10mg/叶酸0.8mg),每日1次,连续双盲治疗8周。结果本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达75%。3组治疗均可显著降低血压(均P〈0.01)。降压疗效在3组间以及各组内不同Hcy水平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依叶片(10/0.4和10/0.8)对于高Hcy患者降压或降低Hcy水平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OR(95%凹):3.0(1.7~5.5),P=0.000和3.3(1.8~5.9),P:0.000],对于低Hcy患者依叶片(10/0.4和10/0.8)与依那普利比较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95%CI):1.0(0.3—2.9),P=0.997和1.7(0.5—5.2),P=0.372];同时依叶片(10/0.4和10/0.8)在高Hcy患者组降压或降低Hcy疗效均显著优于低Hcy患者组[OR(95%CI):7.5(2.6~21.2),P=0.000和3.5(1.4—8.7),P=0.0071。依叶片(10/0.4和10/0.8)对于高Hcy患者降低血压及Hcy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均P〈0.01),对于低Hcy患者依叶片(10/0.8)降Hcy疗效仍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P=0.016)。结论中国高血压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较高,依叶片对Hcy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Hcy。在Hcy较低患者,依叶片总体疗效和依那普利片无显著区别,但在控制Hcy方面仍优于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叶酸 依那普利叶酸片
原文传递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32
4
作者 贺宪民 张群 +4 位作者 杨琦 郑菲芃 有凤芝 劳海红 金曦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编码叶酸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神经管缺陷(NTDs)间的关联性,及在部分中国女性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从而指导孕期叶酸补充和风险监测。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和... 目的:探讨编码叶酸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神经管缺陷(NTDs)间的关联性,及在部分中国女性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从而指导孕期叶酸补充和风险监测。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与NTDs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并在中国的北方(山东、河南)和南方(四川、海南)地区进行了1 017例样本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相对于CC型的比值比为3.35(95%CI:1.39~8.13),TT型在北方和南方女性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37.35%和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HFR A1298C和MTRR A66G虽然从生物学机制上与NTDs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尚需进行大规模的人群研究。结论:基于MTHFR和MTRR多态性检测的孕期叶酸补充指导和监测将是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陷 叶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治疗 被引量:130
5
作者 邓远琼 刘伯胜 +5 位作者 邓远琪 胡志彪 刘贞 范华 胡建新 王海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057-3061,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叶酸、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叶酸、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Ⅰ组和非干预Ⅰ组,每组40例;将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Ⅱ组和非干预Ⅱ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FMD及血清NO、eN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低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IMT及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高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Ⅱ组治疗2周后、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Ⅱ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Ⅱ组(P<0.01)。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 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6
6
作者 程丝 冯娟 王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4,共6页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相继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硬化、慢性肾病相关。本文将简要介绍高同型半胱氨...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相继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硬化、慢性肾病相关。本文将简要介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发病机制,重点综述利用叶酸、维生素B6、B12、甜菜碱、阿托伐他汀、异黄酮、牛磺酸和某些中药治疗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同时分析各个治疗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 甜菜碱 牛磺酸
下载PDF
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与依那普利和叶酸自由联合在H型高血压人群中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1
7
作者 孙宁玲 秦献辉 +8 位作者 李建平 关德明 葛均波 胡健 王燕妮 张馥敏 唐海沁 傅佳 霍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635-1640,共6页
目的:比较依那普利加叶酸(自由联合)与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cy)疗效的差异,为中国H型高血压人群高Hcy的控制提供可选用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和叶酸联合方式治疗8周,根据联合... 目的:比较依那普利加叶酸(自由联合)与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cy)疗效的差异,为中国H型高血压人群高Hcy的控制提供可选用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和叶酸联合方式治疗8周,根据联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由联合和固定复方的2种方案。自由联合方案中共入选2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79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加叶酸0.4 mg组(叶酸低剂量组),82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加叶酸0.8 mg组(叶酸高剂量组),80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单药组。固定复方联合方案中,共入选了4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151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叶/酸0.4mg组(叶酸低剂量),152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叶/酸0.8 mg(叶酸高剂量),153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单药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cy。结果:自由联合用药方案中,叶酸高剂量组在降低Hcy、降压或降Hcy方面疗效均低于叶酸低剂量组,未体现出合理的量效关系,提示患者服用多片叶酸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在固定复方用药方案中,叶酸高剂量组降低Hcy、降压或降Hcy方面疗效均高于于叶酸低剂量组,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固定复方方案中叶酸高剂量组较自由联合方案中叶酸高剂量组降低Hcy相对有效率提高10%,降压或降Hcy相对有效率提高22%。结论:固定复方制剂依那普利叶酸片具有更好的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Hcy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固定复方 自由联合
原文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_(12)及维生素B_6的关系 被引量:78
8
作者 汤群 陆国平 +3 位作者 吴春芳 王毓明 黄霞 龚兰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2-815,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分布及Hcy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Hcy水平与叶酸 ,维生素B1 2 及维生素B6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6 88例正常人血浆Hcy水平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叶酸及维生素... 目的 探讨正常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分布及Hcy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Hcy水平与叶酸 ,维生素B1 2 及维生素B6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6 88例正常人血浆Hcy水平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叶酸及维生素B1 2 水平 ,用 96孔板微生物学法测定血清维生素B6水平。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血浆Hcy水平在正常人中呈非正态分布 ,随年龄增长血浆Hcy水平增加 ,男性比女性高。血浆Hcy水平与维生素B6、维生素B1 2 及叶酸水平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35 4 8,- 0 2 91 6 ,- 0 32 76 ,P值均 <0 0 1 )。高Hcy血症者较非高Hcy血症者其血维生素B6、维生素B1 2 及叶酸水平均明显降低 (P值均 <0 0 1 )。结论 正常人中增高的血浆Hcy浓度与体内的维生素水平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维生素B6 叶酸 血浆 正常人 同型半胱氨酸 人中 水平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性比
原文传递
叶酸对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77
9
作者 徐中林 赵义发 吴兰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塞、脑梗塞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将264例高血压合并高Hcy的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4例和对照组140例,...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塞、脑梗塞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将264例高血压合并高Hcy的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4例和对照组1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正规药物降压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 mg qd。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和整个随访期间两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叶酸治疗3个月后血浆Hcy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整个随访期间对照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为85%,试验组为9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并增加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王宏利 樊东升 +3 位作者 沈扬 孙阿萍 张捷 杨玉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比较颈动脉硬化症(CAA)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其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和意义。方法以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查126例脑卒中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根据血管内径狭窄程度依次分为正常、A、B、C、D共5组;... 目的比较颈动脉硬化症(CAA)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其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和意义。方法以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查126例脑卒中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根据血管内径狭窄程度依次分为正常、A、B、C、D共5组;取全部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cy水平,叶酸、维生素(Vit)B12及血脂水平。结果随着CAA所致狭窄程度的逐渐加重,血清Hcy水平逐渐升高,5组受检者的血清Hcy水平依次为(13.22±6.15、16.29±9.81、19.49±11.16、27.21±17.47、24.14±8.64)μmol/L,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叶酸和VitB12水平逐渐降低,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3和-0.42,呈显著负相关(P=0.000)。结论Hcy水平升高是CAA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AA程度显著相关;叶酸、VitB12水平低下可能是导致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补充叶酸、VitB12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VITB1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彩色多普勒显像仪 颈内动脉颅外段 独立危险因素 狭窄程度 脑卒中患者 Hcy 空腹静脉血 mol/L CAA 颈总动脉 血管内径 血脂水平 相关系数 重要意义 受检者 叶酸
原文传递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of Moluodan(摩罗丹)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ith Dysplasia 被引量:67
11
作者 唐旭东 周丽雅 +10 位作者 张澍田 徐有青 崔全才 李理 陆京京 李鹏 陆芳 王凤云 王萍 卞立群 卞兆祥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9-18,共10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luodan (摩罗丹~) in treating dysplasia i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patients. Methods: This was a multi-centered,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luodan (摩罗丹~) in treating dysplasia i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patients. Methods: This was a multi-centered,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total of 196 subjects were assigned to receive either Moluodan or folic acid in a 2:1 ratio by blocked randomization. Mucosa marking targeting biopsy (MTB) was used to insure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between baseline and after 6-month treatment. Primary outcomes were histological score, response rate of pathological lesions and dysplasia disappearance rate. Secondary endpoints included gastroscopic findings, clinical symptom and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PRO) instrument. Results: Dysplasia score decreased in Moluodan group (P=0.002), significance was found between groups (P=0.045). Dysplasia disappearance rates were 24.6% and 15.2% in Moluodan and folic acid groups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P=0.127). The response rate of atrophy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were 34.6% and 23.0% in Moluodan group, 24.3% and 13.6% in folic acid group. Moluodan could improve erythema (P=0.044), and bile reflux (P=0.059), no significance between groups. Moluodan was better than folic acid in improving epigastric pain, epigastric suffocation, belching and decreased appetite (P〈0.05), with symptom disappearance rates of 37% to 83%. Conclusions: Moluodan improved dysplasia score in histopathology, and erythema and bile reflux score in endoscopy, and superior to folic acid in improving epigastric pain, epigastric suffocation, belching and decreased appet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Moluodan folic aci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原文传递
联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9
12
作者 李俊 李彬 +1 位作者 齐娟飞 沈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4-561,共8页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评价联合应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方法 通过检索Embase、Pubmed、Ovid、Biosis、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评价联合应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方法 通过检索Embase、Pubmed、Ovid、Biosis、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获得1994年2月至2014年2月发表的有关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分为维生素组与安慰剂组).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漏斗图及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和34 481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较小(漏斗图示研究处于漏斗图顶部,分布均匀,左右对称;Egger检验P>0.10),异质性较低(卡方检验,I2<50%).各项研究维生素组与安慰剂组的基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维生素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安慰剂组(P均<0.05).荟萃分析显示,维生素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RR(95% CI)分别为0.98(0.93 ~ 1.03)、0.97(0.87 ~1.07)、1.00(0.92 ~ 1.08)和0.92(0.82 ~ 1.03).结论 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心血管病或高危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不推荐联合使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半胱氨酸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血清叶酸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4
13
作者 周竟雄 李鲁宏 +4 位作者 李婷 张子平 罗湘闽 黄素真 李希圣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13-1915,1930,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孕妇血清叶酸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中晚期孕妇及体检中心常规体检的育龄妇女95例,分为妊娠期SCH组(A组,3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B组,35例)及育龄期甲状腺功...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孕妇血清叶酸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中晚期孕妇及体检中心常规体检的育龄妇女95例,分为妊娠期SCH组(A组,3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B组,35例)及育龄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C组,30例),妊娠期SCH组患者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SCH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其他受试者在治疗前空腹采静脉血,检测叶酸、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A组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B、C组(P<0.01)。A组总胆固醇,水平亦显著高于B、C组(P<0.01)。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叶酸水平存在弱的负相关(r=-0.20,P>0.05),与总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后,A组患者叶酸显著升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显著降低(均P<0.05),而FT3,FT4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叶酸水平降低和高总胆固醇、LDL-C水平可能是SCH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能升高SCH孕妇的血清叶酸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改善妊娠结局可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 叶酸
原文传递
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Hcy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4
14
作者 诸培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了我院明确诊断、治疗的138例恶性肿瘤患者和3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肿瘤患者和对照组人员的空腹血清Hcy、FA及VitB12三项指标水平...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了我院明确诊断、治疗的138例恶性肿瘤患者和3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肿瘤患者和对照组人员的空腹血清Hcy、FA及VitB12三项指标水平。结果:5种肿瘤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FA水平则5种恶性肿瘤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VitB12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仅有极轻微的下降,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5种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Hcy及FA水平变化非常显著,有重要临床意义;VitaminB12测定临床价值似乎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恶性肿瘤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6
15
作者 齐峰 杨丽霞 +3 位作者 王先梅 魏玲 郭传明 石燕昆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测定老年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 10 1例高血压患者 (收缩压大于 14 0mmHg ,舒张压大于 90mmHg)及 6 0例健康人血液标本 ,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测... 目的 测定老年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 10 1例高血压患者 (收缩压大于 14 0mmHg ,舒张压大于 90mmHg)及 6 0例健康人血液标本 ,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维生素B12 及叶酸水平。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主要分布在 8mmol/L以上 ,范围在 5 .72~ 15 .38mmol/L之间 ;健康人主要分布在 8mmol/L以下 ,范围在 4 .92~ 8.4 2mmol/L之间。高血压患者平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 (P <0 0 0 1) ,而平均血浆维生素B12 及叶酸水平比对照组均明显下降 (P <0 0 0 1)。对照组及病例组维生素B12 、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或P <0 0 0 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机制可能为动脉壁的弹性纤维降解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12 叶酸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解读H型高血压 被引量:46
16
作者 罗俊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250-252,共3页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75%,与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治疗H型高血压时应同时降低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75%,与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治疗H型高血压时应同时降低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依那普利叶酸片在治疗H型高血压中的运用,但仍需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叶酸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药物干预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黄延焱 程梅芬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 了解正常老年人、颈动脉硬化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 (serumtotalhomocysteine,tHcy)水平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 治疗后血tHcy含量的变化。方法 脑梗死组 80例 ,男 71例 ,女 9例 ,年龄 63~ 80岁 ,平均 74岁 ,符合... 目的 了解正常老年人、颈动脉硬化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 (serumtotalhomocysteine,tHcy)水平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 治疗后血tHcy含量的变化。方法 脑梗死组 80例 ,男 71例 ,女 9例 ,年龄 63~ 80岁 ,平均 74岁 ,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均在发病后 2周内测定tHcy含量 ;颈动脉硬化组 80例 ,男 71例 ,女 9例 ,年龄 62~ 79岁 ,平均 72岁。双侧颈动脉B超检查均存在颈动脉硬化及 (或 )粥样斑块。以上两组均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肾功能减退。正常老年人组 80名 ,男 72名 ,女 8名 ,年龄 61~ 78岁 ,平均 71岁 ,符合健康老年人的诊断标准。入选者在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12 、肌酐、血糖、血脂水平及血压和体重指数后 ,各组均随机分成 2组 ,即干预治疗组及非干预治疗组 ,每组 4 0例。干预治疗组患者给予叶酸 1 2 5mg,隔日 1次 ,维生素B12 8μg ,每日 1次 ,口服 10个月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前三组血tHcy水平各不相同 ,脑梗死组为 ( 16 1± 5 3 )μmol/L ,颈动脉硬化组为 ( 14 2± 4 7) μmol/L ,正常老年人组为 ( 12 5± 3 0 ) μmol/L ,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血tHcy含量越高 ,叶酸水平越低。相关分析发现 ,血t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 呈负相关。干预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药物干预 颈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The effect of folic aci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omach and oth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被引量:44
18
作者 朱舜时 施尧 +14 位作者 胡运彪 李蓉蓉 汪敏 周怡和 金冠球 谢宇野Shanghai Navy Hospital Shanghai 200081 China 邬桂泉 夏德凰Shanghai Putuo People's Hospital 钱珍华 宋海连Shanghai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al Integrated Hospital 屠伯强 张丽冬 萧树东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9,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s of folic acid and beta-carotene in the chemoprevention of gastric and other gastrointestinal (GI) cancers. METHODS: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a total of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s of folic acid and beta-carotene in the chemoprevention of gastric and other gastrointestinal (GI) cancers. METHODS: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a total of 216 patients with atrophic gastriti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four groups: (1) folate (FA, 20 mg per day plus vitamin B(12) 1 mg, intramuscularly, per month for one year, then 20 mg two times a week plus 1 mg per three months for the next year); (2) natural beta-carotene (N-betaC, 30 mg per day for first year, then 30 mg two times a week for the next); (3) synthetic beta-carotene (S-betaC, administered as in N-betaC); and (4) placebo. Follow-ups continued from 1994 to 2001. RESULTS: A total of 7 new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were diagnosed with 3 stomach, 1 colon and 1 esophageal cancers occurring in the placebo group; 1 stomach cancer in both of the N-betaC and S-betaC groups, and no cancer occurring in FA group. In terms of GI cancer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FA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placebo group (P = 0.04). A similar trend was observed in both N-betaC and S-betaC groups (P = 0.07 - 0.08). Taken together, the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displayed a high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occurrence (P = 0.004, vs placebo), and a lower risk for GI cancers (OR = 0.1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03 - 0.51). For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any one of the three active-treated group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The FA group showed obvious improvement of th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with more patients displaying lesions reversed or stable atrophy and inflammation (P = 0.04), reversed intestinal metaplasia (P = 0.06) at the end of follow-up, and reversed displasia (P = 0.017) at 12 months. Two cases of false jaundice were found in beta-carotene groups with no influence on administration, and no side-effects were reported in FA group. CONCLUSIONS: This trial revealed the interventional effect of folic acid on the development of GI cancers, a similar e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Aged Anticarcinogenic Agents Double-Blind Method FEMALE folic acid Gastric Mucosa Gastrointestinal Neoplasms Humans MALE Middle Aged Patient Compliance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Stomach Neoplasms beta Carotene
原文传递
四川德阳地区汉族女性人群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张勇 朱正英 +7 位作者 王玮 刘玲 毕嘉 王道成 肖自力 张书雅 姜俊成 张亚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四川德阳地区汉族女性人群编码叶酸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基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以指导孕妇的叶酸补充。方法采用Taqman-MGB方法... 目的探讨四川德阳地区汉族女性人群编码叶酸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基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以指导孕妇的叶酸补充。方法采用Taqman-MGB方法对中国四川德阳地区2 573例妇女的MTHFR基因C677T、A1298C和MTRR基因A66G位点进行基因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大规模基因型频率分布统计,并参考山东、河南、海南三省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MTHFR基因C677T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3.45和36.55,MTHFR基因A1298C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20和21.80,MTRR基因A66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81和27.19。四川地区人群与其他地区人群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比较发现,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性分布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性分布具有地区差异,MTHFR多态性是孕妇生育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后代的危险因素,因此基于MTHFR多态性检测的孕期叶酸补充指导和监测将是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陷 叶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高血压及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20
作者 邓远琼 邓远琪 +6 位作者 刘伯胜 胡志彪 刘贞 范华 胡建新 王海荣 吕雪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脑梗死(高血压脑梗死组)和血压正常脑梗死(血压正常脑梗死组)患者各80例,两组再随机分为叶酸、维生素B12...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脑梗死(高血压脑梗死组)和血压正常脑梗死(血压正常脑梗死组)患者各80例,两组再随机分为叶酸、维生素B12的干预亚组和未干预亚组,每组40例。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24周后,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Hcy、NO、内皮型NO合成酶(eNOS),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高血压及血压正常脑梗死组的颈动脉IMT、血Hcy水平明显增高,FMD和血NO、eNOS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而高血压脑梗死组的颈动脉IMT、血Hcy水平明显高于,FMD和血NO、eNOS水平明显低于血压正常脑梗死组(均P<0.01)。两干预亚组治疗2周、24周后的血Hcy水平明显低于,血NO、eNO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并且治疗24周后的血NO、eNOS水平明显高于两未干预亚组(均P<0.01)。高血压与血压正常脑梗死组各亚组,以及各时间点FM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的血Hcy水平更高、NO、eNOS水平和FMD更低。而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干预可使患者的血Hcy水平降低,NO、eNOS水平提高,内皮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