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0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Ms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50
1
作者 吕坚 郑勇 +1 位作者 倪四道 高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利用来源于江西区域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共6个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和4.8级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结合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讨论了发震构造.结果显示,5.7级主震... 利用来源于江西区域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共6个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和4.8级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结合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讨论了发震构造.结果显示,5.7级主震的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223°,倾角75°,滑动角144°;节面Ⅱ走向324°,倾角55°,滑动角18°.4.8级强余震的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54°,倾角71°,滑动角-160°;节面Ⅱ走向317°,倾角71°,滑动角-20°,这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不完全一致.地震序列在震中空间分布和震源深度分布上也具有复杂性.5.7级主震发生后,余震活动从SE向NW、从浅部往深部发展,在破裂过程中可能遇到障碍体,触发了4.8级强余震.5.7级主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隐伏在瑞昌盆地内的洋鸡山—武山—通江岭NW向断裂,4.8级强余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瑞昌盆地西北缘的丁家山—桂林桥—武宁NE向断裂北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瑞昌地震 震源机制解 地震构造 CAP方法
下载PDF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127
2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11 位作者 梁明剑 张会平 赵敏 叶有清 张致伟 祁玉萍 王思维 宫悦 乔惠珍 汪智 邱桂兰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83-4097,共15页
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但无明显地表破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震构造的确定和后续地震危险性判定.本文基于截止至2017年8月14日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主震及余震进... 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但无明显地表破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震构造的确定和后续地震危险性判定.本文基于截止至2017年8月14日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主震及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M7.0主震与13次M_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进而初步分析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九寨沟M7.0地震的矩震级M_w6.4,震源矩心深度5 km,表明主震发生在上地壳浅部,与2003年伊朗巴姆(Bam)M_w6.5地震特征极为相似;12次M_L≥4.0级余震的震源矩心深度6~12 km,显示这些余震发生在主震下部,仅1次例外.重新定位后的余震震中呈NW-SE向窄带展布,位于近NS向的岷江断裂与近EW向的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分支塔藏断裂所夹持的区域,余震带长轴长约38 km,主震位于余震带中部.根据余震震中分布、主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等,推测本次九寨沟M7.0地震及其余震的主发震构造为位于岷江断裂与塔藏断裂之间的树正断裂.震源机制解揭示,树正断裂呈左旋走滑,走向约152°,近SE,倾向SW,倾角约70°,该断裂应属于东昆仑断裂东端的分支断裂之一,或与东南侧的虎牙断裂构成统一断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M7.0地震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树正断裂
下载PDF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_S6.0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110
3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5 位作者 梁明剑 赵敏 王思维 宫悦 乔慧珍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32-3447,共16页
2019年6月17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_S6.0地震,其后5天内相继发生了珙县M_S5.1、长宁M_S5.3和珙县M_S5.4强余震;7月4日,在珙县珙泉镇再次发生M_S5.6地震.因灾害叠加,本次地震序列导致1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大... 2019年6月17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_S6.0地震,其后5天内相继发生了珙县M_S5.1、长宁M_S5.3和珙县M_S5.4强余震;7月4日,在珙县珙泉镇再次发生M_S5.6地震.因灾害叠加,本次地震序列导致1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大量房屋受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基于四川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长宁M_S6.0地震序列早期(2019年6月17日至22日)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序列中截止至7月4日的16次M_S≥3.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震源矩心深度,对该序列的发震构造进行了初步分析.长宁M_S6.0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后的610次M_L≥1.5地震分布显示余震区呈NW-SE向展布,长约25km,宽5km;序列震源深度在0~10km区间,深度均值约3.2km,但空间上呈西深东浅的分布特征.长宁M_S6.0地震位于余震区的东南端,具单侧破裂特征.CAP波形反演结果显示长宁M_S6.0地震序列以逆冲和逆冲兼走滑型地震为主;16次M_S≥3.6地震的震源矩心深度在1~7km范围,平均深度3.5km,与定位结果一致,揭示本次长宁地震序列发生在上地壳浅部.根据序列空间分布、震源机制解及震区构造特征,推测本次长宁M_S6.0地震序列的发生可能与长宁-双河复式大背斜中白象岩-狮子滩背斜和双河场褶皱及其伴生断层活动有关,位于余震区西北段的6月17日珙县M_S5.1、22日珙县M_S5.4及7月4日珙县M_S5.6地震应为6月17日长宁M_S6.0地震触发白象岩-狮子滩背斜伴生断层活动所致.序列发震构造整体呈NE-SW向挤压为主、兼具一定NW-SE向拉张分量的构造变形特征,与南侧2018年12月16日兴文M_S5.7和2019年1月3日珙县M_S5.3地震所呈现的NW-SE向挤压、NE-SW向拉张构造变形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揭示四川盆地南缘地带处于构造变形模式的转换区域,所处构造环境的变化导致本次长宁地震序列震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M_S6.0地震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构造变形
下载PDF
Source mechanism of strong aftershocks (M_s≥5.6) of the 2008/05/12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seismotectonics 被引量:104
4
作者 ZHENG Yong1,2,MA HongSheng3,Lü Jian4,NI SiDao5,LI YingChun6 & WEI ShengJi2 1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7,China 2 Institute of Geophysics,Chinese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6,China +3 位作者 3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Chinese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6,China 4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39,China 5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6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14,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739-753,共15页
Dozens of >M5, hundreds of >M4, and much more >M3 aftershocks occurred after the 2008/05/12 Wenchuan earthquake, which were well recorded by permanent and portable seismic stations. After relocated with P arr... Dozens of >M5, hundreds of >M4, and much more >M3 aftershocks occurred after the 2008/05/12 Wenchuan earthquake, which were well recorded by permanent and portable seismic stations. After relocated with P arrival, the >M3 aftershocks show two trends of distribution, with most of the aftershocks located along the north-east strike consistent with Longmenshan fault system, yet there is a north-west trend around the epicenter. It seems that substantially more aftershocks occur in regions with crystalline bedrocks. Then we collected waveform data from Nat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regional seismograph network of China, and employed 'Cut and Paste' method to obtain focal mechanisms and depths of the big aftershocks (M≥5.6). While most of those aftershocks show thrust mechanism, there are some strike slip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rn-most end of the rupture. Focal mechanisms show that the events located on the southern part of central Beichuan-Yingxiu Fault (BY) are mainly thrust earthquak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initial mechanism of the main shock rupture. In the north part the aftershocks along the BY are also dominated by thrust slip,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right slip rupture of the main shock. Around Qingchuan-Pingwu Fault, the focal mechanisms are dominated by right-slip rupture with large depths (~18 km). So we suspected that in the north part the main shock might rupture on two faults: Beichuan Fault and Qingchuan-Pingwu Fault. The complex pattern of aftershock mechanisms argues for presence of a complicated fault system in the Longmensha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al mechanism SEISMOTECTONICS WENCHUAN earthquake cut and paste.
原文传递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_S7.0地震:一个高角度逆冲地震 被引量:103
5
作者 曾祥方 罗艳 +1 位作者 韩立波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8-1424,共7页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和IRIS数据中心提供的近远震数字地震波形记录,首先读取P波初动方向,在考虑深度误差和速度模型引起的离源矢量误差基础上,利用网格搜索方法,计算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地震断层面解,其断层面走向/倾角/滑动角依...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和IRIS数据中心提供的近远震数字地震波形记录,首先读取P波初动方向,在考虑深度误差和速度模型引起的离源矢量误差基础上,利用网格搜索方法,计算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地震断层面解,其断层面走向/倾角/滑动角依次为212°/44°/92°.然后采用近远震波形联合反演方法(CAPjoint),反演了地震矩心深度和点源近似下双力偶解,表明地震发生在12km深度,发震断层面参数为212°/47°/93°.通过分析波形反演中深度和震源区地震波速度模型对断层面倾角的影响,并结合短期余震机制解,认为芦山MS7.0地震是一个高角度逆冲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S7 0地震 震源机制解 近远震联合反演 高角度逆冲地震
下载PDF
利用P波和S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98
6
作者 刘杰 郑斯华 +1 位作者 康英 啜永清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6,共8页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SV波、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程序,使用一些省地震局数字台网得到的数字波形资料,尝试计算了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原来仅用P波初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SV波、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程序,使用一些省地震局数字台网得到的数字波形资料,尝试计算了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原来仅用P波初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为数字地震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P波 SV波 SH波 初动 振幅比
下载PDF
川滇地块的震源力学机制、运动速率和活动方式 被引量:92
7
作者 程万正 刁桂苓 +3 位作者 吕弋培 张永久 李桂芳 陈天长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87,共17页
用 4 4 2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川滇次级地块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使用 771次 3级左右地震的滑动角λ参数统计确定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 ,并用中强地震P波初动解的N轴仰角的统计分布结果得到的震源断层错动或滑动型式去佐证。拟合中... 用 4 4 2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川滇次级地块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使用 771次 3级左右地震的滑动角λ参数统计确定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 ,并用中强地震P波初动解的N轴仰角的统计分布结果得到的震源断层错动或滑动型式去佐证。拟合中强地震的矩张量速率式 ,计算了川滇次级地块各地震构造区的年均滑动速率 ,并进行比较。根据 1980— 2 0 0 1年川青地块、雅江地块和滇中地块边界断裂带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定期复测结果 ,分析了水平和垂向年均形变速率。川滇地块间的运动是不均匀的。川青地块的运动方向为SEE。雅江地块压应力场优势方向为SSE ,相对川青地块的运动速率更大。滇中地块承袭雅江地块的运动方向 ,略偏东。密支那滇西地块压应力场有 2组优势方向 ,存在向NE方向的推挤和SSE方向的逃逸 ,活动速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块 震源机制 地块运动 运动速率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震源机制解与构造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95
8
作者 王晓山 吕坚 +3 位作者 谢祖军 龙锋 赵小艳 郑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9-4162,共14页
南北地震带作为中国大陆地应力场一级分区的边界,其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对理解大陆强震机理、构造变形和地震应力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南北地震带1970—2014年的震源机制解819条,按照全球应力图的分类标准对震源机制解进行分类... 南北地震带作为中国大陆地应力场一级分区的边界,其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对理解大陆强震机理、构造变形和地震应力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南北地震带1970—2014年的震源机制解819条,按照全球应力图的分类标准对震源机制解进行分类,发现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质构造活动性质比较吻合.P轴水平投影指示了活动块体的运动方向,T轴水平投影在川滇块体及邻近地区空间差异特征最为突出,存在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南北地震带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北段为NE向走滑类型的应力状态,中段为NEE—EW—NWW向的逆冲类型,南段为SE—SSE—NS—NNE向走滑和正断类型,在川滇块体的北部和西边界应力状态为EW—SE—SSE的正断层类型,表明来自印度板块的NNE或NE向的水平挤压应力和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滑移沿大型走滑断裂带向SE向平移的复合作用控制了南北地震带的岩石圈应力场.川滇块体西边界正断层类型应力状态范围与高分辨率地震学观测得到的中下地壳低速带范围基本吻合,青藏高原向东扩张的塑性物质流与横向边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的弱化易于应变能的释放,在局部地区使NS向拉张的正断层向EW向拉张正断层转变.反演得到的应力状态基本上与各种类型地震的破裂方式比较吻合,也进一步验证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可为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模拟和活动断层滑动性质的厘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
下载PDF
同一地震多个震源机制中心解的确定 被引量:94
9
作者 万永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718-4728,共11页
一个地震发生后,根据不同方法和资料可以求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由于采用的方法和选择资料不同,得到的震源机制会有一定差别.为解决在多个震源机制解中确定一个合适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后续分析的需求,首先推导了表示两个震源机制差别的最... 一个地震发生后,根据不同方法和资料可以求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由于采用的方法和选择资料不同,得到的震源机制会有一定差别.为解决在多个震源机制解中确定一个合适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后续分析的需求,首先推导了表示两个震源机制差别的最小空间旋转角,采用示例验证了最小空间旋转角表达了两个震源机制的差别.为找到一个与多个震源机制差别的平方和最小的震源机制,将待定震源机制与所有震源机制的最小空间旋转角的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并且将非线性的最小空间旋转角的平方和线性化,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给出了求解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给出了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8年新疆精河地震的中心震源机制解.该方法为在多个已经求出的震源机制中确定中心解,从而进行其他诸如应力触发、地球动力学分析等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差别 最小空间旋转角 几个震源机制的中心解
下载PDF
由多个地震震源机制解求川滇地区平均应力场方向 被引量:87
10
作者 钟继茂 程万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基于震源断层面解的空间取向和断层滑动方向,写出相应力轴张量在地理坐标系中的表达式,进而给出计算平均力轴张量及主值的方法,即通过求解相应的本征方程得到.对使用多个震源机制解的T,B,P轴参数计算平均应力场的方法,以用滑动方向拟合... 基于震源断层面解的空间取向和断层滑动方向,写出相应力轴张量在地理坐标系中的表达式,进而给出计算平均力轴张量及主值的方法,即通过求解相应的本征方程得到.对使用多个震源机制解的T,B,P轴参数计算平均应力场的方法,以用滑动方向拟合法反演富蕴、唐山地区平均应力场数据进行验证,二者结果一致.选择具有地震构造意义的地块或地震带内大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区域平均应力场.根据川滇13个地震带(区)的256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给出了各带(区)应力张量的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算法简便,使由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构造应力场的方法走向定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轴张量 震源机制 平均应力场 川滇地区
下载PDF
Contempor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China 被引量:87
11
作者 YonggeWan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0年第4期377-386,共10页
The contempor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China is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stress field database and Harvard CMT catalogue. Result of the inverted tectonic stresses shows that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xi... The contempor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China is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stress field database and Harvard CMT catalogue. Result of the inverted tectonic stresses shows that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xis strikes nearly north-south direction in the west part of Tibet plateau, ENE direction in North China. In Central China, its strikes show a ra- diated pattern, i.e., NNE in north part and NNW in south part. The detailed stress field parameters of nearly whole China are given and can be used in geodynamic stress field simulation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stress field focal mechanism stress measurement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余震震源机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88
12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张致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3-1227,共15页
本文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取了汶川MS8.0地震序列中312个具有较高信噪比波形资料的4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基于震源深度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时空分布,分析了主震后余震区断层行为特征与应力场时空变化,并对龙门山断裂带中... 本文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取了汶川MS8.0地震序列中312个具有较高信噪比波形资料的4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基于震源深度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时空分布,分析了主震后余震区断层行为特征与应力场时空变化,并对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发震断层面几何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余震震源深度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段差异.绵竹以西的余震区南段与平武以东的北段余震深度范围大于中段(绵竹—平武段),但深度小于5km的5级以上超浅源地震主要分布在明显偏离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理县NW向分支与余震区北端NNE向分支,而中段余震主要分布在7~19km深度.(2)余震机制类型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余震区中段逆冲型地震占绝对优势,理县NW向分支余震则以走滑型为主,机制类型随时间变化不显著.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余震区南段,早期(2008年8月底前)逆冲型地震比例高于走滑型、晚期走滑型地震比例显著升高并超过逆冲型;而余震区北段早期走滑型地震占绝对优势、晚期逆冲型地震比例大幅上升且超过走滑型.南、北两段余震机制类型比例的显著变化,可能是余震区两端断层调整性运动的表现.(3)节面走向及P轴方位优势方向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南段NWW向P轴方位与区域应力场一致,中段及理县NW向分支P轴优势方向NEE,而北段具NWW和NEE两个优势方向,这种差异反映了余震活动除了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外,还受到主震引发的局部应力场的控制.节面走向的多方位分布则反映不同走向的构造参与了主震后的余震活动.(4)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余震区南段具深部缓倾角、浅部高倾角的铲形断面特征;中段深部倾角均值较稳定、浅部倾角均值随深度减小而增大;北段倾角均值相对稳定,显示其断面几何形态相对简单.上述不同区段倾角均值随深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余震 震源机制 时空变化
下载PDF
芦山7.0级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被引量:88
13
作者 吕坚 王晓山 +5 位作者 苏金蓉 潘林山 李正 尹利文 曾新福 邓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53-1763,共11页
基于中国国家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采用HypoDD方法精确定位了四川芦山ML2.0级以上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采用CAP方法反演了36次ML4.0级以上地震的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并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了可能存在的发震断层面参数... 基于中国国家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采用HypoDD方法精确定位了四川芦山ML2.0级以上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采用CAP方法反演了36次ML4.0级以上地震的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并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了可能存在的发震断层面参数,从而综合分析了芦山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7.0级主震的震源位置为30.30°N、102.97°E,初始破裂深度为15km左右,震源矩心深度为14km左右,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的两组节面分别为走向209°/倾角46°/滑动角94°和走向23°/倾角44°/滑动角86°,可视为纯逆冲型地震破裂,绝大多数ML4.0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也表现出与主震类似的逆冲破裂特征.ML2.0级以上余震序列发生在主震两侧,集中分布的长轴为30km左右,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5~27km,ML3.5级以上较大余震则集中分布在9~25km的深度上,并揭示出发震断层倾向北西的特征.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得到发震断层参数为走向207°/倾角50°/滑动角92°,绝大多数余震发生在断层面附近10km左右的区域.综合地震序列分布特征、主震震源深度和已有破裂过程研究结果,可以推测主震破裂过程自初始点沿断层的两侧扩展破裂,南侧破裂比北侧稍长,滑动量主要集中在初始破裂点附近,可能没有破裂到地表.综合本文研究成果、地震烈度分布和现有的科学考察结果,初步推测发震构造为龙门山山前断裂,也不排除主震震中东侧还存在一条未知的基底断裂发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震源位置 震源机制解 龙门山断裂带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及其正断层机制的区域构造解释 被引量:87
14
作者 万永革 沈正康 +1 位作者 盛书中 徐晓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计算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导致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在贡嘎错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康西瓦断裂东段和西段、普鲁断裂西段、龙木错—邦达错西段、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增加分别达6.9... 计算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导致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在贡嘎错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康西瓦断裂东段和西段、普鲁断裂西段、龙木错—邦达错西段、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增加分别达6.9×10~4Pa、4.4×10~3Pa、8.0×10~5Pa、2.8×10~3Pa、2.3×10~4 Pa、5.7×10~3 Pa、1.6×10~3Pa和1.1×10~3Pa,而使得贡嘎错断裂中段、康西瓦断裂中段、龙木错-邦达错东段、普鲁断裂中段和喀喇昆仑北段断层上的库伦破裂应力减小分别达3.9×10~5Pa、5.8×10~5Pa、1.5×10~4Pa、1.5×10~4Pa和1.1×10~3 Pa.根据康西瓦的断层滑动速率估计该地震使得中段特征地震延迟1~127年,使得东段特征地震提前2~138年.计算还得到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M_w7.6地震在于田地震破裂面和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为10~20 Pa,虽然有利于于田地震的发生,但数值太小,难以看到明显的触发作用.分析了该地震及其周围已发生地震出现正断层机制的原因.认为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北东向推挤作用下,相对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北缘的柴达木块体沿阿尔金断裂东向运动,而兴都库什块体沿喀喇昆仑断裂整体北西向运动.地震发生区位于此两块体之间,在双边动力相互作用下导致了东西向拉张的形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断层相互作用 震源机制 动力学解释
下载PDF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82
15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2 位作者 闻学泽 梁明剑 王思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5-1219,共15页
2014年11月22日在NW向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四川康定县发生M6.3级地震,11月25日在该地震震中东南约10 km处再次发生M5.8级地震. 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康定M6.3级地震序列进行了... 2014年11月22日在NW向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四川康定县发生M6.3级地震,11月25日在该地震震中东南约10 km处再次发生M5.8级地震. 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康定M6.3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 利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 矩张量反演方法获得了M6.3和M5.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矩心深度,分析了本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并结合历史强震破裂时空分布和2001年以来小震重新定位结果,对鲜水河断裂带中段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M6.3级主震震中位于101.69°E、30.27°N,震源初始破裂深度约10 km,矩心深度9 km; M5.8级地震震中位于101.73°E、30.18°N,初始破裂深度约11 km,矩心深度9 km. gCAP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这两次地震双力偶分量占主导,M6.3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43°/倾角82°/滑动角-9°,节面Ⅱ走向234°/倾角81°/滑动角-172°. M5.8级地震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51°/倾角83°/滑动角-6°,节面Ⅱ走向242°/倾角84°/滑动角-173°. 依据余震分布长轴展布与断裂走向,判定节面Ⅰ为发震断层面,M6.3和M5.8级地震均为带有微小正断分量的左旋走滑型地震. (2) 序列中重新定位的459个地震平均震源深度约9 km,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6~11 km深度区间,余震基本发生在M6.3和M5.8级地震震源上部. 依据余震密集区展布范围,推测本次康定地震的震源体尺度长约30 km、宽约4 km、深度范围约6 km. M6.3级主震震源附近的余震稀疏区可能是一个较大的凹凸体(asperity),在主震中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3) 最初3天的余震主要分布在M6.3级地震NW侧;而M5.8级地震之后的余震主要集中在其震中附近. M6.3级地震以及最初3天的绝大部分余震发生在倾角约82°近直立的NW走向色拉哈断裂上;M5.8级地震与其后的多数余震发生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M6.3级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强震危险性
下载PDF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73
16
作者 杜方 龙锋 +7 位作者 阮祥 易桂喜 宫悦 赵敏 张致伟 乔慧珍 汪智 吴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72-1783,共12页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7.0级地震.根据四川省台网资料和收集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我们分析了芦山地震的基本参数、余震分布、序列衰减等特征.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其震源力学机制显示为纯逆冲性质,与龙...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7.0级地震.根据四川省台网资料和收集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我们分析了芦山地震的基本参数、余震分布、序列衰减等特征.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其震源力学机制显示为纯逆冲性质,与龙门山断裂构造特征相符合;芦山地震的余震较丰富,震后15天震区已发生7800多次余震,其中,5级以上余震4次,最大余震是4月21日17时5分芦山、邛崃交界M5.4级地震;余震分布形成的图形显示其长轴走向与龙门山断裂构造走向一致,余震分布显示密集区长轴约40km,短轴约20km.与汶川M8.0级地震在震源力学机制、破裂过程、余震空间展布以及地表破裂等对比分析后表明: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震源错动类型、破裂过程、地表破裂以及余震活动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相距90km,两次地震的余震密集区相距50km;汶川8.0级地震造成龙门山断裂中北段较充分破裂,芦山7.0级地震则展布于龙门山断裂南段且破裂尺度有限;两者有发震构造上的联系,但两次地震是相对独立的地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0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8.0级地震 震源力学机制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所反映的块体特征及其动力来源 被引量:70
17
作者 程佳 徐锡伟 +3 位作者 甘卫军 马文涛 陈为涛 张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8-1212,共15页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和GPS资料显示的现今地壳形变场,辅以历史地震及地表破裂、震源机制解类型等资料,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分成了11个次级块体.其中包括了西秦岭次级块体、阿坝次级块体、龙门山次级块体、藏东...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和GPS资料显示的现今地壳形变场,辅以历史地震及地表破裂、震源机制解类型等资料,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分成了11个次级块体.其中包括了西秦岭次级块体、阿坝次级块体、龙门山次级块体、藏东次级块体、雅江次级块体,香格里拉次级块体、滇中次级块体、保山次级块体、景谷次级块体、勐腊次级块体和西盟次级块体;并利用这些次级块体内的GPS站点速率计算出了这些块体现今运动情况及各块体之间断裂的滑动速率,分析认为各次级块体均受到了一种来自其相邻块体的主要应力作用而发生了旋转,其中保山次级块体、藏东次级块体、雅江次级块体、香格里拉次级块体、滇中次级块体的旋转尤为显著;同样,相邻块体之间的边界断裂带也呈现了相应的挤压或拉张活动特征,而藏东次级块体与雅江次级块体、雅江次级块体与滇中次级块体之间的挤压最为明显.利用上述结果,本文讨论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认为刚性块体的挤出作用与重力滑塌作用并存于该区域内,下地壳"管道流"的拖曳作用是该地区刚性块体挤出作用和重力滑塌的主要原因,另外缅甸板块相对于自身的逆时针旋转作用在其北部引起的拉张作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GPS 块体模型 历史地震 震源机制 变形机制
下载PDF
2011年1月19日安庆ML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深度研究 被引量:64
18
作者 谢祖军 郑勇 +3 位作者 倪四道 熊熊 王行舟 张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4-1634,共11页
2011年1月19日在安徽省安庆市辖区与怀宁县交界处发生了ML4.8级地震,引起安庆市及周边地区强烈的震感.为了更好地认识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我们利用安徽省及临近几个省份区域台网的近震波形资料,首先通过hypo2000绝对定位得到震中位置;... 2011年1月19日在安徽省安庆市辖区与怀宁县交界处发生了ML4.8级地震,引起安庆市及周边地区强烈的震感.为了更好地认识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我们利用安徽省及临近几个省份区域台网的近震波形资料,首先通过hypo2000绝对定位得到震中位置;然后采用CAP方法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P、sP、pP和sPmP等深度震相对震源深度进行了精确确定;最后,将反演得到的结果作为已知输入,利用F-K方法计算理论地震图,并与观测记录进行对比,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反演结果显示,这次安庆地震是一个带少量走滑分量的逆冲型地震,地震矩震级为MW=4.3,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131°,倾角30°,滑动角29°;节面Ⅱ走向15°,倾角75°,滑动角116°,最佳震源深度为4~5km,属于浅源地震.从震中和震源机制解来看,安庆地震极有可能发生在宿松-枞阳断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地震 震源机制解 震源深度 CAP方法 深度震相
下载PDF
2010年河南太康M_S4.6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 被引量:59
19
作者 韩立波 蒋长胜 包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73-2981,共9页
精确确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和序列的相对位置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2010年10月24日和2011年3月8日,河南太康地区分别发生MS4.6和MS4.1显著地震,为分析该弱震、少震区的地震危险性,本文利用CAP方法反演了震源机制解和震... 精确确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和序列的相对位置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2010年10月24日和2011年3月8日,河南太康地区分别发生MS4.6和MS4.1显著地震,为分析该弱震、少震区的地震危险性,本文利用CAP方法反演了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结合深度震相波形记录进一步确认了深度的可靠性.结果显示,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较为接近,均以走滑为主,深度也均为13km左右.此外,以主震作为参考事件,采用主事件法对余震的水平位置进行了相对定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空间上分布的走向分别与主震震源机制解两个节面走向大致相同.本文结果为研究当地地震危险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 震源机制解 相对定位
下载PDF
The Grid Search Algorithm of Tectonic Stress Tensor Based on Focal Mechanism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Boundary Zone of China, Vietnam and Laos 被引量:58
20
作者 Yongge Wan Shuzhong Sheng +2 位作者 Jichao Huang Xiang Li Xin Che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77-785,共9页
Stress field plays a key role in geodynamics. In this study, an algorithm to determine the stress tensor and its confidence range from focal mechanism data by using grid search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experiment uses... Stress field plays a key role in geodynamics. In this study, an algorithm to determine the stress tensor and its confidence range from focal mechanism data by using grid search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experiment uses artificial focal mechanism data which were generated by extensional, compression and strike-slip stress regime and different level of noise, shows that the precision of the estimated stress tensor based on this algorithm is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lgorithms. This algorithm has three advantages:(1) The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stress tensor is determined by fine grid search of 1o×1o×1o×0.01 and local minimum value is avoided; (2) precision of focal mechanism data can be considered, i.e., different weight of the focal mechanism data contributes differently to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stress tensor; (3) the confidence range of the determined stress tensor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F-test. We apply this algorithm in the boundary zone of China, Vietnam and Laos, and obtain the stress field with SSE-NNW compressive stress direction and NEE-SWW extensional stress direction. The stress ratio is 0.6, which shows that the eigen values of the stress tensor are nearly in arithmetic sequence. The stress field in this reg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eft-lateral strike slip of the Dienbien-Lauangphrabang arc fault. The result will be helpful in studying the geological dynamic proces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tensor grid search focal mechanism uncertain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