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1
作者 孟丽艳 屈凌波 +2 位作者 杨冉 陈晓岚 李建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9-1173,共5页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中药小分子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近中性、弱酸性、弱碱性条件下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荧光猝灭均属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中药小分子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近中性、弱酸性、弱碱性条件下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荧光猝灭均属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热力学公式和福斯特Fo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解出每种酸度下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作用力类型以及结合距离。试验还表明:微量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对结合常数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丹参酮Ⅰ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吉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6-1288,1292,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丹参酮Ⅰ(TSNⅠ)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反应的特征。试验发现:丹参酮Ⅰ对人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由Stern-Vol 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判断由于与丹参酮Ⅰ反应而导...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丹参酮Ⅰ(TSNⅠ)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反应的特征。试验发现:丹参酮Ⅰ对人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由Stern-Vol 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判断由于与丹参酮Ⅰ反应而导致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并从所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ΔH和ΔS,推断人血清白蛋白与丹参酮Ⅰ反应的结合力为静电力。根据同步荧光光谱研究的结果表明: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不因与丹参酮Ⅰ反应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丹参酮Ⅰ 人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的亮蓝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鹏 王微 +1 位作者 孙红 赫春香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12年第6期3849-3852,共4页
建立了荧光光谱法测定合成色素亮蓝的新方法。亮蓝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荧光效率,以397.0nm为激发波长,456.0nm为发射波长测定亮蓝的荧光强度,在5.00×10-7—2.00×10-5mol/L浓度范围内,亮蓝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 建立了荧光光谱法测定合成色素亮蓝的新方法。亮蓝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荧光效率,以397.0nm为激发波长,456.0nm为发射波长测定亮蓝的荧光强度,在5.00×10-7—2.00×10-5mol/L浓度范围内,亮蓝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2.82×106C(mol/L)+20.6(相关系数r=0.9943),检出限0.396μg/mL。利用该方法测定了两种市售饮料中的亮蓝,加标回收率在98.6%—1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蓝 合成色素 饮料 荧光光谱法
原文传递
Monitoring unbound warfarin in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by pharmacokinetics and fluorospectrometry 被引量:1
4
作者 Jia-ding Guo Ying-yue Zhang +3 位作者 Yan Huo Yan-xu Chang Er-wei Liu Jia Hao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Objective: Monitoring the unbound drug concentration in blood in combination therapy is necessary,because its concentration determines the efficacy of drug therap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an... Objective: Monitoring the unbound drug concentration in blood in combination therapy is necessary,because its concentration determines the efficacy of drug therap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an Hong Injection(DHI) on the unbound warfarin using two approaches including an in vivo pharmacokinetic and in vitro fluorescence studies.Methods: The effect of DHI on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the unbound warfarin was investigated by a microdialysis sampling method coupled with LC–MS/MS. The effect of DHI and salvianolic acid B(Sa B) on warfarin binding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was conduc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Results: The AUC_(0-tn)of warfarin with DHI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arfarin alone group. The result showed that DHI could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unbound warfarin in rat blood,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warfarin and DHI as well as its components binding to serum albumin. The competition process was demonstrated by fluorescence study.Conclusion: Combination therapy of DHI with warfarin could enhance the release profile of warfarin from serum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 Hong INJECTION fluorospectrometry MICRODIALYSIS PHARMACOKINETICS unbound WARFARIN
原文传递
变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咏玲 杜慧玲 程芳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399,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变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变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了荧光猝灭常数,并判断由于与变色酸反应而导致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变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变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了荧光猝灭常数,并判断由于与变色酸反应而导致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采用Lang-muir单分子吸附模型计算了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从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ΔH和ΔS推断了变色酸与血清白蛋白反应的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酸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凤英 杨林 黎祥妨 《商洛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在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中药提取物小分子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与机制,考察了温度对二者结合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5.8、298、310 K时,紫外光谱法得到丹参... 在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中药提取物小分子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与机制,考察了温度对二者结合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5.8、298、310 K时,紫外光谱法得到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常数分别2.18×10~5、1.7~5×10~5、1.35×10~5L·mol^(-1),荧光光谱法得到二者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1×10~5、1.69×10~5、1.22×10~5L·mol^(-1),可见两种光谱法的结果是一致的,结合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计算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牛血清蛋白作用过程的ΔG、ΔH、ΔS,推测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春叶 卫引茂 +1 位作者 苗延青 张缓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0,共4页
采用荧光猝灭法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研究了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猝灭法研究表明:IH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猝灭速率常数(K_q)为2.53×10^(13) L·mol^(-1)·... 采用荧光猝灭法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研究了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猝灭法研究表明:IH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猝灭速率常数(K_q)为2.53×10^(13) L·mol^(-1)·s^(-1),该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计算得结合常数为1.72×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研究表明:IH与BSA的结合常数为4.07×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猝灭法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1-羟基芘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欧阳运富 王永生 李贵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56,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1-羟基芘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羟基芘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由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可判断由于与1-羟基芘反应而导致牛血清白蛋白...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1-羟基芘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羟基芘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由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可判断由于与1-羟基芘反应而导致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和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距离。从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焓变△H和熵变△S,推断了1-羟基芘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的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芘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4-甲基苯基)-3-(N-乙酰基)-5-(2-羟基苯基)-1,3,4-噁唑啉的合成及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二伟 王瑞玲 +1 位作者 徐丽繁 黄振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3-638,共6页
合成了2-(4-甲基苯基)-3-(N-乙酰基)-5-(2-羟基苯基)-1,3,4-噁唑啉(MPAHO),并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MPAHO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PAHO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 合成了2-(4-甲基苯基)-3-(N-乙酰基)-5-(2-羟基苯基)-1,3,4-噁唑啉(MPAHO),并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MPAHO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PAHO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可判断由于与MPAHO反应而导致H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和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距离。从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焓变ΔH和熵变ΔS,推断MPAHO与HSA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引力。并应用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MPAHO对H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2-(4-甲基苯基)-3-(N-乙酰基)-5-(2-羟基苯基)-1 3 4-噁唑啉 人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荧光分光法同时测定潘生丁与阿司匹林溶出速率
10
作者 邵志高 潘峥 甘志强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225,共4页
本文建立了双波长荧光分光法测定潘生丁和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水杨酸,测水杨酸量再折算成阿司匹林),其激发/发射波长(λe?/λem)分别为418/493及293/407nm;线性范围分别为0.1~5.0及0.1~3.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及102... 本文建立了双波长荧光分光法测定潘生丁和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水杨酸,测水杨酸量再折算成阿司匹林),其激发/发射波长(λe?/λem)分别为418/493及293/407nm;线性范围分别为0.1~5.0及0.1~3.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及102.5 %;日内及日间误差为小于2%。用于复方潘生丁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溶出速率研究,辅料本底无干扰,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醇啶 乙酰水杨酸 荧光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