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对苯二甲醛类巯基席夫碱分子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帅 刘峥 +1 位作者 赖丽燕 梁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5-589,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下对3种对苯二甲醛类巯基席夫碱进行几何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TD-DFT方法计算了3种席夫碱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得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理论计算表明,对苯二甲醛... 采用量子化学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下对3种对苯二甲醛类巯基席夫碱进行几何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TD-DFT方法计算了3种席夫碱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得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理论计算表明,对苯二甲醛类巯基席夫碱是一类荧光性质较好的荧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席夫碱 荧光光谱 量子化学
下载PDF
3种β-巯基乙胺类席夫碱分子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帅 刘峥 +1 位作者 李巍 张宇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6,共6页
文章采用量子化学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下对3种β-巯基乙胺席夫碱进行几何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TD-DFT方法计算了3种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得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理论计算表明,巯基乙胺类席夫碱化合... 文章采用量子化学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下对3种β-巯基乙胺席夫碱进行几何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TD-DFT方法计算了3种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得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理论计算表明,巯基乙胺类席夫碱化合物是性能较好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席夫碱 荧光光谱 量子化学
下载PDF
键合螺吡喃单元的1,8-萘酰亚胺类荧光分子开关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素华 骆然 +1 位作者 王冬雪 罗韶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了得到可光调控的二元光致发光材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1与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新化合物1与2在有机溶剂中的光致变色性以及化合物在薄层硅... 为了得到可光调控的二元光致发光材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1与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新化合物1与2在有机溶剂中的光致变色性以及化合物在薄层硅胶板上的变色性,结果显示,两种新型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荧光检测发现,化合物2光照前显示绿色荧光,光照后显橙色荧光,化合物2属于较新颖的二元光控荧光分子开关,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吡喃 1 8-萘二酰亚胺 光致变色 荧光分子开关
下载PDF
新型1,8-萘酰亚胺类光控双色荧光分子开关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素华 闫素君 +2 位作者 杨静 张策 韩国英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5-431,共7页
设计合成了三种新型键合螺吡喃单元的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与经典螺吡喃相比,其开环过程光响应时间较长或难以检测到其开环的部花菁结构,分析了其光响应时间变长的原因.SP3分子中由于存在强吸电子... 设计合成了三种新型键合螺吡喃单元的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与经典螺吡喃相比,其开环过程光响应时间较长或难以检测到其开环的部花菁结构,分析了其光响应时间变长的原因.SP3分子中由于存在强吸电子基,其在固体介质以及有机溶剂中光致变色现象较为明显,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显示出了负的溶剂效应,螺吡喃单元开环体的吸收波长没有明显的改变.荧光性能检测发现:化合物SP1、SP2在硅胶中光照前后有较为明显的荧光颜色改变,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和有机溶剂中检测不到其光照前后荧光的变化.未检测到化合物SP3光照前后在丙酮中的荧光改变,但是在聚乙二醇(200)中光照前发射绿色荧光,光照后变为橙黄色荧光,荧光光谱也检测到了其变化过程.SP3在薄层硅胶中光照前后发生的荧光颜色改变更为明显,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其荧光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橙黄色最后变为红色,化合物在PMMA膜中的荧光光谱也表明了化合物SP3具有光控双色荧光分子开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螺吡喃 1 8-萘二甲酰亚胺 双色荧光分子开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