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制品中荧光性增白剂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0
1
作者 谭曜 王群威 +1 位作者 许迪明 黄通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共4页
使用荧光法测定不同塑料荧光增白剂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建立塑料荧光增白剂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荧光法实验获得荧光法测定塑料荧光增白剂OB溶液含量的条件:激发波长369 nm,发射波长435 nm,线性范围0.12~6.0 mg/L,建立了塑料荧... 使用荧光法测定不同塑料荧光增白剂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建立塑料荧光增白剂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荧光法实验获得荧光法测定塑料荧光增白剂OB溶液含量的条件:激发波长369 nm,发射波长435 nm,线性范围0.12~6.0 mg/L,建立了塑料荧光增白剂OB定量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荧光法是一种测定塑料荧光增白剂定性定量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荧光增白剂 塑料
下载PDF
用于检测变压器局部放电的荧光光纤传感系统研制 被引量:26
2
作者 唐炬 欧阳有鹏 +2 位作者 范敏 张晓星 刘永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9-1135,共7页
基于局部放电产生光效应的物理现象和荧光光纤具有传感一定波长微光信号的特性,研制出一种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荧光光纤传感系统。阐述了荧光光纤检测局部放电光信号的原理,给出了传感器主要参数和系统组件,在实验室搭建的模拟变压器油... 基于局部放电产生光效应的物理现象和荧光光纤具有传感一定波长微光信号的特性,研制出一种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荧光光纤传感系统。阐述了荧光光纤检测局部放电光信号的原理,给出了传感器主要参数和系统组件,在实验室搭建的模拟变压器油中局部放电试验研究平台上,与超高频法的检测结果相比较表明,两种方法在检测油中针-板绝缘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时,得到的放电脉冲都集中在工频正负电压峰值附近,且在反映放电脉冲次数和放电发生相位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超高频法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大小主要反映脉冲幅值高低,即得到的是ψ-u-n三维谱图;光测法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大小主要反映脉冲能量大小,即得到的是-ψp-n三维谱图。由于荧光光纤传感器可方便埋设于变压器绕组绝缘中,对复杂绝缘结构内部的局部放电进行在线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局部放电 荧光光纤 传感器 光测法 三维谱图
下载PDF
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浅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余菁 许辉 +2 位作者 刘芝翠 马越娥 史玉玲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4-318,共5页
目的对比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浅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600例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及102例拟诊为马拉色菌感染(包括花斑糠疹54例,马拉色菌毛囊炎48例)的标本,分别... 目的对比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浅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600例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及102例拟诊为马拉色菌感染(包括花斑糠疹54例,马拉色菌毛囊炎48例)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直接镜检,比较检出阳性率及平均阅片时间。以培养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漏诊情况。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检测600例浅部真菌感染标本时检出阳性分别为546例(91.00%)和489例(81.50%),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3,P<0.05),平均阅片时间分别为(73.67±13.56)s和(87.12±15.83)s(t=14.60,P<0.05);54例花斑糠疹标本检出阳性分别为51例(94.44%)、50例(92.59%)(校正χ^2=0,P>0.05),平均阅片时间分别为(38.36±8.79)s、(41.25±15.67)s(t=1.14,P>0.05);48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检出阳性分别为43例(89.58%)、11例(22.92%)(χ^2=43.34,P<0.05),平均阅片时间分别为(42.14±12.61)s、(103.56±9.48)s(t=17.83,P<0.05)。600例浅部真菌感染标本中,479例培养阳性,其中荧光染色法检测阳性476例,阴性3例(0.63%),KOH湿片法检测阳性465例,阴性14例(2.92%),漏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5)。结论荧光染色法相比于KOH湿片法可以提高检出阳性率,减少漏诊,缩短阅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癣 马拉色霉菌属 临床实验室技术 荧光染色法 KOH湿片法
原文传递
蛋白质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4
作者 魏琴 吴丹 +2 位作者 张慧 李燕 李媛媛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12-320,共9页
在综述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染料、染料 -金属配合物作探针的吸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以及近几年来兴起的共振瑞利散射法在蛋白质的测定中的应用和发展动态 。
关键词 蛋白质 定量测定 吸光光度法 荧光光度法 共振瑞 利散射法
下载PDF
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汪地强 刘白玲 +2 位作者 胡杰 林晓琴 张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5,共4页
荧光微球是一类特殊的功能微球,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医学领域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文中介绍了荧光微球的定义及分类,对其基本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其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最后,还对... 荧光微球是一类特殊的功能微球,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医学领域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文中介绍了荧光微球的定义及分类,对其基本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其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最后,还对此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微球 制备 应用 功能材料 生物医学领域 高通量药物筛选
下载PDF
观察气孔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崔宏安 柳延琴 白红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5-306,共2页
常规观察叶片气孔的方法主要有水装片法、印迹法、透明胶带法和指甲油法等。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植物叶的气孔器,而且能观察到气孔的变化情况,为植物显微技术研究找到了一种新的气孔观察方法。
关键词 荧光显微镜 观察 气孔 方法
下载PDF
荧光蛋白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晓玫 姚拓 师尚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9-216,共8页
荧光蛋白标记由于其独特的颜色感官,在医学、遗传育种和草地植被抗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荧光蛋白分子标记的选择与方法与其特异性的DNA有关,基因的结构是荧光蛋白标记、进行基因交流和促进基因表达的重要部分。荧光蛋白标记技术主要包... 荧光蛋白标记由于其独特的颜色感官,在医学、遗传育种和草地植被抗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荧光蛋白分子标记的选择与方法与其特异性的DNA有关,基因的结构是荧光蛋白标记、进行基因交流和促进基因表达的重要部分。荧光蛋白标记技术主要包括热激转导和电击转化两种不同的类型,需通过大肠杆菌作为载体结合菌株,不影响其任何生物功能,是目前大分子示踪检测及研究定殖的主要方法,研究荧光蛋白标记对病原菌和根际促生菌的定殖和良好利用优良菌株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荧光蛋白标记是在分子水平,对研究的方法增加了难度。根据目前国内外已有的部分荧光蛋白标记研究,评述了标记的原理,标记的适用性以及标记的不同方法等内容,并展望了不同标记方法对利用荧光蛋白的可能性,以期为研究荧光蛋白标记提供系统的方法参考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蛋白 分子标记 标记方法 适用性 展望
下载PDF
荧光法检测血浆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6
8
作者 温全武 陈辉 +1 位作者 姜苇 马松梅 《化学工程师》 CAS 2006年第7期21-22,52,共3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稳定的定量分析血浆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血浆中的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经酸性业03吸附后用醋酸提取,中和后用铁氰化钾氧化,生成三羟吲哚类荧光化合物,分别在λex=455nm和λex=410nm的条件下,... 建立了一种快速稳定的定量分析血浆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血浆中的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经酸性业03吸附后用醋酸提取,中和后用铁氰化钾氧化,生成三羟吲哚类荧光化合物,分别在λex=455nm和λex=410nm的条件下,λem从300—600nm之间进行扫描,E及NE标准液在0.1.100ng·mL^-1范围内与荧光值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87),检测限为0.05ng·mL^-1,平均回收率为89.3%,标准偏差平均为2.77%(n=8)。本法快速、稳定、简便,可以为临床检验及基础医学的研究提供方便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儿茶酚胺
下载PDF
多巴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启同 林小凤 +2 位作者 胡世荣 祝杰记 佟庆笑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17,共15页
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一种,多巴胺(DA)既是儿茶酚乙胺族中的一种激素,也在人体新陈代谢、心血管、肾脏、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体中DA浓度的异常会引起一些疾病如心脏衰竭、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等.同时,作为药物... 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一种,多巴胺(DA)既是儿茶酚乙胺族中的一种激素,也在人体新陈代谢、心血管、肾脏、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体中DA浓度的异常会引起一些疾病如心脏衰竭、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等.同时,作为药物,多巴胺可以兴奋心脏,增加血流量,一些瘾君子也会非法注射多巴胺.因此,对于体内或者体外DA含量的测定在临床应用和生理功能研究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多巴胺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比色法、电化学法等,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多巴胺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DA传感器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荧光光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法 比色法 电化学法
下载PDF
矿井水微量油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周满 高良敏 《能源环境保护》 2006年第4期6-8,12,共4页
分析总结了工业废水中微量油测定的几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并简要概括了这四种方法在测定微量油时的特点。
关键词 微量油 紫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Super-strong and Intrinsically Fluorescent Silkworm Silk from Carbon Nanodots Feeding 被引量:5
11
作者 Suna Fan Xiaoting Zheng +7 位作者 Qi Zhan Huihui Zhang Huili Shao Jiexin Wang Chengbo Cao Meifang Zhu Dan Wang Yaopeng Zh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26-336,共11页
Fluorescent silk is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Despit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variety of colored silks,fluorescent silk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 Fluorescent silk is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Despit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variety of colored silks,fluorescent silk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has yet to be explored.In this study,we report on the fabrication of intrinsically super-strong fluorescent silk by feeding Bombyx mori silkworm carbon nanodots(CNDs).The CND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silk fibroin,hindering the co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confining crystallization,and inducing orientation of mesophase.The resultant silk exhibited super-stro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breaking strength of 521.9±82.7 MPa and breaking elongation of 19.2±4.3%,improvements of 55.1%and 53.6%,respectively,in comparison with regular silk.The CNDs-reinforced silk displayed intrinsic blue fluorescence when exposed to 405 nm laser and exhibited no cytotoxic effect on cells,suggesting that multi-functional silks would be potentially useful in bioimag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WORM SILK CARBON NANODOT Mechanical property fluorescent SILK FEEDING method
下载PDF
基于谷胱甘肽稳定铜纳米簇的荧光传感方法灵敏检测汞离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海波 白宏宇 +1 位作者 毛安丽 董高丽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0-603,共4页
以谷胱甘肽(GSH)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制备了稳定的水溶性荧光铜纳米簇(CuNCs).所合成的铜纳米簇在590 nm处发射出红色荧光,量子产率约为2.3%,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以谷胱甘肽稳定铜纳米簇(GSH-CuNCs)作为信号探针,报道了一种荧光传感新... 以谷胱甘肽(GSH)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制备了稳定的水溶性荧光铜纳米簇(CuNCs).所合成的铜纳米簇在590 nm处发射出红色荧光,量子产率约为2.3%,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以谷胱甘肽稳定铜纳米簇(GSH-CuNCs)作为信号探针,报道了一种荧光传感新方法用于灵敏检测Hg^2+.结果表明,Hg^2+的线性检测范围为2.0×10^-8~2.0×10^-6 mol/L,检出限为4.0×10^-9 mol/L(R SN=3).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湖水样品中汞离子的检测,为汞离子的快速和灵敏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铜纳米簇 荧光传感方法 Hg^2+检测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抑制法-荧光法检测微囊藻毒素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燕 郭宗楼 +2 位作者 季林丹 王晓峰 徐立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8-600,共3页
由于大量氮、磷等物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华的大量发生不仅影响水体感官,还释放出有害毒素如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YST).它是一环状七肽,主要由淡水蓝藻释放到水体中,目前已经发现的微囊藻毒素有60余种异构体,... 由于大量氮、磷等物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华的大量发生不仅影响水体感官,还释放出有害毒素如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YST).它是一环状七肽,主要由淡水蓝藻释放到水体中,目前已经发现的微囊藻毒素有60余种异构体,其中MCYST-LR毒性最大因而对其研究最多.在长江、黄河、松花江等主要河流和太湖、滇池、巢湖、东湖等每年都有水华的发生[1].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经济实用的检测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是微囊藻毒素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报道了一种蛋白磷酸酶抑制法--荧光法,可以快速检测水样品中的微囊藻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蛋白磷酸酶 荧光法
下载PDF
一种新型钇(Ⅲ)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6
14
作者 江元汝 范文博 +1 位作者 苗波波 陈利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6-520,525,共6页
以水杨醛苯甲酰腙为配体(H2L),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钇(Ⅲ)配合物Y4(HL)8O2·8(H2O)。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紫外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单晶衍射测定了钇(Ⅲ)配合物的结构。其结构以四个对称的金属核为骨架,... 以水杨醛苯甲酰腙为配体(H2L),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钇(Ⅲ)配合物Y4(HL)8O2·8(H2O)。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紫外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单晶衍射测定了钇(Ⅲ)配合物的结构。其结构以四个对称的金属核为骨架,每个金属核上带有两个配体,属于四方晶系,P4/ncc空间群,a=2.1656(2)nm,b=2.1656(2)nm,c=2.6668(4)nm,α=90°,β=90°,γ=90°,V=12.507(3)nm3,Z=16。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钇(Ⅲ)配合物在473nm处有强蓝色荧光发射,色坐标为(0.153,0.276)。其光致发光性能较好,有望在蓝色光学材料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溶剂热法
下载PDF
河北海域荧光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周年季节分层分布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述锡 林风翱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714,共5页
2006-2007年春夏秋冬在河北海域进行了四个航次分层叶绿素a调查,结果表明:春季(4月),全海域表层叶绿素a平均值为0.65 mg/m^3(0.12-2.69 mg/m^3),中层为1.02 mg/m^3(0.08-3.47 mg/m^3),底层为1.03 mg/m^3(0.12-5.05mg/m^3);夏季... 2006-2007年春夏秋冬在河北海域进行了四个航次分层叶绿素a调查,结果表明:春季(4月),全海域表层叶绿素a平均值为0.65 mg/m^3(0.12-2.69 mg/m^3),中层为1.02 mg/m^3(0.08-3.47 mg/m^3),底层为1.03 mg/m^3(0.12-5.05mg/m^3);夏季(7月),全海域表层叶绿素a平均值为3.45 mg/m^3(0.63-11.28 mg/m^3),中层为3.40 mg/m^3(0.88-11.50mg/m^3),底层为3.37 mg/m^3(1.00-11.39 mg/m^3);秋季(10月),全海域表层叶绿素a平均值为5.83 mg/m^3(1.80-13.50mg/m^3),中层为4.54±3.33 mg/m^3(1.60-12.80 mg/m^3),底层为5.40 mg/m^3(2.50-12.70 mg/m^3);冬季(11月),全海域表层叶绿素a平均值为1.21 mg/m^3(0.47-7.79 mg/m^3),中层为0.79 mg/m^3(0.47-1.41 mg/m^3),底层为0.86 mg/m^3(0.39-1.93 mg/m^3)。总体趋势是春季唐山外部海域叶绿素a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海域 荧光法 叶绿素A 季节分层分布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胶囊中萘普生的含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国祥 林秋婕 黄姝维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根据萘普生在碱性介质中的内源荧光,提出用直接荧光法测定萘普生胶囊的含量,线性范围为 0.2~14.0μg·mL~-1.
关键词 荧光法 萘普生 胶囊 药物含量
下载PDF
植物来源的脂肪酶抑制剂的筛选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晨辰 宓婷艳 +2 位作者 章漳 李林 翁新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19-23,46,共6页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问题日趋严重。胰脂肪酶抑制剂是药物治疗肥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通过筛选一些植物来源的化合物来寻找具有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天然活性物。方法:以4-甲基伞形酮油酸酯作为底物,用荧光检测的...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问题日趋严重。胰脂肪酶抑制剂是药物治疗肥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通过筛选一些植物来源的化合物来寻找具有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天然活性物。方法:以4-甲基伞形酮油酸酯作为底物,用荧光检测的方法测定对胰脂肪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EC 3.1.1.3)的抑制活性。结果:皂苷类化合物可有效地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其中薯蓣皂苷,毛地黄皂苷和皂树皂苷的活性较强,IC50值分别为3.5μM、2.7μM和3.0μg/mL。黄酮类化合物也有抑制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在浓度为100μM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在35.7%到68.2%之间。相比之下,相同浓度的苷元类化合物和咖啡酸衍生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低于50%,而氨基糖类化合物的抑制率则低于15%。结论:皂苷这类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抑制脂肪酶活力的作用,黄酮次之,并且这两类化合物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毒性小,安全性高,可以为进一步研发治疗肥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酶抑制剂 荧光检测
原文传递
小尺寸铕(Ⅲ)配合物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洪尚 吴长峰 +1 位作者 黄世华 McNeill Jason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0-816,共7页
利用再沉淀法分别制备出了小尺寸(~10nm)纯相和杂相的Eu3+配合物荧光纳米颗粒。所制备的纯相的荧光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容易聚集,并且荧光猝灭严重。相比较而言,掺有适量疏水性硅烷的杂相纳米颗粒则具有较强的荧光、均匀的尺寸和良好的... 利用再沉淀法分别制备出了小尺寸(~10nm)纯相和杂相的Eu3+配合物荧光纳米颗粒。所制备的纯相的荧光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容易聚集,并且荧光猝灭严重。相比较而言,掺有适量疏水性硅烷的杂相纳米颗粒则具有较强的荧光、均匀的尺寸和良好的分散性。硅烷在碱性环境下(pH=9)迅速地水解,而后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二氧化硅薄层。亲水的二氧化硅薄层消除了Eu3+配合物纳米颗粒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进而防止了纳米颗粒的聚集,从而导致了杂相荧光纳米颗粒发光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荧光纳米颗粒 再沉淀法 表面修饰
下载PDF
Highly fluorescence Ta_(4)C_(3) MXene quantum dots as fluorescent nanoprobe for heavy ion detection and stress monitoring of fluorescent hydrogels 被引量:4
19
作者 Shouzhen Li Junfei Ma +5 位作者 Xuelin Zhao Peide Zhu Meng Xu Yingchun Niu Dixian Luo Quan 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850-1854,共5页
Compared with other transition metal Mxene derived quantum dots(MQD_(S)),Ta-based Mxene quantum dots have good functionality,but Ta-based Mxene quantum do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have not been studied so far.In this ... Compared with other transition metal Mxene derived quantum dots(MQD_(S)),Ta-based Mxene quantum dots have good functionality,but Ta-based Mxene quantum do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have not been studied so far.In this paper,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ynthesis of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QY) N-doped Ta_(4)C_(3) quantum dots(N-MQDs) using Ta_(4)C_(3) quantum dots in acid reflux damaged Ta_(4)C_(3) nanosheets as precursors and ethylenediamine as nitrogen source.The prepared N-MQDs have excellent blue photoluminescence(PL) properties,particle size is only 2.60 nm,QY is up to 23.4%,and good stability.In addition,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N-MQDs can be used as fluorescent probe for detection of Fe;and remote force sensing analysis In liquid ion sensing,N-MQDS shows a unique selective quenching of Fe;with a detection limit as low as 2 μmol/L,and has great potential as a fast and super-sensitive fluorescent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heavy ion.More importantly,in solid mechanics sensing,the introduction of N-MQDs into self-healing hydrogels can be developed into a fluorescent hydrogel that can be used for accurate remote force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sensing analysis.Therefore,Ta-based N-MQDs show excellent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fluorescence sensing,which provides a door for multi-dimensional sensing of new material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quantum dots fluorescent probe fluorescent hydrogel Hydrothermal method Quantum yield
原文传递
紫外荧光蚕丝的添食育蚕法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小婷 赵梦露 +3 位作者 张慧慧 邵惠丽 胡学超 张耀鹏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8年第1期1-4,10,共5页
本文以蚕腺体为生物反应器,通过喂食法将稀土紫外长波长荧光粉(BAM)引入蚕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广角X射线衍射及材料试验机等对纤维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M进入了蚕丝,纤维在紫外光激... 本文以蚕腺体为生物反应器,通过喂食法将稀土紫外长波长荧光粉(BAM)引入蚕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广角X射线衍射及材料试验机等对纤维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M进入了蚕丝,纤维在紫外光激发下发蓝色荧光;BAM的导入影响了蚕丝的表面形貌,限制了丝素蛋白的结晶,降低了蚕丝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体 稀土紫外长波长荧光粉 荧光纤维 喂食法 蚕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