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9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sequence in human sperm chromosomes 被引量:50
1
作者 Jian-Min HUANG Tian-Hua HUANG +3 位作者 Huan-Ying QIU Xiao-Wu FANG Tian-Gang ZHUANG Jie-Wen QIU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Aim: To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into sperm chromosomes in hepatitis B patients and the features of its integration. Methods: Sperm chromosomes of 14 subjects (5 healthy controls and 9 HB p... Aim: To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into sperm chromosomes in hepatitis B patients and the features of its integration. Methods: Sperm chromosomes of 14 subjects (5 healthy controls and 9 HB patients, including 1 acute hepatitis B, 2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B, 4 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 B, 2 HBsAg chronic carriers with no clinical symptoms) were prepared using interspecific in vitro fertilization between zona-free hamster oocytes and human spermatozo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to sperm chromosome spreads was carried out with biotin-labeled full length HBV DNA probe to detect the specific HBV DNA sequences in the sperm chromosomes. Results: Specific fluorescent signal spots for HBV DNA were seen in sperm chromosomes of one patient with 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 B. In 9(9/42) sperm chromosome complements containing fluorescent signal spots, one presented 5 obvious FISH spots and the others 2 to 4 signals.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signal spots. The distribution of signal sites among chromosomes seems to be random. Conclusion: HBV could integrate into human sperm chromosome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BV via the germ line to the next generation is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SPERMATOZOA human chromosome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virus integration vertical disease transmission
下载PDF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RFLP标记检测多小穗小麦新种质10-A中的黑麦染色质 被引量:30
2
作者 魏育明 郑有良 +1 位作者 周荣华 贾继增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7期722-725,共4页
利用APAGE、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RFLP标记,对导入黑麦(SecalecerealeL.)多小穗等性状创制的小麦新种质10_A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APAGE分析发现,10_A与其他1RS/1BL易位系一样,含有1R... 利用APAGE、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RFLP标记,对导入黑麦(SecalecerealeL.)多小穗等性状创制的小麦新种质10_A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APAGE分析发现,10_A与其他1RS/1BL易位系一样,含有1RS的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以黑麦基因组总DNA作探针,用中国春(Triticumaestivumcv.ChineseSpring)基因组DNA作封阻,与10_A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黑麦的1RS易位到10_A中。用25个RFLP探针进行Southern分析,进一步发现10_A的1BS特异限制性片段发生丢失,代之以黑麦1RS的特异限制性片段,而位于其他染色体上的特异限制性片段未发生缺失。据此认为,多小穗小麦新种质10_A属于1RS/1BL易位系。同时还讨论了10_A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多小穗小麦 荧光原位杂交 RFLP 染色质
下载PDF
组织芯片的基本应用范围 被引量:30
3
作者 周小鸽 王鹏 +4 位作者 刘金香 张彦宁 张淑红 张长淮 黄受方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索组织芯片的基本应用范围。方法 将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组织芯片 ,了解这些技术应用于组织芯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这些检测技术在组织芯片中均有清晰、定位明确的着色。... 目的 探索组织芯片的基本应用范围。方法 将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组织芯片 ,了解这些技术应用于组织芯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这些检测技术在组织芯片中均有清晰、定位明确的着色。结论 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有效地用于组织芯片 ,因此 ,组织芯片可用于组织形态观察、组化特性分析以及蛋白和核酸 (RNA和DNA)在组织细胞中的定位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基本应用范围 HE染色 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左归丸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瀚旻 高翔 +3 位作者 晏雪生 明安萍 彭亚琴 李晶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818-2822,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左归丸)对小鼠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影响,揭示"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交叉性别骨髓移植模型,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补肾组(左归丸)、补气血组(八珍汤)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接受9.0Gy60Co源γ射线照... 目的:观察补肾(左归丸)对小鼠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影响,揭示"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交叉性别骨髓移植模型,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补肾组(左归丸)、补气血组(八珍汤)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接受9.0Gy60Co源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注射输入同种系雄性小鼠骨髓细胞,骨髓移植后分别给予7g/(kg?d)左归丸、八珍汤、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4、6mo处死动物,取肝组织标本.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切片雄性性别决定基因Sry与白蛋白mRNA双阳性细胞(雄性骨髓来源的肝细胞),计算各组骨髓转化为肝细胞的阳性细胞率(%).结果:补肾组、补气血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率均随着骨髓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移植后6mo时间点骨髓转化为肝细胞的阳性细胞率(18.25±3.36)与2、4mo时间点(4.00±1.73,4.80±1.30)相比显著升高(P<0.01).同一时间点不同组小鼠骨髓转化为肝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有显著差异,骨髓移植后2mo时补肾组阳性细胞率(4.00±1.73)高于补气血组(1.20±0.45)和对照组(1.00±0.61)(P<0.01),移植后4mo时补肾组阳性细胞率(4.80±1.30)高于补气血组(1.40±0.55)(P<0.01),移植后6mo时补肾组阳性细胞率(18.25±3.36)高于补气血组(7.20±1.33)和对照组(9.25±1.31)(P<0.01).结论:补肾(左归丸)能够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补肾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调节全身机能和改善肝脏微环境,有利于骨髓细胞移行至肝脏并转化为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左归丸 骨髓移植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在植物粗线期染色体和DNA纤维上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被引量:18
5
作者 钟筱波 PaulFFransz +3 位作者 JannieWennekes AbvanKammen JHansdeJong PimZabel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介绍了两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详细实验步骤。第一种技术是在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上的荧光原位杂交,包括从花粉母细胞中制备粗线期染色体和在这种染色体上定位DNA序列,其分辨率水平能够达到100kb。第二种技术是从植物细胞核... 介绍了两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详细实验步骤。第一种技术是在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上的荧光原位杂交,包括从花粉母细胞中制备粗线期染色体和在这种染色体上定位DNA序列,其分辨率水平能够达到100kb。第二种技术是从植物细胞核中制备DNA纤维,并在上面进行原位杂交,能够直接分析DNA序列的分子排列关系,其分辨率水平能达到几个kb。为了说明这两种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基因组和染色体结构、构建高分辨率的DNA物理图谱上的能力,将展示用该技术直接分析番茄染色体端粒重复序列和端粒联接重复序列的染色体定位和DNA分子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粗线期 染色体 DNA纤维 番茄
下载PDF
45SrDNA和5SrDNA在南瓜、丝瓜和冬瓜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 被引量:31
6
作者 徐延浩 杨飞 +3 位作者 程有林 马璐 王建波 李立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4-620,共7页
首次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45S和5SrDNA在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丝瓜(Luffa cylindrical Roem)、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物理定位分析。南瓜有5对45SrDNA位点,2对5SrDN... 首次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45S和5SrDNA在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丝瓜(Luffa cylindrical Roem)、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物理定位分析。南瓜有5对45SrDNA位点,2对5SrDNA位点;丝瓜具有5对45SrDNA位点,1对5SrDNA位点;冬瓜具有2对45SrDNA位点,1对5SrDNA位点,5SrDNA位点与其中一对45SrDNA位点都位于7号染色体短臂上,并在物理位置上紧密相邻。45SrDNA在这3种作物染色体上数目变化较大,但在染色体上都倾向分布在短臂末端,其分布模式较为一致。5SrDNA在这3种作物染色体上数目相对保守,但在染色体上分布的位置变化较大。文中讨论了45SrDNA和5SrDNA在植物基因组中不同的进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科 荧光原位杂交 RDNA 核型进化
下载PDF
乳腺癌HER-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慧慧 马飞 +4 位作者 曾瑄 王佳玉 袁芃 樊英 徐兵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FISH法检测128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扩增状态...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FISH法检测128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扩增状态,与IHC结果进行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并比较其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28例乳腺癌标本中,IHC与FISH结果符合率为90.6%,存在一致性(Kappa=0.405,P=0.000).两种检查结果呈正相关(r=0.655,P=0.000).ER表达与HER-2基因扩增及其蛋白表达状态呈负相关(r=-0.300,P=0.001;r=-0.223,P=0.011),而ER/PR状态与HER-2基因扩增状态呈负相关(r=-0.213,P=0.016).肿瘤分级与HER-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93,P=0.008),而与HER-2基因扩增状态无关(P>0.05).结论 IHC(+++)与基因扩增有较好的一致性,而IHC(+~++)者有必要进一步行FISH法检测基因状态.ER、ER/PR状态及肿瘤分级与HER-2基因扩增和(或)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蓝粒小麦易位系的荧光原位杂交鉴定 被引量:14
8
作者 英加 李滨 +3 位作者 穆素梅 周汉平 刘建中 李振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和长穗偃麦草 (Agropyronelongatum (Host)Beauv =Elytrigaelongatum (Host)Nevski =Thinopyrumponticum (Host)BarkworthandDewey ,2n =10x =70 )杂交后选育出的蓝粒小麦异代换系 (蓝 5 8) ,经辐射诱导... 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和长穗偃麦草 (Agropyronelongatum (Host)Beauv =Elytrigaelongatum (Host)Nevski =Thinopyrumponticum (Host)BarkworthandDewey ,2n =10x =70 )杂交后选育出的蓝粒小麦异代换系 (蓝 5 8) ,经辐射诱导与选育 ,对其后代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后获得 :(1) 990 2 ,990 6两个蓝粒易位系 ,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 =42 ,其中 990 6中被易位蓝粒片段的相对长度约占易位小麦染色体短臂的 1/ 3,而 990 2中被易位蓝粒片段的相对长度约占易位小麦染色体长臂的 1/ 2 ,并将 990 2的蓝粒易位片段定位在小麦D组染色体上 ;(2 ) 9915易位附加和990 4易位_易位附加 ,其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 44 ,其中 9915的体细胞染色体只有一对发生了易位 ,另外附加了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 ;而 990 4有两对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并就易位系中控制蓝粒性状的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片段的定位和蓝粒小麦易位系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粒小麦 易位系 易位附加 易位-易位附加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号染色体三体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建勇 潘金兰 +4 位作者 薛永权 吴春华 谢新 过宇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8号染色体三体 (8三体 )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 (CC)和荧光素SpectrumGreen直接标记的 8号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探针间期FISH检测 6 9例MDS患者... 目的 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8号染色体三体 (8三体 )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 (CC)和荧光素SpectrumGreen直接标记的 8号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探针间期FISH检测 6 9例MDS患者和 6名正常人骨髓的 8三体。结果 分析2 0 0个间期细胞 ,以 >3%的 3个绿色杂交信号定为阳性标准。 6 9例MDS患者中 ,10例CC和FISH检测均为 8三体 ,其中 7例 8三体的检出率FISH低于CC ;1例CC检测为 8三体 ,而FISH检测阴性 ;5 8例CC检测无 8三体的患者中 ,采用FISH检出 7例 8三体 ,其中 2例分别含 2和 3个标志染色体 ,4例为正常核型。结论 间期FISH是检测MDS 8三体的有价值的技术 ,特别是在检测核型正常和在标志染色体的识别中是CC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
原文传递
《人类细胞基因组学国际命名体系(ISCN2020)》更新内容的介绍与解读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65-1170,共6页
人类细胞基因组学国际命名体系(An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omic Nomenclature,ISCN)是用于描述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微阵列、多种特定区域的检测技术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所检测到的基因组重排结果的国... 人类细胞基因组学国际命名体系(An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omic Nomenclature,ISCN)是用于描述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微阵列、多种特定区域的检测技术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所检测到的基因组重排结果的国际通用准则。2019年,人类细胞基因组学国际命名委员会对ISCN进行了修订,并于2020年10月正式颁布。本文对《人类细胞基因组学国际命名体系(ISCN2020)》的更新内容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细胞基因组学国际命名体系 核型 染色体结构重排 细胞遗传学 细胞基因组学 微阵列 荧光原位杂交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厌氧生境体系中产氢产乙酸细菌的FISH定量解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艳娜 许科伟 +2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刘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8-1043,共6页
产氢产乙酸细菌是一类在有机物厌氧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菌。以基于16S rRNA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为基础,优化FISH实验条件,确定该技术检测产氢产乙酸细菌的实验条件为样品固定19h、乙醇脱水5min,杂交缓冲液中甲酰胺浓度55... 产氢产乙酸细菌是一类在有机物厌氧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菌。以基于16S rRNA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为基础,优化FISH实验条件,确定该技术检测产氢产乙酸细菌的实验条件为样品固定19h、乙醇脱水5min,杂交缓冲液中甲酰胺浓度55%。运用建立的FISH技术检测了几种厌氧消化体系中产氢产乙酸细菌的数量,并与用传统MPN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产氢产乙酸细菌分布广泛,废水处理UASB反应器和动物消化道,特别是反刍动物瘤胃中的产氢产乙酸细菌数量较高,其丰度分别为1.70×109 cells/mL样品,6.50×108 cells/mL样品。湖底沉积物中产氢产乙酸细菌数量较少,仅占整个微生物群落的0.4%,含量为1.20×108 cells/mL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产乙酸细菌 荧光原位杂交 寡核苷酸探针 厌氧体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呼庆 齐鸿雁 张洪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48-1054,共7页
综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各种应用 ,同时就其发展过程。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微生物生态 16SrRNA 探针
下载PDF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inv(16)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建勇 潘金兰 +2 位作者 吴亚芳 过宇 薛永权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inv(16 ) (p13q2 2 )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红色荧光素SpectrumRed标记的酵母人工染色体 (YAC)克隆 85 4E2 [跨越第 16号染色体短臂inv(16 )断裂点 ]作为探针 ,用单色间期FISH检测 2 6例急性粒 ...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inv(16 ) (p13q2 2 )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红色荧光素SpectrumRed标记的酵母人工染色体 (YAC)克隆 85 4E2 [跨越第 16号染色体短臂inv(16 )断裂点 ]作为探针 ,用单色间期FISH检测 2 6例急性粒 单核细胞白血病 (AML M4 )inv(16 ) ,并与经典细胞遗传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R显带分析的 2 5例患者均未发现inv(16 ) ,1例G显带分析的M4Eo患者伴inv(16 ) ;FISH分析显示 9例inv(16 ) ,其中 3例M4Eo均伴有inv(16 )。在 9例inv(16 )患者中 ,特征性的 3个红色荧光信号的阳性率仅为 13.3%~ 32 .1% (中位数 2 1.3% )。结论 YAC 85 4E2和间期FISH是检测inv(1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 急性 荧光原位杂交 酵母人工染色体
原文传递
应用G显带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研究复杂的染色体易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浩杰 张锡然 +1 位作者 陈宜峰 崔英霞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38-342,共5页
建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标本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分析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原位杂交前,用甲醛固定G显带标本,是获得良好显带和荧光杂交效果的关键步骤。仅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显示一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核型... 建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标本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分析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原位杂交前,用甲醛固定G显带标本,是获得良好显带和荧光杂交效果的关键步骤。仅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显示一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核型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4:.5p11→5pter),而采用本方法确定患者的核型实际为46,XX,t(1;5,12)(1pter→1q23::12q22→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2::1q23→1q25:5p11→5pter)。结果表明,新建立的G显带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能更有效地检测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易位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G显带
下载PDF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在我国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庄志雄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39-246,共8页
近年来 ,随着一些先进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进与建立 ,我国毒理学研究整体水平得以大大的提高。现介绍几种我国已开展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包括 :差异显示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穿梭质... 近年来 ,随着一些先进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进与建立 ,我国毒理学研究整体水平得以大大的提高。现介绍几种我国已开展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包括 :差异显示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穿梭质粒 p Z189和 p Sp189转染技术、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技术。这些技术具有终点明确 ,敏感性高等特点 ,在检测各种不同类型的 DNA损伤和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显示 转基因动物 流式细胞技术 毒理学
下载PDF
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宋兰林 熊丽 +5 位作者 刘思平 刘洁 钟梅 高云飞 吴瑞枫 余艳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05-1607,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或绒毛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FISH技术针对高发的13、16、18、21、22、X/Y...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或绒毛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FISH技术针对高发的13、16、18、21、22、X/Y号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并以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金标准"进行FISH方法的评估。结果 100例标本中,FISH诊断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39例,非整倍体异常32例,多倍体异常7例;与核型分析相比,2例细胞培养失败的标本通过FISH检测,诊断为16三体,3例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46,XX,经FISH检测发现2例为22三体,1例为46,XY,经其他方法检测,结果与FISH诊断结果相符。两方法进行Kappa检验分析,κ系数=0.735>0.7,P=0.000<0.05,说明FISH方法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且较强。结论 FISH技术是一种快速的细胞分子诊断技术,建议经济承受力较强的流产患者在进行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行FISH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数目异常 自然流产
下载PDF
Diagnostic Value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Hydrothorax 被引量:19
17
作者 Yan Gu Min Zhang +8 位作者 Guo-Hua Li Jun-Zhen Gao Liping Guo Xiao-Juan Qiao Li-Hong Wang Lan He Mei-Ling Wang Li Yan Xiu-Hua F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05-309,共5页
Background: Hydrothorax, a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malignant tumors, still cannot be sensitively detec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us requiring a sensitive, specific method for diagnosis. The aim of this s... Background: Hydrothorax, a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malignant tumors, still cannot be sensitively detec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us requiring a sensitive, specific method for diagnos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and malignant hydrothorax.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VEGF in the pleural effusion and serum of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n = 35) and benign pleural effusion (n = 30) were detected by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gene copy number level of EGFR in pleural effusion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The points with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critical values to calcul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VEGF in pleural effusion and serum, and EGFR gene copy number in pleural effusion.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VEGF in pleural effusion and serum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ydrothorax were (384.91 ± 120.18), and (129.62 ±46.35) ng/L,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with benign hydrothorax (207.97 ± 64.04), (63.49 ± 24.58) ng/L (P 〈 0.01 ).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etecting VEGF in pleural effusion were 80.0% and 96.7% (the boundary value was 297.06 ng/L), respectively for diagnos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hydrothorax.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erum were 74.3% and 96.7%, respectively (the boundary value was 99.21 ng/L) for diagnos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hydrothorax.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ies of EGFR and VEGF in hydrothorax were simila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GFR and VEGF in hydrothorax (P 〈 0.01 ). Conclusions: VEGF and EGFR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formation of pleural effusion. VEGF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which contributed to differential diag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zyme-linked hnmunosorbent Assa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HYDROTHORAX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原文传递
Inv(Y)患者精子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罗玉琴 钱羽力 +2 位作者 卢欢明 徐晨明 金帆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Y染色体臂间倒位患者精子减数分裂形成中性染色体的分离规律。方法采用G带、C带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中期分裂相进行分析,应用三色探针CEPX、TelXp/Yp、TelXq/Yq对5例inv(Y)(p11... 目的探讨Y染色体臂间倒位患者精子减数分裂形成中性染色体的分离规律。方法采用G带、C带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中期分裂相进行分析,应用三色探针CEPX、TelXp/Yp、TelXq/Yq对5例inv(Y)(p11.1q11.2)患者精子进行FISH,同时以染色体正常男性的正常精液作为对照。结果5例inv(Y)(p11.1q11.2)精子性染色体数目及重组Y染色体异常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nv(Y)(p11.1q11.2)患者精子无明显性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精子FISH分析可为其提供更准确的遗传咨询及指导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Y染色体倒位 精子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忠华 李旭晨 夏英武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5,共6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是 8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本文简要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是 8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本文简要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及其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包括在异源染色质的鉴定、染色体物理图谱的构建和染色体RNA及植物基因组进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铫原位杂交技术 应用 细胞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植物
下载PDF
西瓜、苦瓜与罗汉果染色体的rDNA定位及其核型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琦 马璐 +1 位作者 黄婧 李立家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9-456,共8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45S rDNA和5S rDNA定位在了葫芦科的3种作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的中期染色体上,并对它们进行了基于rDNA定位结果的核型...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45S rDNA和5S rDNA定位在了葫芦科的3种作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的中期染色体上,并对它们进行了基于rDNA定位结果的核型分析.3种作物的杂交结果显示西瓜和苦瓜均具有2对45S rDNA位点,一对5S rDNA位点.罗汉果具有3对45S rDNA位点和一对5S rDNA位点.通过比较染色体组中rDNA分布的情况,对葫芦科几种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罗汉果的分类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科 荧光原位杂交 RDNA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