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
作者 倪师军 滕彦国 +1 位作者 张成江 吴香尧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6-352,共7页
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是近年来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通过流体来源示踪、运移示踪和定位示踪可以追溯流体活动的全过程,对恢复流体活动历史、演化历程具有积极意义。对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是近年来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通过流体来源示踪、运移示踪和定位示踪可以追溯流体活动的全过程,对恢复流体活动历史、演化历程具有积极意义。对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对人们常用的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包裹体地球化学示踪及气体地球化学示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流体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示踪 热液矿床
下载PDF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两类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流体来源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连昌 姬金生 +1 位作者 李华芹 沈远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35-541,共7页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位于塔里木地块东北部晚古生代阿齐山 -雅满苏岛孤带的北缘。金矿床主要类型有与脆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和浅成热液石英脉型金矿。从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均一温度、流体盐度、...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位于塔里木地块东北部晚古生代阿齐山 -雅满苏岛孤带的北缘。金矿床主要类型有与脆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和浅成热液石英脉型金矿。从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均一温度、流体盐度、压力及气液相成分等资料 ,可将该金矿带成矿流体类型划归为浅成热液和中深成热液两类。浅成热液类表现为流体包裹体类型简单、低盐度、低压力、低 CO2 / H2 O和 Na+ / K+ 比值 ;中深成热液类表现为包裹体类型复杂、中等盐度、较大的压力、较高的 CO2 / H2 O及 Na+ / K+ 比值。石英流体包裹体 H、O、Sr同位素组成反映 ,位于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东段的小尖山、西凤山等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 ,位于矿带西段的西滩等金矿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而位于矿带中段的康古尔等金矿成矿流体来自变质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地球化学 金矿床
下载PDF
兰坪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量:30
3
作者 龚文君 谭凯旋 +1 位作者 李小明 龚革联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中 ,矿体受一组北东向的压扭性断层控制而呈似层状、脉状产于断裂带中。包裹体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为低温 (平均124~141℃ )、低矿化度的盆地卤水 ,流体的H、O同位素组成位... 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中 ,矿体受一组北东向的压扭性断层控制而呈似层状、脉状产于断裂带中。包裹体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为低温 (平均124~141℃ )、低矿化度的盆地卤水 ,流体的H、O同位素组成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 ,反映了水 /岩作用程度较低、水 /岩反应时限短 ,流体流动与循环速度较快。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景星组沉积之后的13~16Ma期间断裂作用所产生的断裂渗透性达到最大 ,此期间流体演化的温度也达到125~140℃。断裂作用所产生的高断裂渗透性对周围地层中的流体产生泵吸作用并形成流体流动的断裂引水渠 ,从而导致大量流体在断裂带中快速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银矿床 多金属矿床 流体地球化学 成矿
下载PDF
Fluid Inclusions of Calcite and Sources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Huize Zn-Pb-(Ag-Ge) District, Yunnan, China 被引量:25
4
作者 HANRunsheng LILTCongqiang +5 位作者 HUANGZhilong MADeyun LIYuan HUBin MAGengsheng LEI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83-591,共9页
The Huize Zn-Pb- (Ag-Ge) district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well-known medium-to large-sized carbonate-hosted Zn-Pb- (Ag-Ge) deposits, occurring in the Sichuan-Yunnan-Guizhou Pb-Zn Ore-forming Zone. Generally... The Huize Zn-Pb- (Ag-Ge) district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well-known medium-to large-sized carbonate-hosted Zn-Pb- (Ag-Ge) deposits, occurring in the Sichuan-Yunnan-Guizhou Pb-Zn Ore-forming Zone. Generally, fluid inclusions within calcite, one of the major gangue minerals, are dominated by two kinds of small (1-10 um) inclusions including pure-liquid and liquid. The inclusions exist in concentrated groups along the crystal planes of the calcite. The ore-forming fluids containing Pb and Zn, which belong to the Na+-K+-Ca2+-Cl--F--SO42- type, are characterized by temperatures of 164-221℃, medium salinity in 5-10.8 wt% NaCl, and medium pressure at 410×105 to 661×105 Pa. The contents of Na+-K+ and C1--F-, and ratios of Na+/K+-Cl-/F- in fluid inclusions present good linearity. The ratios of Na+/K+ (4.66-6.71) and Cl-/F- (18.21-31.04) in the fluid inclusions of calcite are relatively high, while those of Na+/K+ (0.29-5.69) and Cl-/F- (5.00-26.0) in the inclusions of sphalerite and pyrite are relatively low. The ratio of Na+/K+ increases in accord with those of Cl-/F-, which indicates that ore-forming fluid of deep source participates in the mineralization. The waters of fluid inclusions have δD values from -43.5‰ to -55.4‰ of calcite. The δ18OV-SMOW values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calculated values, range from 17.09‰ to 18.56‰ of calcite and 17.80‰ to 23.14‰ for dolomite. δ13CV-PDB values range from -1.94‰ to -3.31‰ for calcite and -3.35‰ to 0.85‰ for the ore-bearing dolomite. These data better demonstrat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metamorphic water and magmatic hot fluid, in relation to the metamorphism of the Kunyang Group in the basement and magmatic hydrothermalism. The deposit itself might have resulted from ascending cycles of ore-forming fluid, enriched in Pb and Zn. The Huize Zn-Pb- (Ag-Ge) deposits related to carbonate-hosted Zn-Pb sulph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geochemistry fluid inclusion hydrogen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Huize Zn-Pb-(Ag-Ge) district YUNNAN China
下载PDF
成矿热液分类兼论岩浆热液的成矿效率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德会 金旭东 +1 位作者 毛世德 王丽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102,共13页
根据流体中H2O、CO2、NaCl三组分的相对含量,结合H2O-NaCl体系临界压力和石盐融化曲线温度,可以将地壳中的成矿流体分为5类:大气降水、海水、盆地卤水、变质流体和岩浆流体。这种基于地壳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三元系结合流体临界性和石盐融... 根据流体中H2O、CO2、NaCl三组分的相对含量,结合H2O-NaCl体系临界压力和石盐融化曲线温度,可以将地壳中的成矿流体分为5类:大气降水、海水、盆地卤水、变质流体和岩浆流体。这种基于地壳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三元系结合流体临界性和石盐融化温度的分类,对于理解地壳中沿地温地压梯度流动流体的多样性和流体混合与不混溶具有重要意义。相比其他热液,岩浆热液金属富集效率即成矿效率最高,其原因为:岩浆热液具有岩浆所提供的成矿所需的作用能量;岩浆出溶热液含有高浓度的挥发组分,它们不仅极大影响热液酸碱度和氧逸度,从而增强金属萃取效率,而且释放的巨大能量造成围岩渗透率扩大和产生流体对流;高温高盐度特征也导致岩浆热液具有远高于其他流体的金属萃取和富集效率。与岩浆熔体相比,岩浆热液系统成矿效率更高,可以归结于多数成矿元素高的溶液/熔体分配系数。最新的流体相和熔体相电负性和化学硬度的计算表明,相比熔体相,流体相具有更大的电负性和硬度。根据硬软酸碱原理和最大硬度原理,由于金属表现出更高的电负性和硬度,因此相对于硅酸盐熔体相,热液流体对金属有更强的吸引力和萃取能力。这也与绝大多数金属在溶液/熔体之间更为偏向于进入热液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 流体地球化学 金属成矿学 成矿效率
下载PDF
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幔源捕虏体中的水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立鹤 林兴源 +2 位作者 谢漫泽 冯家麟 吴淑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本文对河北汉诺坝玄武岩内的幔源捕虏体矿物进行了系统地红外光谱学研究。结果表明,来自该地区约75km以上的地幔捕虏体普遍含有微量水(0.45×10^(-2)%~11.6×10^(-2)%,以H_2O计算,下同),以OH^-形式主要赋存在辉石(及橄榄石?)... 本文对河北汉诺坝玄武岩内的幔源捕虏体矿物进行了系统地红外光谱学研究。结果表明,来自该地区约75km以上的地幔捕虏体普遍含有微量水(0.45×10^(-2)%~11.6×10^(-2)%,以H_2O计算,下同),以OH^-形式主要赋存在辉石(及橄榄石?)中,而不是在角闪石或金云母中。捕虏体中的水可能首先进入橄榄石、石榴石及辉石晶格,角闪石或金云母晶出在后。虽然角闪石及金云母晶格中含有比辉石高百倍的水,但它们所含的水可能是局部水的富集,与相对规模较小的岩浆事件或交代作用有关。早期研究估计的75km以上原始地幔岩中含0.1%水的数据可能偏高。汉诺坝玄武岩捕虏体含水量(多数1.11×10^(-2)%~3.01×10^(-2)%)比大洋中脊玄武岩和南非金伯利岩中捕虏体含水量(多数低于1.00×10^(-2)%)略高。反映了水在上地幔中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幔源无水硅酸盐矿物中含有微量水这一事实,为了解上地幔中水的分布,水在地幔中的动力学、地球化学过程所起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幔源 捕虏体 矿物 河北
下载PDF
江西贵溪冷水坑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流体地球化学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繁荣 裘愉卓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C00期24-32,共9页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床为一大型一超大型Ag、Pb、Zn矿床,在矿床深部和矿化花岗斑岩体的中心部位有铜矿化现象,但未构成工业矿体。本文将冷水坑成矿体系作为一种含H_2S、CO_2以及Fe、Cu、Pb、Zn、Ag、Au等金属元...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床为一大型一超大型Ag、Pb、Zn矿床,在矿床深部和矿化花岗斑岩体的中心部位有铜矿化现象,但未构成工业矿体。本文将冷水坑成矿体系作为一种含H_2S、CO_2以及Fe、Cu、Pb、Zn、Ag、Au等金属元素的NaC1型降温成矿热液体系,根据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认为上述各金属元素在成矿热液中的饱和浓度应分别受黄铁矿或磁黄铁矿了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和自然金的溶解反应控制,并在假定模拟起始温度条件下各金属元素的浓度分别等于其饱和浓度的基础上,对上述金属元素在360-175℃温度区间内的迁移与沉淀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有48种溶解类型参加了计算。其结果不仅与矿床的矿物生成序列基本一致,合理地解释了冷水坑矿床的矿化与蚀变分带,更重要的是,模拟结果还表明,冷水坑成矿热液中富含Cu,但由于其成矿体系的地球化学演化不利于Cu的沉淀和富集,因而未形成工业铜矿体,从而得出了富含金属元素的热液不一定成矿的结论。因此,就冷水坑矿床源区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而言,完全有可能在适宜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形成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铜矿床。冷水坑矿床中缺少具有经济价值的金矿化则表明其矿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贵溪冷水坑多金属矿床 成矿过程 地球化学模拟 模拟结果
下载PDF
剪切带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卢焕章 池国祥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9-22,共14页
太古代绿岩带剪切带中金矿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CO2,K,Na,Ca,Mg,Cl,SiO2,CH4,H2S及N2。成矿流体是沿着剪切带及其控制的次一级构造上升。成矿流体的相分离是剪切带中造成矿物沉淀的普遍特征。剪... 太古代绿岩带剪切带中金矿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CO2,K,Na,Ca,Mg,Cl,SiO2,CH4,H2S及N2。成矿流体是沿着剪切带及其控制的次一级构造上升。成矿流体的相分离是剪切带中造成矿物沉淀的普遍特征。剪切带金矿流体来源包括变质热液;岩浆热液;地幔去气与下地壳麻粒岩化热液;深部循环的地下水4种。当前除应用C,H,O及S同位素对流体来源进行探讨外,还运用亲石元素及S/Se比值可作为流体来源示踪剂之一。研究剪切带所处的地质背景、流体来源和蚀变标志,寻找与鉴别剪切带的扩张空间,确定剪切带类型及其矿化类型、矿体产状,对指导找矿勘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金矿床 绿岩带 流体地球化学 找矿
下载PDF
活动断层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军 郑国东 付碧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0-1137,共8页
活动断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常伴随很多复杂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并导致诸如应力矿物的生长、断层泥矿物颗粒表面微形貌的形成、气体同位素异常等地质现象的出现,它们都可以用来判识活动断层的活动性、启闭性以及断裂带的三维展布状况,... 活动断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常伴随很多复杂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并导致诸如应力矿物的生长、断层泥矿物颗粒表面微形貌的形成、气体同位素异常等地质现象的出现,它们都可以用来判识活动断层的活动性、启闭性以及断裂带的三维展布状况,尤其是断裂带的深度等问题。因此,有关活动断裂带的断层泥、流体地球化学以及相关的水—岩相互作用等问题一直吸引众多科学家的密切关注,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构造地质作用的极端复杂性,构造地球化学研究也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探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构造地球化学 水岩相互作用 流体地球化学 断层泥
原文传递
成矿过程流体地球化学模拟及其矿床学意义——以江西银山矿床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繁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文将银山成矿体系作为富含H_2S、CO_2的NaCl体系,对Cu、Pb、Zn、Ag和Au等金属元素在该体系降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和银山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数字模拟,并与沸腾降温体系进行对比,证明了成矿体系地球化学演化对金属元素的迁... 本文将银山成矿体系作为富含H_2S、CO_2的NaCl体系,对Cu、Pb、Zn、Ag和Au等金属元素在该体系降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和银山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数字模拟,并与沸腾降温体系进行对比,证明了成矿体系地球化学演化对金属元素的迁移与沉淀具有重要影响,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摸拟在矿床成因、深部成矿预测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计算机模拟 矿床学
下载PDF
CCSD在线流体监测捕获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与2004年9.3级苏门答腊地震可能的超远程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令森 许志琴 +4 位作者 罗立强 詹秀春 梁凤华 杨经绥 李海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1-524,共4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线流体地球化学监测在2004年12月10至2005年1月10日之间捕获到一段重要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该异常从2004年12月24日晚上11点半开始到12月29日晚上7点半结束,其中在12月26日早上7点半到29日晚7点半这段异常非常特...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线流体地球化学监测在2004年12月10至2005年1月10日之间捕获到一段重要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该异常从2004年12月24日晚上11点半开始到12月29日晚上7点半结束,其中在12月26日早上7点半到29日晚7点半这段异常非常特殊,表现出流体地球化学的剧烈变化。具体表现为流体组分从基本上不含Ar、He及N2跳跃到富含Ar、但亏损He和N2。该异常发生在2004年9.3级苏门答腊地震前1个半小时。由于CCSD现场离苏门答腊地震震中距离大于4170公里,大于该地震破裂长度1200公理的3倍,该地震在CCSD现场产生的静态应力变化微乎其微,不足以导致CCSD现场深部岩石或封闭破裂的岩石物理性质剧烈变化,因而可以排除静态激发效应的作用。在我国的云南和广东等地所观测到的地震异常和地下水位变化等表明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的动态激发效应主要沿东北方向,这和大地震的动态激发具有方向性一致。而CCSD现场就位于该方向上。我们推测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所产生的面波在CCSD现场激发的动态效应,导致库仑型失稳,增进深部岩石或破裂带的渗透率,释放富含Ar但亏损He和N2的流体,产生CCSD所观测到的气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 动态激发效应 CCSD 流体地球化学
下载PDF
陕西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圣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98-304,共7页
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成矿区中铜厂矿田的典型代表.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气成热液期和改造热液期.改造热液期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方解石-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及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特别... 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成矿区中铜厂矿田的典型代表.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气成热液期和改造热液期.改造热液期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方解石-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及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特别是产于闪长岩体中北东向的片理化带的Cu-Au-(Co)石英-碳酸盐矿体.金属矿化出现水平分带现象:从东到西大致依次出现Cu、Co-Cu(Au)、Cu、Au-Au矿化和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矿物发育4种类型的包裹体: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含液相CO_2多相包裹体,以前两者包裹体最为发育:中低温、中压、中等氧逸度和近中性的成矿流体条件有利于热液改造型矿床的形成:成矿流体来源于改造水和岩浆水及变质水.从改造热液期的早阶段到晚阶段.改造水越来越占优势.该矿床为中低温改造型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流体地球化学 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 铜厂矿田 陕西
下载PDF
夹皮沟金矿带韧性剪切变形中的水岩反应及物质组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晓明 徐克勤 任启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8-317,共10页
夹皮沟金矿北西向剪切带存在着长英质和镁铁质两类糜棱岩系列岩石,韧性变形中伴随的大量流体与糜棱岩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水岩反应:斜长石绢云母化和钠化,暗色矿物绿泥石化,以及大范围强烈的碳酸盐化。韧性剪切变形为一近等体积过程(... 夹皮沟金矿北西向剪切带存在着长英质和镁铁质两类糜棱岩系列岩石,韧性变形中伴随的大量流体与糜棱岩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水岩反应:斜长石绢云母化和钠化,暗色矿物绿泥石化,以及大范围强烈的碳酸盐化。韧性剪切变形为一近等体积过程(fv≈1).随韧性剪切作用增强,两类糜棱岩系列岩石中SiO2均带出,而CO2和H2O等挥发分及Au、S等成矿元素明显富集。释放出的SiO2呈胶体态赋存在流体中,并吸附Au等成矿物质,后在脆性构造中重结晶为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其温度、压力和盐度分别为245~292℃、95.4~131.7MPa和12.88~16.33wt%N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金矿带 剪切变形 水岩反应 物质组分
下载PDF
甘肃东南地区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吕超甲 刘雷 +2 位作者 周晓成 杜建国 易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60,共9页
根据氢、氧、氦同位素与水化学组分资料,讨论了甘肃东南地区温泉水的来源、地球化学变化及其与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关系。测定结果表明:样品的溶解性固体总量(TDS)范围为241.7~2 372.1mg/L。采集的7处温泉(通渭汤池河温泉、清水地震... 根据氢、氧、氦同位素与水化学组分资料,讨论了甘肃东南地区温泉水的来源、地球化学变化及其与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关系。测定结果表明:样品的溶解性固体总量(TDS)范围为241.7~2 372.1mg/L。采集的7处温泉(通渭汤池河温泉、清水地震台、天水地震台、武山地震台、武山22号井、成县地震台、武都地震台)水样可归为四种化学类型:Na·CaSO_4、Ca·Mg-SO_4、Na-HCO_3·SO_4、Ca·Mg-SO_4·HCO_3。地下热水的化学类型与裂隙深度和围岩的岩性有关,离子浓度和断裂深度基本成正相关。通渭汤池河温泉和武都地震台的δ18O和δD值分别在-11.4‰^-7.6‰和-85.7‰^-57.1‰的范围内,通渭汤池河温泉和武都地震台中3 He/4 He的值分别为0.4×10^(-7)和12.7×10^(-7)。氢、氧、氦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温泉水源于大气降水,在循环过程中经历了水岩反应,且可能有地表水的混入。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研究区域内温泉水中K^+、Ca^(2+)含量总体上升,SO_4^(2-)、Cl^-含量总体下降,Na^+含量变化不明显;热水循环深度受地震影响发生变化。本文确定了甘肃东南地区温泉来源、水化学类型成因及其与汶川MS8.0地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流体 离子浓度 同位素 甘肃东南地区
下载PDF
红花沟金矿田莲花山矿区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俊红 姚玉增 +1 位作者 金成洙 王建国 《黄金学报》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以红花沟金矿莲花山矿区51号脉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含金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 体进行了均一温度、冰点的测定,并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进行了计算.最后得出此矿床得成 矿温度范围为: 100~320℃,成矿流体盐度为中低值。成矿流... 以红花沟金矿莲花山矿区51号脉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含金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 体进行了均一温度、冰点的测定,并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进行了计算.最后得出此矿床得成 矿温度范围为: 100~320℃,成矿流体盐度为中低值。成矿流体为Na(K)Cl-H_2O-CO_2 型.成矿元素金是在弱酸-中性的环境中,以氯、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矿源层为太古代 的变质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过程中可能有少量的岩浆水的加入.该矿床 属于中-低温浅成石英脉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地球化学 成矿模式 金矿田
下载PDF
纤维状方解石脉与构造流体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艳妮 李荣西 刘海青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8,共7页
纤维状方解石脉作为同构造期流体活动产物,被认为是在超高压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高压流体排泄的标型矿物,记录了构造变形过程中的流体特征。从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构造流体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环境条件等。以... 纤维状方解石脉作为同构造期流体活动产物,被认为是在超高压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高压流体排泄的标型矿物,记录了构造变形过程中的流体特征。从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构造流体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环境条件等。以大巴山前陆构造发育的纤维状方解石脉为例,综述了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构造流体的研究方法、思路、内容及其构造意义,强调了构造脉体在古应力场恢复和构造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 纤维状方解石脉 流体地球化学 古构造应力恢复 大巴山前陆构造
下载PDF
地震流体地球化学短临预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营 方震 +7 位作者 张晨蕾 李继业 鲍志诚 张翔 刘兆飞 周晓成 陈志 杜建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3-621,共29页
建立地震短临预测方法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科学难题。流体是地球内部最为主动、活跃的组分,携带了地球各圈层的地球化学信息。地震流体地球化学的组成和变化对地下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响应灵敏,是指示地震和构造活动的... 建立地震短临预测方法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科学难题。流体是地球内部最为主动、活跃的组分,携带了地球各圈层的地球化学信息。地震流体地球化学的组成和变化对地下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响应灵敏,是指示地震和构造活动的有效指标。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流体地球化学短临预测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已经建立的流体地球化学地震短临预测模型和方法,利用《中国震例》数据对主要预测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检验分析,评述了各方法的适用性和效能。结合团队已有的工作基础,提出了基于前兆机理进行地震流体地球化学短临预测的思路,并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球化学子系统的地震短临预测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流体地球化学 短临预测
下载PDF
川北米仓山前缘筇竹寺组成脉流体特征及流体活动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
18
作者 李小佳 李峰 +3 位作者 邓双林 吴娟 邓宾 刘树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5,共9页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川南、川西南地区,对于川北米仓山前缘的研究特别是页岩层系中裂缝脉体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地区筇竹寺组的勘探进程。通过岩心-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流体地球化学分析等方...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川南、川西南地区,对于川北米仓山前缘的研究特别是页岩层系中裂缝脉体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地区筇竹寺组的勘探进程。通过岩心-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流体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川北米仓山前缘筇竹寺组成脉流体特征及流体活动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筇竹寺组有2期方解石和1期石英充填,第1期方解石脉形成于早奥陶世,成脉流体为层内地层水、海水、大气淡水的混合流体;第2期方解石脉形成于早白垩世,成脉流体为层内地层水和深部热液的混合流体,与液烃、气相甲烷一起充注;第3期石英脉形成于晚白垩世,成脉流体为层内的硅质流体,与气相甲烷一起充注。筇竹寺组2期方解石成脉时受到了深部热液和大气淡水的影响,页岩气保存条件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第3期硅质流体来源于页岩层内,表明筇竹寺组的后期改造作用不强,页岩保留了一定的自封闭性。研究成果为米仓山前缘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前缘 筇竹寺组 脉体 流体包裹体 流体地球化学 流体活动 页岩气保存
下载PD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Sinian Reservoir in Anpingdian-Gaoshiti Structure, Middle Sichuan Basin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国盛 毛敏 +3 位作者 袁海锋 刘树根 王国芝 周存俭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6期685-699,共15页
The Sinian reservior in Anpingdian (安平店)-Gaoshiti (高石梯) structure, Middle Sichuan (四川) basi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spect for oil and gas. This article dissects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 The Sinian reservior in Anpingdian (安平店)-Gaoshiti (高石梯) structure, Middle Sichuan (四川) basi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spect for oil and gas. This article dissects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this area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method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fluid inclusion, modeling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from source rocks, and by combining structure evolutions and analyzing the key geologic features of hydrocarbon origin and trap. According to the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analysis, there exist at least three stages of fluid charging in the Sinian reservoir. From Middle-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oil cracked to gas gradually owing to high temperature at 200-220℃. The Sinian gas pool was mainly formed at the stage when natural gas in trap was released from water and paleo-gas pools were being adjusted. It was a process in which natural gas dissipated, transferred, and redistributed, and which resulted in the present remnant gas pool in Anpindian-Gaositi tectonic belt. The authors resumed such an evolution process of Sinian reservoir as from paleo-oil pools to paleo-gas pools, and till today's adjusted and reconstructed gas p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IA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fluid geochemistry Anpingdian-Gaoshiti structure Middle Sichuan basin
原文传递
温泉逸出气体观测在长白山火山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禹萌 周文斌 +3 位作者 于洪池 谭宇文 武成智 孙继才 《东北地震研究》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本文回顾了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在活动火山监测中的历史,重点分析了长白山火山监测站温泉逸出气体成分变化与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得出了无论是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还是常规的温泉逸出气体检测方法,观测结果都很好地对应了火山及火山地震的活... 本文回顾了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在活动火山监测中的历史,重点分析了长白山火山监测站温泉逸出气体成分变化与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得出了无论是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还是常规的温泉逸出气体检测方法,观测结果都很好地对应了火山及火山地震的活动,可以在火山喷发预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地球化学 火山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