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城区典型空气污染过程中细颗粒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懿华 段玉森 +4 位作者 高松 魏海萍 沙斐 蔡艳 沈丽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5-1121,共7页
采集了上海城区2009年10月10~21日期间2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样品,在对污染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了污染源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4日的灰霾过程主要由本地排放的污染物二次转化形成,PM2.5占PM10比重超过... 采集了上海城区2009年10月10~21日期间2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样品,在对污染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了污染源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4日的灰霾过程主要由本地排放的污染物二次转化形成,PM2.5占PM10比重超过60%且PM2.5中离子组分含量高.17~19日的浮尘过程中,受北方沙尘影响本市粗颗粒浓度上升,PM2.5所占比重下降,二次离子组分从细颗粒物向粗颗粒物转移且Ca2+浓度上升,同时受到长江三角洲区域秸秆焚烧的影响,细颗粒物中K+,EC和OC含量高.因此,应在控制本地源排放的同时,加强对细颗粒尤其是二次细颗粒污染及其前体物的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 PM2.5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灰霾 浮尘 秸秆焚烧
下载PDF
2006—2012年青岛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黄容 郭丽娜 +1 位作者 马艳 于粟冰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2期37-43,共7页
利用2006—2012年青岛市SO2、NO2及PM10的监测资料,统计分析3种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物平均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分析了污染日气象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2年青岛市年平均污染日数为23—33 d;青岛市空气污染主要出... 利用2006—2012年青岛市SO2、NO2及PM10的监测资料,统计分析3种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物平均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分析了污染日气象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2年青岛市年平均污染日数为23—33 d;青岛市空气污染主要出现在冬、春两季,主要污染物为PM10。青岛市中度以上污染为PM10污染,大多由浮尘天气引起。污染物浓度与云量、降水量和气温呈负相关,与气压呈正相关。冬季大雾易造成空气污染加重,而4—6月海雾则使空气质量提高。弱的地面天气形势和接地逆温层结的存在及持续的烟、霾天气易导致青岛市空气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气象条件 浮尘 海雾
下载PDF
沙尘天气对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1995-2003年) 被引量:26
3
作者 孟紫强 卢彬 +4 位作者 周义 黄文清 王彤 耿红 张剑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00-1908,共9页
为了探讨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对人群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对过去9年(1995-2003)沙尘暴高发地区甘肃省武威市的6所大中型医院沙尘天气高发季节(3月1日-5月31日)每日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进行了调查.采用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Semi... 为了探讨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对人群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对过去9年(1995-2003)沙尘暴高发地区甘肃省武威市的6所大中型医院沙尘天气高发季节(3月1日-5月31日)每日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进行了调查.采用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Semi-parametric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日历效应(calendar effect)以及气象因子等混杂因素后,考虑到具体年份的差异。分别对每年建立GAM回归模型(滞后7d)并进行分析.然后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各年GAM分析结果(即相对危险度RR)进行效应量合并,计算合并效应量(RR+),以此表示沙尘天气对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沙尘暴的影响,各年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相对危险度(RR)合并效应量(RR+)随沙尘暴滞后天数的不同而不同。且在滞后3、4、5d时每天的RR+均有统计学意义,其RR+分别为1.40(95%CI为1.06-1.86)、1.34(95%CI为1.01-1.77)、1.73(95%CI为1.35~2.23);(2)扬沙天气在其滞后第6天RR+有统计学意义(RR+为1.14(95%CI为1.01-1.30);(3)浮尘天气与扬沙天气类似,也在其滞后第6天RR+有统计学意义,其RR+为1.12(95%CI为1.00-1.25).(4)沙尘天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可根据滞后不同天的RR+值变化,分为滞后早期效应、滞后中期效应和滞后后期效应三类;(5)沙尘天气引发和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各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这些结果表明。呼吸系统日入院人数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与有关联系。且均表现为滞后效应。而且沙尘暴的影响强度大于扬沙天气或浮尘天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沙尘暴 扬沙 浮尘 呼吸系统疾病 日入院人数 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 META-分析
下载PDF
近39年喀什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霞 蔡梅 +3 位作者 赵逸舟 张云惠 罗昂 江远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2,共5页
利用喀什1970-2008年日照时数、浮尘、扬沙、沙尘暴日数等资料,对该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及其可能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20世纪70年代喀什年日照时数变化不大,80年代异... 利用喀什1970-2008年日照时数、浮尘、扬沙、沙尘暴日数等资料,对该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及其可能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20世纪70年代喀什年日照时数变化不大,80年代异常偏少,90年代略偏少,2000-2008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多。喀什年日照时数存在准28年变化周期,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浮尘日数显著减少是造成喀什年日照时数、春季和夏季日照时数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沙尘暴、扬沙不是影响喀什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浮尘 扬沙 沙尘暴 年际变化 喀什 新疆
原文传递
太原市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与DNA的结合反应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栋生 袁小英 张志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共3页
在太原市主要工业区下风向昼夜采集大气飘尘,利用化学分离和荧光法,测定了飘尘粗提取物中多环芳烃(PAHs)混合组分与DN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采集到的大气飘尘中,PAHs混合组分都能与DNA结合,且白天采集到... 在太原市主要工业区下风向昼夜采集大气飘尘,利用化学分离和荧光法,测定了飘尘粗提取物中多环芳烃(PAHs)混合组分与DN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采集到的大气飘尘中,PAHs混合组分都能与DNA结合,且白天采集到的飘尘中PAHs混合组分与DNA的结合能力较夜间采集到的样品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提示,太原市主要工业区大气飘尘中可能含有不需经过生物体代谢或活化而直接与DNA作用的PAHs化合物,且在白天动源排放增加和光辐射作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飘尘 多环芳烃 DNA 荧光法 大气监测
下载PDF
兰州市城关区2000年春季大气气溶胶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奚晓霞 李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4,38,共3页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 2 0 0 0年春季大气气溶胶的监测 ,分析了该地区总悬浮颗粒物 (TSP)的质量浓度及飘尘的粒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春季该地区TSP及飘尘的污染十分严重 ;TSP的质量浓度的日变化为双峰型 ;粗粒子在飘尘中的比例比较大 ;...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 2 0 0 0年春季大气气溶胶的监测 ,分析了该地区总悬浮颗粒物 (TSP)的质量浓度及飘尘的粒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春季该地区TSP及飘尘的污染十分严重 ;TSP的质量浓度的日变化为双峰型 ;粗粒子在飘尘中的比例比较大 ;气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城关区 2000年 春季 大气气溶胶 空气质量监测
下载PDF
沙尘天气颗粒物对呼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孟紫强 卢彬 张剑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沙尘天气及沙尘颗粒物(PM2.5、PM10)与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Semi-parametric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day of the ... [目的]研究沙尘天气及沙尘颗粒物(PM2.5、PM10)与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Semi-parametric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day of the week,DOW)以及气象因子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分析2004年春季沙尘PM2.5和PM10及其大气污染物(SO2和NO2)与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关系,并将沙尘PM2.5和PM10按浓度分类探讨不同沙尘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①沙尘PM2.5和PM10在单污染模型中对居民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影响在滞后第2天和第3天有统计学意义。多污染模型分析表明,引入SO2或(和)NO2后,PM10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M2.5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模型中引入其他污染物后,SO2和NO2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日入院人数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②颗粒物浓度分类模型分析表明,沙尘天气PM2.5只有达到沙尘暴颗粒物水平(〉167.5μg/m^3)对男性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影响才有意义,而对女性的影响PM2.5在扬沙天气水平(95.4~167.5μg/m^3)就有意义。沙尘天气PM10对男、女性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健康的影响在扬沙天气水平(150~250μg/m^3)就有意义,达到沙尘暴水平时,其影响达到最大。[结论]①在几乎没有工业污染的沙尘发生源区或近源区,其沙尘PM2.5、PM10只有达到较高浓度(扬沙天气水平)时,才会对居民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有影响,且为滞后效应,并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即:沙尘暴天〉扬沙天〉沙尘轻度污染天、清洁天;②本研究根据大气PM10和PM2.5水平划分沙尘天气类型.比以能见度划分更为科学且更易操作.同时也为我国制定PM10和PM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日入院人数 沙尘暴 扬沙 浮尘 GAM模型
下载PDF
北方沙尘对四川盆地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廖乾邑 罗彬 +4 位作者 杜云松 刘培川 张巍 曹攀 饶芝菡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5,共5页
利用沙尘天气资料和颗粒物浓度、激光雷达监测数据以及后向轨迹,分析浮尘天气的气象特征及传输路径,构建了浮尘天气对四川盆地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量化指标,并利用该量化指标分析了浮尘天气对四川盆地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得出201... 利用沙尘天气资料和颗粒物浓度、激光雷达监测数据以及后向轨迹,分析浮尘天气的气象特征及传输路径,构建了浮尘天气对四川盆地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量化指标,并利用该量化指标分析了浮尘天气对四川盆地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得出2013—2015年浮尘对四川盆地PM_(10)年均质量浓度的贡献,2013—2015年约为4.82、1.00、0.56μg/m^3;浮尘对PM_(10)年均质量浓度的贡献川西区域最大,川东北区域次之,川中区域最小,其贡献量分别为3.5、2.2、1.4μg/m^3。同时还进一步分析浮尘对区域PM_(10)影响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浮尘 PM10 贡献
下载PDF
基于气溶胶光学特性垂直分布的一次浮尘过程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苑 邓军英 +4 位作者 史兰红 陈勇航 张强 王胜 徐婷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0-838,共9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上海地区浮尘污染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地面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和CALIPS0星载激光雷达对2009年10月19日远程输送到上海的一次典型浮尘过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浮牛过程气溶胶层主要存在于2km以... 为了进一步认识上海地区浮尘污染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地面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和CALIPS0星载激光雷达对2009年10月19日远程输送到上海的一次典型浮尘过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浮牛过程气溶胶层主要存在于2km以下低空中,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范围0-0.015km^-1·sr^-1,MPL消光系数范围0-0.32km^-1.浮尘过程中消光系数先增加后降低,气溶胶层不断抬升.浮尘天气2km以下大气中存在大量小粒径气溶胶颗粒,而0-0.5km近地面则以颗粒较大的气溶胶为主;2-10km大气中仅存在少量不规则气溶胶,其中4-6km高度范围的大气由不规则气溶胶和规则气溶胶混合组成,球型和非球型粒子均存在.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和MPL归一化相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垂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CALIPSO和MPL获得的消光系数垂直分布均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但消光系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对上海地区浮尘天气进行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气溶胶 光学特性 垂直分布 CALIPSO卫星 微脉冲激光雷达
原文传递
2017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魏巍 皮冬勤 +6 位作者 晏平仲 肖林鸿 张稳定 陈婷婷 罗宝刚 丁俊男 李健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9-1707,共9页
结合空气质量监测站小时监测数据、NECP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2017年5月3—5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由前期的浮尘和后期的扬沙天气造成.前期,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将沙尘源地的沙尘抽吸到空... 结合空气质量监测站小时监测数据、NECP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2017年5月3—5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由前期的浮尘和后期的扬沙天气造成.前期,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将沙尘源地的沙尘抽吸到空中并在偏西风作用下,长距离传输到华北地区沉降,造成大范围浮尘天气,多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PM_(10)浓度增高显著.后期,随着高空横槽转竖并东移,受强冷锋影响,京津等地出现大风扬沙天气,大风过后,空气质量转好,PM_(10)浓度降低至较低水平.起沙源地高空辐散、近地面辐合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将沙尘带到空中并向东传输至华北上空,近地面处于弱辐散场,高空的沙尘缓慢下沉,形成了浮尘天气;高空槽东移,高空辐合,近地面辐散,700 h Pa至近地面为强烈下沉运动,是形成此次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和特征量诊断,给出了华北地区此次浮尘和扬沙天气的天气学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扬沙 空气质量 沙尘天气概念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灾害性沙尘天气日数的时空演变特征(1961-2017)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孔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123,共8页
基于1961-2017年中国545个气象站点记录的沙尘暴、扬沙、浮尘和总沙尘天气日数,采用多种统计方法,从气候态分布、年代距平、长期变化趋势和年际波动特征角度分析了4种强度沙尘天气日数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1961-2017年中国沙尘暴... 基于1961-2017年中国545个气象站点记录的沙尘暴、扬沙、浮尘和总沙尘天气日数,采用多种统计方法,从气候态分布、年代距平、长期变化趋势和年际波动特征角度分析了4种强度沙尘天气日数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1961-2017年中国沙尘暴、扬沙、浮尘和总沙尘天气年均日数均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其中新疆南部和西藏西北及内蒙古西部地区是不同强度沙尘天气日数的高值区。总沙尘天气日数与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日数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0和0.62(n=15642),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2)中国4种强度的沙尘天气日数的年代距平在1960、1970和1980年代以正距平为主,其中1980年代面积偏多最高,1970年代次之,1960年代最小;在1990、2000和2010年代以负距平为主,其中2010年代面积偏少最高,2000年代次之,1990年代最小。3)1961-2017年中国不同强度沙尘天气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尤其是西北、内蒙古和华北地区减少趋势明显。总沙尘天气日数变化趋势与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0和0.62(n=15642),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4)1961-2017年中国沙尘暴日数波动特征呈北方大、南方小、东部大、西部小的空间分异格局,扬沙、浮尘和总沙尘天气日数波动特征呈南方大、北方小的空间分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扬沙 浮尘 时空格局 变化趋势 波动特征
原文传递
近40年河南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付光轩 刘军臣 刘和平 《河南气象》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利用郑州、安阳等 17个国家基准 (基本 )站 196 1~ 2 0 0 0年气象资料 ,对河南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发生的气候特点、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 ,并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沙尘暴 扬沙 浮尘 变化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兰州市城关区冬季春季大气气溶胶与大气污染 被引量:10
13
作者 奚晓霞 邓张胤 +1 位作者 黄建国 冯广泓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冬季、春季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分析了该地区冬季、春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状况。经过分析和比较表明,该地区总悬浮颗粒物(TSP)和飘尘对大气的污染相当严重,飘尘占TSP的比例偏大,飘尘的颗粒分布在冬季和...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冬季、春季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分析了该地区冬季、春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状况。经过分析和比较表明,该地区总悬浮颗粒物(TSP)和飘尘对大气的污染相当严重,飘尘占TSP的比例偏大,飘尘的颗粒分布在冬季和春季相似。没有良好消烟除尘设备的多源排放和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气象因素是引起该地区严重大气气溶胶污染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飘尘 总悬浮微粒 空气污染
下载PDF
近50年春季沙尘活动及其对PM_(10)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余予 孟晓艳 +3 位作者 刘娜 张志富 任芝花 王瑞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8-994,共7页
利用中国北方847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天气现象,从沙尘日数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等方面对1961 2012年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带是春季沙尘暴和扬沙的多发和频发区。除个别台站,绝大部分北方站点... 利用中国北方847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天气现象,从沙尘日数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等方面对1961 2012年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带是春季沙尘暴和扬沙的多发和频发区。除个别台站,绝大部分北方站点的沙尘暴日数、起沙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961 2012年中国北方区域平均的春季沙尘暴日数、起沙日数变化趋势分别为-1.2 d·(10a)-1和-2.3 d·(10a)-1,下降趋势显著。另外,沙尘暴的影响范围也逐步缩小。通过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的PM10质量浓度(ρPM10)日平均值数据表明,发生沙尘时,北京、石家庄、济南、兰州、西宁的日空气质量易超标。ρPM10日平均值与沙尘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即沙尘持续时间越长,ρPM10日平均值增幅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扬沙 浮尘 PM10质量浓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浮尘影响因子的强度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禹 王旭 康凤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382,共8页
根据塔里木盆地周边2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3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整理得到40个气象要素,相关分析表明同类气象要素之间存在一致性。剔除一致性要素后共得到海平面气压、气温、风速的日平均及其6 h变化,日平均相对湿度,日降水量,日最大... 根据塔里木盆地周边2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3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整理得到40个气象要素,相关分析表明同类气象要素之间存在一致性。剔除一致性要素后共得到海平面气压、气温、风速的日平均及其6 h变化,日平均相对湿度,日降水量,日最大冻土深度等15个浮尘影响因子,各月15个因子与浮尘天气的相关程度明显不同。多元线性回归浮尘影响因子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浮尘天气的影响程度有着明显的季节特征,08—14时变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对浮尘天气的影响始终是首要的,14—20时变压在春、夏季和08—14时风速差在秋季对浮尘天气的影响程度位居其后。日平均风速的影响虽然也贯穿始终,但影响程度变化较大,以春季和冬季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影响因子 强度变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沙尘多发季节沙尘日数与前一年大气环流指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毛炜峄 谭艳梅 李锡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8-895,共8页
应用塔里木盆地14站逐月的沙尘暴、扬沙、浮尘日数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整理发布的74类大气环流月指数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盆地4~6月沙尘暴、4~7月扬沙、3~5月浮尘日数与前一年大气环流月指数之间的关系。沙尘日数和环流因子序列... 应用塔里木盆地14站逐月的沙尘暴、扬沙、浮尘日数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整理发布的74类大气环流月指数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盆地4~6月沙尘暴、4~7月扬沙、3~5月浮尘日数与前一年大气环流月指数之间的关系。沙尘日数和环流因子序列均滤去了显著线性趋势,用滑动相关法提取了31组初始因子,分别建立回归模型,然后对回归结果进行两级集合。4~6月沙尘暴、4~7月扬沙、3~5月浮尘日数的集合回归拟合序列与实测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0、0.8124、0.8897。用逐级反推法,确定了与塔里木盆地沙尘多发季节3类沙尘日数有显著统计关系的前一年的大气环流指数因子数目分别为6个、7个和8个。有显著统计关系的前期环流因子对沙尘日数的异常偏多(少)年的预测能力存在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扬沙 浮尘 环流指数 滑动相关 集合回归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迎春 赵玉斌 阮新 《灾害学》 CSCD 2000年第4期24-28,共5页
根据河北省 2 0 0 0年春季发生多次扬沙与沙尘暴的事实 ,分析了本省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 ,论述了本省土地沙化及沙尘暴的危害程度 ,提出了防沙止暴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防治对策 河北 沙尘暴 时空分布 成因 土地沙化
下载PDF
带浮尘源空调房间内两相流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若军 王革 +1 位作者 蒋旭旭 顾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9,共6页
建立了带浮尘源的同侧上送下回侧送风和异侧上送下回侧送风标准房间的物理模型,采用K-ε湍流模型和欧拉拉格朗日两相流模型模拟了不同粒径浮尘在房间内的轨迹,分析了不同送风形式、送风速度下不同粒径颗粒对气相流动的影响。
关键词 带浮尘源 空调房间 两相流数值 送风标准 气相流动
下载PDF
2011年长春市一次持续浮尘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梁臣 刘海峰 +1 位作者 王宁 李杭玥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6期24-30,共7页
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和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环流演变分析、物理量诊断以及后向轨迹法分析了长春市浮尘发生的气候特征和2011年5月12日长春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长、污染程度较重的浮尘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浮尘天气整体... 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和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环流演变分析、物理量诊断以及后向轨迹法分析了长春市浮尘发生的气候特征和2011年5月12日长春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长、污染程度较重的浮尘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浮尘天气整体上呈波动性减少趋势,3—5月是主要发生时期;本次浮尘天气过程沙源来自蒙古国中部和内蒙古中东部,并随高空急流的输送影响东北地区,本地沙源没有补充;高空急流明显、地面风速较小、温度露点差较大、内蒙古东部辽宁省北部存在弱风区、整层大气稳定是该区域未出现沙尘暴而出现浮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沙源 后向轨迹
下载PDF
兰州市TSP和可吸入颗粒物的状况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奚晓霞 权建农 +3 位作者 白延林 贺志明 王世红 刘艳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1999年春季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分析了该地区TSP和可吸入颗粒 物的质量浓度及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规律,并与1993年春季同一时期测得的数 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TSP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近几年可吸...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1999年春季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分析了该地区TSP和可吸入颗粒 物的质量浓度及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规律,并与1993年春季同一时期测得的数 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TSP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近几年可吸入颗粒物的 粒径分布有了明显变化,粗粒子呈下降趋势,细粒子呈上升趋势;气象因子对TSP质量浓度 的影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可吸入颗粒物 气象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