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欧针织服饰图案研究
1
作者 曾丽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对北欧地区针织服饰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探讨了在北欧民俗服饰中的典型应用。指出:点、条纹、三角形、方形、菱形、八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案是北欧针织服饰最常见的图案;北欧针织服饰的植物图案多为玫瑰、康乃馨、... 本文对北欧地区针织服饰图案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探讨了在北欧民俗服饰中的典型应用。指出:点、条纹、三角形、方形、菱形、八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案是北欧针织服饰最常见的图案;北欧针织服饰的植物图案多为玫瑰、康乃馨、勿忘我等花卉,以及常春藤、玫瑰枝、越橙枝等藤蔓;常见动物图案有麇鹿、小鸟、鹅、马等北欧常见的动物;跳舞小人、手拉手小人、相对或相背的成对小人等人物图案深受北欧各个年龄层人民的喜欢;北欧的文字图案体现为日期和姓名首字母的黑体文字;北欧的火焰纹图案是通过纱线染色前仔细设计纱线的打结数目和位置实现的。对针织服饰图案的设计创造和北欧针织服饰的研究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针织服饰 几何图案 植物图案 动物图案 小人图案 文字图案 火焰纹图案
下载PDF
径向微通道中非预混甲烷-空气火焰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友程 邹朴一 康鑫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46-3151,共6页
实验研究了非预混甲烷-空气火焰在直径为62.5 mm、通道间距为2.5 mm和3.0 mm的具有壁面温度梯度的径向微通道中的稳定性。通过数码相机和高速相机观察了不同的火焰传播模式和火焰形态,如稳定火焰、周期性动态分裂火焰、火焰破碎-最终吹... 实验研究了非预混甲烷-空气火焰在直径为62.5 mm、通道间距为2.5 mm和3.0 mm的具有壁面温度梯度的径向微通道中的稳定性。通过数码相机和高速相机观察了不同的火焰传播模式和火焰形态,如稳定火焰、周期性动态分裂火焰、火焰破碎-最终吹熄行为等,得到了各种稳定和不稳定模式的谱图。此外,还研究了稳定火焰前缘平均半径随甲烷-空气名义当量比、气体进气流量、通道间距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火焰前缘平均半径随进气流量、通道间距增大而增大,随名义当量比减小而呈非单调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燃烧 非预混燃烧 火焰形态 火焰平均半径
原文传递
泄爆条件对管内气粉两相混合体系燃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朱文艳 汪泉 +3 位作者 张军 徐小猛 方敬贤 李雪交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6-196,共11页
为探究气粉两相混合体系泄爆特性变化规律,以甲烷-硝酸铵为实验介质,利用自行搭建的不锈钢火焰加速管道开展了泄爆口不同静态动作压力(p_(st))的燃爆实验,着重研究了p_(st)对气粉两相燃爆压力、火焰传播速度和泄爆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p... 为探究气粉两相混合体系泄爆特性变化规律,以甲烷-硝酸铵为实验介质,利用自行搭建的不锈钢火焰加速管道开展了泄爆口不同静态动作压力(p_(st))的燃爆实验,着重研究了p_(st)对气粉两相燃爆压力、火焰传播速度和泄爆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p_(st)由泄爆口阻塞比(θ)和泄爆膜层数(n)决定,θ和n增大的共同作用使p_(st)升高。p_(st)升高将增强管道对气粉和反应产物冲出管外的约束,增大管内流体的黏滞效应,促进管内气粉两相反应,降低未燃气在管外二次爆炸的强度。对爆燃压力进行分析,发现p_(st)从2.97 kPa升高至14.64 kPa时,爆燃压力时程曲线呈含维稳平台的双峰结构。第一压力峰值从5.48 kPa增大至10.20 kPa,维稳时间从6 ms延长至25 ms,第二压力峰值从23.03 kPa减小至9.71 kPa;p_(st)为16.08和24.12 kPa时,破膜前压力多次叠加反射,致使泄爆膜压力时程曲线呈特殊振荡上升的三峰结构。对火焰传播速度进行分析,发现p_(st)升高使火焰的平均传播速度从161.33 m/s降低至67.99 m/s。对泄爆火焰进行分析,发现当n=2时,θ增大将使泄爆火焰结构由簇状转变为射流状;θ=88.9%时,泄爆火焰呈典型的射流状。θ增大和n增大均使火焰亮度逐渐降低,火焰发光区长度减小,破膜至火焰出现时间间隔和火焰持续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爆 气粉两相 静态动作压力 爆燃压力 火焰形态
下载PDF
高速煤粉射流火焰形态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文仕 张琦 +1 位作者 吴玉新 张扬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利用Hencken型平焰燃烧系统开展了高速煤粉射流燃烧实验,并结合煤粉射流火焰形态图谱对其火焰形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射流速度提高促使煤粉火焰形态从群燃火焰向分散燃烧转变,在高速下呈现出较短、较暗的煤粉火焰,其中煤... 利用Hencken型平焰燃烧系统开展了高速煤粉射流燃烧实验,并结合煤粉射流火焰形态图谱对其火焰形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射流速度提高促使煤粉火焰形态从群燃火焰向分散燃烧转变,在高速下呈现出较短、较暗的煤粉火焰,其中煤粉质量浓度下降和流场卷吸掺混增强均有影响.高Re数受限射流会引发强烈壁面回流,并裹挟边壁落粉形成回流火焰,加剧了湍流掺混.自由射流条件下,并无明显回流火焰,但火焰长度仍随射流速度提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高速射流 Hencken燃烧器 火焰形态
下载PDF
高纯电子级溴化氢合成研究之二——反应火焰形态及其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靖宇 马建修 +3 位作者 王运东 刘作华 吴祥虎 杜文东 《低温与特气》 CAS 2021年第2期6-12,共7页
为解决高纯电子级溴化氢源头制备的工程技术难点,延续先前溴化氢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研究,作者将研究视角从微观动力学理论转向宏观火焰学研究。重点对溴化氢合成火焰形态、操作对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火焰传播速度、火焰稳定性控制及... 为解决高纯电子级溴化氢源头制备的工程技术难点,延续先前溴化氢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研究,作者将研究视角从微观动力学理论转向宏观火焰学研究。重点对溴化氢合成火焰形态、操作对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火焰传播速度、火焰稳定性控制及其发光放热机理进行研究。所得到的一系列结论可以为干法无硫溴化氢原料合成的产业化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氢 反应动力学 电子特气 火焰形态
下载PDF
分层比对分层旋流火焰稳定模式及流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思睿 刘训臣 +3 位作者 李磊 韩啸 张弛 齐飞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9-628,共10页
应用高速激光诊断系统,对中心分层旋流火焰开展了流场与火焰结构的多参数同步测量,研究了分层比对火焰动力学及瞬态流动结构的影响。通过20kHz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和高频粒子示踪测速技术,研究了不同分层比下的火焰模式和稳定机理,并... 应用高速激光诊断系统,对中心分层旋流火焰开展了流场与火焰结构的多参数同步测量,研究了分层比对火焰动力学及瞬态流动结构的影响。通过20kHz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和高频粒子示踪测速技术,研究了不同分层比下的火焰模式和稳定机理,并揭示了流场结构沿轴向的定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分层比可以改变分层旋流火焰中火焰面相互作用模式,使主火焰的稳定机理由接触点火变为融合点火机理。同时分层比也会改变火焰释热区的位置,使流场结构以及脱落旋涡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应用旋涡识别方法定量提取了脱落旋涡的位置,获得了内剪切层中脱落旋涡的空间分布和轴向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比 中心分层旋流火焰 多参数同步测量 火焰面相互作用模式 流动结构
下载PDF
两次喷射模式下部分预混燃烧火焰发展模式的光学诊断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房性会 郑尊清 +3 位作者 刘海峰 崔雁清 丰雷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一台光学发动机,在1 200r/min的转速下以正庚烷为燃料,应用高速摄像的方法研究了两次喷射模式下部分预混燃烧(partially premixed combustion,PPC)中的火焰发展模式,分析了两次喷射控制燃烧反应速率的机理。研究发现,在上止点之前... 基于一台光学发动机,在1 200r/min的转速下以正庚烷为燃料,应用高速摄像的方法研究了两次喷射模式下部分预混燃烧(partially premixed combustion,PPC)中的火焰发展模式,分析了两次喷射控制燃烧反应速率的机理。研究发现,在上止点之前单次喷射时,燃烧为典型的PPC燃烧,火焰发展模式被多点自燃主导。上止点之前两次喷射,火焰同样被多点自燃主导。相比于单次喷射,两次喷射没有改变火焰发展模式,对放热规律的影响较小。推迟第二次喷射的喷射时刻,可以增加扩散燃烧比例,降低放热率峰值,但是燃烧图像中碳烟信号明显增强。两次喷射都位于上止点之后时,火焰发展模式以火焰传播为主,放热率峰值降低,燃烧图像没有明显的碳烟信号。两次喷射可以改变火焰发展模式,有效地控制燃烧反应速率的同时保持较低的碳烟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预混燃烧(PPC) 两次喷射 火焰发展模式 高速摄像
下载PDF
瓷器火焰珠纹饰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一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4,共7页
瓷器火焰珠纹作为瓷器装饰的辅助纹样主要有火焰龙珠纹和摩尼珠纹两种类型,它继承了传统火焰珠纹的样式特征和文化内涵,并最终发展为一种体现儒佛道三教合一思想的文化符号。
关键词 火焰珠纹 瓷器 龙戏火焰珠 摩尼珠
下载PDF
浓度对垂直独头管道玉米淀粉火焰传播的影响
9
作者 杨凯 陈彦斌 +4 位作者 庞磊 张志文 任佳奇 李思刚 刘文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600,共5页
选择真空干燥后的食品级玉米淀粉,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颗粒的形状和几何尺寸。利用高速摄像机技术,在1.2 m长的垂直独头管道内对玉米淀粉粉尘云的爆炸火焰传播行为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有、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粉尘云浓度对火焰... 选择真空干燥后的食品级玉米淀粉,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颗粒的形状和几何尺寸。利用高速摄像机技术,在1.2 m长的垂直独头管道内对玉米淀粉粉尘云的爆炸火焰传播行为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有、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粉尘云浓度对火焰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整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发展趋势。粉尘云浓度和障碍物均对玉米淀粉粉尘云火焰传播形态及火焰速度具有显著影响。随粉尘云浓度增加,粉尘燃烧不充分,导致出现最大火焰速度和火焰亮度均逐渐降低,火焰轮廓不清晰,火焰分段等现象。障碍物的湍流效应会加速粉尘燃烧,增加粉尘火焰传播速度,提高火焰亮度和轮廓清晰度,但粉尘云浓度增加会降低障碍物对火焰传播的加速效应,促使最大火焰速度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粉尘云浓度 火焰速度 障碍物 火焰传播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