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变侧交流系统不对称故障引发HVDC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机理及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曾亮 李永丽 +4 位作者 张云柯 孙广宇 宋金钊 杨子荷 赵学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59-3168,共10页
高压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后,若故障不能及时清除,极易引起直流系统发生连续换相失败,影响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逆变侧发生不对称故障后,换流阀的实际超前触发角在换相失败后的系统恢复阶段会受换相电压不对... 高压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后,若故障不能及时清除,极易引起直流系统发生连续换相失败,影响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逆变侧发生不对称故障后,换流阀的实际超前触发角在换相失败后的系统恢复阶段会受换相电压不对称、直流控制调节共同影响。对实际超前触发角进行推导后得出,不对称故障后实际超前触发角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极易在直流系统恢复阶段引发连续换相失败。因此,根据滞环控制理论,提出一种通过减小实际超前触发角波动范围来抑制连续换相失败的控制策略。基于CICRE HVDC标准模型,在PSCAD/EMTDC上对逆变侧不对称故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在换相失败后的系统恢复阶段,实际超前触发角的周期性波动是引起连续换相失败的重要原因,所提出的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可以减小实际触发角波动范围,并有效抑制连续换相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连续换相失败 触发角 周期性波动 不对称故障 抑制策略
下载PDF
考虑直流控制系统影响的HVDC输电线路后备保护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剑 范春菊 邰能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80,共8页
在考虑直流控制系统影响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HVDC输电线路区内、区外的故障特征以及直流控制系统的动作特性和控制状态。引入并分析了基于开关函数的交直流系统二次谐波计算等值模型。通过分析故障期间换流器触发角和直流侧二次谐波量... 在考虑直流控制系统影响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HVDC输电线路区内、区外的故障特征以及直流控制系统的动作特性和控制状态。引入并分析了基于开关函数的交直流系统二次谐波计算等值模型。通过分析故障期间换流器触发角和直流侧二次谐波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换流器触发角为保护动作量,利用二次谐波分量闭锁的直流线路后备保护方案,给出了保护整定的理论计算方法。与直流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相比,该保护不因直流电流波动影响而被闭锁,保护动作时间较快;与微分欠压保护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过渡电阻能力。通过PSCAD/EMTDC大量仿真计算,验证了该保护能可靠区分直流线路区内、区外故障,与直流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和微分欠压保护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输电线路 直流控制系统 后备保护 换流器 触发角
下载PDF
晶闸管可控电抗器的谐波产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媛媛 尹志明 +1 位作者 郑伟杰 刘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7-273,共7页
基于晶闸管可控电抗器(TCRs)的谐波耦合矩阵模型,对TCRs的谐波产生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TCRs的频域谐波耦合矩阵模型,以完全解析的公式将TCRs端口各次谐波电压和各次谐波电流之间的互耦合和自耦合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通过对矩阵元素的... 基于晶闸管可控电抗器(TCRs)的谐波耦合矩阵模型,对TCRs的谐波产生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TCRs的频域谐波耦合矩阵模型,以完全解析的公式将TCRs端口各次谐波电压和各次谐波电流之间的互耦合和自耦合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通过对矩阵元素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规律进行研究,分清了在TCRs谐波产生过程中的主要和次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TCRs的忽略谐波电压共轭影响的模型、解耦的模型和恒流源模型,给出了各简化模型的解析计算公式,并研究了触发延迟角对简化模型精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当触发延迟角小于70°时,简化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当触发延迟角大于70°时,各简化模型都将引入不同程度的误差。研究结论可为工程应用中TCRs谐波源模型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可控电抗器 谐波特性分析 触发延迟角 简化模型
下载PDF
实现余弦交点法的一种近似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必 林桦 邹云屏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81,共3页
在数字式交鄄交变频器中,一般采用直线方程近似三角方程的方法实现余弦交点法求触发角。为了实现实时控制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的目的,需实时改变参考电压波的近似方程,这给触发角的计算带来了困难。提出了一种以前一触发时刻为坐标原点... 在数字式交鄄交变频器中,一般采用直线方程近似三角方程的方法实现余弦交点法求触发角。为了实现实时控制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的目的,需实时改变参考电压波的近似方程,这给触发角的计算带来了困难。提出了一种以前一触发时刻为坐标原点的相对坐标系的计算方法,在相对坐标系中,可采用统一形式的参考电压波近似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余弦交点法 触发角 无环流方式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开路试验原理分析与工程建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泰 荆雪记 +4 位作者 孔令凯 李少华 彭忠 吴庆范 吴彦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开路试验是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前必做的一项基本试验。该实验中触发角与直流电压的关系具有特殊性。从换流阀电路模型入手,详细分析了在不带线路工况下换流阀的导通情况,推导出理想情况下直流电压与触发角的关系,并给出了理想电压公... 开路试验是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前必做的一项基本试验。该实验中触发角与直流电压的关系具有特殊性。从换流阀电路模型入手,详细分析了在不带线路工况下换流阀的导通情况,推导出理想情况下直流电压与触发角的关系,并给出了理想电压公式的适用条件。使用三沪I回直流输电工程一次模型,在EMTDC中进行了不带线路和带线路工况下的开路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带线路工况下,直流电压在触发角小于60o后到达额定值是正常的。开路试验保护中设置电压判据是不合理的,可只采用电流原理判据作为试验是否成功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开路试验 换流阀 触发角 电压判据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开路电压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烁 李永丽 李博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102,共8页
针对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开路电压公式不适用于计算带直流线路开路试验开路电压的问题,分别对带/不带直流线路开路试验的试验原理及开路电压建立过程进行分析,解释了带直流线路开路试验中开路电压较小的原因,并通过对现有开路电压计算... 针对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开路电压公式不适用于计算带直流线路开路试验开路电压的问题,分别对带/不带直流线路开路试验的试验原理及开路电压建立过程进行分析,解释了带直流线路开路试验中开路电压较小的原因,并通过对现有开路电压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给出了适用于带直流线路开路试验的开路电压计算公式。所提公式可用以修正直流开路试验电压差值保护整定值,避免了带线路开路试验中电压差值保护的误动。利用PSCAD仿真软件搭建±500 k V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公式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高压直流输电开路试验 开路电压 触发角 直流线路参数 滤波器 仿真 模型
下载PDF
云广直流输电工程空载加压试验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宣宣 《电力建设》 2011年第8期45-48,共4页
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上第1个±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列出了单、双12脉动换流阀组不带直流线路、带直流线路的空载加压试验电压的计算公式。以穂东换流站单阀组和双阀组空载加压试验为例,分析了试验过程中开路电压实测值... 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上第1个±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列出了单、双12脉动换流阀组不带直流线路、带直流线路的空载加压试验电压的计算公式。以穂东换流站单阀组和双阀组空载加压试验为例,分析了试验过程中开路电压实测值与公式计算值之间的关系和误差。结果表明,可以不采用电压原理的保护作为判断空载加压试验失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空载加压试验 触发角 开路电压 双阀组
原文传递
分级调节移相器的晶闸管触发角影响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德昌 周启文 +2 位作者 丁峰峰 邓吉勇 杨增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1-126,共6页
移相器是调节线路功率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平衡潮流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晶闸管控制的双芯对称型移相器为对象,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中建立了一次设备的仿真模型,并开发了控制装置进行系统仿真研究。针对阀组触发脉冲对系... 移相器是调节线路功率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平衡潮流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晶闸管控制的双芯对称型移相器为对象,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中建立了一次设备的仿真模型,并开发了控制装置进行系统仿真研究。针对阀组触发脉冲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触发脉冲控制策略,固定挡位时提前触发角触发,挡位调节过程中监测阀组电流过零关断后触发,并提出了一种阀组电流过零的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固定挡位时,系统运行稳定无谐波,挡位调节过程中系统无冲击电流、过渡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器 晶闸管 触发角 触发脉冲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
下载PDF
基于交流故障快速检测的高压直流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郑睿娜 汪娟娟 +3 位作者 文兆新 吴秋媚 关晓羽 傅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1-859,共9页
交流侧故障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对称故障时,换相电压的相位偏移会引起实际触发角偏移,当实际触发角大于指令值时,很可能导致换相裕度不足而引发换相失败。首先计算了交流单相短路接地故障下的最大换相电压相... 交流侧故障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对称故障时,换相电压的相位偏移会引起实际触发角偏移,当实际触发角大于指令值时,很可能导致换相裕度不足而引发换相失败。首先计算了交流单相短路接地故障下的最大换相电压相位偏移量,提出了基于交流故障快速检测的高压直流换相失败抑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单相故障发生相,计算出锁相环输出相位与偏移量最大的换相电压相位之间的差值,并取最大相位误差量对锁相环输出的同步相位进行修正。在PSCAD/EMTDC中利用CIGREHVDC标准测试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在逆变侧弱系统及强系统中均能有效提高发生单相故障后的后续换相失败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故障选相 触发角 换相电压相位 换相失败
下载PDF
±800kV天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路试验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南东亮 王晓飞 +3 位作者 常喜强 冯小萍 董昱廷 倪宏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09-112,117,共5页
介绍了天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开路试验的意义及其保护控制原理,分析了带直流线路进行开路试验时,换流器的触发角变化对开路电压的影响,在直流线路绝缘性能未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当触发角小于60°时,能够将直流电压升到额定值。在新... 介绍了天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开路试验的意义及其保护控制原理,分析了带直流线路进行开路试验时,换流器的触发角变化对开路电压的影响,在直流线路绝缘性能未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当触发角小于60°时,能够将直流电压升到额定值。在新疆天山换流站进行的开路试验中,将换流器触发角降为45.1°时,开路电压达到了额定值800 kV,该观点得到验证。同时,在工程实际调试中,得到在带线路进行开路试验时可以仅采用直流电流或差动电流超过0.025pu的电流原理保护做为主要判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开路试验 触发角 开路电压 电压原理保护 电流原理保护
下载PDF
激光末制导炮弹高原弹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褚进 陈瑞军 张宝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186,共5页
对某型末制导炮弹在高原工作模式条件下的弹道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选取不同的射角、程装、激光开机时间等射表基本诸元组合,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分析比对了高原条件下不同基本诸元组合对名义弹道和捕获域影响的规律及特点。这些高原... 对某型末制导炮弹在高原工作模式条件下的弹道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选取不同的射角、程装、激光开机时间等射表基本诸元组合,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分析比对了高原条件下不同基本诸元组合对名义弹道和捕获域影响的规律及特点。这些高原弹道规律的发现不仅对该型末制导炮弹的射表编拟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而且完善了末制导炮弹的弹道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射角 程装 激光开机时间 名义弹道 捕获域
下载PDF
换流变分接头控制策略与运行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立明 杨勇 于洋 《国网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10,共4页
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的基本手段之一,换流变分接头控制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调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确保换流变分接头与换流阀触发角α(或逆变器的关断角γ)密切配合,使换流器在最优参数下运行,通过对换流变分接头各种不同控制... 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的基本手段之一,换流变分接头控制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调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确保换流变分接头与换流阀触发角α(或逆变器的关断角γ)密切配合,使换流器在最优参数下运行,通过对换流变分接头各种不同控制策略的介绍,并结合一起分接头控制失败案例进行分析,为提高换流变运行可靠性,减少换流变分接头机械故障率,提供了运维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触发角 分接头控制 控制策略
下载PDF
MC9S12DP256单片机在转子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13
作者 范本正 张云龙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7,50,共3页
本文介绍了MC9S12DP256单片机的基本特性及其在转子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实现电控系统对发动机的控制。
关键词 MC9S12DP256 点火角度 喷油脉宽
下载PDF
考虑电抗器支路电阻影响时的TCSC稳定运行区域内的双解现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冬 赵建国 武守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72,共6页
基波阻抗和触发角的关系是可控串补(TCSC)底层触发控制的关键所在。该文建立了恒流源下的考虑晶闸管导通压降和电抗器上所带电阻影响的TCSC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严密的数学推导,得出以线路电流同步时的触发角和导通角的隐式关系式,并应用... 基波阻抗和触发角的关系是可控串补(TCSC)底层触发控制的关键所在。该文建立了恒流源下的考虑晶闸管导通压降和电抗器上所带电阻影响的TCSC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严密的数学推导,得出以线路电流同步时的触发角和导通角的隐式关系式,并应用数值方法求解该表达式,最终得出基波阻抗和触发角的关系曲线;发现了在TCSC的大部分稳定运行区域内,对应于同一触发角存在2个理论上的稳态解。当晶闸管导通压降和电抗器上所带电阻较大时,这2个稳态解 都可以出现在工程中,尤其是出现在开发阶段的小容量模拟实验和动模实验中,从而为实际工程的开发和底层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最后运用仿真手段和动模实测数据验证了文中提出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SC 电抗器 支路电阻 数学模型 数字仿真 电力系统
下载PDF
64mm防暴弹空中定点爆炸电子引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雍安浩 刘斌胜 +1 位作者 段昱辰 刘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2-997,共6页
针对现有64 mm防暴弹火药延期时间固定、发射初速度恒定,致使在使用中不能发挥最佳的作战效能的问题,采用外弹道分析计算的方法,设计一种控制64 mm防暴弹炸点的电子引信系统.结果表明:空中定点爆炸电子引信系统能够通过计算到达空间预... 针对现有64 mm防暴弹火药延期时间固定、发射初速度恒定,致使在使用中不能发挥最佳的作战效能的问题,采用外弹道分析计算的方法,设计一种控制64 mm防暴弹炸点的电子引信系统.结果表明:空中定点爆炸电子引信系统能够通过计算到达空间预定位置的发射角及对应时间,实现对防暴弹射程内的任意位置引爆的控制.通过实验分析,空中定点爆炸电子引信系统弥补了现有64 mm系列防暴弹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引信 空中定点爆炸 装定仪 外弹道规律 防暴弹 发射角 发射初速度 装定时间
下载PDF
无轴承开关磁阻全周期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建模与优化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庄铮 邓智泉 +1 位作者 曹鑫 赵丽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48,共8页
针对12/8极无轴承开关磁阻全周期发电机(FPBSRG),从两套绕组的电压方程出发,推导了发电电流的分段解析式,基于此建立了发电机在励磁区间的输出功率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不同励磁区域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基于不同的励磁条件,分析了励磁区间对... 针对12/8极无轴承开关磁阻全周期发电机(FPBSRG),从两套绕组的电压方程出发,推导了发电电流的分段解析式,基于此建立了发电机在励磁区间的输出功率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不同励磁区域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基于不同的励磁条件,分析了励磁区间对发电机续流阶段输出功率的影响;提出了励磁区间的优化方法,以实现FPBSRG输出功率的优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发电机 全周期 开关角 输出功率
下载PDF
可控串补(TCSC)动态模型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庆祝 陈建业 《国际电力》 2005年第5期56-59,共4页
在介绍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补偿(TCS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TCSC的基本运行模式作了阐述。并在已有的TCSC物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TCSC的稳态及暂态特性进行了阐述,对现有的TCSC动态建模的研究方法做了讨论和归纳。最后对国... 在介绍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补偿(TCS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TCSC的基本运行模式作了阐述。并在已有的TCSC物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TCSC的稳态及暂态特性进行了阐述,对现有的TCSC动态建模的研究方法做了讨论和归纳。最后对国外几种TCSC动态行为解析模型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补 状态空间法 暂态稳定 触发角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调试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怡 端木林楠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4年第11期18-21,共4页
特高压直流调试是特高压直流投入正常运行前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溪洛渡—浙西±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控制保护系统异常进行了分析,提出直流低电压闭锁逻辑设置不当是控制保护系统切换不成功最终导致直流闭锁的... 特高压直流调试是特高压直流投入正常运行前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溪洛渡—浙西±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控制保护系统异常进行了分析,提出直流低电压闭锁逻辑设置不当是控制保护系统切换不成功最终导致直流闭锁的根本原因。采取异常处理措施,发出脉冲信号将触发角的输出置零,并同时降低其优先级,以保证控制系统可以正常切换。加入整改措施后,控制保护系统能够正常切换,试验结果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调试 触发角 异常分析
下载PDF
驾束制导炮射导弹火炮发射角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大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4,77,共4页
为了减小驾束制导炮射导弹导入段偏差,使导弹启控时尽量靠近波束中心,必须合理设计火炮发射角。结合驾束制导的主要特点,首先分析了发射角设计的要求;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和约束条件下,针对该设计要求,利用导弹质心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 为了减小驾束制导炮射导弹导入段偏差,使导弹启控时尽量靠近波束中心,必须合理设计火炮发射角。结合驾束制导的主要特点,首先分析了发射角设计的要求;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和约束条件下,针对该设计要求,利用导弹质心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推导出了驾束制导炮射导弹发射角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某驾束制导炮射导弹弹道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计算公式的准确度很高。利用该计算方法所确定的发射角范围能够满足导弹导入段的要求,且计算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驾束制导 炮射导弹 发射角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静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19-24,共6页
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核心,换流站控制系统的设计决定着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以直流背靠背换流站为对象,在分析直流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主要子控制系统-极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对换流阀触发角和换... 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核心,换流站控制系统的设计决定着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以直流背靠背换流站为对象,在分析直流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主要子控制系统-极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对换流阀触发角和换流变压器抽头的协调控制。同时,为了满足系统过负荷状态下的安全运行,提出了以系统过负荷时间表征过负荷能力的过负荷监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换流站 触发角 过负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