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式呼吸和自生训练对心率及指温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秀阁 闫克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15-116,共2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utogenic training and abdominal breathing on heart rate and finger temperature. Methods: Forty-five healthy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con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utogenic training and abdominal breathing on heart rate and finger temperature. Methods: Forty-five healthy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control、autogenic training and deep abdominal breathing groups,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result of this experiment showed that both autogenic training and abdominal breathing increased finger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increase magnitude didn’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wo groups.During autogenic training, the heart rate of autogenic training group declined significantly,the heart rate of deep abdominal breathing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deep abdominal breathing. The decrease magnitud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 Both the present techniques can decrease heart rate and increase finger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指温 腹式呼吸 自生训练 放松训练
下载PDF
应激干预对不同行为类型大学生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封文波 张平 +2 位作者 阎克乐 代景华 王丽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探讨应激干预对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及不同行为类型的差异。被试为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 72人(A、B型各 36人 ) ,应激干预为音乐放松、腹式呼吸和静坐休息 ,实验包括基线期 -干预期 -应激期 -恢复期四个阶段 ,在观看紧张性影片前... 探讨应激干预对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及不同行为类型的差异。被试为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 72人(A、B型各 36人 ) ,应激干预为音乐放松、腹式呼吸和静坐休息 ,实验包括基线期 -干预期 -应激期 -恢复期四个阶段 ,在观看紧张性影片前进行应激前干预 ,记录被试的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结果发现 ,就缓解应激所产生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来说 ,音乐放松效果较好 ,腹式呼吸也明显优于自然休息 ;行为类型 (A、B)和应激干预大多表现出来交互作用 ;个体生理反应的性别差异与生理指标有关 ,基线值的性别差异较大时 ,男女生的生理数据不宜混合在一起 ,基线值相差不大时 ,可以用相对值 (如变化值或变化率 )进行统计处理。说明行为类型 (A、B)对于应激而言是一种微调变量 ,在自然休息状态或者低应激水平下作用更明显 ,应激水平较高时 ,行为类型的调节作用会显著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干预 行为类型(A、B) 心率 血压 手指温度
下载PDF
基于指温变化的血管功能无创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晴 李霞 +3 位作者 万云高 吕高泉 王欣欣 张宽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48,共5页
本文通过研究血管反应性测试中手指温度变化与血管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新的血管功能无创检测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课题组定制血流阻断、温度、血氧等模块搭建数据采集系统,并利用Labview开发数据采集软件。... 本文通过研究血管反应性测试中手指温度变化与血管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新的血管功能无创检测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课题组定制血流阻断、温度、血氧等模块搭建数据采集系统,并利用Labview开发数据采集软件。首先,选择健康受试者24例(A组,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4.6±9.0)岁。心血管疾病患者33例(B组,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2±9.9)岁。记录受试者阻断侧指端温度、脉搏、血氧饱和度及阻断压力等信号,同时测量受试者常规生理参数。运用时域分析方法,提取指端温度信号参数分别为:初始温度(Ti)、温度回弹值(TR)、温度回到初始值的时间(RIt)等12个温度相关的参数。同时结合测量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PB)、舒张压(DBP)等常规生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共有8个参数在两组人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血管功能判别函数。研究结果显示,肱动脉阻断再开放过程中指端温度变化与血管功能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结果的展示,期望本文结果可为血管功能早期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设计 血管功能 无创检测 手指温度
原文传递
自生训练和暗示对指温、心率、心电图T波的影响
4
作者 赵荣霞 闫克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6期666-667,共2页
目的 对照研究在自生训练和暗示指温升高的过程中,手指温度、心率、心电图T波幅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根据受暗示性高低,将被试进行匹配分为受暗示组、自生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 12人,分别测量每组被试的基线生理指标和训练中及训练后的生... 目的 对照研究在自生训练和暗示指温升高的过程中,手指温度、心率、心电图T波幅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根据受暗示性高低,将被试进行匹配分为受暗示组、自生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 12人,分别测量每组被试的基线生理指标和训练中及训练后的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都不显著;受暗示组手指温度升高[ (31. 92±1. 67)℃],T波幅度下降显著 (P<0. 05);自生训练组T波幅度显著升高(P<0. 05),手指温度升高[ (30. 94±4. 11)℃]。结论 自生训练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暗示具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靶器官起作用的,暗示作用在没放松时也能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率 手指 T波 对照组 暗示作用 训练 针对性 结论 过程
下载PDF
肛指温差值与高热患儿物理降温效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吕华 赵雄 +5 位作者 李金枝 刘燕萍 仲孝琴 李倩 周超 何建平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肛指温差值 高热患儿 物理降温
原文传递
冷却钛蓝宝石晶体低温恒温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汤建成 谢英柏 +1 位作者 熊联友 张亮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7,22,共4页
针对一泵浦功率为100W的钛蓝宝石激光器设计、制造了一套液氮低温恒温器。介绍了恒温器的主要特点,通过实验测量了恒温器的静态热负荷和冷板的温度特性,并验证了该恒温器能够很好的满足钛蓝宝石晶体的低温冷却要求。
关键词 低温恒温器 液氮 独立真空 静态热负荷 冷板温度
下载PDF
肛指温差值与高热病儿降温效果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吕华 李忠丽 +4 位作者 李金枝 李倩 刘燕萍 钟孝琴 何建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4-776,共3页
目的研究肛指温差值与高热病儿降温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高热病儿随机分两组,一组采用药物降温,另一组采用药物加物理降温。降温前测量肛指温差值,观察降温措施后30 min、60 min、120 min、180min体温下降情况及伴随症状。结果两组... 目的研究肛指温差值与高热病儿降温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高热病儿随机分两组,一组采用药物降温,另一组采用药物加物理降温。降温前测量肛指温差值,观察降温措施后30 min、60 min、120 min、180min体温下降情况及伴随症状。结果两组高热病儿肛指温差值<6℃的体温下降较肛指温差值>6℃明显(P<0.05);肛指温差值<6℃的高热病儿在降温后30 min6、0 min两个时间段,药物联合物理降温组体温下降优于单用药物降温组(P<0.05);肛指温差值>6℃的高热病儿在药物联合物理降温后30 min、60 min两个时间段,体温下降不如单用药物降温组(P<0.05),且伴随症状在30 min后有增加。结论肛指温差值是判断高热病儿降温效果及能否进行物理降温的一个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指温差值 高热病儿 降温
下载PDF
不同局部麻醉药应用于屈指肌腱鞘管内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游玉媛 谭刚 +1 位作者 区锦燕 杨承祥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溶液应用于手指屈肌腱鞘管内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手指末节创伤需紧急施行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入3组,分别应用室温的1%利多卡因(1%利多卡因组)、0.5%布比卡因(0.5%布比卡因组)和0.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溶液应用于手指屈肌腱鞘管内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手指末节创伤需紧急施行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入3组,分别应用室温的1%利多卡因(1%利多卡因组)、0.5%布比卡因(0.5%布比卡因组)和0.5%罗哌卡因(0.5%罗哌卡因组)进行手指屈指肌腱鞘管内阻滞,每组30例。记录各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术后24h内要求镇痛药物治疗的次数。在麻醉前(T0),及麻醉后10min(T1)、90min(T2)和360min(T3)各时间点,记录患指指动脉收缩压、患肢肱动脉收缩压、患指皮肤温度和局部血管效应。结果 1%利多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0.5%布比卡因组和0.5%罗哌卡因组(P值均<0.01);0.5%罗哌卡因组的麻醉持续时间显著长于0.5%布比卡因组(P<0.01),两组间麻醉起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利多卡因组在术后24h内要求镇痛药物治疗的构成比为63.3%(19/30),显著高于0.5%布比卡因组的10.0%(3/30)和0.5%罗哌卡因组的6.7%(2/30,P值均<0.01),0.5%布比卡因组与0.5%罗哌卡因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罗哌卡因组患者注射药物后手指局部皮肤呈淡粉色的构成比为20.0%(6/30),显著高于1%利多卡因组的3.3%(1/30)和0.5%布比卡因组的3.3%(1/30,P值均<0.01),1%利多卡因组与0.5%布比卡因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罗哌卡因组在T1时间点的指-肱动脉收缩压指数显著低于同组T0、T2和T3时间点,及1%利多卡因组和0.5%布比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3组间及同组在T0、T2和T3时间点间指-肱动脉收缩压指数和手指皮肤温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0.5%罗哌卡因组在T1时间点的手指皮肤温度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0.05)。术毕放松止血带后所有患指局部血管效应正常,术后随访所有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1%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和0.5%罗哌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指肌腱鞘管内阻滞 局部麻醉药 指-肱动脉收缩压指数 血管效应 手指皮肤温度
下载PDF
手指皮温对检测手传振动职业危害的意义
9
作者 刘岚 于永中 +5 位作者 李红 史燕萍 杨小英 王建新 李建庆 辛世章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接触者早期职业损害的指标 ,避免发生手传振动导致的不可逆改变。方法 对 12 8名暴露于不同接振剂量的工人及对照者的手指皮温和一些有关的主客观症状进行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随接振剂量的增强和工龄的延...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接触者早期职业损害的指标 ,避免发生手传振动导致的不可逆改变。方法 对 12 8名暴露于不同接振剂量的工人及对照者的手指皮温和一些有关的主客观症状进行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随接振剂量的增强和工龄的延长 ,手指皮温显著下降 ,对照组及不同接振组工人手指皮温的下降率分别为 5 .6 0 %、30 .95 %、5 7.5 8%和 75 .0 0 % ,同时受试者的痛阈降低。结论 手指皮温下降是手传振动从业者末梢血循环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温 手传振动 早期指标 振动性损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