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科技发展:特征、挑战与监管策略 被引量:36
1
作者 胡滨 任喜萍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90,共9页
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推动了金融服务场景化,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进入门槛,改变了金融业务模式与组织形态,拓展了金融服务核心要素的范围,深刻地改变了金融市场格局,而金融的核心功能、金融运... 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推动了金融服务场景化,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进入门槛,改变了金融业务模式与组织形态,拓展了金融服务核心要素的范围,深刻地改变了金融市场格局,而金融的核心功能、金融运行的基础机制、金融监管的最终目标并没有因金融科技的介入而发生改变。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在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增加金融产品种类和扩大金融服务人群的同时,给金融体系引入了新的风险因素,使金融科技运用产生了新的问题,也给监管当局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应重塑金融科技监管理念,充分利用监管科技的发展来匹配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完善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机制设计,对于大型科技金融平台注意创新发展和强化监管并重,加强金融科技监管的统筹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下载PDF
金融监管改革与金融稳定: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 被引量:11
2
作者 饶波 郑联盛 何德旭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30,共9页
由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美国金融监管缺失的风险和加强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美国金融监管体系逐步演进为双层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促进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繁荣。但是危机的爆发表明这种监管体系缺乏统一监管者... 由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美国金融监管缺失的风险和加强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美国金融监管体系逐步演进为双层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促进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繁荣。但是危机的爆发表明这种监管体系缺乏统一监管者,无法有效防范系统性危机,因而存在监管缺陷和监管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有效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并着力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以减轻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与其金融市场制度、金融业务模式等的背离程度。新的监管体系方案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促进金融稳定,但并不能根除金融危机根源,并且可能萌生新的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
原文传递
“监管沙盒”的国际探索与中国选择——以上海自贸区为试点探索建立中国式“监管沙盒”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辰 《浙江金融》 2019年第1期68-76,共9页
金融科技监管应当具有前瞻性、动态性,能够结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动向及时作出回应。'监管沙盒'模式符合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构成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的新思路,是走出金融监管治乱循环的有效路径。以上海自贸区为试... 金融科技监管应当具有前瞻性、动态性,能够结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动向及时作出回应。'监管沙盒'模式符合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构成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的新思路,是走出金融监管治乱循环的有效路径。以上海自贸区为试点探索建立中国式'监管沙盒',形成分业监管框架下的'双峰'监管模式,以加载监管科技的综合监管平台作为技术依托,实现对沙盒中金融科技产品的穿透式识别与功能导向式监管,同时在沙盒试点中加强对学习型监管组织建设与互动式监管模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科技 监管沙盒 上海自贸区金融监管
下载PDF
金融监管信号传递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祥兵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共7页
金融市场是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动态博弈、合作共生的信息不对称系统。通过把信号博弈和重复博弈思想引入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构建以金融市场有效运行为反馈信号的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监管信号传递模型,分析... 金融市场是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动态博弈、合作共生的信息不对称系统。通过把信号博弈和重复博弈思想引入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构建以金融市场有效运行为反馈信号的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监管信号传递模型,分析金融市场治理中有效监管信号的传递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监管力度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水平之间存在分离、混同两种均衡关系;在金融监管声誉效应的驱动下,金融监管当局倾向于选择混同均衡策略,而不是分离均衡。因而只有建立通畅的金融监管信号传递及反馈机制,强化并放大金融监管信号显示,增大监管乘数效应,形成良性的监管声誉效应,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信号传递 金融监管声誉效应
下载PDF
我国P2P借贷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付睿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78,共5页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特殊金融业务模式,P2P互联网借贷产业的出现既满足了民间借贷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渠道,也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自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P2P互...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特殊金融业务模式,P2P互联网借贷产业的出现既满足了民间借贷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渠道,也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自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P2P互联网借贷产业发展迅猛。然而由于大量P2P平台的关闭与跑路,导致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P2P产业的监管态度逐渐趋于严厉,P2P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平台数量骤减。因此,文章以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为出发点,深入了解我国P2P产业发展状况,分析阻碍我国P2P产业发展的障碍及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互联网借贷 行业监管 金融创新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6
作者 叶玲 李心合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22,共6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让资源从产能过剩行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行业中去。在资本要素这一领域,银行业的金融改革步伐也需不断加快,以配合其他要素共同完成改革使命。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让资源从产能过剩行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行业中去。在资本要素这一领域,银行业的金融改革步伐也需不断加快,以配合其他要素共同完成改革使命。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下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并对滞后的监管政策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仁淑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9,共8页
金融监管的理念及监管体制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而不断地演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逐步形成了监管权高度集中却又不失灵活性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体制改革是政府与金融体系博弈的结果。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践证明日本的金融... 金融监管的理念及监管体制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而不断地演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逐步形成了监管权高度集中却又不失灵活性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体制改革是政府与金融体系博弈的结果。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践证明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有效的。中国在今后的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可以供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下载PDF
生态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潘军昌 陈东平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7-83,共7页
在金融发展问题分析中引入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是近年来我国金融研究方法的一大创新,为我们认识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国内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 在金融发展问题分析中引入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是近年来我国金融研究方法的一大创新,为我们认识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国内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生态金融的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内对已有的成果脉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 金融资源 金融法制 金融监管
下载PDF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邓超 唐莹 杨文静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4,共6页
笔者基于国内影子银行现状,结合最新数据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根据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体系不同组成部分稳定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正确把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为金... 笔者基于国内影子银行现状,结合最新数据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根据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体系不同组成部分稳定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正确把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为金融自由化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健康成长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下载PDF
金融监管失灵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永兵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行政性监管的先天不足、利益群体的争夺、监管工作人员的经济性、金融监管功能的局限、金融创新等因素导致了金融监管失灵的发生。可利用对监管者的监管、金融监管的市场化、超前设计金融监管制度等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失灵
下载PDF
论建立金融安全与效率的三维维系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炳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9,46,共11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接着对传统金融监管的缺陷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市场惩戒机制在维护金融效率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本文的核心观点:维护金融安全与效率,需要构建由金融监管、存款保险和市场惩戒构成的三维维系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效率 金融安全 存款保险制度 市场惩戒机制
下载PDF
宏观审慎监管:内容与框架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继志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7-51,共5页
宏观审慎监管将整个金融体系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重点关注对金融稳定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并由监管当局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包括宏观审慎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宏观... 宏观审慎监管将整个金融体系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重点关注对金融稳定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并由监管当局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包括宏观审慎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安排三大要素。建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应从建立宏观审慎框架和宏观审慎分析系统着手,并注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下载PDF
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模式及其创新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哲 黄迈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11期88-93,共6页
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创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电子化金融服务模式是大型商业银行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最优路径选择。各级政府应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财政、税收、宣传等方面加大对电子化金融服务模式的支... 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创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电子化金融服务模式是大型商业银行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最优路径选择。各级政府应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财政、税收、宣传等方面加大对电子化金融服务模式的支持力度;涉农金融机构也应找准市场定位、完善服务功能、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等,以实现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创新 金融监管
下载PDF
我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优化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鹏 胡传雨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9-64,共6页
统一监管组织架构已成为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一种趋势,但由于各国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和经营环境不同,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也就有差异。影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因素有体制因素、金融因素和治理因素。选取33个代表性国家... 统一监管组织架构已成为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一种趋势,但由于各国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和经营环境不同,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也就有差异。影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因素有体制因素、金融因素和治理因素。选取33个代表性国家样本,构建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有序Logit模型对中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分业监管组织架构是合适的,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混业经营的深入,中国应首先提高治理水平,然后逐渐整合金融监管机构,最终建立统一监管组织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组织架构 优化 路径选择 有序LOGIT模型
下载PDF
碳减排、转型风险与监管应对——基于DSGE的政策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王晓明 +1 位作者 夏洪涛 高磊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共27页
本文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开展多情景政策模拟及数值分析,考察了碳减排约束(以碳税为例)对转型风险的影响以及监管应对策略。考察结果显示:放慢征税节奏、政策沟通先行,可增强碳税政策的稳定性,缓解转型风险;金融与实体经济间... 本文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开展多情景政策模拟及数值分析,考察了碳减排约束(以碳税为例)对转型风险的影响以及监管应对策略。考察结果显示:放慢征税节奏、政策沟通先行,可增强碳税政策的稳定性,缓解转型风险;金融与实体经济间“循环反馈”式传导路径,可放大碳税转型风险。碳税与监管工具搭配的结果表明:通过对银行棕色、绿色资产实施差别监管,可优化银行资产结构,显著提高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韧性,有效遏制转型风险放大作用;综合运用银行棕色资产惩罚和绿色资产支持工具,以及明确监管工具的政策目标,均可提升监管成效,防范转型风险。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基础上,应警惕金融体系风险放大器的作用,注重惩罚类和支持类监管工具的综合运用,提升金融体系韧性;同时,确保监管工具聚焦于防范低碳转型风险,避免政策目标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转型风险 金融监管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下载PDF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以美欧金融监管改革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少辉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13-18,共6页
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最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活动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金融风险则是与金融创新相伴而产生的。应当秉承注重充分创新与有效监管相融合的监管理念。应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推进金融监管的... 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最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活动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金融风险则是与金融创新相伴而产生的。应当秉承注重充分创新与有效监管相融合的监管理念。应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推进金融监管的体制改革,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以此来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改革
下载PDF
金融结构变动对监管的挑战与对策--国际经验与中国趋势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敏 许荣 刘成立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33,共10页
近年来全球金融结构变迁呈现了显著的市场化趋势,金融结构变动在带来诸多方面金融功能提升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主要发达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监管改革越来越重视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金融化、市场化与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在... 近年来全球金融结构变迁呈现了显著的市场化趋势,金融结构变动在带来诸多方面金融功能提升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主要发达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监管改革越来越重视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金融化、市场化与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在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中已愈发明显。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既要防范从银行主导向市场主导金融体系演变过程中风险形式的变化,更要契合金融市场化的趋势,建立金融机构资本金与金融市场透明度并重的监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影子银行 金融监管
原文传递
混业经营与新金融监管改革趋势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房婉秋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4-42,共9页
2018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资管行业步入整顿规范期,即将迎来大范围的业态重塑,这对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旨在探索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新环境下,银行资管业务发展的突破口和应对之策。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银行 资产管理
下载PDF
全球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新动向及我国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少辉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71-76,95,共7页
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使各国纷纷反思其金融监管制度,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的立法意旨在于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保护,《巴塞尔协议Ⅲ》相比以前的两个版本,其监管要求和监管标准都有了进一步提高。监管方要... 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使各国纷纷反思其金融监管制度,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的立法意旨在于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保护,《巴塞尔协议Ⅲ》相比以前的两个版本,其监管要求和监管标准都有了进一步提高。监管方要调整监管观念,从关注"管住风险,管住金融机构"转向"促进竞争、发展来降低风险"。短期内,分业监管模式与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为符合,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大陆的监管体系应逐步过渡到"一行一会",即一个央行一个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发展 监管模式
下载PDF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广延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73,共3页
制度变迁受制于其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权力结构。文章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现象,发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特征,并因路径依赖陷入非效率的锁定状态,文章最后对实现... 制度变迁受制于其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权力结构。文章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现象,发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特征,并因路径依赖陷入非效率的锁定状态,文章最后对实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路径替代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