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645
1
作者 万佳彧 周勤 肖义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3,共13页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18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放松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18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放松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创新激励效应的传导路径,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分组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更强。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创新激励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金融科技:内涵、逻辑与风险监管 被引量:131
2
作者 皮天雷 刘垚森 吴鸿燕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25,共10页
金融与科技耦合而来的金融科技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态,并正重塑着现有的金融体系。首先,理解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其内涵是以众多新兴科技为后端支撑,且不断地给传统金融带来新的业态模式,并反过来又推动了金融与科技有机融合。... 金融与科技耦合而来的金融科技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态,并正重塑着现有的金融体系。首先,理解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其内涵是以众多新兴科技为后端支撑,且不断地给传统金融带来新的业态模式,并反过来又推动了金融与科技有机融合。其次,本文从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功能观、熊彼特创新、颠覆性创新及技术进步等视角较好地解释了金融科技的形成逻辑与发展机制,也即金融科技更多的是基于优化风控、提高价值、降低风险等逻辑而产生,并通过增加支付手段、改进投融资机制及提升金融效率等机制来实现其快速发展。最后,我们还结合金融科技的典型特征探究了其对监管所带来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中介 金融功能 熊彼特创新 颠覆性创新
原文传递
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与现金价值 被引量:73
3
作者 王彦超 林斌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7-199,共23页
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商业银行利用金融资源的效率,致使投放到企业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外,非正规金融形式也是重要的融资形式。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本文研究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 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商业银行利用金融资源的效率,致使投放到企业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外,非正规金融形式也是重要的融资形式。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本文研究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资源和以商业信用为主的非正规金融资源之间的资金效率问题。结果发现,对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的确通过商业信用来缓解融资约束,两种融资渠道存在替代性关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的资金效率低于以商业信用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介 非正规金融 现金价值
原文传递
金融创新、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前沿理论综述 被引量:35
4
作者 龚明华 雷电发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5-190,F0003,共7页
本文以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三者的关系为主线,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金融中介的结构、地位和规模与其从事金融创新的动力和水平有很大的关联;金融创新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反过来又能成为抑制价格波动的工具,金融创新对... 本文以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三者的关系为主线,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金融中介的结构、地位和规模与其从事金融创新的动力和水平有很大的关联;金融创新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反过来又能成为抑制价格波动的工具,金融创新对不同市场的影响是通过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来实现的;金融创新在与中介和市场的交互作用中,调整着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中介 金融市场
原文传递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视角 被引量:45
5
作者 牛华勇 闵德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1,共6页
以互联网支付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5—2013年企业层面的财务数据,采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经济学方法验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影响,同时采用中介变量的检验方法,验证互联网支付的竞争效应在业务层面的传导机制。结... 以互联网支付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5—2013年企业层面的财务数据,采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经济学方法验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影响,同时采用中介变量的检验方法,验证互联网支付的竞争效应在业务层面的传导机制。结果显示,互联网支付对国有银行垄断地位的冲击极其有限,尚不构成威胁,但对股份制银行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互联网支付主要通过增强其中间业务市场的竞争水平,降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拉低银行业的市场势力溢价。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冲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支付 电子商务 金融改革 中间业务 金融创新能力 传导机制
下载PDF
金融集聚、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 被引量:38
6
作者 华桂宏 陈雨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6,共9页
文章选取2010—2018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中介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地理位置与城... 文章选取2010—2018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中介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地理位置与城市等级差异并没有改变金融集聚促进经济韧性的显著性,差异体现在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不明显;面板门槛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是影响金融集聚赋能经济韧性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人口规模小的城市金融集聚对经济韧性存在负效应。据此,建议提高城市经济韧性,从金融产业高水平发展与高质量集聚入手,激发经济活力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经济韧性 科技创新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基于1991~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贾洪文 胡殿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50,共7页
城镇化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金融是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研究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内在关系,对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中... 城镇化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金融是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研究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内在关系,对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的有关理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新要求,然后进一步通过实证部分分析中国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最后综合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中国金融发展应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以促进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化 金融中介 金融效率
下载PDF
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替代还是互补——基于中国地区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斌 江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来考察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在我国企业融资中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在我国企业的融资中呈现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在我国...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来考察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在我国企业融资中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在我国企业的融资中呈现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在我国小公司融资中的互补程度要大于大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中介 商业信用
下载PDF
跨境资本流动会加大金融波动吗? 被引量:29
9
作者 何国华 陈晞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4,共10页
日益活跃的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波动的关系备受学术界关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重视金融中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全球79个国家1996-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 日益活跃的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波动的关系备受学术界关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重视金融中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全球79个国家1996-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波动的影响,以及"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存在与否。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会增大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剧金融波动,对一国金融稳定造成强有力的威胁;跨境资本巨额的流出与流入均无助于金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会通过影响金融中介的风险感知来改变其风险承担行为,最终会进一步放大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负向作用,即存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因此,中国应坚持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与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严守资本充足率这一重要风险防线,加强对跨境资本和金融中介行为的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 金融中介 金融波动
原文传递
减排措施如何提升高能耗企业财务绩效——碳绩效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玉珍 乔亚杰 +1 位作者 周黎 赵俊梅 《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4,共11页
本文旨在研究减排措施是否可以通过碳绩效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以寻求促进企业采取积极减排措施的动力点,从而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本文以2014-2019年沪深两市高能耗的电力、热力供应行业上... 本文旨在研究减排措施是否可以通过碳绩效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以寻求促进企业采取积极减排措施的动力点,从而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本文以2014-2019年沪深两市高能耗的电力、热力供应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碳绩效在减排措施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技术改造投入、新能源开发利用及燃烧废料综合利用等减排措施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碳绩效和财务绩效,碳绩效在各项减排措施与财务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这一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碳信息的充分披露。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将减排措施与碳绩效的研究延伸到微观企业层面,研究结果强调企业应加强碳绩效信息披露,这丰富了碳绩效研究文献和关注非财务信息研究文献;实践上,可促进企业加强减排投入,并充分披露碳绩效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措施 碳绩效 财务绩效 碳信息披露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股权激励、R&D投入对上市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郑贵华 陈蕾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27-35,81,共10页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创新成为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不断进行研发创造,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因此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司治理两方面探究财务绩效的提升方式。选取2010—2020我国A股...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创新成为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不断进行研发创造,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因此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司治理两方面探究财务绩效的提升方式。选取2010—2020我国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利用财务数据检验股权激励、研发投入和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影响作用,实证探究高管股权激励、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R&D投入对上市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和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的实施均能显著改善企业财务绩效;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驱动影响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均显著正向驱动研发投入,高管股权激励和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中介传导作用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财务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研发投入 财务绩效 中介效应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探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钢 郑良琳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107,119,共4页
本文基于新金融中介理论角度诠释金融脱媒概念,从发达国家的金融脱媒与反脱媒的轮回历程,对我国的金融脱媒趋势下的金融体制变革提出相关启示。同时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分析近二十年来我国金融脱媒的阶段划分、影响因素及变... 本文基于新金融中介理论角度诠释金融脱媒概念,从发达国家的金融脱媒与反脱媒的轮回历程,对我国的金融脱媒趋势下的金融体制变革提出相关启示。同时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分析近二十年来我国金融脱媒的阶段划分、影响因素及变化特征,并从部门角度选择中介化比率以资产和负债两个维度来考察我国金融脱媒变化趋势,指出当前我国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国情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脱媒 金融中介 反脱媒
下载PDF
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春峰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71-177,共7页
从理论角度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界关于金融危机的三类理论模型 :第一代危机模型指出 ,危机的根源在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的恶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间的不协调 ;第二代模型指出 ,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导致经济中存在多维平衡点 ,... 从理论角度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界关于金融危机的三类理论模型 :第一代危机模型指出 ,危机的根源在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的恶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间的不协调 ;第二代模型指出 ,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导致经济中存在多维平衡点 ,而自促成因素使经济从好的平衡点转移到差的平衡点 ,危机具有自促成性质 ;新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则跳出了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 ,着眼于金融中介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基础 多维科衡点 货币危机
下载PDF
理解金融脱媒:基于金融中介理论的诠释 被引量:21
14
作者 宋旺 钟正生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7,共6页
已有文献对金融脱媒的理解多与各国的金融实践相联系,对金融脱媒的产生、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势的讨论缺少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就国内外文献对金融脱媒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金融脱媒的概念,然后尝试以金融中介理论发展为脉络... 已有文献对金融脱媒的理解多与各国的金融实践相联系,对金融脱媒的产生、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势的讨论缺少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就国内外文献对金融脱媒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金融脱媒的概念,然后尝试以金融中介理论发展为脉络,利用金融中介理论中各观点的互补性,从多个角度对金融脱媒进行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脱媒 金融中介 交易成本
下载PDF
美国金融中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聪 于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3-170,共8页
中国市场化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突出地表现为投资者开始感受到风险,但其风险管理上的选择是不充分的。与发达国家金融中介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相比,国内金融中介的资产管理内容非常单一,还不能满足投资者管理风险的需要。美国金融中... 中国市场化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突出地表现为投资者开始感受到风险,但其风险管理上的选择是不充分的。与发达国家金融中介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相比,国内金融中介的资产管理内容非常单一,还不能满足投资者管理风险的需要。美国金融中介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券商等中介机构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介 资产管理业务 共同基金
原文传递
社会融资总量与金融宏观调控新目标 被引量:21
16
作者 尹继志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41,共6页
社会融资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反映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启动了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监测工作,并致力于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新的中介目标。社会融资总量包括信... 社会融资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反映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启动了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监测工作,并致力于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新的中介目标。社会融资总量包括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保险融资、其他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监测和调控,能够全面反映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有利于推进宏观审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资总量 贷款增量 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中介目标
下载PDF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西部地区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20
17
作者 唐琳 王玉峰 李松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6,共7页
本文以2003—2017年我国西部地区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中介效应模型框架下,检验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分析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最终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效应。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显著提升... 本文以2003—2017年我国西部地区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中介效应模型框架下,检验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分析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最终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效应。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显著提升我国西部地区TFP增长率,这种直接效应主要通过要素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效率改善来实现;(2)金融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并且验证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但其贡献度还较低;(3)进一步分析中介效应的实现路径发现,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主要是通过结构效应而非技术效应来实现的,意味着当前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还没有明显推动原有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 金融发展 科技创新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18
作者 范德胜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次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以及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实证关系。本部分所使用的时间...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次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以及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实证关系。本部分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3-2002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介体 股票市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下载PDF
金融开放、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鲍星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1,共8页
从金融开放对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复杂影响角度出发,探讨扩大金融开放程度是否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研究发现:(1)金融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金融开放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金融开放存在一个最佳的限度;(2)在金融开放作用... 从金融开放对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复杂影响角度出发,探讨扩大金融开放程度是否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研究发现:(1)金融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金融开放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金融开放存在一个最佳的限度;(2)在金融开放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大力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提升我国金融发展质量,进而循序渐进推进金融开放,重视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 中介效应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运行
下载PDF
金融中介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杨 柏晓蕾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5,共8页
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制度转轨时期,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顺利改革,又该如何应对金融业完全开放后的高度竞争,这些都需要理论的阐释与指导。本文从最新的金融中介理论着手,探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的优势所在... 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制度转轨时期,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顺利改革,又该如何应对金融业完全开放后的高度竞争,这些都需要理论的阐释与指导。本文从最新的金融中介理论着手,探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的优势所在,并以功能观为导向,提出了一些有关构建中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看法。最后,得出了一些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介 风险管理 参与成本 价值增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