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 被引量:125
1
作者 陈旭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187,共10页
2017年,作为年度重大文化现象的电影《战狼2》无论在票房上还是口碑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我们需要进行冷静、客观的深度分析和总结,探寻各种偶然必然因素,以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文章在新世... 2017年,作为年度重大文化现象的电影《战狼2》无论在票房上还是口碑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我们需要进行冷静、客观的深度分析和总结,探寻各种偶然必然因素,以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文章在新世纪以来新主流电影的背景下,论述了新主流电影,尤其是"新主流电影大片"的由来、构成、类型、美学、文化、不足及未来发展等重要问题,并着重以电影《战狼2》与《建军大业》等晚近新片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国产电影 《战狼2》 《建军大业》 新主流电影大片 类型 文化 国家形象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普适性创作支撑——新主流电影的认知思考 被引量:28
2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梳理电影史,各种名目的主流形态电影应当更为恰当的进入新主流创作的范畴,新主流电影概念包含了广义和狭义的差异理解。广义泛称我们时代潮流中具备主导因素主导价值观的电影,主流形态认可的具有积极性价值取向的创作都应该归入其中。... 梳理电影史,各种名目的主流形态电影应当更为恰当的进入新主流创作的范畴,新主流电影概念包含了广义和狭义的差异理解。广义泛称我们时代潮流中具备主导因素主导价值观的电影,主流形态认可的具有积极性价值取向的创作都应该归入其中。主流电影逐渐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定性,而具有普泛性的时代国家形态电影的意义,艺术上的宽容,精神上的正能量意义,具有国家民族的恒定价值观有本土艺术精神要素,是时代生活真切性反映,并且是创造性精神产物等等,成为时代文化所要求的文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主流电影 主旋律 中国电影 艺术创作 文化产品 时代精神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的冲击及辨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史可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8,共5页
数字技术给电影的真实观、语言和叙事方式及观看方式都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但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影技术的革命不等于电影美学的革命,它并未动摇电影的艺术本性,也未动摇电影美学的根基;数字技术所制造的"数字影像奇观"不是... 数字技术给电影的真实观、语言和叙事方式及观看方式都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但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影技术的革命不等于电影美学的革命,它并未动摇电影的艺术本性,也未动摇电影美学的根基;数字技术所制造的"数字影像奇观"不是电影的艺术本性,奇观只是一种电影表达的形式,它虽然可以给我们出乎意料的视听享受,但它永远不可能代替形式中的"意味",也就永远不能成为电影艺术本身;数字新媒体技术不能动摇中国电影美学传统,无论是从中国传统观念和观众的欣赏趣味来看,数字奇观化电影既与中国文化现实相隔膜,更不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主要形态乃至追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数字技术 电影奇观 电影美学 中国电影 影响 发展 走向
下载PDF
电影伦理学与中国电影学派 被引量:15
4
作者 袁智忠 田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1,共7页
自2015年"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提出以来,一个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中国电影学派立足于世界的基础和核心是什么?文章以为,根植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伦理思想传统,应该成为打造中国电影学派的基点,同时也是打造中国电影学派... 自2015年"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提出以来,一个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中国电影学派立足于世界的基础和核心是什么?文章以为,根植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伦理思想传统,应该成为打造中国电影学派的基点,同时也是打造中国电影学派具有东方美学气质、民族特色和国家品牌意识的独特标识的基础,由此而建立的电影伦理学理应成为中国电影学派价值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中国电影学派作为一种国家品牌构想,要屹立于国际电影之林,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以传统伦理文化、思想作为其理论体系的核心。目前无可争辩的一个事实是,价值观的多元取向已经成为极普遍而又尖锐的社会问题,在电影中集中表现为人文关怀缺失、性与暴力泛滥、"三俗"倾向等伦理失范现象。电影伦理学学科研究已经成为打造中国电影学派独特品性的必要路径之一。电影伦理学作为一门以电影的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能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廓清中国电影伦理路径,同时为现实电影创作提供美学和价值参考,构建中国电影伦理思想谱系。在电影伦理学的学术支持下,中国电影学派需要实现以东方美学为目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归,既具备传统美德,又具有现代意识,同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世界的学派打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伦理学 中国电影学派 伦理传统
下载PDF
中国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有益探索与启示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峻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7,46,共7页
《战狼2》《湄公河行动》极具创新性的叫好叫座的创作实践已经创造历史。作为主旋律电影类型化有益探索的可喜成果,作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本文态势,它们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旋律电影一直佳片缺乏、市场表现惨淡的不... 《战狼2》《湄公河行动》极具创新性的叫好叫座的创作实践已经创造历史。作为主旋律电影类型化有益探索的可喜成果,作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本文态势,它们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旋律电影一直佳片缺乏、市场表现惨淡的不利局面。其在战争电影、警匪片的主体架构中自然融入惊险片、强盗片、灾难片、武侠片等类型元素及爱情、友情、政治、道德等题材成分,彰显了拓宽边界、跨类融合乃是主旋律电影的制胜路径。无疑,这也是日渐类型化的国产电影未来创作的制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国产电影 主旋律电影 类型 类型化 拓宽边界 跨类融合
下载PDF
“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理、现实依据及其愿景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林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3,144,共7页
"电影工业美学"概念已引起国内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理论主张的提出具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一方面,"电影工业美学"的出现存在着学理与现实的双重必然,技术美学是其理论依据;21世纪初期的古装大片则是其现实依... "电影工业美学"概念已引起国内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理论主张的提出具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一方面,"电影工业美学"的出现存在着学理与现实的双重必然,技术美学是其理论依据;21世纪初期的古装大片则是其现实依据。它意味着只有紧扣住影视技术、工业化管理的生产体系产生出的美学现象、发展态势与社会功能,才具有自己的学术价值。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个理论主张的提出时间较短,其内涵、外延处于未定的状态,由此延展出来的论题或多或少偏离于该理论的初衷与愿景,出现了诸多需要厘清、细辨之处,尤其是这一理论要求拥有着影视特效、后期技术、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理工科经济学及管理科学背景的研究力量,这对国内多属于人文艺术学科的电影学科的研究者现状来说,存在着难以深入、后继乏力、人才匮乏等诸多瓶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自己的电影理论建设当然也包括电影工业美学理论,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工业美学 技术美学 解蔽 古装大片
下载PDF
3D电影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洪艳 陈佩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3-99,共7页
《阿凡达》的上映作为电影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世界电影被席卷进了3D电影的浪潮中,世界3D电影的进程也因此大大提速。它给电影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立体感受,成为电影造梦的进一步延伸;新奇的立体感受让观众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观看3D电影... 《阿凡达》的上映作为电影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世界电影被席卷进了3D电影的浪潮中,世界3D电影的进程也因此大大提速。它给电影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立体感受,成为电影造梦的进一步延伸;新奇的立体感受让观众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观看3D电影;3D电影较为有效地杜绝了盗版现象的发生,保护了电影投资人、制作者以及电影院的利益。但3D电影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以及3D技术发展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我国要发展3D电影,就必须规范市场、抓住机遇,争取中国制造、培养人才,提升3D电影水准、克服浮躁心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电影 真实与梦幻 技术与艺术
下载PDF
地域艺术文化与西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认知——以西部少数民族电影艺术发展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
当前,世界加快了进入全球化的步伐,文化的相互影响日渐明显,强势文化对于不同国家的渗透也成为凸显的问题,文化的差异性逐渐减弱,地域和本土文化的危机并没有舒缓而是加剧。现在几乎都将好莱坞比照中的华语电影作为生存的分析对象,也即... 当前,世界加快了进入全球化的步伐,文化的相互影响日渐明显,强势文化对于不同国家的渗透也成为凸显的问题,文化的差异性逐渐减弱,地域和本土文化的危机并没有舒缓而是加剧。现在几乎都将好莱坞比照中的华语电影作为生存的分析对象,也即在世界电影节中的看重与否,以好莱坞放映与否、是不是获得发行商青睐等等,作为判断的标志。对于本身的受众认可和本土特色的看待被放弃到最为微弱的地步。文化趋同标准的天平越来越趋近美国式的文化标准,这说明文化地域性认同的减弱,以及其价值判断被安上单一衡量的指标。其实,地域特色、自身身份、本土认知才是民族艺术和本土文化坚持的第一要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特色的坚守空间与价值,是生存要义;地域艺术文化的生存难题与优势,是因为保持着和整体的连带关系却别具一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日益强烈的时候,正是特色艺术艰难生存、需要扶持的时候。地域艺术文化的建设任重道远,在更为开放的时代背景中,把民族艺术建设和民族国家建设挂钩是一个前瞻性的命题,在物质的有限性和文化的无限性、利益获取的难以满足和精神获取无限满足之间,需要更高的视野,即人的一切追求都是为了更为丰满的精神需要。这是人类无论是为了国家族群还是个体最终需要培植和实现的目标。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到了更高视野上的独异性和本土特色的支持阶段,将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强化而丰富艺术文化精神性价值,是时代的迫切要求。站在促进多元文化的立场上看,鼓励支持西部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是为艺术文化的加速增长助力:一是中国电影要吸纳少数民族电影内里真诚,将逐渐淡漠的艺术真诚拾取回来换回银幕上的心灵感染力;二是给予少数民族电影的政策支持鼓励;三是延伸扩展少数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地域艺术 西部少数民族艺术 电影艺术 文化发展
下载PDF
新中国动画的“民族性”问题 被引量:12
9
作者 聂欣如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3,226,共8页
新中国时期是中国动画的高峰,动画民族风格的确立使中国动画有了自身的主体性并得到了世界动画艺术圈的认可。但是从新世纪以来,对于这一时期中国动画民族性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其主要论点认为民族风格只不过是一件形式的"外衣&quo... 新中国时期是中国动画的高峰,动画民族风格的确立使中国动画有了自身的主体性并得到了世界动画艺术圈的认可。但是从新世纪以来,对于这一时期中国动画民族性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其主要论点认为民族风格只不过是一件形式的"外衣",可以随意置换;以及认为民族性只不过是当时政治宣传的手段之一,并无审美价值可言。前者观点的错误在于仅把民族风格视为外在手段,而忽略了其对于作品的主体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建构意义;后者的错误在于对新中国的文艺政策的误读,尽管当时的文艺政策把政治性作为一切文艺作品的标准,但并没有一种将"民族性"视为政治工具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动画 中国动画 动画民族性 新中国 文艺政策
下载PDF
当代中国结构性变化中的中小成本电影 被引量:8
10
作者 饶曙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9,共7页
大片与小片或是说中小成本电影,是电影创作与研究领域之中一对相互对立的概念,但同时这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的。大片及其中小成本电影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其量化标准也是随着电影、尤其是电影产业及其规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 大片与小片或是说中小成本电影,是电影创作与研究领域之中一对相互对立的概念,但同时这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的。大片及其中小成本电影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其量化标准也是随着电影、尤其是电影产业及其规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面对大片和小片,或者说中国式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中国电影人的认识经常性地陷入某种游移、矛盾乃至两极分化的状态。中小成本电影也有所谓类型片与文艺片的区分,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后者。差异化电影创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全面推进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中小成本电影也就是多样化电影,高概念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与好莱坞电影在长期的市场博弈中取得相对的主动权和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才能一步一步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中小成本电影 塔基 中国式大片 文艺片 高概念电影 差异化电影 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
下载PDF
影像传奇叙事视野里的谢晋电影 被引量:10
11
作者 虞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从中国电影原初叙事建构的源头和流变过程中重新审视"谢晋电影"和"谢晋电影现象",是一个值得一试的观照向度。在此过程之中系统梳理有关于此的研究成果,以传奇叙事理论的"双重原则",阐释"谢晋电影&q... 从中国电影原初叙事建构的源头和流变过程中重新审视"谢晋电影"和"谢晋电影现象",是一个值得一试的观照向度。在此过程之中系统梳理有关于此的研究成果,以传奇叙事理论的"双重原则",阐释"谢晋电影"和"谢晋电影现象"的真实内涵,进而在中国电影传统的百年绵延中确立"郑正秋——蔡楚生——谢晋"的标识性联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影像传奇叙事 谢晋电影 艺术创作 谢晋电影现象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主旋律艺术与主流电影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川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主流电影概念的提出是一个重要的现象,但其无论是从理论或实践,还是一个不够成熟的概念。主旋律艺术及其主旋律电影的拓展是驱动主流电影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也对主流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当下,既应提倡... 主流电影概念的提出是一个重要的现象,但其无论是从理论或实践,还是一个不够成熟的概念。主旋律艺术及其主旋律电影的拓展是驱动主流电影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也对主流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当下,既应提倡不同电影形态保持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又应倡导和推进不同形态的电影创作向着主流电影形态发展,以期在电影领域形成主导倾向突出、又具有多样性呈现的良好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当代中国 主流电影 主旋律电影 艺术电影 商业电影 艺术作品
下载PDF
试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叙事主题及美学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慰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0-155,160,共7页
在李安执导的《家庭三部曲》中,《推手》和《喜宴》带有一定的奇观意味,《饮食男女》则从最平凡的饮食和婚恋切入,通过一组群像式的人物及其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来展现中国文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以及它与外来文化碰撞之后所呈现的新... 在李安执导的《家庭三部曲》中,《推手》和《喜宴》带有一定的奇观意味,《饮食男女》则从最平凡的饮食和婚恋切入,通过一组群像式的人物及其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来展现中国文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以及它与外来文化碰撞之后所呈现的新特征。《家庭三部曲》既表现出对父辈的关爱和同情,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权进行了解构,并对中国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局部性的颠覆。细腻严谨的视听语言、温柔敦厚的叙事态度和中国文人式的幽默是《家庭三部曲》主要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 《家庭三部曲》 电影艺术 美学特征
下载PDF
当下中国艺术电影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选择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亚平 王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77-86,共10页
近年来,无论是文本的拓展,还是形式的创新,中国艺术电影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一股新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电影前进的脚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成熟,艺术电影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从国产艺术电影的谱系出发,梳理其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可... 近年来,无论是文本的拓展,还是形式的创新,中国艺术电影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一股新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电影前进的脚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成熟,艺术电影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从国产艺术电影的谱系出发,梳理其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中管窥中国艺术电影正在面临的多重困境。在当今日益发展和变化的新语境下,中国艺术电影如何被受众“看到”和“主动选择”,如何更好地处理艺术电影、艺术电影观众和艺术影院的关系,以找寻到它面向未来的可行之路,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电影 商业电影 艺术影院 观众 艺术电影发展策略
下载PDF
电影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的抑治及电影治疗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新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1期48-52,75,共6页
艺术治疗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疗效尤为显著。电影治疗是新兴的艺术治疗途径,亦为一种医学思维。临床表明,在私闭的空间,给某些特定类型的精神疾病特别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播放特选的影片,往往能促使患者... 艺术治疗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疗效尤为显著。电影治疗是新兴的艺术治疗途径,亦为一种医学思维。临床表明,在私闭的空间,给某些特定类型的精神疾病特别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播放特选的影片,往往能促使患者受到强烈的满灌,召唤其痛苦回忆,抚慰心灵伤楚,进而促其身心稳定,甚至治愈病情。电影治疗是医学与电影学的交叉与融合,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前沿,通过美呼唤人性之善,前景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治疗 精神病 电影治疗 边缘性人格障碍 艺术伦理学
下载PDF
文化视域内中国美术电影的衰微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文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文中分析了中国经典美术电影的形式和艺术风格,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美术电影的衰微以及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层剖析。文章指明只有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合理内核并将其适当运用,同时以崭新的内容和具有时代感的形式... 文中分析了中国经典美术电影的形式和艺术风格,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美术电影的衰微以及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层剖析。文章指明只有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合理内核并将其适当运用,同时以崭新的内容和具有时代感的形式作具体的表现,不仅是中国美术电影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创作与学术活动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电影 风格 形式关 民族艺术 文化产业
下载PDF
数字时代电影艺术中的假定性美学阐释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浩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6-53,共8页
数字时代电影技术的革新不仅对传统纪实美学造成振荡性冲击,也使电影假定性美学的内涵发生延展。有必要梳理假定性美学的发展历程,提炼其发展阶段及主要特点,进而通过对数字时代影视艺术现象的透析,探讨数字技术背景下电影假定性美学在... 数字时代电影技术的革新不仅对传统纪实美学造成振荡性冲击,也使电影假定性美学的内涵发生延展。有必要梳理假定性美学的发展历程,提炼其发展阶段及主要特点,进而通过对数字时代影视艺术现象的透析,探讨数字技术背景下电影假定性美学在影像内容表现、演员表演形式及受众审美体验等方面的变化与延展。在技术语境下,电影美学观念正逐渐从“生活真实”转向“艺术真实”,这一转变进一步凸显了电影的假定性美学特征并引发对电影本体论的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电影艺术 假定性美学 艺术真实
下载PDF
黄海电影海报的文艺性与商业价值剖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傅小龙 金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58,共5页
目的从美学和商业价值研究黄海电影海报。方法通过剖析黄海电影海报的创作手法与价值,从汉字构成、传统水墨、中国哲学、色彩切换、情感营造以及视觉冲击等多方面,阐述黄海电影海报以充分的文艺性主导电影商业性的成功之道。结论电影海... 目的从美学和商业价值研究黄海电影海报。方法通过剖析黄海电影海报的创作手法与价值,从汉字构成、传统水墨、中国哲学、色彩切换、情感营造以及视觉冲击等多方面,阐述黄海电影海报以充分的文艺性主导电影商业性的成功之道。结论电影海报是电影商业推广的重要手段,但商业价值的功利性常会冲淡或掩盖电影海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文艺性。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不断给予人们新的视觉体验,彰显了东方美学在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中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海报 文艺性 商业性 东方美学
下载PDF
动画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摭论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会林 李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8,共3页
动画不仅仅承担着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任,而且要担当起社会责任的重担。作为青少年接触得最多且最容易接触到的动画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对青少年思想价值观的塑造、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完善、审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逆向影响等方面都有着... 动画不仅仅承担着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任,而且要担当起社会责任的重担。作为青少年接触得最多且最容易接触到的动画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对青少年思想价值观的塑造、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完善、审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逆向影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这种影响,要在内容、角色塑造、影像建构等创作方面予以动画实时关注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动画 艺术作品 未成年人 价值观 影响
下载PDF
论“好电影” 被引量:7
20
作者 沈义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19,177,共6页
文章从艺术片与类型片等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这两类影片作为"好电影"所必须具备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什么是差电影、坏电影、假电影,并提出三个"吁请":吁请那些思想苍白、艺术素养薄弱的导演,不要再以"艺术... 文章从艺术片与类型片等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这两类影片作为"好电影"所必须具备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什么是差电影、坏电影、假电影,并提出三个"吁请":吁请那些思想苍白、艺术素养薄弱的导演,不要再以"艺术片"这一称号作为遮羞布,掩盖自我的艺术无能与作品的低劣平庸;吁请某些艺术智慧欠缺的类型片导演,不要再以"商业性"作为自己的遮羞布,为自己连篇累牍的烂片作辩解;吁请影视理论研究者,不要再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对好电影、差电影、假电影甚至坏电影不加甄别的肯定性分析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作品创作 评判标准 好电影 差电影 坏电影 假电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