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性不育剂对农田害鼠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新根 侯玉 +4 位作者 朱文雅 王庭林 宁振东 邹波 常文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在山西五台县研究了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以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为优势鼠种的农田害鼠群落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投放试验药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害鼠的雌体繁殖率在逐渐减少,亚成体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农田... 在山西五台县研究了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以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为优势鼠种的农田害鼠群落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投放试验药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害鼠的雌体繁殖率在逐渐减少,亚成体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农田害鼠群落的种群密度下降了63.49%。说明该药剂可在较长时间内控制害鼠种群的繁殖,抗生育的综合效果显著;在农田的适口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可在农田大面积使用防治害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剂 农田害鼠 抗生育 防控效果
下载PDF
洞庭湖区田鼠肝脏组织中氯硝柳胺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丁力 吕昌银 +2 位作者 冯家力 潘振球 李帮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2153-2155,共3页
目的:建立动物组织中氯硝柳胺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田鼠肝脏组织经匀浆后加入甲醇提取,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方法检测氯硝柳胺含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50n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n=7)。样品加标... 目的:建立动物组织中氯硝柳胺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田鼠肝脏组织经匀浆后加入甲醇提取,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方法检测氯硝柳胺含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50n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n=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3%~100.3%,平均回收率为98.8%。结论:检测结果表明在投放氯硝柳胺灭螺的地区田鼠体内普遍存在氯硝柳胺残留,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方法检测氯硝柳胺含量简单易行,定性、定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肝脏 田鼠
下载PDF
深圳地区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SFTSV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蔡春林 陈戊申 +3 位作者 阳帆 张仁利 卓菲 古伟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11-2012,2015,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的感染情况和人群特征,以及野鼠感染SFTSV的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91份疑似流行性出血热(EHF),且出血热Ig M抗体筛查阴性的住院患者样本以及在深圳市梧...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的感染情况和人群特征,以及野鼠感染SFTSV的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91份疑似流行性出血热(EHF),且出血热Ig M抗体筛查阴性的住院患者样本以及在深圳市梧桐山捕获的64只野鼠进行SFTSV病毒血清学检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SFTSV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 91例流行性出血热Ig M抗体筛查阴性的患者中,发现5例SFTSV病毒急性感染者(4名男性和1名女性),SFTSV病毒Ig M抗体总阳性率为5.49%。感染者平均年龄为30.6岁,最小的19岁,最大的43岁。发现2例SFTSV病毒Ig G抗体阳性者,其中1例SFTSV病毒Ig M和Ig G抗体同时为阳性。此外,发现64例野鼠中有2例SFTSV病毒Ig G抗体阳性,均为褐家鼠。结论 2010年-2011年深圳地区的疑似流行性出血热住院人群中存在SFTSV急性感染和既往感染者,同时深圳地区褐家鼠存在SFTSV既往感染,应加强对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以及野鼠的SFTSV病毒的监测工作,进而为深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防控以及SFTS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 血清 野鼠
原文传递
2017-2020年野鼠病原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琬琳 张萌 +5 位作者 谢雨薇 苗向南 张巧稚 王雪妹 罗立平 韩雪 《实验动物科学》 2023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野鼠携带病原体种类来改善有害动物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实验动物外源性病原污染风险。方法取毒饵站内发现的新鲜野鼠粪便或采集被采食的毒饵站内的环境拭子,机械捕鼠器或绞杀笼中捕捉到的野鼠的毛皮拭子,进行全面的... 目的通过分析野鼠携带病原体种类来改善有害动物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实验动物外源性病原污染风险。方法取毒饵站内发现的新鲜野鼠粪便或采集被采食的毒饵站内的环境拭子,机械捕鼠器或绞杀笼中捕捉到的野鼠的毛皮拭子,进行全面的PCR检测。结果共收集检测样品40份,检出11种细菌、3种病毒、5种寄生虫。其中螺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75%。结论通过检测分析,野鼠携带病原体种类(包括人畜共患病)及检出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野鼠 病原体 害虫防治
下载PDF
中国人的出走意识——从《硕鼠》到《桃花源记》再到《水浒传》
5
作者 杜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中国封建社会中,每当社会矛盾尖锐时,中国人就会萌生"出走"意识。《硕鼠》中的乐土描述的是劳动者的乐园;《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而"水浒"则反映了江湖士人的政治梦想。这些文本中的出走意识... 中国封建社会中,每当社会矛盾尖锐时,中国人就会萌生"出走"意识。《硕鼠》中的乐土描述的是劳动者的乐园;《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而"水浒"则反映了江湖士人的政治梦想。这些文本中的出走意识有三个特点:主人公的出走是被迫的;出走对主人公的生命精神起着有益的保护作用;出走的妥协性决定了其悲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出走意识 《硕鼠》 《桃花源记》 《水浒传》
下载PDF
洞庭平原黑线姬鼠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勇 陈安国 +2 位作者 李波 郭聪 李世斌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1986年10月-1990年10月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汉寿县的稻作区逐月调查,夹捕黑线姬鼠长江亚种(Apodemusagrariusningpoensis)2768只,雌性占45.6%。主要繁殖期3-11月,研究期内的月... 1986年10月-1990年10月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汉寿县的稻作区逐月调查,夹捕黑线姬鼠长江亚种(Apodemusagrariusningpoensis)2768只,雌性占45.6%。主要繁殖期3-11月,研究期内的月平均怀孕率为48.6±4.O%、平均胎仔数为5.3±0.2只。繁殖指数为2.36±0.29。以上3个参数及种群性比有季节性变化,4-5月和7-10月为2个妊娠高峰;雄性睾丸下位率和雌性怀孕率有同步变动的趋势。5个年龄组之间,其性比、怀孕率和繁殖指数差异显著;成体怀孕率与同期种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并指出冬季繁殖水平取决于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繁殖 种群密度
下载PDF
洞庭湖稻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预测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勇 陈安国 +2 位作者 郭聪 李波 李世斌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作者于1986年10月至1995年3月对洞庭湖稻区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作了逐月调查。根据1986年10月至1990年5月在湖南省桃源和汉寿县调查的结果,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并预报了岳阳县1992年6月、10... 作者于1986年10月至1995年3月对洞庭湖稻区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作了逐月调查。根据1986年10月至1990年5月在湖南省桃源和汉寿县调查的结果,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并预报了岳阳县1992年6月、10月,1993年3月、6月、10月,1994年3月、6月、10月和1995年3月黑线姬鼠种群的发生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预测预报 逐步回归分析 种群数量
下载PDF
仿生弯曲形切削工具切削性能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郭志军 周志立 任露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6-109,共4页
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在长期的土壤环境生活过程中,其爪趾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具有特定曲率的几何形状,表现出优良的减粘脱土减阻功能。这为改进切削工具几何形状,乃至优化其在切削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提供了仿生研究的基础。观测了... 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在长期的土壤环境生活过程中,其爪趾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具有特定曲率的几何形状,表现出优良的减粘脱土减阻功能。这为改进切削工具几何形状,乃至优化其在切削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提供了仿生研究的基础。观测了田鼠爪趾几何形态特征,分析了其轮廓线的曲率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纵深比的概念,采用二维有限元法分析了田鼠爪趾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了该种爪趾切削力学性能优越性的基本规律和原因,为切削部件的仿生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力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弯曲形切削工具 切削性能 二维有限元分析 仿生学 田鼠 爪趾 土壤
下载PDF
三种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形态特征 被引量:22
9
作者 柳劲松 孙儒泳 王德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3,共6页
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和黑线姬鼠(A.agrarius)夏季的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比较。3种啮齿动物总消化道的长度及重量(含内容物重和总干组织重),各器官的长度,胃、小肠和盲肠等长度,小肠和盲肠含内... 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和黑线姬鼠(A.agrarius)夏季的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比较。3种啮齿动物总消化道的长度及重量(含内容物重和总干组织重),各器官的长度,胃、小肠和盲肠等长度,小肠和盲肠含内容物重,盲肠和大肠去内容物重,小肠、盲肠和大肠总干组织重等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以植物为食的棕背的总消化道、小肠、盲肠和大肠的长度或重量明显长于或重于其他两种鼠类。后肠可作为衡量草食性动物食物质量的指标。3种啮齿动物可通过消化道形态改变以适应不同的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背孵 林姬鼠 黑线姬鼠 消化道形态
下载PDF
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特性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美文 王勇 +3 位作者 李波 黄璜 陈剑 韩立亮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以原有"围湖"造的垸田和垸外湖滩为对照,对退田还湖区(含双退与单退两种形式)的啮齿动物群落于2003~2006年进行定位观察。采用夹捕法进行采样,于每年的1月、4月... 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以原有"围湖"造的垸田和垸外湖滩为对照,对退田还湖区(含双退与单退两种形式)的啮齿动物群落于2003~2006年进行定位观察。采用夹捕法进行采样,于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进行。比较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指标参数。总体来看,调查期间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指数要比上世纪80~90年代报道的要高,这与前几年其种群处于年数量低谷有关,是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负反馈机制的体现。不同类型生境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单退垸与原有生境没有明显变化,而双退垸内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均有较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双退垸内夏季东方田鼠保持高的繁殖能力和黑线姬鼠的繁殖力锐减。由于双退垸的高程优势,鼠群在夏季汛期不会迁出垸内,仅迁移集中至较高区域,这种水位变化引导的害鼠种群迁移应该是造成繁殖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黑线姬鼠不适应这种迁移以及集中后与东方田鼠的激烈竞争,迁移到高地后的黑线姬鼠几乎停止繁殖,繁殖指数仅为0.03(I♀=0.05),明显低于当期其它生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滞留在双退垸内的东方田鼠,繁殖强度却不减,繁殖指数达1.54(I♀=3.36),与春季湖滩种群的相当。说明没有经过长距离迁移的东方田鼠种群,在夏季仍会保持较高的繁殖强度,与夏季被迫远距离迁入农田的东方田鼠种群繁殖力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在初夏如果有适宜的栖息地(如双退垸的高台、原有堤岸等),东方田鼠仍能保持较强繁殖力。本文揭示了双退垸内水位变化引发种群迁移后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繁殖能力的这种迥异表现,具体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黑线姬鼠 繁殖特性 退田还湖 洞庭湖区
下载PDF
不同生境黑线姬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艳华 陈萌 李兴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动物消化道的形态与食物质量、动物食性及其对能量的需求密切相关。笔者采用小型动物解剖法对不同生境的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和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消化道的胃、小肠、大肠(含盲肠)的长度和重量在不同生境中有明... 动物消化道的形态与食物质量、动物食性及其对能量的需求密切相关。笔者采用小型动物解剖法对不同生境的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和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消化道的胃、小肠、大肠(含盲肠)的长度和重量在不同生境中有明显变化,所测的长度和重量均表现为在林间较高而在农田较低。因此,可以认为黑线姬鼠通过延长或缩短其消化道、增加或缩短食物在其消化道内的滞留时间、增大或减小消化率等生理变化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黑线姬鼠 消化道 长度 重量
下载PDF
安徽淮北农区黑线姬鼠种群动态的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盛侃 秦知恒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3-219,共7页
根据1982—1988年7年的调查结果,安徽准北农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除1983年有3个波峰(即舂峰、夏峰和秋峰)外,其他年分只有春峰和秋峰。年间数量动态在1982年为高峰年,之后数量下降1987年止,1988年起又开始上升,曲线呈“乙”字... 根据1982—1988年7年的调查结果,安徽准北农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除1983年有3个波峰(即舂峰、夏峰和秋峰)外,其他年分只有春峰和秋峰。年间数量动态在1982年为高峰年,之后数量下降1987年止,1988年起又开始上升,曲线呈“乙”字型。该鼠的繁殖期为每年3—10月,春季、秋季为繁殖盛期,此情况与数量的季节消长基本一致。经相关分析,3月和6月的数量分别与10月份的数量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动态 繁殖
下载PDF
东灵山辽东栎林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优势种大林姬鼠的繁殖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杰 李庆芬 +1 位作者 孙儒泳 刘定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2-265,共4页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odent community and the reproductive characte ristics of the large field mouse Apodemus peninsulae were studied in the Quercus liaotungensis forest of the Dongling Mountains from May to Octo b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odent community and the reproductive characte ristics of the large field mouse Apodemus peninsulae were studied in the Quercus liaotungensis forest of the Dongling Mountains from May to Octo ber 2000. 1 297 traps were set and 107 rodents were captured. The capture ra te was 0 0 82. The rodent community in this area was comprised of 5 species:89 Apodemu s peninsulae, 11 Rattus niviventer, 5 Apodemus agrarius, 1 Clethrionomys ru focanus and Eutamias sibiricus respectively. The community belongs to the warm forest forest grassland farm animal group. Apodemus peninsulae was the dominant specie s and breeds from April to October. The female may reproduce 1-3 times per yea r. The sex ratio (F M) of Apodemus peninsulae was 0 935. Adult group Ⅱ fe males ha d the highest pregnancy rate (76 92%) with the senile group second (70%). The t o tal index of reproduction was 3 36, and the mean litter size was 5 88±1 03. Th e senile group had both the highest index of reproduction (4 50) and mean litte r size (6 43±0 98) among all age groups. The average testicular weight was 1 0 6±0 45 g.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esticular weight, leng t h and width between the two adult groups ( P <0 05).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 t Apodemus peninsulae has a high reproductive ability, and might have a sig 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generation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灵山地区 辽东栎林 啮齿动物 群落组成 优势种 大林姬鼠 繁殖特性
下载PDF
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再学 松会武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58-62,共5页
用533只黑线姬鼠的标本记录和头骨,研究其种群年龄,共分幼年、亚成年、成年Ⅰ、成年Ⅱ、老年5个年龄组。各年龄组之间繁殖力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成年Ⅱ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的主体。种群年龄组成在一年内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更替关系。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 年龄
下载PDF
农田黑线姬鼠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华弟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1985~1995年10年监测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为浙江农田优势种,每年4~5月和9~10月为繁殖高峰期,6月和10~11月为数量高峰。冬前冬后密度基数、种群年龄结构、繁殖力、温度、降水、天敌和药剂防治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及预测的依... 1985~1995年10年监测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为浙江农田优势种,每年4~5月和9~10月为繁殖高峰期,6月和10~11月为数量高峰。冬前冬后密度基数、种群年龄结构、繁殖力、温度、降水、天敌和药剂防治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及预测的依据。根据害鼠密度与稻麦为害损失率及经济允许水平,提出主害期控制的鼠密度指标为:大小麦2.7%~4.4%、早稻4.6%~6.7%、晚稻6.9%~8.4%,防治指标为早春鼠密度3%。溴敌隆、氯敌鼠钠盐、杀鼠迷等有良好的效果,可制成毒饵投放。控制鼠害应采取综合治理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发生规律 防治指标 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洞庭湖不同生态类型区黑线姬鼠消化道重量和长度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丽 王勇 +3 位作者 王劼 胡忠军 张美文 李波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对洞庭湖3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农区、林区、农林交错区)不同季节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长度、鲜重和干重的测量表明,在3种生态类型区中,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季节变化显著。农区和林区消化道各器官的鲜重和干重在春季和冬季显著... 对洞庭湖3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农区、林区、农林交错区)不同季节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长度、鲜重和干重的测量表明,在3种生态类型区中,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季节变化显著。农区和林区消化道各器官的鲜重和干重在春季和冬季显著重于夏季和秋季,农林交错区消化道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在春季显著重于夏季和秋季,这可能与春季和冬季黑线姬鼠能量需求增加、食物缺乏和食物质量下降有关。在同一季节,3种生态类型区之间消化道各器官长度、鲜重和干重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3种生态类型区间黑线姬鼠食物变化较小有关。关于消化道各器官长度变化方面,除了农区的大肠长度有显著季节性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无显著季节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能产生不同的反应,消化道形态的变化是黑线姬鼠面临外界胁迫因子时的一种消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生态类型区 消化道 长度 重量 季节变化
下载PDF
贵州地区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再学 郭永旺 +6 位作者 王登 雷邦海 郑元利 潘世昌 周朝霞 龙贵兴 李恩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948,共10页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贵州地区分布广泛的主要农田害鼠之一,掌握其种群繁殖特征可为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资料。1984-2014年间,采用夹夜法逐月调查了贵州省余庆县8个县(市)监测点黑线姬鼠种群动态数据,分析了其种群...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贵州地区分布广泛的主要农田害鼠之一,掌握其种群繁殖特征可为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资料。1984-2014年间,采用夹夜法逐月调查了贵州省余庆县8个县(市)监测点黑线姬鼠种群动态数据,分析了其种群性比、雌鼠怀孕率和平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等主要繁殖生物学指标及其地理差异和季节性变动规律,明确了贵州地区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特征。共捕获黑线姬鼠20 113只,不同地区种群间,除平均胎仔数有显著差异外(χ^2=36.503,df=7,P〈0.01),其他繁殖特征值均没有差异。从时间序列看,种群中雌鼠怀孕率和雄鼠睾丸下降率的季节性变化均表现为春季(4-5月)及夏末秋初(8-9月)达到高峰的双峰型。雌鼠产仔数一般2-10只,4-7只最为常见(占93.87%)。不同季节平均胎仔数差异不大。贵州地区黑线姬鼠繁殖的总体特点为全年繁殖,春秋两季为繁殖的高峰期,冬季(12月份和翌年1、2月份)繁殖强度明显低于其他季节(F11,84=61.92,P〈0.01),但种群密度表现为6月达到最高点的单峰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种群 繁殖参数 季节性特征 贵州地区
原文传递
关于家兔毛色遗传规律的探讨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文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8期19-23,共5页
归纳完善了控制家兔毛色不同座位基因的作用,对不同位点基因互作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家兔毛色是由多个位点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果表明:影响家兔毛色的基因至少涉及10个位点,野鼠色家兔毛色基因型是家兔毛色的基本基因型,其他家兔毛... 归纳完善了控制家兔毛色不同座位基因的作用,对不同位点基因互作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家兔毛色是由多个位点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果表明:影响家兔毛色的基因至少涉及10个位点,野鼠色家兔毛色基因型是家兔毛色的基本基因型,其他家兔毛色来源于野鼠色家兔基因突变以及突变基因重组;提出了特征基因和特征基因型概念,制定了26种毛色兔的毛色与"完整基因型"对照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互作 毛色基因 野鼠色 特征基因 先父遗传
下载PDF
安徽淮北农区三种鼠的种群数量动态与年龄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盛侃 颜世兵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5-293,共9页
本文对安徽省淮北农业区的黑线姬鼠、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数量及与年龄组成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其各鼠的年龄组成在每年的不同时段内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各鼠主要繁殖群体的年龄组也是有区别的,如黑线姬鼠和黑线仓鼠主要... 本文对安徽省淮北农业区的黑线姬鼠、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数量及与年龄组成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其各鼠的年龄组成在每年的不同时段内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各鼠主要繁殖群体的年龄组也是有区别的,如黑线姬鼠和黑线仓鼠主要是成年Ⅱ组,大仓鼠主要是成年Ⅰ组。如果种群中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Ⅰ组的比例高时,则当年数量就可能较高,如果种群中成年Ⅱ组和老年组的比例较高时,当年数量则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大仓鼠 黑线仓鼠 种群
下载PDF
黑线姬鼠发生规律及测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再学 松会武 雷邦海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80-84,共5页
表文报道了1985~1992年贵州省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生态和测报技术的研究结果:黑线姬鼠是农田害鼠优势种,一年中4~5月和8~9月为两次繁殖峰期,5~6月和10~11月为两次数量峰期。确定了每年3月和8月为防治最佳时期,拟定了不同作物各... 表文报道了1985~1992年贵州省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生态和测报技术的研究结果:黑线姬鼠是农田害鼠优势种,一年中4~5月和8~9月为两次繁殖峰期,5~6月和10~11月为两次数量峰期。确定了每年3月和8月为防治最佳时期,拟定了不同作物各时期的鼠害经济防治指标,建立了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方程为:y=2.4460x+0.54,历史准确率为97.605%,从而把过去定性的经验预报提高到定量的预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发生规律 测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