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电学 韩志卿 +5 位作者 王秋兵 陈洪斌 常连生 于玉桥 刘东强 王介元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5,共5页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腐殖酸碳及其占总有机碳比率、HAC、FAC和HAC/FAC不断提高,Kos持续下降,其变化速率表现...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腐殖酸碳及其占总有机碳比率、HAC、FAC和HAC/FAC不断提高,Kos持续下降,其变化速率表现为递减;长期不施肥和单施常量NPK化肥则造成Kos持续上升,其余指标以递减速率下降。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可利用渐近函数模拟。在试验的不同阶段,土壤腐殖酸碳总量的亏损或盈余向HAC分配比例的变化态势各异,长期不施肥处理随时间的延长渐减,单施常量NPK化肥处理基本上分配至HAC;有机肥(物)料配施化肥则呈现出后期>前期>中期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施肥制度 有机质质量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赵广帅 李发东 +3 位作者 李运生 张妍 欧阳竹 田振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0-847,共8页
20年的NPK施肥定位试验,有利于深刻揭示土壤肥力特征与营养平衡规律。以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为例,探讨和估算了长期定量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sp aestvum L.)、夏玉米(Zea Mays L.)生长和土壤有机质(SOM)的影响。... 20年的NPK施肥定位试验,有利于深刻揭示土壤肥力特征与营养平衡规律。以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为例,探讨和估算了长期定量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sp aestvum L.)、夏玉米(Zea Mays L.)生长和土壤有机质(SOM)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的N、P肥配施或N、P、K均衡施肥,可显著增加SOM储量,并且后者要优于前者;SOM增加主要集中在0~20 cm深度的土层,40~60 cm基本不变;生物量对SOM储量变化影响明显,NPK,NP处理作物生长良好,作物残体输入明显优于其他处理;0~40 cm可以代表该区用以计算土壤固碳潜力,并且在N、P、K均衡施肥条件下,0~40 cm土层中SOM储量长期以来持续增加,并未达到上限,每年的平均固碳速率(以C计)达182.8 kg·hm-2,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1倍。华北平原若按N、P、K均衡施肥,农田土壤每年固碳潜力将达到1.6~2.4 Tg·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试验 施肥处理 华北平原 土壤有机质(SOM) 固碳潜力
下载PDF
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生长量和木材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罗真付 徐永吉 +3 位作者 潘彪 徐魁梧 梁坤南 李贻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1-34,共4页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6 a 生尾叶桉单株材积、年轮宽度、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从髓心向外,6 a 生尾叶桉年轮宽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基本密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施肥处理可以显著加快6 a 生尾叶桉的生长速度,提高尾叶桉的生长...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6 a 生尾叶桉单株材积、年轮宽度、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从髓心向外,6 a 生尾叶桉年轮宽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基本密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施肥处理可以显著加快6 a 生尾叶桉的生长速度,提高尾叶桉的生长量;而造林当年施肥不仅加快尾叶桉当年的生长速度,对后期生长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各施肥处理与对照材木片密度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施肥处理 基本密度 年轮宽度 引种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溶解性有机质组分含量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武荣 刘勤 +2 位作者 禹洪双 王德建 曹志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16,共6页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溶解性有机质量(DOM)组分含量及其特性。研究表明:不同量化肥施用土壤DOC含量没有显著增加,而施用化肥,配施秸秆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DOC含量,配施猪粪能显著提高耕层和犁底层土壤DOC含量。施化肥...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溶解性有机质量(DOM)组分含量及其特性。研究表明:不同量化肥施用土壤DOC含量没有显著增加,而施用化肥,配施秸秆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DOC含量,配施猪粪能显著提高耕层和犁底层土壤DOC含量。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各层DON含量,除耕层C2外。施化肥后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增加,DON比例下降,化肥配施猪粪后土壤DON含量和比例显著增加。施用C1+M处理土壤DO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促进磷向下层迁移,而其他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耕层土壤DP含量显著高于犁底层和渗育层,C1+M、C2+S、C3均能显著提高土壤DP含量,且向深层迁移明显。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DS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增幅尤为显著。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UV280,而化肥有机肥配施显著有利于土壤DOM芳香性结构更具复杂化与稳定性,特别是C1+M。DOM组分间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DOM各组分之间是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DOC DON DOP DP DS UV280 结构特性
下载PDF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与有机碳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鹏 史东梅 +1 位作者 赵培 朱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7-144,共8页
为深入理解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采用干筛法和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并基于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紫色土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与有机碳(SOC)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间D与SOC均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2.376... 为深入理解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采用干筛法和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并基于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紫色土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与有机碳(SOC)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间D与SOC均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2.376-2.603、3.54-12.07 g/kg,均值都随土层变深呈递减趋势。全样本(n=36,不区分处理和土层)中D与SOC显著相关,但并非简单相关。进一步对D与各粒级有机碳含量(fSOC)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全样本中二者相关性显著,且随粒级的减小相关程度变大。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间的相关分析中二者相关性又表现不同:除对照CK,其他处理的呈现多组显著相关,耕作层(0-20 cm)多组的相关性都很微弱,而犁底层(〉20-30 cm)的多个组却显著相关。分析认为,这与不同施肥处理所提供的碳源在团聚体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差异有关,该差异将使团聚体形成各自的特点从而表现出各自的分形特征;并且D与fSOC相关性的差异是团聚体中大小颗粒间结构相似程度的反映,体现出各级团聚体在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否具有一致性,表明该相关关系对形成土壤结构的主导影响因素具有表征作用。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因素、物理意义以及对土壤结构的表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分形维数 有机碳 相关性 土壤团聚体 不同施肥处理
下载PDF
安溪崩岗洪积扇不同培肥方式的土壤理化效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邓羽松 丁树文 +3 位作者 梁传平 夏栋 蒋代华 张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8-171,共4页
以安溪县崩岗洪积扇农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培肥方式改良茶园的土样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该地区沙化农田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的效应。结果表明:施化肥、施农家肥、施沼液肥、施沼液肥+种植绿肥均能有效改善洪积扇土壤理化性... 以安溪县崩岗洪积扇农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培肥方式改良茶园的土样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该地区沙化农田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的效应。结果表明:施化肥、施农家肥、施沼液肥、施沼液肥+种植绿肥均能有效改善洪积扇土壤理化性质。沙化农田经培肥后,砾石、砂粒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而粉粒、粘粒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CEC、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也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土壤CEC、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与砾石和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则呈显著正相关。经分析,施农家肥与施沼液肥+种植绿肥总体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洪积扇 培肥方式 土壤理化效应
下载PDF
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婷 孔云 +5 位作者 修伟明 李刚 赵建宁 杨殿林 张贵龙 王丽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9-1167,共9页
通过对华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华北潮土区土壤肥力和维持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在天津市宁... 通过对华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华北潮土区土壤肥力和维持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在天津市宁河区试验基地设置5个施肥处理大田试验,分别为单施化肥(T1,对照)、50%氮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T2)、常量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T3)、常量化肥与秸秆配施(T4)和常量化肥-生物有机肥与秸秆配施(T5),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和秸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并且配施处理会降低土壤的pH值,其中T5处理的土壤各养分含量最高。(2)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为:T5>T4>T2>T1>T3。其中,T4和T5处理的AWCD值高于对照。(3)T5处理的5种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值均最高,其Shannon指数(H′)显著高于T1和T3,而与T2和T4无显著差异,丰富度指数(S)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4)施肥处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偏好,在6类碳源中糖类的相对利用率最高,占45.34%-47.74%,氨基酸类次之,占18.08%-22.48%,之后依次为羧酸类、聚合物类、胺类和酚酸类,分别占10.83%-17.21%、4.87%-14.35%、4.44%-6.29%和1.41%-3.79%。与对照相比,T5处理显著降低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的相对利用率。(5)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随施肥措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1种碳源中对PC1贡献较大的有9种,对PC2贡献较大的2种,其中糖类为主要影响碳源。T4和T5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较相似,但与其他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差异较大。综上所述,化肥-生物有机肥与秸秆三者配施可以改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微生物生境,有利于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小麦-玉米轮作 土壤微生物群落 代谢特征
下载PDF
施肥与不施肥措施下小麦田的CO_2、CH_4、N_2O排放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晓密 伦小秀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8-182,共5页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由于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需要一定的传导平衡时间,因此土壤温室气体与温湿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有关温室气体研究多集中于季节性...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由于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需要一定的传导平衡时间,因此土壤温室气体与温湿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有关温室气体研究多集中于季节性排放特征,而关于CO2、CH4、N2O的日变化研究却少见报道。以北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CO2、CH4、N2O交换通量和气温、土壤温度进行连续观测,来探讨3种温室气体的日变化特征。采用人工静态暗箱法对小麦田土壤进行连续48 h原位观测,每2 h测定1次,每次盖箱时间为30 min。气体样品中的CO2、CH4、N2O用气相色谱仪(Agilent 6890A,FID/ECD)测定。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小麦生育后期麦田土壤CO2、CH4、N2O交换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土壤表现为CH4的吸收汇、CO2和N2O的排放源。CH4的吸收通量、CO2和N2O的排放通量均表现为施肥区>对照区。CO2、CH4的交换通量的70%以上出现在白天,而施肥区和对照区的N2O白天排放通量分别达到全天的81.8%、91.1%。另外,相关性分析表明,CO2、N2O交换通量的日变化与气温和5 cm地温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正相关关系,且N2O交换通量日变化与10 cm地温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温度是影响CO2、N2O交换通量日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气温、5 cm地温、10 cm地温对CH4交换通量日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日变化 麦田 施肥措施
下载PDF
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小梅 王甫同 +7 位作者 邢锦城 王建红 刘冲 赵宝泉 温祝桂 董静 贺亭亭 洪立洲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9-556,共8页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CK、SN1、SN2、SN3、SN4及SN4+OF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N 0、90、135、180、225 kg/hm^(2)及N 225 kg/hm^(2)+有机肥)下田菁生物量、碳氮养分含量...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CK、SN1、SN2、SN3、SN4及SN4+OF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N 0、90、135、180、225 kg/hm^(2)及N 225 kg/hm^(2)+有机肥)下田菁生物量、碳氮养分含量及翻压还田对土壤碳氮、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3处理对提高田菁总生物量及两次刈割地上部碳氮含量效果明显。SN4+OF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固定态铵含量明显提升,分别为6.44 g/kg、0.62 g/kg和40.1mg/kg,土壤活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以SN2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效果较优。土壤C/N、MBC/MBN比值分别以SN4+OF和SN2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最高。因此,SN3处理可明显提高田菁生物量和碳氮养分含量,而田菁翻压还田效果则以SN2及SN4+OF处理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田菁 翻压还田 土壤碳氮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生态管理措施对丘陵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华勤 肖润林 +3 位作者 向佐湘 黄瑶 罗文 秦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5-1359,共5页
研究了间种三叶草、稻草覆盖与有机无机肥配施等不同生态管理措施对丘陵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NPK肥+清耕)相比,饼肥+PK+清耕、NPK肥+稻草覆盖、饼肥+PK+稻草覆盖、NPK肥+间作三叶草、饼肥+PK+间... 研究了间种三叶草、稻草覆盖与有机无机肥配施等不同生态管理措施对丘陵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NPK肥+清耕)相比,饼肥+PK+清耕、NPK肥+稻草覆盖、饼肥+PK+稻草覆盖、NPK肥+间作三叶草、饼肥+PK+间作三叶草处理微生物量C、N、P均有提高,NPK肥+间作三叶草、饼肥+PK+间作三叶草处理中细菌数量较高,NPK肥+稻草覆盖、饼肥+PK+稻草覆盖处理土壤放线菌数量较高,但各处理间真菌数量变幅不大。总的来说,NPK肥+稻草覆盖与饼肥+PK+间作三叶草处理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的效果最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C与有机质、全N和速效N相关性优于其他微生物活性指标,适宜作为生态茶园土壤健康评价的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茶园 不同培肥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数量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草莓生长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丹 凤舞剑 白耀博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9-44,共6页
以"章姬"草莓为试材,选择连作8年草莓大棚,通过田间试验法研究生物有机菌肥、控释肥及食用菌肥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草莓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3种主要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均可增加连作草莓产量,促进... 以"章姬"草莓为试材,选择连作8年草莓大棚,通过田间试验法研究生物有机菌肥、控释肥及食用菌肥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草莓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3种主要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均可增加连作草莓产量,促进草莓根系活力、提高草莓生长期叶绿素含量,生物有机菌肥及控释肥增产显著,分别增产25.7%和20.5%。草莓初花期、初果期及盛果期,生物有机菌肥、食用菌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不同施肥处理在草莓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程度不同,其中以生物有机菌肥增效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连作障碍 草莓 土壤质量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施肥方式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杰 张洁 +4 位作者 喻珊 林洪鑫 李开绵 陈松笔 欧文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Ion S5^(TM) XL测序平台,通过未施肥(R1)、常规施肥(R2)和化肥减量(R4)等不同施肥方式对木薯华南205种植地土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的R1、R2、R4的OTUs数分别为1003、989、864个;不... 利用Ion S5^(TM) XL测序平台,通过未施肥(R1)、常规施肥(R2)和化肥减量(R4)等不同施肥方式对木薯华南205种植地土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的R1、R2、R4的OTUs数分别为1003、989、864个;不同施肥方式下木薯根际土壤中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化肥施用增加了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施肥方式改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其物种多样性表现为R1>R2>R4.基于土壤细菌群落的PCoA和聚类分析,R1和R2群落组成多样性较为相似,与R4不同.表明施肥方式不仅改变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与相对丰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木薯根际土壤群落结构,尤其增加了木薯根际土壤有益细菌的数量,提高了木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木薯根际土壤 16S rRNA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百香果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丽敏 蔡国俊 +3 位作者 彭熙 郭春艳 任春光 李安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80-3187,共8页
为了筛选百香果最佳施肥模式,本研究设置5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CK)、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MNPK)、高量氮磷钾与高量有机肥配施(2MNPK),通过分析比较百香果的生长状况、产量、营养成分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元统... 为了筛选百香果最佳施肥模式,本研究设置5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CK)、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MNPK)、高量氮磷钾与高量有机肥配施(2MNPK),通过分析比较百香果的生长状况、产量、营养成分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与CK处理相比,NPK、MNPK、2MNPK处理百香果生长最快,尤其在定植66d后效果最明显。NPK、M、MNPK和2MNPK处理均提高了百香果产量及品质,MNPK、2MNPK处理效果最明显。与CK处理相比,NPK、M、MNPK和2MNPK处理百香果产量分别增产112.86%、74.40%、191.00%、244.30%,维生素、矿质元素、糖类物质、氨基酸含量均有上升趋势,总酸呈下降趋势,2MNPK处理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82.40%、76.11%、76.89%,总酸含量降低了22.61%。对36种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从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925%。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总得分排序为2MNPK(123.04)>MNPK(39.06)>M(–12.01)>NPK(–45.36)>CK(–104.73)。说明在这5种施肥处理中,2MNPK处理是百香果种植过程中最佳施肥模式。该研究可以为百香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施肥处理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养分利用效率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毛兰花 查轩 +1 位作者 张婧 陈世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6-324,共9页
马尾松是南方红壤侵蚀区的先锋树种,由于受土壤贫瘠的限制,植物生长缓慢。以树龄1年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尾松的生长特征以及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了1个对照(不施肥,CK)和3种施肥方式:... 马尾松是南方红壤侵蚀区的先锋树种,由于受土壤贫瘠的限制,植物生长缓慢。以树龄1年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尾松的生长特征以及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了1个对照(不施肥,CK)和3种施肥方式:单施复合肥(0.94,1.89,3.56 g);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混施((0.94+8.00),(1.89+8.00),(3.56+8.00)g);复合肥与保水剂混施((0.94+1.01),(1.89+1.01),(3.56+1.01)g),为期2年。结果表明:(1)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马尾松的地径生长量和株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株高生长量最高均为F2B(复合肥与保水剂混施,(1.89+1.01)g)处理,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2)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混施处理下马尾松的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重较大,而复合肥与保水剂混施处理下其总生物量最大;(3)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马尾松叶、茎、根的TN、TP、TK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TP含量对其生长特性影响最大,呈极显著相关,其解释了生长特性变化的58.03%(P<0.01);(4)主成分分析表明,F2B((1.89+1.01)g)施肥处理综合排名第1,为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施肥量和方法。综合马尾松的生长特征和养分利用效率分析,复合肥与保水剂混施((1.89+1.01)g)为该区域马尾松生长更为有效的施肥方法,为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施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退化地 马尾松 施肥处理 保水剂 养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施肥对热带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及模型优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晓燕 王晶晶 +4 位作者 吴炳孙 宁松瑞 王紫璇 邱偲雨 吴耀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 [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用肥(S)及不施肥(CK))的全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应用Brooks-Corey(BC)、van Genuchten(VG)、Gardner和Log-Normal Distribution(LND)4种经验模型拟合,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及拟合精度。[结果]0—5 cm土层,在低吸力段(pF≤3.01)C处理降幅最大(0.44 cm^(3)/cm^(3));在高吸力阶段(3.01<pF≤4.18)的降幅整体偏小,H处理的降幅最大(0.05 cm^(3)/cm^(3))。5—10 cm土层,在低吸力段C处理的下降幅度最大(0.52 cm^(3)/cm^(3)),高吸力段C处理的降幅最大(0.03 cm^(3)/cm^(3))。在0—5 cm土层中,CK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9 cm^(3)/cm^(3))。在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1 cm^(3)/cm^(3))。0—5 cm土层,CK处理的土壤空隙占比(5.2%)和大孔隙占比(0.8%)最小,中等孔隙占比(48.7%)最高。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空隙和大孔隙的占比均最小。BC,VG,Gardner和LND 4种模型均可用来拟合砖红壤胶林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R 2≥0.84),不同模型的拟合精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C,VG,LND和Gardner模型。[结论]0—5 cm土层不同施肥处理中CK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5—10 cm土层所有施肥处理中C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同时,BC模型是拟合研究区内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含水率 吸湿水 沙箱排水法 比水容量 土壤孔隙分布 持水能力
下载PDF
不同肥料配合对莴笋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东 张晓玲 +3 位作者 陈益 王正银 向华辉 李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7-1812,共6页
【目的】研究N、P、K肥不同组合对莴笋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为中性和酸性菜园土上莴笋的高产优质和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7个蔬菜基地开展田间试验,7个试验点按不同NPK配合设4个处理,分别为P... 【目的】研究N、P、K肥不同组合对莴笋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为中性和酸性菜园土上莴笋的高产优质和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7个蔬菜基地开展田间试验,7个试验点按不同NPK配合设4个处理,分别为PK、NK、NP和NPK肥配合处理,另设无肥处理作对照(CK)。N、P、K养分用量分别为:N300 kg/ha,P2O5150 kg/ha,K2O 225 kg/ha。在收获期,测定莴笋产量、硝酸盐、氨基酸、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及养分含量等,并计算其养分利用效率。【结果】7个试验点中NPK肥配合处理莴笋产量为23963.41-42651.09 kg/ha,其大小顺序均为:NPK〉NP〉NK〉PK〉CK处理,相比对照处理,各处理莴笋产量均极显著增产(P〈0.01,下同),较CK提高20.79%-77.99%;莴笋硝酸盐含量为2473.11-3090.22 mg/kg,与对照处理相比,NK处理硝酸盐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他处理硝酸盐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还原糖的含量为0.928%-1.286%,相比对照处理,NP处理还原糖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他处理还原糖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氨基酸的含量为186.19-276.25 mg/kg,相比对照处理,PK处理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降低,NP和NPK处理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NK处理增加不显著(P〉0.05);莴笋Vc的平均含量为413.3-477.2 mg/kg,相比对照处理,其他处理Vc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对N、P和K三要素的平均吸收量分别为40.30-88.10、6.15-11.80和75.40-134.08 kg/ha,各肥料配施处理莴笋对N、P、K吸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与N、P肥相比,K肥利用率最高(18.4%),且N、K肥利用率变异系数较高。【结论】对于中性和酸性紫色土,均以NPK配合(N 300 kg/ha,P2O5150 kg/ha,K2O 225kg/ha)处理为莴笋优质高产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产量 品质 肥料配合 养分吸收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哲 孙增慧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9年第9期56-60,共5页
为对比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生土熟化过程中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玉米试验,以多年未耕种的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生物有机肥处理(BF)、单施有机肥处理(OF)、无公害施肥处理(NP)、常规施肥处理(CF)4种施肥处理方式,分... 为对比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生土熟化过程中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玉米试验,以多年未耕种的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生物有机肥处理(BF)、单施有机肥处理(OF)、无公害施肥处理(NP)、常规施肥处理(CF)4种施肥处理方式,分别测定了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玉米生物量等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当地土壤pH值的下降幅度,减缓表层土壤盐分累积的程度,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其中,在0~10 cm土层, BF和OF处理下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2.5%和27.7%,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54.6%和35.0%,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71.6%和40.5%;进一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得出生物有机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明显促进了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和玉米产量的增加,表明生物有机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有助于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和玉米产量的增加,这为生土熟化和减施化学肥料提供了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土壤性质 作物生物量 有机质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措施对沿淮区麦-玉周年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学博 周静 +2 位作者 崔键 马超 房春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沿淮砂姜黑土区,设置5种施肥措施(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推荐施肥+控失肥,推荐施肥+粉煤灰),探讨其对麦-玉轮作周年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轮作周年产量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 沿淮砂姜黑土区,设置5种施肥措施(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推荐施肥+控失肥,推荐施肥+粉煤灰),探讨其对麦-玉轮作周年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轮作周年产量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最高(12921kg/hm2),推荐施肥+粉煤灰处理次之(12365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2.5%、7.7%。冬小麦季:籽粒产量、氮素累积量(NAA)、氮肥利用率(NUE)、氮素吸收效率(NUPE)均以推荐施肥+粉煤灰处理较高,分别为6134 kg/hm2、180.0 kg/hm2、42.1%、0.80 kg/kg;夏玉米季:籽粒产量、NAA、NUE、NUPE则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较高,分别为6971 kg/hm2、176.5 kg/hm2、38.3%、0.65 kg/kg。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施肥+粉煤灰处理对提高沿淮砂姜黑土区麦-玉轮作周年产量、麦-玉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吸收效率较好,而长期而言,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更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沿淮地区 麦-玉轮作 周年产量 氮素利用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长白山区林下仿生栽培茖葱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光花 刘佳艺 +1 位作者 李成龙 冯博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为探究施肥处理对长白山区林下仿生栽培茖葱(Allium victoralis L.)物质积累与产量变化的影响,以长白山区敦化宽叶型茖葱植株为试验材料,对林下仿生栽培茖葱在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组合下的生物量、营养物质含量与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 为探究施肥处理对长白山区林下仿生栽培茖葱(Allium victoralis L.)物质积累与产量变化的影响,以长白山区敦化宽叶型茖葱植株为试验材料,对林下仿生栽培茖葱在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组合下的生物量、营养物质含量与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下仿生栽培茖葱植株各部分的生物量与营养物质积累。T4处理(即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50 kg·hm^(-2))有效地促进了林下仿生栽培茖葱植株各部分生物量,尤其是叶片生物量的积累,其叶片干质量最终比CK处理增加了28.57%。此外,T4处理下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26.91%、40.47%、18.56%与42.82%。综上所述,对长白山区茖葱林下仿生栽培最有效的施肥处理为T4处理,其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50、75、1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茖葱 施肥处理 长白山区 生物量 营养物质 产量
下载PDF
施肥对新平县引进番木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红丽 刘惠民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9-61,共3页
对新平县引进番木瓜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并调查冠幅、冠层厚度、叶量以及开花结实情况,结果表明:以每株施肥100 g和150 g的处理对冠幅和叶量增长效果较好,施肥对冠层厚度的增长影响较小,每株施肥150 g对单株开花结实量的增加效果较好.
关键词 番木瓜 肥料处理 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