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以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为例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东宇 李锦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7-30,共4页
研究了如何从生态角度进行城市滨河绿带的规划 ,并结合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整治实例提出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生态规划的含义、目标和方法。
关键词 城市滨河绿带整治 生态规划 汾河太原城区段
下载PDF
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42
2
作者 上官铁梁 贾志力 +2 位作者 张金屯 张峰 许念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1-39,共9页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对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植被做了分类和排序研究 ,结果将汾河太原段草地群落划分为 17个群系 ,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DCA排序进一步说明了群系的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质地和人为干扰的密切关系...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对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植被做了分类和排序研究 ,结果将汾河太原段草地群落划分为 17个群系 ,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DCA排序进一步说明了群系的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质地和人为干扰的密切关系。种的DCA排序结果证明对群落生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能客观反映群落的生境特征。此外 ,还讨论了群落的演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群丛 河漫滩草地植被 汾河 太原段
下载PDF
汾河河漫滩草地植物群落的分类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上官铁梁 贾志力 +1 位作者 许念 孔和莲 《中国草地》 CSCD 2000年第4期9-15,共7页
用组平均聚类法将汾河河漫滩草地植被分为 12个群落 ,并对每个群落的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anon -Weinor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比较群落和群落样地相关性结果表明 :群落和群落样地物种多样性有明... 用组平均聚类法将汾河河漫滩草地植被分为 12个群落 ,并对每个群落的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anon -Weinor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比较群落和群落样地相关性结果表明 :群落和群落样地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草地 植物群落 分类 物种多样性 山西
原文传递
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上官铁梁 许念 +1 位作者 贾志力 岳宝良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研究了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 :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有草本植物 17种 ,灌木 2种。其中一年生植物 15种 ,占总种数的 78.9% ,典型的湿地植物 14种 ,占总种数的 73.7% ,是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 研究了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 :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有草本植物 17种 ,灌木 2种。其中一年生植物 15种 ,占总种数的 78.9% ,典型的湿地植物 14种 ,占总种数的 73.7% ,是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的优势成分。平均密度为330 33粒 /m2 ,种平均密度最大为 2 14 6 4粒 /m2 ,最小为 4 0 0粒 /m2 。种平均密度决定于种的生态特性或结实特性 ;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特性受河水动态、土壤水分和质地、人为扰动等因素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太原段 河漫滩 草地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汾河河漫滩三种草本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上官铁梁 贾志力 +1 位作者 张红 杨丽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5,共7页
草本群落是汾河河漫滩的主要植被类型。在对汾河河漫滩植被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 3种广泛分布的典型群落 :北水苦荬群落、水莎草 +狼把草群落和苔草群落 ,用收获法对它们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这 3种群落的总生物量分别... 草本群落是汾河河漫滩的主要植被类型。在对汾河河漫滩植被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 3种广泛分布的典型群落 :北水苦荬群落、水莎草 +狼把草群落和苔草群落 ,用收获法对它们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这 3种群落的总生物量分别为 785.9g/ m2 、4 94 .6g/ m2 和 34 5.5g/ m2 ,与其它草地群落相比 ,大于荒漠草地和典型草原 ,小于草甸草原。各群落的建群种或共建种的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和各群落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例均大于 70 %。北水苦荬群落和水莎草 +狼把草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 >地下部分生物量 ,苔草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 <地下部分生物量。另外 ,通过对群落特征、干鲜重比率以及群落生物量的综合分析得出 ,水因子是影响湿地植被群落结构、组成和生物量的主导因子 ,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草本群浇 河漫滩 汾河 牧草植物
下载PDF
滨水绿地植物景观的地域性表达探讨——以临汾市汾河滨水绿地为例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清 弓弼 +1 位作者 王新 孙景芝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7-231,242,共6页
以临汾汾河流域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植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下植物景观地域性表达的相关问题;提出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的近自然群落造景的地域性表达的主要策略;研究... 以临汾汾河流域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植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下植物景观地域性表达的相关问题;提出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的近自然群落造景的地域性表达的主要策略;研究几种当地的自然群落模式,总结了几种适宜于地域性表达的近自然植物群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植物景观 汾河
下载PDF
河流的竞争——以汾河与晋陕黄河形成演化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865,共7页
竞争不但存在于生物界与人类社会,在开放的地貌系统中,地貌发展也存在可以类比于竞争的现象。分布于吕梁山东、西两侧的汾河和晋陕黄河的发展演化即为其例。汾河与晋陕黄河都是吕梁山强烈抬升而诞生的"双胞胎",分别在吕梁山... 竞争不但存在于生物界与人类社会,在开放的地貌系统中,地貌发展也存在可以类比于竞争的现象。分布于吕梁山东、西两侧的汾河和晋陕黄河的发展演化即为其例。汾河与晋陕黄河都是吕梁山强烈抬升而诞生的"双胞胎",分别在吕梁山东、西两侧由北往南流入侯马-运城盆地。盆地水位是两河下切的侵蚀基准面。在经历了上新世宽谷、早-中更新世峡谷阶段之后,晋陕峡谷终于在晚更新世溯源沟通了北面的河套古大湖,因流量急增,源头加长,晋陕峡谷迅速深切、快速发展,在与汾河的竞争中"获胜",使汾河退居到支流的地位。前人关于晋陕黄河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等3种不同观点实际上是晋陕黄河形成演化的3个不同阶段,并不矛盾。竞争导致后来居上,产生一因多果,使地貌发展复杂多变。大河不一定老,小河不一定新。地貌学研究必须开阔思路,切忌墨守成规,才能更好地认识地貌演化的规律和复杂地貌的成因,从而缩短接近真理的路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竞争 黄河 汾河 晋陕峡谷 吕梁山
原文传递
基于补水配置情景的河流水质及环境容量研究——以汾河干流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玮 褚俊英 +1 位作者 秦大庸 刘家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16,共8页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农业产区,也是全国的主要能源基地分布区域,该流域目前面临严重的水生态问题,而生态补水是改善水生态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定量评价生态补水对流域水质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汾河水质水...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农业产区,也是全国的主要能源基地分布区域,该流域目前面临严重的水生态问题,而生态补水是改善水生态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定量评价生态补水对流域水质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汾河水质水量联合模拟平台,以污染源负荷和生态补水配置情景为基础,考虑2种不同补水方案,评价了汾河干流30个主要断面的水质状况与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现状水资源条件下汾河COD和氨氮容量分别为2.67万和0.14万t/a;生态补水方案可有效改善水质,低生态补水方案补水2.5亿m3,由于考虑了生态需水,对水环境容量影响不大;高补水方案补水3.9亿m3,可相应提高汾河干流COD8%和氨氮12%的水环境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模拟 生态补水 水环境容量 汾河干流
下载PDF
引黄对受水河段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袁瑞强 牛漾聃 +1 位作者 王鹏 王仕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9-508,共10页
人类活动可明显降低地表水体水环境质量,同时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引黄调水对汾河受水河段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了引水对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人类活动可明显降低地表水体水环境质量,同时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引黄调水对汾河受水河段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了引水对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水的引入使汇入口处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水平升高,并带来新微生物物种硫杆菌属、厌氧绳菌属和亚硝化单胞菌属,新增菌种不仅在下游逐渐适应环境,而且通过上溯扩张使汇入口上游河段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引黄间歇期受水河段沉积物微生物群落逐渐恢复,优势菌转化为芽孢杆菌,乳球菌的丰度相应增加,硫杆菌属消失.丛毛单胞菌在汾河受水河段沉积物环境中较为稳定,而硫杆菌、芽孢杆菌和乳球菌容易受到引黄的影响,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水体矿物质含量及沉积物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钾.间歇期支流汇入使芽孢杆菌退化,丧失绝对优势地位,而蓝藻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引黄期支流汇入后,硫杆菌属和厌氧绳菌属分别成为汇入点下游的优势菌和亚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RNA 高通量测序 汾河 引黄入晋 跨流域调水 河流沉积物
原文传递
概率神经网络及其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侯丽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45,共4页
阐述了概率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基本结构和构建过程。根据因子选择的目的及河流的实际污染情况,确定评价因子,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NN)模型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并且应用训练好的概率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模型对汾河运城段两监测断面2010年丰水... 阐述了概率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基本结构和构建过程。根据因子选择的目的及河流的实际污染情况,确定评价因子,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NN)模型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并且应用训练好的概率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模型对汾河运城段两监测断面2010年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综合水质评价为劣Ⅴ类、Ⅴ类、劣Ⅴ类。评价结果表明,概率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评价因子 概率神经网络 汾河
下载PDF
汾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霍雪萍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397-404,共8页
以汾河流域6个主要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采集、测定和分析了沉积物中Cr、Ni、Cu、Zn、Cd、As、Hg、Pb 8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评... 以汾河流域6个主要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采集、测定和分析了沉积物中Cr、Ni、Cu、Zn、Cd、As、Hg、Pb 8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由单项污染指数分析得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为Cd>Cu>Pb>As>Cr>Hg>Ni>Zn;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认为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灵石南关>汾河二库>甘亭>石滩>平遥铁桥>汾河水库;通过潜在风险评价分析出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为Cd>Hg>As>Cu>Pb>Ni>Cr>Zn,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灵石南关>石滩>甘亭>汾河二库>汾河水库>平遥铁桥。结果表明:汾河流域Cd污染最为严重,Zn污染最轻;汾河流域下游污染情况较为严重,6个监测断面中灵石南关的污染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 重金属 沉积物 污染
下载PDF
汾河两岸两种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阴环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临汾地区,对汾河两岸人工杨树林和柳树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群落的垂直分布,群落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在该区两类林型中共获得大、中小型土壤动物13类,756只,分属3门7纲.弹尾类和螨类是两林地共有的优势类群,但它们... 在临汾地区,对汾河两岸人工杨树林和柳树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群落的垂直分布,群落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在该区两类林型中共获得大、中小型土壤动物13类,756只,分属3门7纲.弹尾类和螨类是两林地共有的优势类群,但它们在两类林地中构成的数量比例不同,而常见和稀有类群组成较为复杂且林地间的差异更为突出.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土体中的垂直分布表现为A层最多,B层和C层较少的一般规律,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为杨树林大于柳树林,而密度-类群指数(DG)和复杂性指数(Cj)表现为柳树林大于杨树林,DG和Cj比H′更好地反映了群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 人工林 土壤动物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汾河流域底栖动物eDNA宏条形码研究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13
作者 张玉蕾 刘占鑫 +1 位作者 刘凯鑫 武宇鹏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淡水大型底栖动物是淡水水质监测与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类群,底栖动物调查监测对水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DNA(Environmental DNA)技术对山西汾河中上游流域的底栖动物进行多样性调查和水生态健康评价,在12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和底泥... 淡水大型底栖动物是淡水水质监测与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类群,底栖动物调查监测对水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DNA(Environmental DNA)技术对山西汾河中上游流域的底栖动物进行多样性调查和水生态健康评价,在12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和底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汾河底栖动物eDNA宏条形码,并与同时空水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DNA宏条形码技术共检测出底栖动物4门6纲20目69科244属350种,以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为主,其中,异痣蟌属(Ischnura cruzi)为核心种。与形态学结果相比,eDNA宏条形码技术效率更高,灵敏度更好,能覆盖更多底栖动物种类。泥样与水样相比,泥样中底栖动物群落之间的差异性较小,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且泥样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指数与水质污染因子相关性更高,建议在河流底栖动物研究中采集底泥进行eDNA研究。本研究可为汾河水生态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 EDNA 底栖动物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受引黄影响的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季节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瑞强 吕嘉丽 王仕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90-2199,共10页
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季节变化对碳、氮循环和水环境演化有明显的影响.然而,受调水干预的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季节性变化尚不明确.本文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中纬度地区受引黄影响的汾河上游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 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季节变化对碳、氮循环和水环境演化有明显的影响.然而,受调水干预的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季节性变化尚不明确.本文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中纬度地区受引黄影响的汾河上游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引黄调水干预下受水河流细菌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仍然显著.夏季温度适宜,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较冬季高.核心菌群组成和结构随季节变化,然而丛毛单胞菌、黄杆菌、黄单胞菌和红环菌等的优势地位不随季节改变.河水水温和ORP的季节变化显著,是造成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季节变化的主导因子.水质较差的黄河水引入汾河后导致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提高.引水对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影响在夏季较冬季高20%左右.引黄调水对汾河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影响大于季节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季节变化 汾河 引黄入晋 跨流域调水
原文传递
基于盲数理论的汾河新店-入黄口段水环境容量及削减量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邢肖鹏 张园园 冯民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8,共6页
【目的】确定汾河新店-入黄口段的水环境容量以及污染物削减量。【方法】从水环境系统多种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以盲数理论为基础,将水文、水质盲数化,利用盲信息下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对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 【目的】确定汾河新店-入黄口段的水环境容量以及污染物削减量。【方法】从水环境系统多种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以盲数理论为基础,将水文、水质盲数化,利用盲信息下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对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分析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量。【结果】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62.3和-58.4 t/d,表明该段污染严重,水体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需要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中COD和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62.3和58.4 t/d。将该计算结果与确定性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盲数理论的不确定性方法能够较为合理、科学地确定超标严重河段的污染物削减量。【结论】基于盲数理论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考虑了河流的水文、水质等因素的实际变化,应用于实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 盲数理论 水环境容量 污染物削减量
下载PDF
基于逼近理想解法的汾河流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平 马娟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7-81,共5页
区域性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和多因素的综合评判过程。多指标综合评价是将反映研究对象不同属性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评价结果,由此反映评价对象的节水灌溉发展水平。本项目建立了以逼近理想解法(TOPSIS)... 区域性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和多因素的综合评判过程。多指标综合评价是将反映研究对象不同属性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评价结果,由此反映评价对象的节水灌溉发展水平。本项目建立了以逼近理想解法(TOPSIS)为基础的评价模型,构建汾河流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专题指标,选择了分属于专题指标的单项指标,应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单项指标权重,按照决策矩阵进行计算,得到相对贴进度即方案评价等级标准,并做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本计算模型具有计算稳定性、可靠性。(2)汾河流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汾河 逼近理想解法
下载PDF
调水和季节变化对河流沉积物古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牛漾聃 袁瑞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4-1304,共11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汾河引黄河段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的组成、相对丰度、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引黄调水和季节变化对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时水体SO42-、Cl-、Na+、K+等离子浓度、EC、TDS(总溶解固体含... 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汾河引黄河段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的组成、相对丰度、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引黄调水和季节变化对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时水体SO42-、Cl-、Na+、K+等离子浓度、EC、TDS(总溶解固体含量)、沉积物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古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夏季时沉积物pH值、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是主要环境因子.黄河水汇入后河流沉积物中出现了上游未检测到的古菌类群,如TMEG(norankfTerrestrialMiscellaneousGroup)、洛基古菌等.引黄还可以使甲烷杆菌和海洋古菌等在不适宜其生存的时期活跃起来,丰度明显增加.冬季引黄河段古菌数量增加,多样性提高,夏季则相反.季节变化改变了古菌群落的空间相似关系,然而引黄的贡献较季节变化大.研究河段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组成丰富,包含多种至今未被分类定义的古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RNA高通量测序 汾河 引黄入晋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太原市汾河河道治理工程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国宾 张力忠 梁永立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1998年第3期26-28,共3页
流经太原市区段的汾河河道人工渠化后,不仅可以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美化市区环境,而且还腾出两岸大片滩地,供开发利用,但渠化工程也会对河道带来一些影响。通过水平比尺为1∶200,垂直比尺为1∶65的泥沙模型,对太原市汾河渠... 流经太原市区段的汾河河道人工渠化后,不仅可以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美化市区环境,而且还腾出两岸大片滩地,供开发利用,但渠化工程也会对河道带来一些影响。通过水平比尺为1∶200,垂直比尺为1∶65的泥沙模型,对太原市汾河渠化治理工程进行了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渠化 泄洪河道 蓄水河道 泥沙模型试验 汾河
下载PDF
太原·晋阳的来历与变迁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振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0-45,60,共7页
"太原"之名,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但它是指古冀州晋南这一广袤的地区,而非专指某一城市。最早的"晋阳"城,是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于春秋末,即公元前497年以前,在今山西永济蒲州城遗址东南方古蒲坂建立的城防。晋... "太原"之名,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但它是指古冀州晋南这一广袤的地区,而非专指某一城市。最早的"晋阳"城,是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于春秋末,即公元前497年以前,在今山西永济蒲州城遗址东南方古蒲坂建立的城防。晋人统一山西北方后,才把太原之名移植到古并州地域,把晋阳城搬迁、新建到晋中。因有此渊源及延续关系,所以,晋中晋阳(太原)的建城史,亦应从公元前497年以前算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晋阳 蒲坂 晋南 晋中 汾水 晋水
下载PDF
汾河中游生态治理工程介休示范区河段的水土流失分析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雪梅 《山西水利科技》 2021年第3期61-63,共3页
通过介绍汾河中游生态治理工程介休示范区河段的基本情况和环境现状,分析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汾河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