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212例 被引量:191
1
作者 危杰 毛玉江 贾正中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对应用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的 2 1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以期了解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后骨折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的情况。 方法 将病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情况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 目的 对应用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的 2 1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以期了解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后骨折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的情况。 方法 将病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情况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中空加压螺丝钉内固定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达 95 %。统计学结果显示 ,对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骨折的严重程度 ,其次是骨折的复位情况和病人年龄。低龄组病人预后较差。结论 中空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 ,有很高的骨折愈合率。骨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力求早期 ,解剖复位 ,牢固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中空加压螺丝钉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 被引量:141
2
作者 危杰 周力 王满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方法对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行内固定治疗的13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年龄17~77岁,平均49.1岁;男79例,女58例。按股骨颈骨折G...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方法对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行内固定治疗的13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年龄17~77岁,平均49.1岁;男79例,女58例。按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Ⅰ型4例,Ⅱ型23例,Ⅲ型71例,Ⅳ型38例,1例未分型。闭合复位134例,切开复位3例。随访14~95个月,平均49.1个月。结果截至2001年1月,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51例(37.2%),发展成晚期塌陷者33例(24.1%)。49例(96.1%)病变在伤后5年内发现,伤后第2年和第3年发现的例数最多。活动受限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次为跛行和疼痛;晚期塌陷组中约有30%的病例没有明确疼痛主诉,但平均Harris评分低于早期坏死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晚期塌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的复位质量(包括对线和对位)均对病变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60岁以上者有较低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及晚期塌陷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X线片的分析提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的位置与预后可能存在一定关系。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至少随访5年,伤后2~3年应密切观察。股骨颈骨折的原始移位程度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骨折 晚期 术后 转归 疼痛 患者 发生 病变 跛行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1
3
作者 常再平 王林 +2 位作者 李龙 贺容博 李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2116-2118,2109,共4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受诊的...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受诊的ONFH患者87例,按照其所用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共43例病例;研究组采用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共44例,比较两组Harri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变及统计并发症信息。结果:研究组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ONFH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HARRIS评分 股骨头坏死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多中心多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量:78
4
作者 周锦春 郭敦明 +4 位作者 王青 陈哲峰 崔维顶 范卫民 刘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调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探讨各影响闪素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江苏地区2001至2010年期间接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股骨头坏死作为观察... 目的调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探讨各影响闪素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江苏地区2001至2010年期间接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股骨头坏死作为观察指标,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伤侧、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手术前时间间隔、骨折复位质量、术后患肢不负重时间、内固定排列方式以及内固定是否取出作为相关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随访获得1849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平均随访时间(6.5±2.7)年。共有246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3.3%。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时间平均为伤后(17.0±4.6)个月(8-72个月)。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1603例患者调查时髋关节Harrs评分平均为(93.8±8.9)分(78-100分)。多冈素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有相关性(OR=2.078,3.423)。结论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町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复位质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LOGISTIC模型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9
5
作者 马文辉 张英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426-1433,共8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其死亡率和病残率较高,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其临床治疗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至今,它的治疗及结果等许多方面仍遗留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目的:回顾总结了股骨颈骨折的两种主要并发... 背景: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其死亡率和病残率较高,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其临床治疗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至今,它的治疗及结果等许多方面仍遗留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目的:回顾总结了股骨颈骨折的两种主要并发症发生及防治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种损伤并发症发生的机制,对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有指导意义。方法:总结并归纳了发表于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的关于股骨颈骨折的研究文献。对于有关多发伤或与股骨颈骨折无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则不予参考,另外,特别关注股骨颈骨折并发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241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上述筛选标准,并以近5-10年文献为主,排除182篇内容与课题目的不符的文献,纳入59篇。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高,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其治疗效果受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质情况、伴发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迄今为止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尚无统一的意见,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并不能只根据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患者的年龄,临床医师必须对影响患者骨折愈合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再决定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更合适,否则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或引起并发症,增加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股骨颈骨折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找到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所有骨科医生所面临的挑战,而骨折内固定加上骨诱导材料的应用可能为进一步提高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指出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颈骨折 并发症 治疗 缺血坏死 骨不连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57
6
作者 刘兴华 王满宜 蒋协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 (dynamichipscrew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 ,探讨头钉尖顶距 (TAD)与头钉拔出的关系。 方法 我院 1993年 3月~ 2 0 0 0年 9月以 13 5°DHS治疗转子间骨折 163例 (165髋 ) ,患者平均年龄 47岁。术...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 (dynamichipscrew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 ,探讨头钉尖顶距 (TAD)与头钉拔出的关系。 方法 我院 1993年 3月~ 2 0 0 0年 9月以 13 5°DHS治疗转子间骨折 163例 (165髋 ) ,患者平均年龄 47岁。术后测量头钉TAD。 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 2年半。 1侧头钉拔出 ,余 164侧骨折顺利愈合 ,愈合时间平均 3 .5个月。 1例头坏死 ,1例慢性感染。头钉TAD平均 3 1mm ,拔出者TAD为 48mm。 结论 DHS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对年轻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7
作者 毛玉江 危杰 +2 位作者 周力 王满宜 苏建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6期3256-3259,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行空心钉治疗的21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资料.病人年龄13~70岁,平均45.2岁.骨折的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32例,Ⅲ型107例,Ⅳ型53例.随访期限12~101个...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行空心钉治疗的21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资料.病人年龄13~70岁,平均45.2岁.骨折的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32例,Ⅲ型107例,Ⅳ型53例.随访期限12~101个月,平均32.7个月.结果 9例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率95.8%.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70例(33.0%),发展成股骨头晚期塌陷30例(14.3%).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现时间大多数在伤后3年内(95.7%).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晚期塌陷的主要相关因素是骨折Garden分型 (P=0.0002).年龄>60岁、受伤至手术间隔<14 d、复位后正侧位Garden指数均在155~180度者有较低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晚期塌陷率.结论骨折Garden分型是影响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晚期塌陷的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急诊手术及良好的骨折复位有助于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头坏死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 被引量:39
8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3 位作者 杜靖远 肖宝钧 李进 叶树楠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索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新方法。方法 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52 0 0 μg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 2、4周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情况 ,组织形态学分析术... 目的 探索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新方法。方法 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52 0 0 μg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 2、4周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情况 ,组织形态学分析术后 2、4周修复区血管生成情况及术后 6、8周股骨头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 2周免疫组化证实基因转染组股骨头内有VEGF表达 ,组织形态学检测发现术后 2、4周转染基因的股骨头内血管生长快于对照组 ,术后 4、8周转染基因股骨头新骨形成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利用VEGF基因转染刺激坏死骨组织内血管再生 ,可促进坏死骨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SARS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3
9
作者 陈卫衡 张强 +6 位作者 刘道兵 张洪美 张磊 顾力军 孙钢 赵铁军 周卫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7期388-390,共3页
目的 :探讨SARS并发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 86例经激素治疗后痊愈的SARS康复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 ,以及相关影像和生化检查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 :86例患者中 ,确诊为股骨头坏死 4 6例 ,发病率达 5 3 5... 目的 :探讨SARS并发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 86例经激素治疗后痊愈的SARS康复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 ,以及相关影像和生化检查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 :86例患者中 ,确诊为股骨头坏死 4 6例 ,发病率达 5 3 5 %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34例。在确诊的病例中 ,4 1例 3~ 6个月内双侧发病 ;4 3例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所有病例普通X线均无异常表现而MRI都有明显异常表现 ;有 7例伴有同侧股骨干和髌骨坏死 ,3例肱骨头出现坏死 ;血浆脂质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结论 :SARS并发的股骨头坏死具有发病率高 ,发病快 ,MRI和血脂指标变化明显等发病特点。MRI早期变化明显 ,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并发症 股骨头坏死 发病特点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激素
下载PDF
骨髓多能干细胞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3
10
作者 季卫锋 童培建 +2 位作者 郑文标 厉驹 肖鲁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多能干细胞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和机理研究。方法利用Shwartzman反应加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造成兔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在兔股骨抽取骨髓,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多能干细胞,使之大量增殖。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骨髓多能干细胞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和机理研究。方法利用Shwartzman反应加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造成兔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在兔股骨抽取骨髓,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多能干细胞,使之大量增殖。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丹参组(注射丹参和尿激酶)、干细胞组(注射骨髓多能干细胞)、综合组(注射骨髓多能干细胞、丹参和尿激酶),于治疗后的2、4周分批处死动物后进行各种指标检测,包括X线钼靶摄影、常规HE染色切片、四环素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电镜扫描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兔造模成功后出现股骨头坏死表现,高选择性旋股内、外动脉插管药物治疗后2、4周,X线表现骨质密度改变明显好转。病理组织学表现空骨陷窝减少,成骨细胞增多,新骨形成。四环素荧光标记显示坏死修复区荧光带鲜亮,边界增宽。电镜扫描下可见坏死区纤维组织杂乱,成骨细胞内细胞器丰富,空骨陷窝减少。经多能干细胞动脉灌注治疗后显示在时间和效果方面更优越。结论高选择性股动脉灌注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能加速兔股骨头的再血管化和再骨化进程。骨髓多能干细胞比丹参显效时间更快捷,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多能干细胞 动脉灌注 骨生成
下载PDF
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多元相关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刘粤 张长青 孟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及其多元关系。方法对1999年5月~2004年5月间收治的30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对随访资料完整的99例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影响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及其多元关系。方法对1999年5月~2004年5月间收治的30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对随访资料完整的99例患者资料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即对其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时间、复位质量、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及术前是否行牵引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9例患者获平均24.5个月(8~60个月)随访。1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5.2%,发生坏死的时间为术后8~50个月。由复位质量、术前牵引、年龄及年龄×取出内固定构成的多因素组对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最显著。结论闭合复位质量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影响程度极大;不良位置的术前牵引可能加重股骨头坏死;年龄在多因素共同影响中的相对危险度不大;Garden分型是判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一项重要指标,与骨折复位质量具有相关性,但其并非是多因素共同影响下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相关因素 空心钉
原文传递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对比研究及检查途径探讨 被引量:51
12
作者 刘吉华 高振华 +2 位作者 徐爱德 徐文坚 汪敬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MRI、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和X线平片 4种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敏感性和准确性 ,建立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检查途径。方法 分析和总结 4 2例 6 6髋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MRI、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和X线平片 4种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敏感性和准确性 ,建立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检查途径。方法 分析和总结 4 2例 6 6髋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早期 (FicatⅠ~Ⅱ期 )成人FHN病人的髋关节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同期行MRI、CT、SPECT和X线平片检查。结果  (1) 6 6髋中 ,6 3髋股骨头MRI出现“线样征” ,其中 32髋为单线征 ,2 1髋为双线 ,10髋为三线。CT上对应部位显示为较模糊的高密度硬化线 33髋 ,高密度硬化线内侧伴行低密度带 9髋 ,软组织低密度线伴两侧高密度硬化线 4髋 ,未成线的高密度硬化斑点 13髋 ;SPECT上呈环形和弧形放射性浓聚带 38髋 ;X线平片上硬化条带 2 3髋。 (2 ) 6 6髋中 ,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MRI上“线样征”、CT上承重区周围高密度硬化线、SPECT上股骨头基底部或颈部环形和弧形放射性浓聚带以及X线平片上模糊硬化带相互对应 ,为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象。综合比较对早期成人FHN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MRI最高 ,其次CT和SPECT相当 ,X线平片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影像学 对比研究 检查途径 MRI CT SPECT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力学因素 被引量:48
13
作者 张永飞 张义修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探讨力学因素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对 147例股骨颈骨折术后的病例进行了 5~ 10年随访 ,发生 31例股骨头坏死。分析比较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时间、骨折的复位质量、年龄分布及下床不负重活动的时间与发生... 目的 探讨力学因素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对 147例股骨颈骨折术后的病例进行了 5~ 10年随访 ,发生 31例股骨头坏死。分析比较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时间、骨折的复位质量、年龄分布及下床不负重活动的时间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结果  30例 (96 . 8% )股骨头坏死发生于骨的塑形期内 (0~ 3年 ) ;骨折复位质量越差—应力改变越大、股骨头坏死率也越高、GardenⅠ级 2 . 4%、Ⅱ级 6 . 8%、Ⅲ级 33. 3%、Ⅳ级 46 . 7% ;青少年组头坏死发生率为 2 8.1%、其它年龄组为 19. 1%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与不负重活动的时间无必然关系 ,大于 3个月下床股骨头坏死率为 2 0 .7%、小于 3个月其坏死率为 2 2 . 6 %。结论 应力因素改变在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病理演变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股骨头环死的发生是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应力因素 力学因素
下载PDF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孙欣 曾荣 +4 位作者 胡资兵 郭伟韬 陈思圆 王斌 陈俊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于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72例新鲜股骨颁骨折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折一期获得愈合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7例,女65例;年龄13—55...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于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72例新鲜股骨颁骨折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折一期获得愈合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7例,女65例;年龄13—55岁,平均38.5岁;骨折按照Garden分型:I型6例,Ⅱ型40例,III型90例,Ⅳ制3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8.3d。根据随访期间患者影像学表现将患者分为股骨头坏死组与股骨头无坏死组,统计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对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各项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2例患行术后获平均54个月(30~86个月)随访,共有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8.1%;术后4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5.9分(57~99分)。股骨头坏死发生与取出内固定、骨折分型(III、IV型)、年龄、性别(女性)及术后负重时间(〉2个月)显著相关,其中与取出内固定最为相关(P=0.002)。结论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加压空心螺钉取出可能对股骨头血运产生不利影响,加压空心螺钉取出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股骨头坏死
原文传递
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与肾阳虚证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7
15
作者 肖鲁伟 童培建 +1 位作者 赵万军 沃兴德 《中医正骨》 1998年第4期3-4,共2页
为探讨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与肾阳虚证之间的关系。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诱导家兔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形态和功能的抑制状态等作为观察肾阳虚的客观指标,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激素诱导的兔股骨... 为探讨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与肾阳虚证之间的关系。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诱导家兔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形态和功能的抑制状态等作为观察肾阳虚的客观指标,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激素诱导的兔股骨头坏死,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从形态到功能均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垂体、肾上腺重量减轻,镜下明显萎缩(尤以肾上腺皮质萎缩更加明显);用右归饮治疗,能拮抗激素诱导的兔股骨头坏死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状态,并能改善坏死的股骨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 病理学 中医病机 阳虚
下载PDF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刘吉华 杜玉清 徐爱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CT表现和新征象。方法 回顾性阅读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12 7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片 ,分析其征象及变化。结果 CT表现 :股骨头完整组有 90个关节 ,其中单纯高密度硬化 6 ...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CT表现和新征象。方法 回顾性阅读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12 7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片 ,分析其征象及变化。结果 CT表现 :股骨头完整组有 90个关节 ,其中单纯高密度硬化 6 7个股骨头 ,伴低密度区者 2 3个股骨头。股骨头塌陷组 111个髋关节 ,其中 2 5个股骨头示单纯高密度硬化 ,86个伴低密度区。 43个股骨头内出现气体。随访病例中 ,股骨头外形和密度也表现出一定规律。结论 股骨头内单纯高密度硬化是本病的早期征象 ,其特殊的形态组合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CT 诊断
原文传递
股骨头坏死的证素辨证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王荣田 林娜 +5 位作者 陈卫衡 朱文锋 刘道兵 谢斌 周宇 何海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5-499,共5页
目的提取股骨头坏死的证素,分析证素组合规律,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方法设计股骨头坏死的证候量表。运用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软件对23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辨证,确立病位、病性证素;采用聚类、频数分析法探讨证素组合... 目的提取股骨头坏死的证素,分析证素组合规律,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方法设计股骨头坏死的证候量表。运用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软件对23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辨证,确立病位、病性证素;采用聚类、频数分析法探讨证素组合规律及疾病不同分期证素分布特征。结果股骨头坏死的病位证素主要有筋骨、肾、脾、肝,筋骨在Ⅱ期、Ⅲ期、Ⅳ期出现频率均超过90%,肾在Ⅲ期、Ⅳ期出现频率较高,脾在Ⅰ期、Ⅱ期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肝在Ⅳ期出现频率较高;主要病性证素有痰(湿)、血瘀(气滞)、阳虚、寒、气虚、阴虚、血虚,痰(湿)在Ⅰ期、Ⅱ期、Ⅲ期的出现频率均超过70%,血瘀(气滞)在各期出现频率均超过50%,阳虚在Ⅲ期、Ⅳ期出现频率超过50%,寒在Ⅲ期、Ⅳ期出现频率接近50%,阴虚在Ⅳ期出现频率超过50%,气虚、血虚在各期的出现频率均在50%以下。证素寒、痰、肾、阳虚等多相兼,脾、气虚、湿、血虚等多相兼,肝、阴虚、精亏等多相兼,气滞、血瘀多相兼。证素组合形式有24种,其中2项、3项、4项、5项组合者较多。结论股骨头坏死的病位证素以筋骨、肾、脾、肝为主,早期以筋骨、脾为主,中期以筋骨、脾、肾为主,晚期以筋骨、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以痰(湿)、血瘀(气滞)、寒、阳虚、阴虚、气虚为主;痰(湿)、血瘀(气滞)是贯穿于疾病全过程的病机关键;痰、或湿、或血瘀兼其他证素是该病的病性证素组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证候 证素 辨证
原文传递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45
18
作者 谭美云 郭杏 张忠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3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35~62岁,平均50.6岁...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3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35~62岁,平均50.6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手术后8~26个月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平均17.1个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时间距初次手术时间为15~48个月,平均27.2个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Ficat分期:Ⅲ期8例,Ⅳ期24例。术前改良Harris评分(40.9±9.8)分。本组患者均采用生物型人工关节。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全部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8.3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0.8±4.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8%。术中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C型),2例出现股骨近端劈裂骨折,相应处理后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未见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3
19
作者 俞银贤 易诚青 +1 位作者 马金忠 王秋根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8期702-707,共6页
目的 :对比在学习曲线阶段的微创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评估微创直接前入路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 目的 :对比在学习曲线阶段的微创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评估微创直接前入路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48例股骨头坏死FicatⅢ或Ⅳ期患者,患者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其中DAA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2±4.3)岁;后外侧入路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6±4.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时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及股骨柄假体颈干角。术后1、6个月和5年时分别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髋关节功能及患髋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平均60.4个月(48~73个月)。手术时间DAA组为(78.30±5.08)min,后外侧入路组为(75.61±10.60)min,术中出血量DAA组为(351.30±21.46)ml,后外侧入路组为(362.20±26.15)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卧床时间DAA组为(2.05±1.10)d,后外侧组为(3.30±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髋臼杯外展角和股骨柄假体颈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个月及5年,两组HHS与髋关节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AA组有1例术中损伤旋股外侧动脉升支,1例大转子骨折,1例表浅伤口感染。后外侧组发生1例髋关节后脱位。两组末次随访时均无假体松动。结论:采用微创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FicatⅢ期或Ⅳ期均可以获得较好疗效,但在学习曲线阶段,针对复杂病例微创DAA较传统的后外侧入路其优势可能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直接前入路 学习曲线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林乔龄 张嵩图 +1 位作者 陈联源 王建云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 ,为正确指导临床治疗、防治股骨头缺血坏死提供一个可靠依据。方法  2 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 :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向模型组动物腹腔内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 ,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在第 8...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 ,为正确指导临床治疗、防治股骨头缺血坏死提供一个可靠依据。方法  2 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 :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向模型组动物腹腔内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 ,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在第 8次注射激素后第 4天模型Ⅰ组和对照Ⅰ组各取5只动物进行取材实验 ,于注射激素后第 30天模型Ⅱ组和对照Ⅱ组各取 5只进行同上实验。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股骨头外观、股骨头结构 ,测定骨密度。结果 模型组动物较对照组股骨头骨质疏松 ,易于剖开凿切 ,镜下空骨陷窝数增多 ,脂肪细胞增多 ,骨小梁变细、稀疏中断 ,骨密度明显减低。结论 认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期间经历了一个共同的病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理过程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