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女性犯罪的现状与特点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康树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3期85-92,共8页
女性犯罪在数量上相对于男性来说是较少的。但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女性犯罪的绝对数增长幅度较大,犯罪率急剧上升。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女性犯罪具有发泄某种愤懑情绪的报复性,且大多具有恶逆变倾向,即先是受害人,后转为加害人;... 女性犯罪在数量上相对于男性来说是较少的。但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女性犯罪的绝对数增长幅度较大,犯罪率急剧上升。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女性犯罪具有发泄某种愤懑情绪的报复性,且大多具有恶逆变倾向,即先是受害人,后转为加害人;犯罪的形式日益以团伙的形式出现,并逐步趋向男性化,且具有欺骗性、贪婪性及官能享受性。西方女性犯罪则多表现为杀婴、坠胎、卖淫,以及盗窃、伤害、诈骗、冒领、伪造文书、伪造货币等。通过比较,应该承认我国女性犯罪与西方国家相比增长速度较快,其中,性犯罪、杀人犯罪在我国是成倍增长的,同时无论从量上或者质上分析,都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应引起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女性犯罪呈上升的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现状 西方国家 主要特点 增长速度 绝对数 犯罪率 受害人 男性化 欺骗性 上升 伪造 货币 部门
下载PDF
女性犯罪心理研究现状及趋向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海燕 《政法学刊》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犯罪的比率迅速上升,女性犯罪的类型也呈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由于传统上男性一直是犯罪的主体,对女性犯罪的研究因此受到了忽视。开展女性犯罪心理研究不仅是国际女性犯罪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为公安侦查...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犯罪的比率迅速上升,女性犯罪的类型也呈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由于传统上男性一直是犯罪的主体,对女性犯罪的研究因此受到了忽视。开展女性犯罪心理研究不仅是国际女性犯罪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为公安侦查、审讯、抓捕各个工作环节以及对女犯的司法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类型上。一般的经验型的理论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较少;单一犯罪类型的研究较多,而不同犯罪类型间的比较研究较少;单一因素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研究较多,而多种因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应用研究与实证研究是女性犯罪心理研究的主要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现状 犯罪心理 女性犯罪 心理研究 犯罪类型 关系研究 犯罪行为 世界范围 客观需要 形势发展 改造工作 工作环节 不足之处 研究趋向 实证研究 多元化 实证性 经验型 单一 主体 侦查 公安 审讯 司法
原文传递
有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女性罪犯缓解期抑郁障碍防御方式及人格障碍倾向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健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有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的缓解期抑郁障碍女性罪犯患者防御方式及人格障碍倾向性特征,为预防罪犯自杀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某监狱在押女性罪犯进行横断面普查,确诊为缓解期抑郁障碍患者138例,其中有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62例(... 目的探讨有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的缓解期抑郁障碍女性罪犯患者防御方式及人格障碍倾向性特征,为预防罪犯自杀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某监狱在押女性罪犯进行横断面普查,确诊为缓解期抑郁障碍患者138例,其中有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62例(自杀组)、无自杀意念、无自杀未遂76例(无自杀组),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及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对两者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自杀组更多地使用投射、潜意识显现、抱怨、分裂、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和假性利他、隔离、消耗倾向等中间型防御方式,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方式。自杀组患者中人格障碍PDQ-4+阳性率为58.06%(36/62),显著高于无自杀组28.95%(22/76)(P<0.01)。自杀组在PDQ-4+的边缘型、偏执型、被动攻击型、分裂型、抑郁型、反社会型、强迫型人格障碍得分明显高于无自杀组(P均<0.05)。结论女性罪犯抑郁障碍患者心理防御机制方面的缺陷、人格障碍的共病是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人格障碍 防御方式 女性罪犯 自杀
下载PDF
基于社会纽带理论的女犯出监教育模式研究
4
作者 吴一澜 佟欣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53,共11页
出监教育是监禁机关对罪犯改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罪犯回归社会的重要衔接步骤。近年来,女性罪犯呈现出以新型财产犯罪为主、刑期较短、中年居多、收入稳定性差等特点,但现有出监教育与女犯教育需求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本研究基于社... 出监教育是监禁机关对罪犯改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罪犯回归社会的重要衔接步骤。近年来,女性罪犯呈现出以新型财产犯罪为主、刑期较短、中年居多、收入稳定性差等特点,但现有出监教育与女犯教育需求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本研究基于社会纽带理论,采用调查问卷和SPSS统计方法,对女性罪犯出监教育现状进行评估、对女性出监教育需求进行精准画像,并据此提出更加匹配的出监教育模式:适应性恢复与家人的依恋情感纽带;分层设置技能培训课程形成稳定的社会承诺;以现代化治监理念对接女犯出监种类需求。使出监教育效能真正发挥,女犯更好回归并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监教育 社会纽带理论 女性罪犯
下载PDF
服刑女犯述情障碍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刚 林海程 +4 位作者 钟天平 许明智 陈优康 钟卫芳 谢小芬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9-940,共2页
目的探讨服刑女犯人的述情障碍与自我和谐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系统抽取法抽取广东省某女子监狱100名犯人和50名工厂女工人为样本,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自我和谐量表(SCCS-35)和自制一般调查表为调查工具,集中回答问卷... 目的探讨服刑女犯人的述情障碍与自我和谐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系统抽取法抽取广东省某女子监狱100名犯人和50名工厂女工人为样本,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自我和谐量表(SCCS-35)和自制一般调查表为调查工具,集中回答问卷。结果服刑女犯人的TAS-1评分[(3.00±0.69)分]和TAS4[(2.79±0.65)分]差于对照组[分别为(2.21±0.63)分,(2.09±0.4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SCCS总分、SCCS-3差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发现服刑中女犯人的TAS总分、TAS-1和TAS-2均与SCCS总分、SCCS-1、SCCS-3呈显著正相关(P〈0.01);TAS-3与SCCS-2呈正相关(P〈0.05),与SCC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TAS-4与SCCS-2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SCC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入选自我和谐方程的变量有TAS4,TAS-2,TAS-1,TAS-3,犯罪类型,能联合预测自我和谐68.3%的变异量。结论服刑中女犯人的述情障碍和自我和谐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犯人 服刑 自我和谐 述情障碍
原文传递
女性罪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及创伤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健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540-542,545,共4页
目的了解女性罪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及创伤事件特征。方法采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合罪犯精神障碍线索调查表为筛查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为标准,用DSM-IV-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为确诊工具,... 目的了解女性罪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及创伤事件特征。方法采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合罪犯精神障碍线索调查表为筛查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为标准,用DSM-IV-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为确诊工具,对某监狱在押女性罪犯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结果 2 186名女性罪犯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终生患病率和最近1个月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分别为1.41%(31/2 186)和1.01%(22/2 186)。终生患病的31例患者中,创伤事件依次为目睹家庭暴力11例(35.48%),被虐待7例(22.58%),爱人或亲密朋友的突然死亡4例(12.90%),被攻击、抢劫4例(12.90%),性侵犯2例(6.45%),其他3例(9.68%)。6例(19.35%)经历过2件创伤性事件,3例(9.68%)经历过多重创伤。31例患者中,GAF评分41~50分6例,51~60分15例,61~70分8例,71~80分2例,≤60分占67.74%(21/31)。结论女性罪犯是经历精神创伤和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加大对女性罪犯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罪犯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事件 现况调查
下载PDF
服刑女犯人人格特征与述情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海程 李刚 +5 位作者 钟天平 薛玫 梁勇 陈优康 钟卫芳 谢小芬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服刑女犯人的情感辨认和交流能力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父系。方法采用系统抽取法抽取广东省某女子监狱88名犯人和50名工厂女工人为样本,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业心理调查表(CPI-RC)和自制一般调查表... 目的探讨服刑女犯人的情感辨认和交流能力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父系。方法采用系统抽取法抽取广东省某女子监狱88名犯人和50名工厂女工人为样本,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业心理调查表(CPI-RC)和自制一般调查表为调查工具,集中回答问卷。结果服刑中女犯人在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3.00±0.69)分]和外向性思维[(2.79±0.65)分]差于对照组[(2.21±0.63)分,(2.09±0.4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职业地位差、财产型犯罪者“情感表达不能”明显;TAS-26的总分及因子分与CPI—RC的各分量表存在广泛的显著性负相关,(P〈0.05~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的人格特征对述情障碍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并能较好解释各自的影响作用。结论TAS-26与社会认可的良好个性特征的多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性关系,部分人格特征能较好解释述情障碍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犯人 述情障碍 人格特征
下载PDF
女性犯罪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兆玺 陈修哲 +6 位作者 秦世梅 薛继芳 郝伟德 吕晓敏 刘丙伦 满昌华 张志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女性犯罪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女犯和以年龄、文化、职业匹配的女性各 2 0 0名 ,应用MMPI、SCL -90、FES -CV等调查表进行测查。结果 :女犯存在的心理及家庭问题均较对照组多 (P <0 0 5~ 0 0 1) ;Log... 目的 :探讨女性犯罪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女犯和以年龄、文化、职业匹配的女性各 2 0 0名 ,应用MMPI、SCL -90、FES -CV等调查表进行测查。结果 :女犯存在的心理及家庭问题均较对照组多 (P <0 0 5~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与犯罪有关的主要因素为家庭亲密度低、既往重大躯体和精神疾病史、个人不良嗜好等 ;从MMPI的个体分析结果显示 ,在监女犯心理偏离占 84 0 3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 81%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女性犯罪的危险因素既有心理社会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犯罪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MMPI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女性犯罪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鲍云飞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0-62,共3页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女性犯罪的预防,就是通过关注女性这个弱势群体的教育状态与就业发展空间,正视女性犯罪的诱发因素,进而从提高女性自身素质与关注女性就业方面进行女性犯罪预防,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弱势群体 女性犯罪 预防 教育 就业
下载PDF
警察讯问话语中的提问方式对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
10
作者 杨慧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7-22,共6页
本文归纳了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几种主要提问方式,结合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探讨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时因提问方式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心理反应,以便在警察讯问中把握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点,攻破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提... 本文归纳了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几种主要提问方式,结合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探讨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时因提问方式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心理反应,以便在警察讯问中把握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点,攻破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提高讯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讯问 提问方式 女性犯罪嫌疑人 心理反应
下载PDF
在监女犯自我概念、述情障碍与应对方式研究
11
作者 丁雪红 刘华民 +1 位作者 穆海燕 吕冬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研究在监女犯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84名在监女犯进行自我概念、述情障碍和应对方式的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女犯自哉概念低于其他群体,述情障碍明显,应对方式策略... 目的研究在监女犯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84名在监女犯进行自我概念、述情障碍和应对方式的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女犯自哉概念低于其他群体,述情障碍明显,应对方式策略偏差。犯罪类型影响女犯的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批评(F:3.028、3.373、4.314,均P〈0.05);服刑年限与外向思维相关,年龄与自我批评、合理化相关(r=0.134、-0.136、0.149,均P〈0.05);婚姻状况影响自我认同、情感描述障碍、自责、退避和合理化(F=3.553、3.729、5.327、3.348、5.534,P〈0.05~0.01);文化程度对积极自我概念、述情障碍和自责有显著影响(F=5.590、14.997、7.768,P〈0.05—0.001);家庭居住地影响积极自我概念和述情障碍(t=3.078、-2.939,均P〈0.01);经济收入对自我概念和自责有显著影响(F=4.630、3.860,均P〈0.05)。结论提高在监女犯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降低述情障碍,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促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监女犯 自我概念 述情障碍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女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测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力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调查女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方法 本研究采用王征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姜乾金制订的特质应对问卷 ( TCSQ)、服刑人员档案和自编项目问卷收集有关数据资料 ,对 3 78名女性服刑人员做测查。结果 女性服刑人员中阳性... 目的 调查女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方法 本研究采用王征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姜乾金制订的特质应对问卷 ( TCSQ)、服刑人员档案和自编项目问卷收集有关数据资料 ,对 3 78名女性服刑人员做测查。结果 女性服刑人员中阳性症状者出现率较高 ,共 3 72人 ,达整个群体的 98.41 %。被试在 9个因子上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74.6%和 61 .9% ,且在偏执、敌对、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因子上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和症状反应程度都明显高于普通群体 ,而且其心理障碍的检出率高于国内大学生、宗教徒、驻藏官兵、慢性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服刑人员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特质应对问卷 心理障碍
下载PDF
论女性罪犯关押期间心理表现的双重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佩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50,共7页
女性罪犯在服刑关押期间,大多表现为心理上的双重性:渴望家人关心却又害怕家人关怀;不关心世事却又敏感多疑;冷漠保护自己却又渴望得到真正的关怀;不相信狱警却又需要引导;同室相戒却又需要相互帮助等。针对这样的双重心理,可采用家人... 女性罪犯在服刑关押期间,大多表现为心理上的双重性:渴望家人关心却又害怕家人关怀;不关心世事却又敏感多疑;冷漠保护自己却又渴望得到真正的关怀;不相信狱警却又需要引导;同室相戒却又需要相互帮助等。针对这样的双重心理,可采用家人弹性关心、帮助女性罪犯树立自信心、有效防止攻击性行为发生、消除戒备心理等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使女性罪犯的心理状态趋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罪犯 关押 心理双重性 弹性 自信心 攻击性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罪犯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健 卢海 +7 位作者 莫娉婷 周学晟 邓长河 覃淑琳 李丹 邬文英 吴朝坤 王小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3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罪犯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制定监狱环境罪犯精神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合罪犯精神障碍线索调查表为筛查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为标准,用DSM-Ⅳ...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罪犯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制定监狱环境罪犯精神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合罪犯精神障碍线索调查表为筛查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为标准,用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为调查确诊工具,对某监狱在押女性罪犯进行横断面普查。用大体功能量表(GAF)评定社会适应和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2186人完成调查,调查完成率为97.31%。女性罪犯精神障碍总终生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分别为22.54%和12.76%。结论女性罪犯精神障碍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特别是重性抑郁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罪犯 精神障碍 患病率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美国女犯矫正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木高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美国监狱中关押罪犯的数量位居全球之首,监狱中女犯的数量同样庞大。女犯矫正制度成为美国矫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女犯的特殊性,在矫正制度上与男性罪犯有一定的差别,有一定的女性特色,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是美国女犯矫正制... 美国监狱中关押罪犯的数量位居全球之首,监狱中女犯的数量同样庞大。女犯矫正制度成为美国矫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女犯的特殊性,在矫正制度上与男性罪犯有一定的差别,有一定的女性特色,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是美国女犯矫正制度存在很多问题,结果导致女性罪犯释放后重新犯罪率较高,矫正效果很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监狱 女性罪犯 矫正制度
下载PDF
北京市X区女犯社区矫正工作调查分析——以性别为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红枚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X区社区矫正女犯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女犯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建议在女犯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和视角,建立专门的谈话室,加强对女性矫正对象的分类帮...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X区社区矫正女犯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女犯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建议在女犯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和视角,建立专门的谈话室,加强对女性矫正对象的分类帮扶和培训,吸收社会资源参与女犯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妇联在女犯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犯 社区矫正 社会性别 帮扶 妇联
下载PDF
女性罪犯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健 卢海 周学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监狱女性罪犯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探讨可能影响的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普查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11月广西某监狱在押女性罪犯2186例为调查对象,采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精神障碍8项高位因素筛查表和编制的... 目的了解监狱女性罪犯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探讨可能影响的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普查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11月广西某监狱在押女性罪犯2186例为调查对象,采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精神障碍8项高位因素筛查表和编制的罪犯精神疾病线索调查表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对调查对象进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结果诊断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34例,终生患病率为1.56%,现患28例,时点患病率为1.28%。结论在女性罪犯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治疗是监狱的突出问题,其解决办法对保证监狱监管安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流行病学调查 女性罪犯
原文传递
在监女犯自我概念高低的心理差异研究
18
作者 丁雪红 吕冬梅 +1 位作者 吴玲 王妹 《宿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1-44,共4页
采用TA S-20、TSCS、CSQ量表对284名在监女犯进行问卷测量,从中筛选出75名高自我概念者和76名低自我概念者,对其述情障碍和应对方式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伴随女犯自我概念的提高,自我概念各分项也有显著正向提高;述情障碍呈明显... 采用TA S-20、TSCS、CSQ量表对284名在监女犯进行问卷测量,从中筛选出75名高自我概念者和76名低自我概念者,对其述情障碍和应对方式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伴随女犯自我概念的提高,自我概念各分项也有显著正向提高;述情障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得分也随之提高,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和退避"的得分则随之下降。女犯的自我批评与"认同障碍"、"幻想"、"暴力犯罪"有一定的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监女犯 自我概念 自我批评 述情障碍 应对方式
下载PDF
述情障碍对在监女犯心理健康的影响
19
作者 丁雪红 刘华民 +1 位作者 穆海燕 殷凌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采用TAS-20、TSCS、CSQ量表对284名在监女犯进行问卷测量,从中筛选出152名高述情障碍者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高述情障碍女犯的积极自我概念下降而消极自我批评上升,应对问题的成熟方式趋于下降,而不成熟和... 采用TAS-20、TSCS、CSQ量表对284名在监女犯进行问卷测量,从中筛选出152名高述情障碍者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高述情障碍女犯的积极自我概念下降而消极自我批评上升,应对问题的成熟方式趋于下降,而不成熟和混合型方式趋于上升;高述情障碍与TSCS量表的总分和PH、PER、SO、ID、SA、B因素有显著负相关,与SC以及CSQ量表的"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有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监女犯 高述情障碍 自我概念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家庭暴力受虐女性服刑人员犯罪被害化问题研究
20
作者 王燕 张晋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2-48,共7页
家庭暴力受虐女性犯罪被害化取决于微观层面父母对女性受教育的支持程度和社会对受虐女性权利的社会保护程度。调查发现,原生家庭社会支持不足、自身受教育程度低和国家对受虐女性权利保护不足,对家庭暴力受虐女性犯罪被害化产生影响。... 家庭暴力受虐女性犯罪被害化取决于微观层面父母对女性受教育的支持程度和社会对受虐女性权利的社会保护程度。调查发现,原生家庭社会支持不足、自身受教育程度低和国家对受虐女性权利保护不足,对家庭暴力受虐女性犯罪被害化产生影响。国家、社会、个人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暴力干预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女性犯罪 犯罪被害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