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对Fe/Al固态扩散反应中Fe_2Al_5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韩炜 尹付成 +2 位作者 苏旭平 王建华 徐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2,共5页
采用Fe/Al-Si扩散偶的方法,利用SEM-WDS,研究了550℃硅在Fe/Al固态扩散反应中对Fe2Al5生长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中硅含量不超过1.5 wt%时,扩散层中只出现Fe2Al5相,其生长动力学符合抛物线关系,实验测定的铁和铝在Fe2 Al5中的... 采用Fe/Al-Si扩散偶的方法,利用SEM-WDS,研究了550℃硅在Fe/Al固态扩散反应中对Fe2Al5生长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中硅含量不超过1.5 wt%时,扩散层中只出现Fe2Al5相,其生长动力学符合抛物线关系,实验测定的铁和铝在Fe2 Al5中的综合扩散系数(D)在含硅量(wt%)分别为0、0.5、1.0和1.5时,分别为3.46×10-15、2.61×10-15、1.28×10-15和0.86×10-15 m2/s。随硅含量增加,其抑制Fe2 Al5相生长速度的效果明显加强。当铝中Si含量为2%和3%时,首先出现Fe2 Al5相。随扩散时间的延长,在Fe2Al5相靠近Al-Si的一侧依次出现了τ1/τ9和τ5相,化合物层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由于部分硅以三元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导致硅的抑制作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al5 SI 扩散偶 动力学 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热镀Zn-0.2%Al镀层中Fe-Al抑制层失稳机理及其热力学评估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力恒 车淳山 +2 位作者 孔纲 卢锦堂 张双红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4-624,共11页
在450℃镀锌条件下,锌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Al,采用SEM观察镀层的结构特征,利用EDS定量分析相的微区成分,利用其线扫描和面扫描定性分析镀层截面元素变化情况.借助Miedema模型和Toop模型,计算了镀层中各二元Fe-Al,Fe-Zn和三元Fe_2Al... 在450℃镀锌条件下,锌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Al,采用SEM观察镀层的结构特征,利用EDS定量分析相的微区成分,利用其线扫描和面扫描定性分析镀层截面元素变化情况.借助Miedema模型和Toop模型,计算了镀层中各二元Fe-Al,Fe-Zn和三元Fe_2Al_5Znx(h)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热力学值,分析了随镀锌时间的延长,出现Fe_2Al_5抑制层失稳破坏而产生Fe-Zn反应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因为Fe-Al IMC比Fe-Zn IMC具有更稳定的热力学性质,钢基体与锌浴界面优先产生连续的Fe_2Al_5金属间化合物抑制层,抑制Fe-Zn反应,但随镀锌时间的延长,Fe_2Al_5的失稳破坏丧失对Fe-Zn反应的抑制作用,生成Fe Zn10(d)相.Fe_2Al_5抑制层的失稳机制有两种:一种是Fe_2Al_5/锌浴界面处Al的局部贫化导致Zn对Fe_2Al_5的侵蚀,形成Fe_2Al_5Znx,造成系统热力学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Fe_2Al_5被Zn侵蚀分解,同时在Fe_2Al_5/锌浴界面产生Fe Zn10(d)相;另一种是Zn通过Fe_2Al_5晶界向钢基体扩散,直接在Fe_2Al_5/钢基体界面产生d相,并引起Fe_2Al_5的迸发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fe2al5 金属间化合物 热力学 MIEDEMA模型 Toop模型
原文传递
45钢热渗铝渗层组织与浸渗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飞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38-140,144,共4页
采用热浸渗技术,以Al为渗合金元素,在45钢表面形成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浸渗层,采用SEM、EDS等方法研究了浸渗层形貌、化学成分及相组成特点,并研究了浸渗工艺参数对渗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层由沉积层与扩散层组成,主要构成物为FeAl... 采用热浸渗技术,以Al为渗合金元素,在45钢表面形成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浸渗层,采用SEM、EDS等方法研究了浸渗层形貌、化学成分及相组成特点,并研究了浸渗工艺参数对渗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层由沉积层与扩散层组成,主要构成物为FeAl、FeAl2和Fe2Al5,与基体结合良好;在750℃时,最佳浸渗工艺参数为浸渗3 min,热扩散2 h,可获得质量较好的浸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渗铝 feal feal2 fe2al5
下载PDF
浸镀时间对热浸镀铝组织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颜湖明 王洪金 +3 位作者 张小敏 王斌 孙顺平 李小平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5期51-53,共3页
采用高纯铁制备了热浸镀铝镀层,利用SEM和EDS分析了浸镀时间对热浸镀铝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镀铝镀层由镀铝层、化合物层和基体组成。化合物层中Fe2Al5相呈粗大的舌状向Fe基体内生长,Fe4Al13相呈短小的碎块状朝向镀铝层。随着... 采用高纯铁制备了热浸镀铝镀层,利用SEM和EDS分析了浸镀时间对热浸镀铝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镀铝镀层由镀铝层、化合物层和基体组成。化合物层中Fe2Al5相呈粗大的舌状向Fe基体内生长,Fe4Al13相呈短小的碎块状朝向镀铝层。随着热浸镀时间的增加,Fe4Al13相层呈现先增厚后平缓的变化趋势,Fe2Al5相层不断增厚,呈现抛物线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铝 镀层组织 fe 2al 5 fe 4al 13
下载PDF
热基无花镀锌板锌层黏附性不合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正团 贾海超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6期141-143,共3页
锌层黏附性不佳是常见的一种客户不可接受的镀锌板缺陷。本文通过对热基无花镀锌板进行SEM、EDS以及辉光等手段进行分析,发现黏附性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在基板与锌层之间未形成黏附层。结合生产工艺发现锌锅中铝含量偏低,工艺速度过快等因... 锌层黏附性不佳是常见的一种客户不可接受的镀锌板缺陷。本文通过对热基无花镀锌板进行SEM、EDS以及辉光等手段进行分析,发现黏附性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在基板与锌层之间未形成黏附层。结合生产工艺发现锌锅中铝含量偏低,工艺速度过快等因素是造成无法形成Fe2Al5黏附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锌锅中铝、铁含量以及工艺速度等参数进行优化,保障了黏附层的形成,降低了脱锌缺陷产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板镀锌 脱锌 fe2al5 镀锌工艺
下载PDF
Si、Sn、Mg对Q235钢在铝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亮 古缘 +2 位作者 刘忆 鲍亚楠 杨绍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6,共5页
为降低钢在铝液中的腐蚀,通过对比纯铝、Al-Si、Al-Sn、Al-Mg铝合金熔体静态腐蚀作用下Q235钢/熔体界面的结构、形貌和腐蚀速率,研究了Si、Sn、Mg元素对Q235在铝合金熔体中静态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Q235在不同铝合金熔体中均发生腐蚀,... 为降低钢在铝液中的腐蚀,通过对比纯铝、Al-Si、Al-Sn、Al-Mg铝合金熔体静态腐蚀作用下Q235钢/熔体界面的结构、形貌和腐蚀速率,研究了Si、Sn、Mg元素对Q235在铝合金熔体中静态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Q235在不同铝合金熔体中均发生腐蚀,表面均形成Fe_2Al_5金属间化合物层,在铝液中添加Si可以使形成的Fe_2Al_5层由舌状转变为平板状,减小Fe_2Al_5层厚度,并显著减缓腐蚀速率;添加Sn和Mg不改变Fe_2Al_5层的形态和厚度,减缓腐蚀速率效果不如Si显著;Si、Sn、Mg不改变Fe_2Al_5择优生长的特点;Si降低腐蚀速率的机制是阻塞Fe_2Al_5空位孔道抑制原子扩散;Sn、Mg降低腐蚀速率的机制是占位阻隔减缓扩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SN Mg 铝液腐蚀 fe2al5 Q235
下载PDF
铝/钢焊接接头界面Fe2Al5生长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满骄 胡新军 +2 位作者 吕威 李秀兰 李辉 《焊接》 2019年第7期10-14,I0022,共6页
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型,模拟铝钢焊接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Fe2Al5的生长过程。针对Fe2Al5的特殊晶体结构,通过随机选定Fe2Al5的 c 轴方向与形核界面的夹角来确定晶粒生长取向,以实际焊接过程的热循环作为模型的温度参考,采用局部抽象的... 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型,模拟铝钢焊接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Fe2Al5的生长过程。针对Fe2Al5的特殊晶体结构,通过随机选定Fe2Al5的 c 轴方向与形核界面的夹角来确定晶粒生长取向,以实际焊接过程的热循环作为模型的温度参考,采用局部抽象的网格之间的结合能的变化作为生长驱动力来建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形核取向下的晶粒生长存在明显的竞争生长现象,而夹角为90°的晶粒生长竞争优势明显,使界面上生长的Fe2Al5呈现“板条状”分布,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影响因素为Fe,Al原子在Fe2Al5晶粒中的扩散机制不同,这与实际的试验结果非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fe2al5 蒙特卡罗
下载PDF
Fe_2Al_5相的一种电子衍射斑点分析
8
作者 张金民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7年第8期407-408,共2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热浸渗铝钢中Fe2Al5相。结果表明,Fe2Al5相的一种电子衍射花样特征与正六边形非常接近。但通过分析,其电子衍射花样并非严格的正六边形。其应属正交晶系。
关键词 热浸镀铝 fe2al5 电子衍射花样
下载PDF
热浸铝镀层的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4
9
作者 夏原 姚枚 李铁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4-158,共5页
在一定温度下,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热浸铝时镀层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浸铝初期,在铝铁界面产生连续的FeAl3薄层;随时间延长,由于斜方晶格Fe2Al5相的快速生长,抑制了FeAl3相的进一步... 在一定温度下,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热浸铝时镀层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浸铝初期,在铝铁界面产生连续的FeAl3薄层;随时间延长,由于斜方晶格Fe2Al5相的快速生长,抑制了FeAl3相的进一步形成,使FeAl3相由初期的连续层向非连续相层转变,而Fe2Al5相呈不均匀齿状垂直于基体表面生长。通过SEM及TEM分析了镀层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镀层的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铝 镀层 形成机理 微观结构 熔剂法
下载PDF
Q235钢热浸铝初期镀层组织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夏原 姚枚 李铁藩 《金属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4-38,共5页
研究了Q235钢热浸铝初期镀层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浸铝的初始阶段铝表层与基体之间产生连续的FeAl3薄层。随时间延长,斜方Fe2Al5相的快速生长,抑制了FeAl3相生长,并使FeAl3相的连续性被破... 研究了Q235钢热浸铝初期镀层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浸铝的初始阶段铝表层与基体之间产生连续的FeAl3薄层。随时间延长,斜方Fe2Al5相的快速生长,抑制了FeAl3相生长,并使FeAl3相的连续性被破坏,Fe2Al5相呈不均匀的齿状垂直于基体表面生长。采用AlKα元素的面分布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了镀层初期形成过程,并提出了镀层的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铝 feal3相 fe2al5 结构钢 镀层
原文传递
热镀铝锌轴套及轴瓦失效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仲 张保红 +2 位作者 熊宁 杜丽业 李研 《江西科学》 2020年第2期234-238,共5页
对热镀铝锌过程中的沉没辊轴套及轴瓦进行了失效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其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轴套及轴瓦的失效过程是腐蚀、磨损协同作用的结果;Fe2Al5硬质颗粒磨损是失效过程中的主要摩擦形式;轴套为3层结构,内层为F... 对热镀铝锌过程中的沉没辊轴套及轴瓦进行了失效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其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轴套及轴瓦的失效过程是腐蚀、磨损协同作用的结果;Fe2Al5硬质颗粒磨损是失效过程中的主要摩擦形式;轴套为3层结构,内层为Fe基合金,中间层为过渡层,外层为Co基合金。外层中Co基固溶体容易熔融腐蚀,同时laves相的磨粒磨损消耗,造成轴套尺寸显著降低;轴瓦为Fe基合金,腐蚀失效后内部形成了孔蚀、裂纹和组织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铝锌 磨粒磨损 腐蚀 轴套 fe2al5颗粒
下载PDF
铝与镀锌钢板熔钎焊界面中Fe_2Al_5Zn_(0.4)的性能与形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玗 邵玲 +1 位作者 黄健康 顾玉芬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32-436,共5页
采用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将ER5356铝合金焊丝在镀锌钢板上进行平板堆焊实验,利用SEM,EDS,EPXMA,XRD等测试手段对铝-钢连接界面进行分析,确定有Fe2Al5Zn0.4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比较含有Fe2Al5Zn0.4金属间化合物层与FeAl3、Fe2Al... 采用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将ER5356铝合金焊丝在镀锌钢板上进行平板堆焊实验,利用SEM,EDS,EPXMA,XRD等测试手段对铝-钢连接界面进行分析,确定有Fe2Al5Zn0.4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比较含有Fe2Al5Zn0.4金属间化合物层与FeAl3、Fe2Al5金属间化合物的维氏硬度,初步确定Fe2Al5Zn0.4为非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对Fe2Al5Zn0.4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提出Fe2Al5Zn0.4金属间化合物是Zn通过扩散进入Al-Fe金属间化合物中形成的。研究表明,在铝-镀锌钢板熔钎焊接头形成过程中,Zn不仅对铝-钢界面润湿起重要作用,同时参与了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冶金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al5Zn0.4 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 铝-镀锌钢板焊接 界面
原文传递
Si对热浸镀Al界面化合物层生长的限制作用 被引量:35
13
作者 钱卫江 顾文桂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B403-B406,共4页
对添加2at.-%Si后热浸镀Al钢带界面化合物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Si在界面化合物层区产生富集,界面化合物具有Fe_2Al_5相的结构,其化学式可写成Fe_2(AlSi)_5.认为Si的作用在于填充... 对添加2at.-%Si后热浸镀Al钢带界面化合物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Si在界面化合物层区产生富集,界面化合物具有Fe_2Al_5相的结构,其化学式可写成Fe_2(AlSi)_5.认为Si的作用在于填充Fe_2Al_5相中的原子空位,阻碍Al的扩散,使界面化合物层厚度大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热浸镀铝 界面化合物 扩散
下载PDF
汽车用热镀锌板Fe-Al合金层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伟民 钱存富 +2 位作者 赵秉军 王淑清 陈秀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7-50,共4页
用X射线衍射、萃取碳复型样品的电子衍射、金属薄膜等方法对汽车用热镀锌板Fe-Al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锌液中的Al浓度小于0.15%时,Fe-Al层主要由Fe2Al5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此基础上用EET理论对组成Fe-Al层的... 用X射线衍射、萃取碳复型样品的电子衍射、金属薄膜等方法对汽车用热镀锌板Fe-Al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锌液中的Al浓度小于0.15%时,Fe-Al层主要由Fe2Al5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此基础上用EET理论对组成Fe-Al层的主要物相Fe2Al5金属间化合物晶体的结合能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合金层 汽车 热镀锌板
下载PDF
热镀锌带钢表面膜状锌灰缺陷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周诗正 徐育 +4 位作者 王露 杜蓉 张伟浩 王贻磊 钟荣飞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21,共5页
通过扫描电镜和辉光光谱仪分析了热镀锌钢板表面膜状锌灰缺陷,结果显示相比常规IF钢,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Mn、P元素含量较高的高强H180Y钢表面表面膜状锌灰程度更为严重。带钢表面膜状锌灰与炉鼻子加湿气氛强相关,局部加湿量过大时,如... 通过扫描电镜和辉光光谱仪分析了热镀锌钢板表面膜状锌灰缺陷,结果显示相比常规IF钢,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Mn、P元素含量较高的高强H180Y钢表面表面膜状锌灰程度更为严重。带钢表面膜状锌灰与炉鼻子加湿气氛强相关,局部加湿量过大时,如果锌液面未形成充分溢流,则膜状缺陷更易发生且会断续出现;当炉鼻子处于严重漏气状态时,即使锌液面充分溢流,也会形成连续存在的严重膜状锌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膜状锌灰 氧化气氛 fe_(2)al_(5)层
下载PDF
热镀锌锌层粘附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宏伟 陈菲 +1 位作者 高燕 吴云哲 《河北冶金》 2023年第6期41-44,共4页
热镀锌产品因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光亮的外观视觉等性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镀层粘附性是决定镀层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从原料、退火、工艺参数等方面对锌层的粘附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钢带的清洁... 热镀锌产品因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光亮的外观视觉等性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镀层粘附性是决定镀层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从原料、退火、工艺参数等方面对锌层的粘附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钢带的清洁度、炉内气氛、锌液温度、入锅温度、锌液成分、镀层厚度等对锌层的粘附性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不同钢质的产品其锌层的粘附性也有很大区别。实践表明,提高钢带表面清洁度,控制钢带入锅的锌液温度在460±2℃,炉内气氛使用含氢3.5%氮氢混合气,控制锌液成分中有效Al含量在(0.20±0.02)%,能有效生成Fe_(2)Al_(5)金属化合物,保证镀层粘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镀层 fe_(2)al_(5) 粘附性 锌液温度
下载PDF
热镀锌锌液有效铝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永清 李响 +1 位作者 蒋英箴 邓菡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6,共4页
锌液有效Al含量是影响热镀锌产品镀层表面和性能的关键参数,针对其精确和稳定控制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生产条件下锌液Al含量消耗规律和不同锌锭(Al含量为0.4 wt.%、0.8 wt.%和4.2 wt.%)加入后对A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常规锌... 锌液有效Al含量是影响热镀锌产品镀层表面和性能的关键参数,针对其精确和稳定控制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生产条件下锌液Al含量消耗规律和不同锌锭(Al含量为0.4 wt.%、0.8 wt.%和4.2 wt.%)加入后对A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常规锌锭Al含量的合理设计,单独添加时可保证Al含量最低达到目标区域下限附近,然后根据条件采用不同调Al锌锭进行优化调节,可以达到锌液有效Al含量精确和稳定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锌液 有效铝 fe_(2)al_(5) 锌渣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铝涂层中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8
作者 柳翊翔 侯祥 郭宁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23年第4期494-501,共8页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不锈钢表面铝涂层中Fe_(2)Al_(5)和FeAl_(3)的化学稳定性、电子结构、弹性性质及各向异性。形成能和结合能的计算结果表明Fe_(2)Al_(5)和FeAl_(3)都是热力学稳定相,但Fe_(2)Al_(5)的相结构稳定性强于Fe...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不锈钢表面铝涂层中Fe_(2)Al_(5)和FeAl_(3)的化学稳定性、电子结构、弹性性质及各向异性。形成能和结合能的计算结果表明Fe_(2)Al_(5)和FeAl_(3)都是热力学稳定相,但Fe_(2)Al_(5)的相结构稳定性强于FeAl_(3),在涂层中也更容易形成。态密度、赝能隙、布居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成键特征都主要为金属键和共价键,但FeAl_(3)的共价键特征强于Fe_(2)Al_(5)。弹性常数和各向异性计算结果表明Fe_(2)Al_(5)和FeAl_(3)的弹性常数符合力学稳定条件且都为脆性相。普遍各向异性计算结果表明Fe_(2)Al_(5)的整体各向异性高于FeAl_(3)。通过弹性常数绘制的单晶体模量的三维表面图表明Fe_(2)Al_(5)和FeAl_(3)的体模量各向异性程度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物理学 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 fe_(2)al_(5) feal_(3)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铁中硅元素对铝/铁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王国战 高坤元 +5 位作者 张小军 黄晖 吴晓蓝 魏午 聂祚仁 周德敬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1年第10期33-37,共5页
使用SEM,EBSD研究(480~640)℃1h退火后,铁中添加不同的硅含量(u(Si)=0.82%,1.48%,3.26%)对铝/铁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80~640)℃1 h退火后,未添加硅的铝/铁复合板在界面处均生成连续金属间化合物,随着退火温度... 使用SEM,EBSD研究(480~640)℃1h退火后,铁中添加不同的硅含量(u(Si)=0.82%,1.48%,3.26%)对铝/铁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80~640)℃1 h退火后,未添加硅的铝/铁复合板在界面处均生成连续金属间化合物,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增大,当退火温度超过620℃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貌由较为平直转变为舌状突起;640℃1 h退火后,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随铁中硅元素含量的增加呈指数型减小,未添加硅的铝/铁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在35 μm以上,而铁中添加ω(Si)=3.26%的铝/铁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为20 um左右;铝/铁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主要为Fe_(2)Al_(5),少量的Fe_(4)Al_(13)分布在靠近铝侧和分散在Fe_(2)Al_(5)中;铁中添加ω(Si)=1.48%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同样包括Fe_(2)Al_(5)及少量的Fe4Al13,其分布与不加硅的铝/铁复合板的类似,只是其界面还生成了含硅的Fe_(3)Al_(2)Si_(3)和FeAl_(2)Si相,他们弥散分布于靠近铁侧的Fe_(2)Al_(5)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铁复合板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 舌状凸起 fe_(2)al_(5)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