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valence of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the economy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121
1
作者 Jin-Zhou Zhu Qin-Yi Zhou +4 位作者 Yu-Ming Wang Yi-Ning Dai Jiang Zhu Chao-Hui Yu You-Ming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18期5695-5706,共12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adult prevalence of fatty liver disease(FLD) in China's Mainland. METHODS: Literature searches on the Pub Med and 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adult prevalence of fatty liver disease(FLD) in China's Mainland. METHODS: Literature searches on the Pub Med and 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eligible studies published before July 2014. Records were limited to crosssectional surveys or baseline survey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that reported the adult prevalence of FLD and recruited subjects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r community.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per capita was chosen to assess the economic statu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Loess regression were chosen to fit the data and calculate the 95%CIs. Fitting and overfitting of the models were considered in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models. RESULTS: There were 27 population-based surveys from 26 article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pooled mean prevalence of FLD in China was 16.73%(95%CI: 13.92%-19.53%). The prevalence of FLD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GDP per capita and survey years in the country(adjusted R2 = 0.8736, P GDP per capita = 0.00426, P years = 0.0000394), as well as in coastal areas(R2 = 0.9196, P GDP per capita = 0.00241, P years = 0.00281). Furthermore, males [19.28%(95%CI: 15.68%-22.88%)] presented a higher prevalence than females [14.1%(95%CI: 11.42%-16.61%), P = 0.0071], especially in coastal areas [21.82(95%CI: 17.94%-25.71%) vs 17.01%(95%CI: 14.30%-19.89%), P = 0.0157]. Finally, the prevalence was predicted to reach 20.21% in 2020, increasing at a rate of 0.594% per year. CONCLUSION: This study reveal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prevalence of FLD in China's Main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ty liver disease EPIDEMIOLOG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 PREVALENCE ECONOMY
下载PDF
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9
2
作者 曹男 林连捷 +2 位作者 郑长青 林艳 王东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具有完整资料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 067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 目的探讨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具有完整资料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 067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非脂肪肝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067例体检者中,超声诊断出脂肪肝430例(40.30%),其中男274例(47.65%),女156例(31.71%),二者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18,P<0.01);月收入≥3 000元者检出脂肪肝263例(47.05%,263/559),<3 000元检出脂肪肝167例(32.87%,167/508),二者检出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2.225,P<0.01)。不同职业者脂肪肝的检出率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0,P<0.05)。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在喜肥食、吸烟、慢性饮酒、经常锻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超重、肥胖、糖代谢紊乱、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脂肪肝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尿酸等均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则低于非脂肪肝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男性)、体质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尿酸、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12项指标进入了回归方程(P<0.05)。结论吸烟、饮酒、喜肥食、缺少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超重、肥胖、高血压、糖代谢紊乱、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都增加了脂肪肝的患病风险。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尿酸、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生活习惯
下载PDF
198例脂肪肝临床分析 被引量:80
3
作者 丁艳华 何淑梅 +2 位作者 王晓薇 徐茂风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7-288,共2页
探讨脂肪肝的临床特点。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脂肪肝 ,测定血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红细胞(RBC)、血红蛋白 (HGB)、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全血粘度、毛细血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脂肪肝组血... 探讨脂肪肝的临床特点。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脂肪肝 ,测定血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红细胞(RBC)、血红蛋白 (HGB)、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全血粘度、毛细血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脂肪肝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全血粘度、毛细血管血浆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均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发病率上升 ,血脂异常 ,高粘血症为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平均红细胞体积 全血还原粘度 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血胆固醇 毛细血管 临床分析 血红蛋白 MCHC
下载PDF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被引量:62
4
作者 Feng Shen Rui-Dan Zheng +3 位作者 Xing-Qiang Sun Wen-Jin Ding Xiao-Ying Wang Jian-Gao Fan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75-381,共7页
BACKGROUND: Gut microbiota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NAFL... BACKGROUND: Gut microbiota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NAFLD. METHODS: Forty-seven human feces samples (25 NAFLD patients and 22 healthy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and 16S rDNA amplicon sequencing was conducted on Hiseq 2000 platform. Discrepancy of species composition between controls and NAFLD group was defined by Metastats analysis under P value <0.01. RESULTS: NAFLD patients harbored lower gut microbiota diversity than healthy subjects did.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teobacteria (13.50%) and Fusobacteria (2.76%) phyla were more abundant in NAFLD patients. Additionally, the Lachnospiraceae (21.90%), Enterobacteriaceae (12.02%), Erysipelotrichaceae (3.83%), and Streptococcaceae (1.39%) families, as well as the Escherichia_Shigella (10.84%), Lachnospiraceae_Incertae_Sedis (7.79%), and Blautia (4.95%) genera were enriched in the NAFLD group. However, there was a lower abundance of Prevotella in the NAFLD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83% vs 27.56%, P<0.01). The phylum Bacteroidetes (44.63%) also tended to be more abundant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the families Prevotellaceae (28.66%) and Ruminococcaceae (26.44%) followed the same trend.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 patients with NASH had higher abundance of genus Blautia (5.82% vs 2.25%; P=0.01) and the corresponding Lachnospiraceae family (24.33% vs 14.21%; P<0.01).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fibrosis had a higher abundance of genus Escherichia_Shigella (12.53% vs 1.97%; P<0.01)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terobacteriaceae family (13.92% vs 2.07%; P<0.01) compared to those with F0/F1 fibrosis. CONCLUSIONS: NAFLD patients and healthy subjects harbor varying gut microbiota. In contrast to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children, decreased levels of Prevotella might be detrimental for adults with NAFLD. The increased level of the genus Blautia, the f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 microbiota fatty liver disease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FIBROSIS
下载PDF
饵料中不同脂肪水平诱导红姑鱼脂肪肝病的研究 被引量:53
5
作者 冯健 贾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12 6 0尾初始重约为 2 73g的红姑鱼 (Sciaenopsocellatus)分为 9组 ,每组 3个平行 ,用 9种不同水平蛋白质与脂肪日粮饲养于循环水系统的水泥池网箱内 ,在水温为 2 3 2± 2 0℃条件下养殖 5 6d。本实验为饵料中不同脂肪水平诱导红... 12 6 0尾初始重约为 2 73g的红姑鱼 (Sciaenopsocellatus)分为 9组 ,每组 3个平行 ,用 9种不同水平蛋白质与脂肪日粮饲养于循环水系统的水泥池网箱内 ,在水温为 2 3 2± 2 0℃条件下养殖 5 6d。本实验为饵料中不同脂肪水平诱导红姑鱼脂肪肝病的研究。 9种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36 % ,4 0 % ,4 4 % ;脂肪含量分别为 :4 % ,8% ,12 %。红姑鱼的各期生长率和存活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显著下降 ,红姑鱼肝胰脏脂肪含量与日粮脂肪水平成正比 ,各组红姑鱼均发生程度不同的营养性脂肪肝病 ,其病变程度与日粮脂肪水平成正相关。饲喂脂肪含量分别为 8% ,12 %日粮的红姑鱼从实验 3周起开始大量发病死亡 ,死亡率在 5周达到高峰。主要表现为厌食 ,不游动 ,皮肤发黑 ,消瘦直至死亡。解剖见肝胰脏肿大 ,苍白发黄 ,柔软易碎。组织学检查发现 ,各组红姑鱼肝胰脏均见肝细胞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 ,溶解坏死 ,胰腺细胞亦萎缩。电子显微镜观察 ,在肝细胞线粒体、内质网与细胞浆内有大量微细至大颗粒状的脂滴出现。实验结果表明 ,饲喂 9种不同水平的蛋白质和脂肪日粮的红姑鱼均引起营养性脂肪肝病 ,其病变程度与日粮脂肪水平成正相关 ,日粮中脂肪是红姑鱼发病与死亡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姑鱼 脂肪肝 病理学 饵料 脂肪 蛋白质
下载PDF
脂肪性肝病:愈来愈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被引量:39
6
作者 曹海霞 范建高 《胃肠病学》 2011年第3期129-130,共2页
脂肪性肝病分为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认为是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正成为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揭示疾病特点,将有助于提高脂肪性肝病的诊治水平,从而改善... 脂肪性肝病分为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认为是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正成为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揭示疾病特点,将有助于提高脂肪性肝病的诊治水平,从而改善人类健康、减少社会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肪肝 酒精性 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赵琳 Dina Shrestha +4 位作者 张霞 王颖 孙崴 张萍 苏本利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5-535,562,共2页
收集550名T2DM住院患者的临床、肝脏彩超及生化指标检查资料,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发现T2DM中NAFL的患病率为42%,且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BMI、WC、FIns、TG、HOMA-IR是T2DM合并NAFL的独... 收集550名T2DM住院患者的临床、肝脏彩超及生化指标检查资料,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发现T2DM中NAFL的患病率为42%,且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BMI、WC、FIns、TG、HOMA-IR是T2DM合并NAFL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糖尿病 2型 患病率
下载PDF
玳玳果黄酮滴丸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邱红鑫 陈丹 +3 位作者 刘永静 吴晓青 任瑞琴 程清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7-601,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观察玳玳果黄酮滴丸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60只,♂,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测定用药前后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 目的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观察玳玳果黄酮滴丸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60只,♂,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测定用药前后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同时取肝脏切片,HE染色,观察玳玳果黄酮滴丸的降血脂作用。结果玳玳果黄酮滴丸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C含量;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玳玳果黄酮滴丸能够明显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结论玳玳果黄酮滴丸对大鼠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并能够阻止高脂血症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果黄酮滴丸 降血脂作用 脂肪肝
原文传递
2012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简介 被引量:33
9
作者 沈峰 丁晓东 范建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7期11-13,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肝细胞脂肪变的影像学或组织学依据,并能除外过量饮酒、药物或遗传性疾病等可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病因,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肝细胞脂肪变的影像学或组织学依据,并能除外过量饮酒、药物或遗传性疾病等可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病因,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以及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 诊断 治疗 指南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证候特点 被引量:23
10
作者 冯琴 胡义扬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病 糖尿病 脂肪肝 高脂血症 冠心病 中医病机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杨林辉 蔡俊 陈东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5种进行培养和计数。选择健康正常成人、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各30例,计数各组肠道菌群中5种细菌的数量,比较各...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5种进行培养和计数。选择健康正常成人、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各30例,计数各组肠道菌群中5种细菌的数量,比较各组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 NASH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厌氧菌减少(P<0.05),而需氧菌显著增多(P<0.05),而兼性厌氧菌酵母样真菌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NASH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革兰阴性杆菌过度生长的现象,提示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参与了NASH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脂肪肝 非酒精性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高天舒 晏丽丽 王英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揭示两病中西医病因病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22例,按其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同时测定身高H、体...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揭示两病中西医病因病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22例,按其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同时测定身高H、体重W、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各项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ALT、AST),空腹C-肽(FCP),2,C-肽(2hCP)、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病毒性肝炎检测,并进行空腹肝脏彩超检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空腹C-肽代替胰岛素改良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1)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以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多见,其次为阴虚热盛证、血瘀脉络证,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2)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各理化指标相比较,T2DM伴NAFLD组的BMI、WC、HOMA-IR(CP)、FCP、TG、TC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5)。T2DM伴NAFLD组的2hCP、HbA1c、FBG、2hPBG、ALT、AST、HDL-C、LDL-C与单纯T2DM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BMI、TG、CP是NAFL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1)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型特点为虚实夹杂为主,湿热困脾证为最常见证型。(2)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新诊断 证型 脂肪肝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温阳化气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27
13
作者 柳涛 唐志鹏 季光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大量脂质异常蓄积所致。脂质属于中医学精微物质的范畴,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精微物质的布散是脾阳的功能。脾阳受损,脾主散精功能失调,使水谷精微(脂质)不能正常布散,停聚成痰,留于肝脏,是脂肪肝形成的中医病机。因此,...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大量脂质异常蓄积所致。脂质属于中医学精微物质的范畴,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精微物质的布散是脾阳的功能。脾阳受损,脾主散精功能失调,使水谷精微(脂质)不能正常布散,停聚成痰,留于肝脏,是脂肪肝形成的中医病机。因此,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当以温阳化气为主,恢复脾散精的功能,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精微得以输布,痰浊得以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脾主散精 脾阳虚 温阳化气
下载PDF
中国北方城市健康体检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新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思娇 张浩 +7 位作者 常小丽 付建平 李红燕 杨红艳 郭英华 魏敏 王海龙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80-983,98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从2008—2009年北方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整群抽样18096例... 目的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从2008—2009年北方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整群抽样18096例进行调查和血清学检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NAFLD和ED与MS各主要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调查资料完整者共18096例,年龄18~76岁,平均(46.8±10.1)岁。男,10096例,占55.79%,;女,8000例,占44.21%。MS知晓率为8.33%;成年健康体检者MS的患病率为21.18%;MS最常见的组分依次是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MS及其各组分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比较,BMI和WHR最高的组分是超重或肥胖、血管性ED、糖尿病前期和高血压;MS伴发NAFLD3721例,患病率为19.67%;以MS伴发NAFLD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13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吸烟史、饮酒史、DM家族史、BMI、腰围及ALT升高为疾病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和职业性体力劳动为其保护因素。血管性ED106例,患病率为1.04%;以MS伴发ED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等8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DM家族史、BMI和腰围为疾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和职业性体力劳动为其保护因素。结论MS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NAFLD和ED,它们均与MS各组分间关系密切,可能成为MS的组分;对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建青 李俊 +4 位作者 邹宇宏 鲁超 葛金芳 刘翔 吴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和模型组(n=15)。两组动物均给以普通饲料,模型组每天ig高脂、高糖、高蛋白乳剂,剂量递增。实验持续6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C、TG、HDL-C、LDL-C及肝...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和模型组(n=15)。两组动物均给以普通饲料,模型组每天ig高脂、高糖、高蛋白乳剂,剂量递增。实验持续6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C、TG、HDL-C、LDL-C及肝脏TC、TG,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HDLC、LDL-C及肝脏TC、TG均显著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呈现弥漫性脂肪变性伴肝小叶炎症坏死。结论利用改良乳剂灌胃的方法,成功复制出大鼠NASH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16
作者 邱东鹰 谢瑞满 +1 位作者 陈思瑜 张建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920例老年男性,分析其脂肪肝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平均血压、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 目的探讨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920例老年男性,分析其脂肪肝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平均血压、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920例老年男性非肥胖(BMI<28kg/m2)与肥胖(BMI≥28kg/m2)者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111%和4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显著正相关(OR=3491,P<001),与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呈正相关(OR=1539、1585,均为P<005)。当将肥胖和脂肪肝分别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在脂肪肝组中冠心病危险因素除高血压外OR值均高于肥胖组。结论在男性老年人群中,脂肪肝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冠心病 老年人 危险因素 肥胖 高胆固醇血症 老年男性 结论 正相关 显著性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与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余纪会 唐兰 +3 位作者 赵文苹 陈容 王小林 唐小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究重庆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与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重庆地区11家体检机构具有完整体检资料的105243例体检人群,计算脂肪肝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按性别、年龄及是否患有... 目的探究重庆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与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重庆地区11家体检机构具有完整体检资料的105243例体检人群,计算脂肪肝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按性别、年龄及是否患有脂肪肝分组来比较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其他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体检人群脂肪肝、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糖调节受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7.52%、27.72%、2.96%、20.05%、44.70%、6.43%、5.54%、19.82%;男性的各种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组其他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年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糖调节受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重庆地区居民脂肪肝及其他常见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高,应重视健康管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疾病防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代谢性疾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18
作者 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工作组 葛均波 +2 位作者 霍勇 谢坤 李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1-633,共13页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国人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TG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及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肾脏病有明确关联。近十年来,HTG...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国人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TG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及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肾脏病有明确关联。近十年来,HTG与临床疾病关联的基础与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处方级ω-3脂肪酸等)干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临床处理尚存不同意见。本共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工作组,在系统回顾和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人HTG高发的原因,阐述了HTG与ASCVD、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强调HTG早期发现、加强生活方式改变和终生管理的临床意义,有效、长期的HTG管理可降低ASCVD风险,并且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有一箭多雕的作用。本共识建议,心血管医师及相关学科医师和基层医师尤其应重视HTG,在临床实践中应对HTG患者定期评估,指导其避免不健康饮食、大量饮酒等,改善血糖管理,提倡规律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睡眠。对于HTG患者,应在严格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启动贝特类药物或处方级ω-3脂肪酸治疗;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也能降低甘油三酯,并显著降低ASCV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胰腺炎 肥胖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在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范建高 钟岚 +4 位作者 王国良 汪佩文 徐正婕 靖大道 张丕利 《胃肠病学》 2000年第3期169-170,19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模型组(n=10)和正常饮食对照组(n=9),饲养12周,根据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生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结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模型组(n=10)和正常饮食对照组(n=9),饲养12周,根据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生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结果:模型组大鼠均发生NASH,表现为肥胖、高脂血症伴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正常对照组:5.62mmol/L±1.07mmol/L;模型组:7.44mmol/L±1.58mmol/L)、胰岛素水平(正常对照组:239.03pmol/L±104.07pmol/L;模型组:344.40pmol/L±192.90pmol/L)和FIRI(正常对照组:9.77±5.99;模型组:17.74±11.60)均呈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高脂饮食所致大鼠NASH模型中未发现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炎 疾病模型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蒙西医结合诊治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包.纳日斯 那拉 哈斯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以蒙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对于脂肪肝的病因病机、蒙医分型、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并从蒙西医结合的层面探讨有关脂肪肝的诊治措施,明确蒙西医结合诊治脂肪肝的治疗方案及诊断标准,为研发治疗脂肪肝的新蒙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蒙西医学 脂肪肝 诊治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