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9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502
1
作者 苏毅清 游玉婷 王志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8,共12页
依据分工理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获益的机制。建立了观察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状况的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和重庆六个代表性省及直辖市为例,对我国农村一... 依据分工理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获益的机制。建立了观察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状况的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和重庆六个代表性省及直辖市为例,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分工 产业公地 农业多功能性 农民收入
下载PDF
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174
2
作者 高梦滔 姚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25,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8个省份、1354个农户、跨度15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测算了大病冲击对于农户长期收入的影响以及健康风险冲击持续的时间。我们发现:(1)大病冲击在随后的12年里对于农户人均纯收入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大病冲击对于农户的短期... 本文基于中国8个省份、1354个农户、跨度15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测算了大病冲击对于农户长期收入的影响以及健康风险冲击持续的时间。我们发现:(1)大病冲击在随后的12年里对于农户人均纯收入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大病冲击对于农户的短期与中期影响使得患病户人均纯收入平均降低5%—6%;(3)健康风险冲击的长期影响可持续大约15年,并且冲击对于中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 面板数据 农户收入 工具变量 Arellano-Boond模型
原文传递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再探索 被引量:149
3
作者 江泽林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共11页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地、劳动力、资本...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们在不同融合模式中发挥作用不同,对农民在融合主体中参与的收入分配影响也不同。要深刻认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理,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要素供给保障体系、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和强化风险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生产要素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被引量:117
4
作者 陈锡文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共6页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首先是坚持方向,其次是扎实推进。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个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更快地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富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关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重要经验。农村...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首先是坚持方向,其次是扎实推进。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个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更快地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富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关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重要经验。农村普遍实施的四项基本制度让农民获得了最基本的权利,这对在农村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应更多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在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共同富裕 农民收入
原文传递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基于湖南邵阳市跟踪调研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17
5
作者 李中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4-149,共6页
基于湖南邵阳市跟踪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后参与农户同未参与农户相比,农户人均纯收入、非农务工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土地出租人均纯收入都明显增加;农作物种植人均... 基于湖南邵阳市跟踪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后参与农户同未参与农户相比,农户人均纯收入、非农务工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土地出租人均纯收入都明显增加;农作物种植人均纯收入明显下降。农村土地流转后非农务工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土地出租对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6%,与农业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相比,该贡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收益 影响效果
原文传递
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动态研究——基于面板系统GMM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4
6
作者 周稳海 赵桂玲 尹成远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30,共10页
首先从灾前效应与灾后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2008~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对该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保险灾前效应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首先从灾前效应与灾后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2008~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对该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保险灾前效应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灾后效应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农业保险总效应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力度较小。为进一步改善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应继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补偿比例,注重农业保险产品与制度创新,合理控制道德风险,建立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 面板数据 系统GMM模型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 被引量:113
7
作者 黎翠梅 周莹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7-186,共10页
提升农村消费水平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普惠金融可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增强金融可获性,从而刺激农村消费增长。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 提升农村消费水平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普惠金融可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增强金融可获性,从而刺激农村消费增长。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且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借助数字化支付、信贷、保险等途径直接刺激农村消费增长,数字化支付是最主要的影响渠道;在间接渠道方面,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高居民收入,从而间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因此,为促进农村消费增长,我国应加快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引导地区间加强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消费 空间计量 数字化支付 农民收入 信贷 保险
原文传递
加快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共同富裕 被引量:97
8
作者 黄季焜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5,共12页
虽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但城乡居民以及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目标将任重道远。本文在分析过去40多年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基础上,展望未来30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愿景与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未... 虽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但城乡居民以及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目标将任重道远。本文在分析过去40多年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基础上,展望未来30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愿景与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未来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基础上,推进以高值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为主的农村经济转型,大幅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与全体国民共同富裕。为此,需要加快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转型速度以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持续增长;养殖业通过规模化与现代化率先消除工农收入差距,种植业逐渐向“二八格局”转变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而实现大农小农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转型 农业劳动生产率 高值农业 非农就业 二八格局 农民收入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2
9
作者 鞠晴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道路、通讯、电力和教育四类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收入具有统计上的显著贡献,在农业及非农生产增长中发挥了规模经济效益;继教育基础设施的显著贡献之后,道路对农业生产、电力对非农生产...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道路、通讯、电力和教育四类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收入具有统计上的显著贡献,在农业及非农生产增长中发挥了规模经济效益;继教育基础设施的显著贡献之后,道路对农业生产、电力对非农生产分别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为“十一五”时期西部农村地区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农业生产 非农生产 农民人均纯收入
下载PDF
县域创业活动、农民增收与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4
10
作者 林嵩 谷承应 +1 位作者 斯晓夫 严雨姗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58,共19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低收入群体的比例较高,并且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在此背景下,提升农民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和物质保障。本文利用2000—2017...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低收入群体的比例较高,并且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在此背景下,提升农民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和物质保障。本文利用2000—2017年中国1749个县级行政区的数据,对县域创业活动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县域创业有利于农民增收,特别表现为小微型及公司制的创业活动。进一步研究发现,县域创业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政府规模对创业的减贫效果具有“倒U型”的调节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县域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建设方面的特征差异,发现在未开通高铁的县域和非电子商务示范县域,县域创业与政府规模的共同作用更加明显。最后,本文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索了特定区域的特色化创业增收道路,为提升农民收入提供了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创业 农民收入 共同富裕 政府规模
原文传递
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民收入的增进效应与作用路径解析--对渐进性试点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被引量:75
11
作者 马九杰 崔恒瑜 吴本健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8,共16页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支农政策工具之一,除了起到农业风险管理作用之外,从长期来看还具有促进农民增收等效应。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讨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路径,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将我国各省...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支农政策工具之一,除了起到农业风险管理作用之外,从长期来看还具有促进农民增收等效应。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讨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路径,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将我国各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作为外生冲击,利用2000~2016年的省级数据,使用渐进性双重差分的方法,评估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收入结构的长期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和人均非农收入的影响均是正向显著的,并且有助于区域内农村居民非农收入比重提高,这一效果随试点时间推进不断强化。此外,本文进一步检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于城乡关系的间接效应,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大,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 作用路径 准自然实验
原文传递
信息化能促进农户增收、缩小收入差距吗? 被引量:69
12
作者 朱秋博 朱晨 +1 位作者 彭超 白军飞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7-256,共20页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及信息化追踪调研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匹配倍差等方法,在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农户增收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化总体上促进了农户总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业收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及信息化追踪调研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匹配倍差等方法,在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农户增收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化总体上促进了农户总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业收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一抑制作用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信息化的总增收效应具有较大持续性。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信息化的增收效应对较高收入和较高受教育水平农户更加明显,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户收入 收入差距
原文传递
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被引量:68
13
作者 张小东 孙蓉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71,共10页
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受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联动的影响,各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各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思想,根据人均农业保险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的影... 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受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联动的影响,各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各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思想,根据人均农业保险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六个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北京市外,其余省份的农业保险对农民第一产业经营收入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各区域的贡献度差异明显,其中较早获财政补贴的省份以及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农业保险的省份,农业保险对农民第一产业经营收入的贡献度更大。根据经验结论,中央财政应逐步加大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力度,并对粮食主产区和财政自给能力弱的地区给予更大的补贴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 区域差异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2020年农民增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被引量:58
14
作者 程国强 朱满德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2,共9页
新冠肺炎疫情将从多个渠道、多重方式对今年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冲击,其中对工资性收入影响尤为突出。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对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冲击严重,通过全球供应链影响我国产业经营和农民就业,今年后期农民持续增收挑战巨大。本文认为... 新冠肺炎疫情将从多个渠道、多重方式对今年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冲击,其中对工资性收入影响尤为突出。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对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冲击严重,通过全球供应链影响我国产业经营和农民就业,今年后期农民持续增收挑战巨大。本文认为必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线作战;加快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振兴,加大创新创业支持,恢复和稳定农民就业增收;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提升风险治理能力,稳住和促进农业经营增收;加强国际疫情研判,抓紧做好防范应对,稳住农民增收基础。要对标问题、攻坚克难、系统发力,通过一揽子政策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力争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农民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全面小康
原文传递
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民增收 被引量:50
15
作者 杨灿明 郭慧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8,共6页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入手,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农业增效中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入手,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农业增效中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重视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制度创新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收入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57
16
作者 李小建 周雄飞 +2 位作者 乔家君 王丽 王玉婵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3-653,共11页
采用改进的信息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河南11个村1251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基于时空耦合的概念,定量分析了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与农户持续增收的内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影响农户农业收入,但耕地... 采用改进的信息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河南11个村1251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基于时空耦合的概念,定量分析了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与农户持续增收的内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影响农户农业收入,但耕地和地形等地理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且耕地增长的贡献度在山区最大,丘陵次之,平原最小,能力增长的贡献度恰好相反。②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和家庭劳动投入显著影响农户非农收入,地理因素对家庭非农收入没有直接影响,地域通达性通过影响家庭自主发展能力间接影响家庭非农收入。③不同阶段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农户非农发展的贡献度不同。初级阶段,农户非农发展几乎完全依赖劳动投入的增长,能力增长几乎没有起作用;中级阶段,能力增长和劳动增长的贡献各半;高级阶段,能力的贡献度又跌至15%。④农民非农收入报酬率的增长依赖农户能力增长和地域通达性提高。在低报酬阶段,能力的贡献度约占2/3,但进入中下报酬阶段后,报酬的增长完全依赖地域通达性的增强,进入中上报酬阶段后,地域通达性的作用开始下降,到达高报酬阶段后下降到零,这时报酬的增长完全依赖能力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自主发展能力 地理环境 农户收入 空间增长 增长因素贡献度 河南
下载PDF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55
17
作者 王爱民 李子联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6,共6页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四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优质化、促使品种多样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不同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机制的综合效应。笔者运用联立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四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优质化、促使品种多样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不同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机制的综合效应。笔者运用联立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减少0.6116%;农业技术进步通过产品优化、品种多样化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均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584%、0.2724%和0.475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总效应为正,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1.2947%。比较不同机制的收入效应,说明运用农业技术进步成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37
18
作者 黄季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61,共6页
受我国农户所拥有资源的特征和农业比较效益长期下降特性的局限 ,农民收入问题很难从农业生产和农业政策中找到大幅度增长的出路和突破口。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必须跳出“农”字 ,扭转思维 ,到“非”农更广阔的领域里去寻找答案。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经济结构 农户资源 科技发展 对策
下载PDF
村干部素质、基层民主与农民收入——基于CHIP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2
19
作者 赵仁杰 何爱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52,共24页
利用CHIPS2002的村级调查数据,本文验证了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以村长和村支书为代表的村干部的高等教育背景与企业管理经验对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本文发现村干部个人素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农民收入:第一,高素质的村干部更有利于带... 利用CHIPS2002的村级调查数据,本文验证了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以村长和村支书为代表的村干部的高等教育背景与企业管理经验对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本文发现村干部个人素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农民收入:第一,高素质的村干部更有利于带动村庄引进外部投资,更能为村庄提供良好的支农服务以增加农民收入;第二,高素质的村干部与上级政府部门的交流更加密切,这种政治关联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显著影响。另外,在基层民主制度下进一步考察村干部的个人素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发现基层民主制下选拔出来的学历高、懂管理的高素质村干部对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结论对于通过完善村干部选拔机制和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来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素质 基层民主 农民收入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作用机理、理论阐释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45
20
作者 孙俊娜 胡文涛 汪三贵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2,共10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逐步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潜在动力。在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电商平台的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带...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逐步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潜在动力。在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电商平台的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创造就业创业理财机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出现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从理论上讲,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主要得益于协同效应、匹配效应和正外部效应的发挥,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促进了资源要素的传播共享。然而,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也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与网络服务水平相对落后、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较为有限、数字人才缺乏与农民数字技能不足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增收,应不断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蓬勃发展,加快人才引进和数字技能普及,让数字技术红利惠及更多农村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民收入 数字乡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