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裂的叙述 聚合的效应——论《财主底儿女们》的家族叙事
1
作者 马爱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88-190,共3页
路翎,虽然是一名被埋没已久的作家,但是在新时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路翎的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为研究文本,审视这部小说的家族叙事特点。认为路翎采取分裂家族的叙述方法,把蒋家分别置于上海、南京、苏州、镇江、重庆和武汉... 路翎,虽然是一名被埋没已久的作家,但是在新时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路翎的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为研究文本,审视这部小说的家族叙事特点。认为路翎采取分裂家族的叙述方法,把蒋家分别置于上海、南京、苏州、镇江、重庆和武汉六大城市来写,呈现出叛逆的蒋家、斗争的蒋家、权威的蒋家、被遗忘的蒋家和逃亡的蒋家五种特征。作者采用这种分裂叙述是为了突破传统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模式,通过分裂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从而丰富了小说本身的叙事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主底儿女们 家族叙事 分裂叙述 聚合效应
下载PDF
从个人成长到文化寻根——论《黄河故事》中的家族叙事
2
作者 李夏茹 《郑州师范教育》 2024年第2期58-62,共5页
《黄河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沉浮和情感纠葛来展现时代的发展和家族历史的沉淀。代际书写成为家族叙事的重要窗口,不同代际人群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与冲突营构出复杂的叙事空间,使小说叙事充满张力。从时代化的个人成... 《黄河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沉浮和情感纠葛来展现时代的发展和家族历史的沉淀。代际书写成为家族叙事的重要窗口,不同代际人群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与冲突营构出复杂的叙事空间,使小说叙事充满张力。从时代化的个人成长到“归来”式的文化寻根,显示出作者对家族精神和黄河文化的回归。以此来观照《黄河故事》中的苦难记忆、代际书写和精神寻父,对于了解邵丽的地域写作具有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叙事 苦难 代际书写 寻根
原文传递
家族史与当代德国文学的历史记忆叙述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双志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5-123,共9页
在1945年以来的德国文学中,对二战及大屠杀历史的再现和反思是一个常见主题。近20年来兴起的家族史叙事则是其中具有现实性和美学创新意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家庭叙事空间里,德国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记忆通过后代对前代人的追忆得以重现... 在1945年以来的德国文学中,对二战及大屠杀历史的再现和反思是一个常见主题。近20年来兴起的家族史叙事则是其中具有现实性和美学创新意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家庭叙事空间里,德国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记忆通过后代对前代人的追忆得以重现,并塑造了后代人的现实生活。此时小说具有了记忆文本的功能,是对历史的重新建构,也是对现实的批判反思。多位作家在对记忆的追溯中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文本实验,探索新的叙事形式。本文以四位当代德国作家的小说为例,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展示家庭史这一历史记忆叙述模式的文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史 历史记忆 当代德国文学
原文传递
从矛盾书写看《金枝》中百年变迁
4
作者 李玥姗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邵丽在长篇小说《金枝》中以一种“自叙传”的书写态度,从个人经验出发,铺陈周氏家族在中原城乡关系下的百年变迁。通过矛盾书写,搭建城乡矛盾的横向对抗与消融、时代矛盾中代际冲突与传承的结构框架,并将个体和他者的身份矛盾,个体和... 邵丽在长篇小说《金枝》中以一种“自叙传”的书写态度,从个人经验出发,铺陈周氏家族在中原城乡关系下的百年变迁。通过矛盾书写,搭建城乡矛盾的横向对抗与消融、时代矛盾中代际冲突与传承的结构框架,并将个体和他者的身份矛盾,个体和社会的叙事矛盾填补其中,从而在一个家族几代人的人生选择、命运起伏的钩沉中,回应百年历史变迁下的城乡倒影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枝》 矛盾 家族叙事 个人经验 城乡变迁
下载PDF
瓦解与重构——阿迪契小说《紫木槿》家庭叙事下的民族隐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勇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11,共8页
阿迪契是尼日利亚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女性作家。其长篇小说《紫木槿》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视角和纤细笔调,通过家庭叙事,以微观视野呈现宏大主题,呈现出后殖民时代尼日利亚所面临的政治和文化困境。作品通过尤金这一分裂性的悲剧形象,折... 阿迪契是尼日利亚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女性作家。其长篇小说《紫木槿》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视角和纤细笔调,通过家庭叙事,以微观视野呈现宏大主题,呈现出后殖民时代尼日利亚所面临的政治和文化困境。作品通过尤金这一分裂性的悲剧形象,折射出非洲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价值入侵与传统文化价值割裂的畸形文化状态,表现出作家对非洲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肯定;同时,作品以隐喻的形式,通过几位女性的不同境遇,探讨了民族文化的重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迪契 《紫木槿》 家庭叙事 后殖民
原文传递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渝东北乡土伦理叙事——论长篇小说《黄泥巴小街》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智忠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6-65,共10页
在立足地域文化和乡土伦理叙事两个学术概念基础上,对长篇小说《黄泥巴小街》从底层叙事、家庭叙事和创伤叙事等方面给予了评论分析。首先,文章从一条小街所展示的渝东北乡土伦理世界,以善恶归一、正邪博弈并借助方言的张力和农耕文明... 在立足地域文化和乡土伦理叙事两个学术概念基础上,对长篇小说《黄泥巴小街》从底层叙事、家庭叙事和创伤叙事等方面给予了评论分析。首先,文章从一条小街所展示的渝东北乡土伦理世界,以善恶归一、正邪博弈并借助方言的张力和农耕文明的乡村道德文化背景,窥见社会底层的悲欢;其次,通过描写乡土文化语境下家庭的聚散来关注人的生存境遇、道路抉择、矛盾纷争、私人恩怨和儿女私情等亲情伦理;最后,通过人物的悲剧、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见证了当代中国精神的变迁和身体“症候”,以创伤性成长故事叙写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乡土人生。《黄泥巴小街》是近年来重庆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小说描写的渝东北黄泥巴小街,构成了中国文学的一个新地标,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泥巴小街》 底层叙事 家庭叙事 创伤叙事 乡土伦理
下载PDF
《白鹿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清霞 《商洛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5,12,共4页
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家族叙事为主线展示了中华民族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50多年的历史画卷,通过白鹿两家儿女们的革命斗争经历和普通农民对革命态度的转变,清晰而深刻地展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文本超越了革命历史叙事的党派史... 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家族叙事为主线展示了中华民族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50多年的历史画卷,通过白鹿两家儿女们的革命斗争经历和普通农民对革命态度的转变,清晰而深刻地展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文本超越了革命历史叙事的党派史观和阶级史观,从民族文化史观出发,考察和反思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历史·家族"的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新民主主义革命 家族叙事 民族文化史观
下载PDF
家庭叙事与郭沫若早期小说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颜同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6-114,共9页
郭沫若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十年,弃医从文,其创作背景离不开清末民初的留日生活及其异域体验。不论是与日籍妻子安娜的跨国涉外新式家庭组合,还是日本冈山、福冈等地的异域风情,都在其早期小说实践中有深刻的精神遗留,作品彰显了中国古... 郭沫若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十年,弃医从文,其创作背景离不开清末民初的留日生活及其异域体验。不论是与日籍妻子安娜的跨国涉外新式家庭组合,还是日本冈山、福冈等地的异域风情,都在其早期小说实践中有深刻的精神遗留,作品彰显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现代转型轨迹与症侯。文化冲突、歇斯迭里情绪对峙、杀子与受虐意识、处于困顿与歧视的异域家庭琐事,既与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内涵、模式迥然不同,也与"五四"前后的新小说格调与特征差异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叙事 郭沫若早期小说 留日体验 跨国涉外婚恋
下载PDF
六六家庭叙事中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艳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8-20,共3页
受不同历史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启蒙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女性意识开始注入"人"的质感,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女子格外注重家庭、伦理的思维定势被突破,大多数女作家开始基于对妇女屈辱卑微地位的反抗和参与社会历史... 受不同历史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启蒙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女性意识开始注入"人"的质感,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女子格外注重家庭、伦理的思维定势被突破,大多数女作家开始基于对妇女屈辱卑微地位的反抗和参与社会历史进程的责任感,有意识地弱化并掩盖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征,将"做人"置于首位,并竭力通过家庭这一寻常而重要的特殊场景与视角来凸显女性意识的觉醒、发展。六六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在国内与国外双重文化背景下仔细打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认识到家庭之于妇女不单纯是一种爱情的体验和归宿,而是与女性解放、观念进步、性别平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女作家对女性意识的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六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下载PDF
《罂粟之家》:旧式乡村终结的“演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宇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4-17,共4页
通过对苏童的新历史小说《罂粟之家》中意象罂粟、主人公沉草及历史事件土改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作家借小说"演义"的不仅是一段封建地主家族的灭亡史,更是一则中国旧式封建乡村终结的寓言。
关键词 《罂粟之家》 苏童 家族叙事 历史演义
下载PDF
在人的知识基础上的艺术建构——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逻辑基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祖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的背景下建构的,它的逻辑基点也直接受到了其背景的影响。总的看来,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逻辑基点就是"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而这一观念又是与关于...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的背景下建构的,它的逻辑基点也直接受到了其背景的影响。总的看来,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逻辑基点就是"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而这一观念又是与关于人的知识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一逻辑基点上,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形成了自己家族叙事及关于家族话语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小说 逻辑基点 文学是人学 家族叙事 家族话语
下载PDF
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转换——试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家族叙事的空间机制之一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晖湘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3,共3页
从宏观上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家族叙事在地域空间上经历了一个由城市士绅家族向乡土乡村家族转换的过程。一方面,这种空间转换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家族变迁的文学反映,另一方面,这种空间转换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
关键词 家族叙事 地域空间 城市 乡村
下载PDF
1989~2009:中国女性诗歌的家族叙写 被引量:2
13
作者 霍俊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9,共7页
1989年以来中国的女性诗歌无论是在题材、语言、经验、想象力和表现方式上,还是在思想和社会学层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在家族谱系叙事上的差异和新变。部分"70后"和"80后&q... 1989年以来中国的女性诗歌无论是在题材、语言、经验、想象力和表现方式上,还是在思想和社会学层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在家族谱系叙事上的差异和新变。部分"70后"和"80后"女诗人在后工业时代的背景下,在城市与乡土、批判与赞颂中展开的家族叙写,凸显了女性诗歌的历史轨迹和新的美学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家族叙写 “70后”和“80后”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家族母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书文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9-102,共4页
由于故事讲述的年代与讲述故事年代时空距离的差异,中国现代家族母题叙事的理性批判与文化眷恋的启蒙传统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出现了新的变形,即从对家国同构的理性审视到民族精神与文化心态的重塑,从父子思想伦理冲突到祖孙精神性格的一... 由于故事讲述的年代与讲述故事年代时空距离的差异,中国现代家族母题叙事的理性批判与文化眷恋的启蒙传统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出现了新的变形,即从对家国同构的理性审视到民族精神与文化心态的重塑,从父子思想伦理冲突到祖孙精神性格的一脉相承,由对家族制度激进的革命批判到辨证的文化反思,当代家族小说在继承现代家族叙事传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个新的艺术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叙事 民族精神 父子相继 文化反思
下载PDF
从《雷峰塔》、《易经》看张爱玲的家庭叙述及创作动机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立伟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张爱玲新近出土的两部著作《雷峰塔》、《易经》延续了其一贯的家庭叙述。其中所叙述的内容,张氏几乎在早期的作品中都有所涉猎。张氏不断重复书写的动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消解家族在"族谱"意义上的崇高,在"血缘"... 张爱玲新近出土的两部著作《雷峰塔》、《易经》延续了其一贯的家庭叙述。其中所叙述的内容,张氏几乎在早期的作品中都有所涉猎。张氏不断重复书写的动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消解家族在"族谱"意义上的崇高,在"血缘"意义上的温情;向曾经带给张氏身心伤害的整个家族的"报复";减轻自己童年的痛苦,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期待打开美国市场,书写旧日"传奇";缓解写作焦虑,寻找写作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峰塔 易经 张爱玲 家庭叙述 创作动机
下载PDF
性别视角中的家族、历史、民族叙事——对电视剧《大宅门》的女性主义文化批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兵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91,共6页
历史叙事对建构民族"想象共同体"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电视剧《大宅门》中,由于人本主义价值立场的失落和性别视点的盲区,民族叙事充斥着一种男权话语,遮蔽了历史叙事中的性别主体问题,对此,女性主义文化批评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家族叙事 女性主义文化批评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女性作家的家庭叙事——以姚鄂梅《家庭生活》为中心
17
作者 班易文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2-99,共8页
女性与家庭的关系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性作家的家庭叙事中呈现出清晰的女性主体性叙事的倾向。姚鄂梅的中篇小说集《家庭生活》聚焦中国女性的家庭生活场域,塑造了因家庭主义放弃个人发展的牺牲者、被剥夺了... 女性与家庭的关系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性作家的家庭叙事中呈现出清晰的女性主体性叙事的倾向。姚鄂梅的中篇小说集《家庭生活》聚焦中国女性的家庭生活场域,塑造了因家庭主义放弃个人发展的牺牲者、被剥夺了社会性母亲身份的无望的救赎者,以及为情感殉道的另类第三者形象。其将女性的欲望叙事内蕴于家庭叙事的结构之中,小说通过有关生育的事件进行倒叙,勾连人物的身体记忆,揭露了女性围绕生育产生的耻感与隐痛是父权制家庭政治的恶果。同时,作者超越以往女性主义作家通过身体写作批判父权制度的层面,揭示了家庭内感情危机背后的物质主义的弊病,探讨了女性不平等地位的经济根源,反思了单向度理念化的家庭已有的权力关系。因此,应当从加强个体责任意识与完善社会制度的角度寻找应对家庭危机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鄂梅 《家庭生活》 家庭叙事 女性
下载PDF
承载文化和生命的形式——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历史观
18
作者 吴雪青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291-293,共3页
家族小说在新时期,无论是侧重于展现人的文化存在一路还是着重抒写人的非理性存在状态的另一路,都否弃了代言式抒写姿态和方式,其重心不在于力求真实再现历史生活之真貌,而在于展示特殊历史文化氛围和其中生活的人之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家族小说在新时期,无论是侧重于展现人的文化存在一路还是着重抒写人的非理性存在状态的另一路,都否弃了代言式抒写姿态和方式,其重心不在于力求真实再现历史生活之真貌,而在于展示特殊历史文化氛围和其中生活的人之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历史成为发挥想象力和虚构才能的载体,不再承担认知和教化功能,从而使小说家获得多元视点和自由的个人叙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小说 历史意识 家族叙事
下载PDF
从和谐维度看家庭伦理剧的发展
19
作者 牛殿庆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社会转型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伦理剧从家庭的视角记录了社会和历史的变迁、家庭的浮沉和个人命运的转变。思想解放运动,打开了家庭伦理剧家庭叙事渴望幸福之门,家庭伦理剧的和谐叙事给人们生活增加了新的希望。沿着...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社会转型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伦理剧从家庭的视角记录了社会和历史的变迁、家庭的浮沉和个人命运的转变。思想解放运动,打开了家庭伦理剧家庭叙事渴望幸福之门,家庭伦理剧的和谐叙事给人们生活增加了新的希望。沿着“大家”和谐社会引领的方向,“小家”的和谐是“大家”和谐的保障,与以往相比家庭伦理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更加成熟。在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对和谐家庭建设的引领下,和谐家庭伦理剧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局面,表现为对和睦安定健康生活的提炼与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维度 家庭伦理剧 和谐价值观 家庭叙事 和谐叙事
下载PDF
试论张炜家族小说
20
作者 王永剑 《黑河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张炜家族小说是通过对家族历史和家族变迁的再现来透视整个民族历史的变化进而完成对历史的阐释。家园寻找和文化寻根是其家族小说重要的内涵。道德理想主义姿态和充满人道主义悲悯情怀的叙述方式是其家族小说重要特征。
关键词 张炜 家族小说 家族内涵 家族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