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构造岩特征及应力场演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秉良 刘瑞珣 +2 位作者 向宏发 万景林 黄雄南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9-537,共9页
通过对红河断裂带中南段18个糜棱岩、12个角砾岩、10个碎裂岩和8个砂砾岩详细的显微结构观察,部分典型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年及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获得了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过程微观特征的变化:... 通过对红河断裂带中南段18个糜棱岩、12个角砾岩、10个碎裂岩和8个砂砾岩详细的显微结构观察,部分典型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年及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获得了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过程微观特征的变化:断层岩为糜棱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早期断层活动为左旋走滑,糜棱岩和未变形的砂砾岩FT年龄均大于20Ma,表明这期间红河断裂带曾发生过一次构造热事件。断层岩为碎裂岩和角砾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后期断层活动为右旋走滑。微结构特征不同的碎裂岩和角砾岩的FT年龄可分为3个时段(9.9~12.7Ma、6.8~8.4Ma、2.0~4.6Ma),测年结果和应力场特征表明红河断裂带中新世以来曾发生过3次断层错动事件,且第1次事件应力结构为走滑型,第2、3次事件应力结构为正断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 断层岩 显微结构 ft测年 应力场
下载PDF
剑川盆地第三纪以来地壳变形的地质分析与FT测年 被引量:9
2
作者 向宏发 张秉良 +2 位作者 张晚霞 虢顺民 万景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8,共9页
通过地层沉积、褶皱变形、断裂活动性质转化等分析可以看出:始新世早期,剑川盆地的宝相寺组(Eb)构成轴向近南北向的褶皱和与之相伴的NNE向盆缘主断裂右旋逆推运动;中新世以来,双河组(N1s)地层的褶皱走向为NE向,此期间盆缘主断裂变为左... 通过地层沉积、褶皱变形、断裂活动性质转化等分析可以看出:始新世早期,剑川盆地的宝相寺组(Eb)构成轴向近南北向的褶皱和与之相伴的NNE向盆缘主断裂右旋逆推运动;中新世以来,双河组(N1s)地层的褶皱走向为NE向,此期间盆缘主断裂变为左旋逆推性质;上新世以后(N2-Q)剑川地壳块体以伸展裂陷为主,伴随地壳的差异隆升,盆缘断裂以正断裂为主,同时有晚上新世粗面岩沿裂隙侵位。裂变径迹测年(简称FT测年,下同)表明:遭褶皱变形的双河组(N1s)地层年龄为(15.8±1.8)Ma;盆缘主断裂的左旋逆推运动发生在(5.4±1.1)Ma,后期正断裂运动发生在(1.6±0.7)Ma;被断裂抬升的剑川组(N2j)和晚上新世(τ6)粗面岩的FT年龄介于(2.4±0.85~3.1±0.5)Ma。上述资料揭示:盆地近EW向挤压作用发生在15Ma.BP,而区内NW向挤压运动发生在(15~5.4)Ma.BP间,后期正断引张运动开始于距今5.4Ma前,强烈活动于(1.5~1.6)Ma.BP。也即区内地壳变形由早期(E3)近EW向挤压经中新世(N2)NW向挤压至上新世(N2)后,则以引张裂陷作用为主。该变形过程可能与印度洋板块推挤、青藏高原隆升及高原物质作SE向流展的地壳动力学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分析 ft测年 地壳变形 第三纪以来 剑川盆地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岩FT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秉良 刘瑞珣 +2 位作者 向宏发 万景林 黄雄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56,共13页
通过对红河断裂带中南段18个糜棱岩、12个角砾岩、10个碎裂岩和8个砂砾岩的显微结构详细观察,部分典型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简称FT测年,以下同),获得了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过程中微观特征的变化:糜棱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 通过对红河断裂带中南段18个糜棱岩、12个角砾岩、10个碎裂岩和8个砂砾岩的显微结构详细观察,部分典型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简称FT测年,以下同),获得了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过程中微观特征的变化:糜棱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早期断层活动为左旋走滑,糜棱岩和未变形的砂砾岩FT年龄均>20Ma,表明这期间红河断裂带曾发生一次构造热事件;碎裂岩和角砾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后期断层活动为右旋走滑,微结构特征不同的碎裂岩和角砾岩的FT年龄可分3个时段(9.9~12.7,6.8~8.4,2~4.6MaBP),表明红河断裂带中新世以来曾发生3次断层位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断层岩 显微结构 ft测年
下载PDF
利用锆石形态、成分组成及年龄分析进行沉积物源区示踪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93
4
作者 闫义 林舸 李自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通过盆地碎屑沉积物分析示踪源区,进而探讨区域构造演化已成为当前地学研究的热点。盆地沉积物中的锆石不但分布广泛,而且稳定性极强,因而能保存大量的源区信息。随着锆石裂变径迹及U-Pb年龄谱分析等新测试技术的发展,锆石的形态、成分... 通过盆地碎屑沉积物分析示踪源区,进而探讨区域构造演化已成为当前地学研究的热点。盆地沉积物中的锆石不但分布广泛,而且稳定性极强,因而能保存大量的源区信息。随着锆石裂变径迹及U-Pb年龄谱分析等新测试技术的发展,锆石的形态、成分组成及年龄分析已成为盆地沉积物源区示踪的重要探针。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目前在综合利用锆石的形态、成分组成及年代学特征进行物源示踪的一些主要进展。由于物源示踪的复杂性,在利用锆石进行物源示踪时,应充分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密切结合其它物源示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沉积物 锆石 区域构造演化 锆石裂变径迹 U-Pb年龄谱分析 物源示踪 矿物年代学
下载PDF
上扬子盆地新生代差异抬升剥蚀与分异过程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磊 邓宾 +5 位作者 刘树根 王自剑 周政 罗强 何宇 赖冬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72-1886,共15页
中-新生代上扬子陆相盆地不仅是华南大陆的核心构造单元,也是大陆构造和盆地成因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基于楚雄盆地和四川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剖面中6件样品LA-ICP-MS磷灰石FT-U/Pb双法定年和热演化史模拟等研究,揭示上扬子盆地新生代差... 中-新生代上扬子陆相盆地不仅是华南大陆的核心构造单元,也是大陆构造和盆地成因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基于楚雄盆地和四川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剖面中6件样品LA-ICP-MS磷灰石FT-U/Pb双法定年和热演化史模拟等研究,揭示上扬子盆地新生代差异抬升剥蚀及其分异过程.楚雄盆地大姚宜就剖面江底河组磷灰石裂变径迹(apatite fission track,AFT)年龄和径迹长度分别为43.2~33.9Ma、10.06~11.30μm,中新世以来快速抬升冷却速率达到约3~5℃/Ma;四川盆地宜宾柳嘉剖面三合组-高坎坝组AFT年龄和径迹长度分别为128.0~95.2Ma、10.2~11.7μm,为部分埋深退火样品.宜就剖面和柳嘉剖面上白垩统磷灰石U-Pb年龄峰值特征总体相似,共同揭示物源区古元古代(2 100~1 700Ma)、新元古代(820~700Ma)、早古生代(500~400Ma)和早中生代(250~170Ma)中高级别变质-岩浆构造热事件,其晚白垩世物源区主要为扬子板块西缘和北缘地区(即松潘-甘孜褶皱带、义敦岛弧、康滇古陆和秦岭造山带).尤其柳嘉剖面磷灰石FT-U/Pb对比年龄揭示三合组-高坎坝组中少量磷灰石矿物为物源区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快速岩浆侵位过程的初始旋回沉积产物.晚新生代上扬子盆地受控于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生长过程控制影响,最终发生肢解分异形成现今盆地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ft-U/Pb双法定年 差异隆升 盆地分异 四川盆地 楚雄盆地 构造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Thermochronology of Mesozoic Sandstone from the Beipiao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 to Meso-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Yan-Liao Orogenic Belt 被引量:3
6
作者 YANYi LINGe +2 位作者 XIABin LIZi'an LIZhongc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54-263,共10页
Combining the single-grain low-temperature apatite fission track with high-temperature zircon U-Pb dating of sandstone can better reveal the tempor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ource and depositional site, and identify ... Combining the single-grain low-temperature apatite fission track with high-temperature zircon U-Pb dating of sandstone can better reveal the tempor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ource and depositional site, and identify both the age component of the source terrain and subsequent thermo-tectonic events after deposi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ngle- grain zircon U-Pb dating and fission track (FT) dating of sediments from the Beipiao basi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U-Pb ages of 18 single zircon grains collected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Beipiao Formation range from 194.3±2.9 to 233.8±4.2 Ma and most of apatite FT ages are about 30-40 Ma, indicating that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Yan-Liao orogenic belt experienced an obvious tectonic seesawing during Meso-Cenozoic time. The ea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the Liaodong block) uplifted in the early Mesozoic (230-190 Ma) and formed a geological landscape of high mountains, while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province (the Liaoxi area) subsided relatively and thousand-meter-scale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During the Cenozoic (30-40 Ma), the Liaoxi area uplifted as a whole, and the Xialiaohe Basin sank intensively. The topographic landscape had a great change: high mountains in the west and east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low plains in the centr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Liao orogenic belt single-grain zircon U-Pb dating apatite fission track (ft) dating
下载PDF
碎屑岩磷灰石单矿物多法定年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宾 曾璐 +2 位作者 周庆 姜磊 David Chew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6,共10页
沉积物是造山带-沉积盆地"从源到汇"过程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本介质,同造山期沉积物岩屑单矿物多法定年是解译该过程最有效的半定量-定量手段。基于LA-ICPMS的磷灰石U-Pb和裂变径迹定年(磷灰石FT-U/Pb定年)是碎屑磷灰石单矿... 沉积物是造山带-沉积盆地"从源到汇"过程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本介质,同造山期沉积物岩屑单矿物多法定年是解译该过程最有效的半定量-定量手段。基于LA-ICPMS的磷灰石U-Pb和裂变径迹定年(磷灰石FT-U/Pb定年)是碎屑磷灰石单矿物原位多法定年的核心,它能够同时获得矿物结晶年龄和抬升冷却年龄等,从而能有效揭示盆-山系统中深层地壳-浅表作用的构造热事件过程。近年磷灰石FT-U/Pb年龄标样矿物系统的建立,204Pb、207Pb和208Pb普通Pb成分校正法的完善为磷灰石单矿物原位多法定年提供了越来越完善的理论基础,使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应用。磷灰石在沉积物"从源到汇"疏导过程中具有弱稳定性,代表着碎屑沉积物质首次剥蚀-沉积旋回过程,对于解译多旋回或复杂物源演化过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缺少地层年代学限定的"从源到汇"过程,碎屑磷灰石多法定年不仅能够通过FT-U/Pb年代学限定地层沉积年龄,还可以通过时滞年龄曲线等获得造山带"源"-沉积盆地"汇"系统动态建造过程。磷灰石单矿物多法定年在解译盆-山耦合过程与机制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多法定年 ft-U/Pb年龄 普通铅校正 元素分馏 从源到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