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波长有色光对豚鼠眼球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冬红 褚仁远 +1 位作者 周国民 胡诞宁 《眼视光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波长的有色光线对眼球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动物模型中RPE细胞在有色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出生2w、体重为100~150g的幼年健康有色豚鼠,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组8只,为红光照射组;B组9只,为黄光照射组;C... 目的:探讨不同波长的有色光线对眼球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动物模型中RPE细胞在有色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出生2w、体重为100~150g的幼年健康有色豚鼠,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组8只,为红光照射组;B组9只,为黄光照射组;C组10只,为蓝光照射组;D组9只,为正常对照组,置于各箱中饲养。4w后测定眼轴长度,每组中各随机选取3只动物,摘除双眼球做冷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视网膜中TGF-β的mRNA表达。结果:红光照射组眼轴长度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双眼眼轴分别延长了(0.99±0.02)mm和(1.01±0.01)mm,P<0.05。豚鼠视网膜各层均表达TGF-β,红光照射组视网膜各层TGF-β的mRNA表达量较高,蓝光照射组视网膜各层TGF-β的mRNA表达量较低,黄光照射组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眼球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可能受多种因素调控,RPE细胞在眼球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可知,但其接受不同波长的有色光信号后所产生的生长因子不同,有可能是其在眼球生长发育中产生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眼球生长发育 波长 有色光 近视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与年龄和近视度数变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石一宁 方严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豹纹状眼底改变及其与近视度数和年龄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近10年354例不同年龄、不同近视度数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按年龄、近视度数、超声及眼底形态进行观察,并分组记录。结果①眼底变化:13.6%无眼底变化,8.8%局...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豹纹状眼底改变及其与近视度数和年龄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近10年354例不同年龄、不同近视度数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按年龄、近视度数、超声及眼底形态进行观察,并分组记录。结果①眼底变化:13.6%无眼底变化,8.8%局部改变,33.3%和44.4%分别为豹纹改变和弥漫性病理改变;不同年龄组分析,20岁组眼底无改变占44.8%,20~40岁组豹纹状眼底占46.1%,40岁以上的弥漫性病理改变超出50%;不同近视度数组分析,-6~-10D组眼底改变呈多样化,阴性改变占28.1%,弥漫性病理改变占33.3%,-10~-15D组眼底主要为豹纹状眼底39.1%和弥漫性病理改变48.3%,-15D以上组混合改变占70.8%。②从A超结果分析,眼轴在25mm时眼底无改变40.5%和豹纹状眼底18.9%,弥漫性病理改变27%,27mm时豹纹状眼底占51.9%,>27mm时弥漫性病理改变比例逐渐增加从53.4%到73.9%;从B超结果分析,阴性改变(61.10%)与25mm组基本相同,均匀扩张改变(58.90%)与25~27mm组对应,葡萄肿改变(70.20%)与27mm以上眼轴组对应。结论高度近视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早期(20岁后青春期、眼球扩张初期、豹纹状眼底改变)阶段介入医源性干预可能作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眼轴 豹纹状改变 病理性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下载PDF
硅油充填眼A超眼轴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瑞夫 罗英 +3 位作者 高晓唯 范银波 董晓云 吉秀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787-788,共2页
目的:探讨硅油充填眼A超眼轴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超仪器,经同一操作者分别对86例患者测定硅油充填前、硅油充填时及硅油取出后的眼轴长度,了解A超眼轴测定在硅油充填前后的变化。结果:硅油充填前86例患者眼轴平均长度23.6±2... 目的:探讨硅油充填眼A超眼轴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超仪器,经同一操作者分别对86例患者测定硅油充填前、硅油充填时及硅油取出后的眼轴长度,了解A超眼轴测定在硅油充填前后的变化。结果:硅油充填前86例患者眼轴平均长度23.6±2.2mm,硅油充填后眼轴平均长度33.4±5.8mm,硅油取出后平均长度23.4±1.9mm;硅油充填前后眼轴平均相差9.8±5.7mm,硅油充填前后眼轴变化呈显著改变(P<0.01),硅油充填前与硅油取出后眼轴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硅油充填前后A超眼轴长度变化约9.61±0.16mm,对硅油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测量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充填眼 A超检查 眼轴测定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
下载PDF
瞳孔直径与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简嘉 邹宏密 +1 位作者 胡蓉 周希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8-67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下瞳孔直径与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8~13岁低中度近视患者70例70眼,分别进行验光、瞳孔直径和眼轴长度测量等检查,并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在不同光线环境下,以平均瞳孔直径作为分界进行分组。测...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下瞳孔直径与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8~13岁低中度近视患者70例70眼,分别进行验光、瞳孔直径和眼轴长度测量等检查,并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在不同光线环境下,以平均瞳孔直径作为分界进行分组。测量戴镜前、戴镜6、12、24mo的眼轴长度,并分析不同环境下初始瞳孔直径与眼轴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暗室环境和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小于平均值组的患者眼轴增长量均比瞳孔直径大于平均值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初始瞳孔直径与角膜塑形镜配戴24mo时眼轴增长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0.4267,P<0.05;r=-0.4925,P<0.01)。结论:不同环境下瞳孔直径越大,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越好,其原因可能是较大的瞳孔使角膜塑形镜对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干预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直径 角膜塑形 近视 眼轴
下载PDF
Novel application of 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 in the observation of myopic control effect by orthokeratology lens in adolescents 被引量:8
5
作者 Ning-Jun Ni Fei-Yan Ma +5 位作者 Xiao-Mei Wu Xiao Liu Hong-Yan Zhang Yi-Fei Yu Mei-Chen Guo Sheng-Yong Zh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0期8985-8998,共14页
BACKGROUND Myopia,as one of the common ocular diseases,often occurs in adolescence.In addition to the harm from itself,it may also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Thus,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are attracting mor... BACKGROUND Myopia,as one of the common ocular diseases,often occurs in adolescence.In addition to the harm from itself,it may also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Thus,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Previou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single-focal glasses and orthokeratology lenses(OK lenses)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slowing down myopia and preventing high myopia.AIM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OK lenses and frame glasses against the increase of diopter in adolescent myopia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e OK lens.METHODS Changes in diopter and axial length were collected among 70 adolescent myopia patients(124 eyes)wearing OK lenses for 1 year(group A)and 59 adolescent myopia patients(113 eyes)wearing frame glasses(group B).Refractive states of their retina were inspected through 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The obtained hyperopic defocus was analyzed for the mechanism of OK lenses on slowing down the increase of myopic diopter by delaying the increase of ocular axis length and reducing the near hyperopia defocus.RESULTS Teenagers in groups A and B were divided into low myopia(0 D--3.00 D)and moderate myopia(-3.25 D--6.00 D),witho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 and age.After 1-year treatment,the increase of diopter and axis length and changes of retinal hyperopic defocus amount of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group B.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 linear analysis,the retinal defocus in the upper,lower,nasal,and temporal directions had almost the same effect on the total defocus.The amount of peripheral retinal defocus(15°-53°)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CONCLUSION 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 is progressive and instructive in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 Myopia Retinal hyperopic defocus eye axis DIOPTER Orthokeratology lens Frame glasses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儿正相对调节力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鑫 马丽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于青少年近视患儿正相对调节力(PRA)改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分析2016-09/2017-12间在我院视光科门诊初次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患儿122例244眼。其中选择角膜塑形镜矫正者63例(塑形镜组),选...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于青少年近视患儿正相对调节力(PRA)改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分析2016-09/2017-12间在我院视光科门诊初次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患儿122例244眼。其中选择角膜塑形镜矫正者63例(塑形镜组),选择框架眼镜矫正者59例(框架眼镜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mo时双眼PRA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塑形镜组PRA值-0.83±0.23D,框架眼镜组-0.77±0.24D(t=-1.457,P>0.05)。治疗前塑形镜组眼轴24.84±0.90mm,框架眼镜组24.78±0.86mm(t=0.550,P>0.05)。治疗6mo时塑形镜组PRA值-2.27±0.37D,与治疗前有差异(t=37.070,P<0.001)。治疗6mo时框架眼镜组PRA值-0.83±0.24D,与治疗前无差异(t=1.565,P>0.05)。治疗后塑形镜组PRA优于框架组(t=-25.271,P<0.001)。治疗6mo时塑形镜组眼轴24.86±0.91mm,与治疗前24.84±0.90mm有差异(t=-2.453,P<0.05)。治疗6mo时框架眼镜组眼轴24.97±0.86mm,与治疗前24.78±0.86mm有差异(t=39.135,P<0.001)。治疗6mo时两组眼轴无差异(t=-0.932,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儿配戴塑形镜相比配戴框架眼镜在治疗6mo时可明显提高其双眼PRA储备,但两者眼轴改变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正相对调节力 负相对调节力 近视 眼轴
下载PDF
瞳孔直径不同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符俊达 朱海萍 +2 位作者 贾娜 王刚 孙轶军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瞳孔直径大小所致的视网膜周边离焦区别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12岁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病人200例200眼,均进行屈光度、瞳孔直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检测后... 目的研究不同瞳孔直径大小所致的视网膜周边离焦区别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12岁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病人200例200眼,均进行屈光度、瞳孔直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检测后,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详细记录屈光度、瞳孔直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数据;根据不同光线下瞳孔直径大小分组,比较戴镜前后各组病人瞳孔直径大小变化量、屈光度增长量、眼轴增长量、角膜曲率改变量,并分析初始瞳孔直径与屈光度增长量、眼轴增长量、角膜曲率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瞳孔直径大于平均值病人的屈光度增长量为(-0.48±0.12)D、眼轴增长量为(0.79±0.14)mm,均要显著低于瞳孔直径小于平均值病人(P<0.05),角膜曲率改变量与瞳孔直径小于平均值病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暗室条件下初始瞳孔直径与佩戴角膜塑形镜2年后的屈光度增长量和眼轴增长量均呈负相关(r=-0.4164、-0.5123,P<0.001),与角膜曲率改变量无显著相关性(r=0.1322,P>0.05);自然光条件下初始瞳孔直径与佩戴角膜塑形镜2年后的屈光度增长量和眼轴增长量均呈负相关(r=-0.4170、-0.5292,P<0.001),与角膜曲率改变量无显著相关性(r=-0.1630,P>0.05)。结论瞳孔直径较大有利于角膜塑形镜对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干预,进而更好地控制近视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瞳孔直径 角膜塑形术 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 眼轴 青少年
下载PDF
不同的推拿频率防控近视进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钟瑞英 郎建英 +1 位作者 张曼曼 李志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推拿频率对近视少年儿童的屈光度和眼轴的影响,探讨有效的防控少年儿童近视进展的推拿治疗间隔时间。方法 156例近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38例,每天推拿1次联合配戴远用框架眼镜;B组39例,每3天推拿1次联合配戴远用框架眼... 目的比较不同的推拿频率对近视少年儿童的屈光度和眼轴的影响,探讨有效的防控少年儿童近视进展的推拿治疗间隔时间。方法 156例近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38例,每天推拿1次联合配戴远用框架眼镜;B组39例,每3天推拿1次联合配戴远用框架眼镜;C组39例,每7天推拿1次联合配戴远用框架眼镜;D组40例,配戴远用框架眼镜。4组患者每6月复查1次,随访1年,比较4组6月、12月治疗前后屈光度以及12月治疗前后眼轴差值。结果治疗前后屈光度、眼轴差值比较:A、B、C 3组分别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能有效控制近视屈光度和眼轴的进展,推拿治疗近视最好在3 d内进行1次推拿联合配戴远用框架眼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推拿 屈光度 眼轴
下载PDF
The gut-eye axis:from bra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to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9
作者 Qianzi Jin Suyu Wang +2 位作者 Yujia Yao Qin Jiang Keran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10期2741-2757,共17页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s a seriou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retina that significantly impacts vision.Unfortunately,the specific pathogenesis remains unclear,and effective early treatment options ar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s a seriou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retina that significantly impacts vision.Unfortunately,the specific pathogenesis remains unclear,and effective early treatment options are consequently lacking.The microbiome is defined as a large ecosystem of microorganisms living within and coexisting with a host.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undergoes dynamic changes owing to age,diet,genetics,and other factors.Such dysregulation of the intestinal flora can disrupt the microecological balance,resulting in immunological and metabolic dysfunction in the host,and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diseases.In recent decades,significant evidence ha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stinal flora also influences systems outside of the digestive tract,including the brain.Indeed,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gut-brain ax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a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including Alzheimer’s disease and Parkinson’s disease.Similarly,the role of the“gut-eye axis”has been confirm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any ocular disorders.Moreover,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many bra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have been shown to share several risk factors and to exhibit comparable etiologies.As such,the intestinal flora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Given the above context,the present review aims to clarify the gut-brain and gut-eye connections,assess the effect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metabolites o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nd identify potential diagnostic marker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Currently,direct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intestinal flora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limited,while studies focusing solely on intestinal flora are insufficient to fully elucidate its functional role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Organ-on-a-chip technology has shown promise in clarifying the gut-eye interactions,while integrating analysis of the intestinal flora with research on metabol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biological agents blinding eye disease dietary nutrition fecal microbial transplantation gut-eye axis intestinal flora METABOLITE MICROECOLOGY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采灵 肖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3-1156,共4页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属复杂性白内障,具有高致盲性,一直以来手术为唯一治疗方法,但在预测术后屈光状态时始终与术后实际屈光度有差异。现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对术后屈光状态与视觉质量的要求逐渐增高。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公式为...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属复杂性白内障,具有高致盲性,一直以来手术为唯一治疗方法,但在预测术后屈光状态时始终与术后实际屈光度有差异。现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对术后屈光状态与视觉质量的要求逐渐增高。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公式为求更高的预测准确度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临床上可供选择的IOL度数计算公式有很多,但对更适用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公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意见。本文根据不同公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就IOL度数计算公式的发展和应用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IOL度数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眼轴 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公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下载PDF
近视患者视力变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举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共186人(257眼),依次检查视力、电脑及检影验光、A超测眼轴长度、观察眼底,然后分别根据屈光度、眼轴长度及眼底进行分级,探讨屈光度、眼轴长度及眼底...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共186人(257眼),依次检查视力、电脑及检影验光、A超测眼轴长度、观察眼底,然后分别根据屈光度、眼轴长度及眼底进行分级,探讨屈光度、眼轴长度及眼底近视改变与视力的关系。结果屈光度、眼轴长度、眼底分级与视力呈中度相关;当眼轴长度≥30.00mm,屈光度-18.00d及以上,眼底分级为4级者,其矫正视力多在0.5以下。结论高度近视眼视力随屈光度加深、眼轴进行性变长、眼底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屈光度 眼轴 眼底
下载PDF
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眼轴长度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玉冰 赵刚平 +1 位作者 潘美容 郑绮华 《现代医院》 2004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眼的角膜中央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  6 82只眼按屈光度分成 4组 :轻度 (- 1 0~ - 3 0D) ,中度 (- 3 2 5~ - 6 0D) ,高度 (- 6 2 5~ - 10 0D) ,超高度 (- 10 2 5D以上 )。利用A... 目的 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眼的角膜中央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  6 82只眼按屈光度分成 4组 :轻度 (- 1 0~ - 3 0D) ,中度 (- 3 2 5~ - 6 0D) ,高度 (- 6 2 5~ - 10 0D) ,超高度 (- 10 2 5D以上 )。利用A超、角膜地形图仪测定上述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眼轴长度。结果 各组角膜中央厚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组垂直径向与水平径向角膜屈光力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眼轴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随近视屈光度增加 ,角膜中央厚度不变 ,眼轴相应延长 ,角膜中央屈光力相对稳定 ,变化较小 ,眼轴长度的测定有助于近视程度与近视手术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眼角膜 眼轴长度 屈光力 角膜中央 厚度 屈光度
下载PDF
轻中度近视调节功能训练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岩 李富馨 王旸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9期4472-4475,共4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近视行调节训练后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门诊诊断为轻中度近视7~12岁患儿309例618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6.00D,散光度≤-1.00D,双眼球镜差值≤-1.50D,双眼柱镜差值≤-1.00D,眼位... 目的探讨轻中度近视行调节训练后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门诊诊断为轻中度近视7~12岁患儿309例618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6.00D,散光度≤-1.00D,双眼球镜差值≤-1.50D,双眼柱镜差值≤-1.00D,眼位斜视度≤-10△。所有患儿常规验光戴镜,矫正视力1.0,入组前均需进行眼底、眼压及裂隙灯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将患儿随机分为训练组(156例312眼)和对照组(153例306眼)。训练组需要进行单眼调节功能训练、双眼调节功能训练及双眼集合和融像功能训练。训练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近视度数增长情况、眼轴长度、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训练6个月后,两组间近视度数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641,P<0.001);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眼轴长度增长(0.61±0.32)mm,优于对照组的(1.06±0.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2,P<0.01);训练前训练组正相对调节值(-1.01±0.35) D、调节幅度(9.16±1.49)D,对照组正相对调节值(-1.04±0.37) D、调节幅度(9.22±1.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正相对调节值(-2.98±0.33)D、调节幅度(12.35±1.16)D,均优于对照组的(-0.98±0.32)D、(9.12±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前,训练组调节反应(0.67±0.24)D,对照组(0.68±0.2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反应表现为调节滞后,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调节反应(0.25±0.27)D,优于对照组(0.65±0.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前,训练组单眼调节灵敏度(9.83±1.37)cpm,对照组(9.79±1.40)c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单眼调节灵敏度(12.25±1.83)cpm,高于对照组(9.74±1.28)c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前,训练组双眼调节灵敏度(5.97±1.49)cpm,对照组(6.01±1.34)c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双眼调节灵敏度(8.09±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近视 调节功能训练 眼轴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度近视眼后巩膜改变相关因素的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瑞萍 赵敏 +5 位作者 秦力维 郑英 曹敏丽 常虹 吕建红 侯晓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8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形态改变与眼轴长度、近视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TL超9型APOOGE-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0MHz。对26例正常眼,36例轻中度近视眼,51例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进行观...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形态改变与眼轴长度、近视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TL超9型APOOGE-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0MHz。对26例正常眼,36例轻中度近视眼,51例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进行观察。并对26例正常眼,17例轻中度近视眼,26例高度近视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结果:轻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的眼轴长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Y=-3510.3+1668.1X,R=0.9432,P〈0.0001。后巩膜形态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度近视眼组、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A血流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高度近视组的CRA、PCA的收缩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AV)均减低,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血管、睫状血管系统血供不足与后巩膜形态变化的类型、眼轴长度、近视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是引起高度近视眼病理性眼底改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彩色多普勒 后巩膜形态 眼轴长度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近视程度与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及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周远 王丽媛 +2 位作者 张婧 吴奇志 王廉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等效球镜度(SE)与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眼轴长度(AL)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北京市普仁医院眼科的8~14岁的儿... 目的观察并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等效球镜度(SE)与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眼轴长度(AL)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北京市普仁医院眼科的8~14岁的儿童青少年,睫状肌麻痹验光测量屈光度,按照SE分为低度近视组(>-3 D且<-0.5 D)、中度近视组(>-6 D且≤-3 D)、高度近视组(≥-12 D且≤-6 D)和对照组(>-0.5 D且<0.5 D),并测量SFCT、GCIPL六个方位厚度(上方、鼻上、鼻下、下方、颞下、颞上)、GCIPL平均厚度、最小厚度和AL,评估其与近视屈光度数的关系。GCIPL厚度与AL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SFCT与AL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共纳入97例(142只眼),男性47例,女性50例,年龄(11.2±1.8)岁。GCIPL厚度与AL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及GCIPL厚度与AL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GCIPL厚度各个指标与AL均呈现出显著负相关(P<0.001),GCIPL上方,下方,颞下方及平均厚度与年龄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和年龄均无显著相关。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AL的回归系数值为-24.846(Z=-4.522,P<0.001),意味着AL对SFCT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结论儿童青少年近视SE越深,AL越长,SFCT越薄,GCIPL越薄,并且GCIPL下方与SE程度相关性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中心脉络膜厚度 眼轴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多点近视离焦眼镜配合低浓度阿托品对青少年近视度数控制的研究
16
作者 王鑫 苑志峰 +1 位作者 甄渤陶 孙卫锋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7期88-91,共4页
探究多点近视离焦眼镜配合低浓度阿托品对青少年近视度数控制的影响。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8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单光眼镜进行近视度数控制,观察组... 探究多点近视离焦眼镜配合低浓度阿托品对青少年近视度数控制的影响。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8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单光眼镜进行近视度数控制,观察组采用多点近视离焦眼镜配合低浓度阿托品进行近视度数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裸眼视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多点近视离焦眼镜配合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裸眼视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近视离焦眼镜 低浓度阿托品 青少年近视 屈光度 眼轴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轴的变化分析
17
作者 罗永飞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120-122,126,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后患者眼轴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接诊的18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眼轴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手术... 目的分析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后患者眼轴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接诊的18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眼轴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手术后眼轴长度数值随术后时间的增长不断降低,各时间点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患者眼压显著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时间越长患者眼压指标越低,各时间点指标对比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手术后裸眼视力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自术后1d开始,各时间点水平均高于术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眼轴长度会逐渐缩短,从而促使眼压逐渐降低。这一变化将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手术 眼轴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下载PDF
特发性矮小患儿的眼部生物学参数研究
18
作者 朱如源 王月 +1 位作者 封利霞 刘晓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8-1652,1658,共6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眼部生物学参数,并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及正常儿童进行比较,探究该群体眼部生物学参数的特点,为ISS患儿视力的筛查及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5例5~14岁ISS患儿作为观察组,3... 目的研究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眼部生物学参数,并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及正常儿童进行比较,探究该群体眼部生物学参数的特点,为ISS患儿视力的筛查及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5例5~14岁ISS患儿作为观察组,32例GHD患儿作为GHD组,并选取47名进行常规视力筛查的正常身高儿童作为正常对照,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眼轴、眼压、角膜曲率、轴率比等参数。研究ISS患儿的眼部生物学参数,比较上述三组儿童视力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影响ISS患儿视力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ISS轴率比明显大于GHD组及正常儿童,ISS组眼压明显高于GHD组及正常儿童。ISS组的眼轴与GHD组、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HD组眼轴明显短于正常儿童的眼轴。ISS的角膜曲率明显大于正常儿童。ISS组的轴率比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峰值、角膜曲率均呈正相关关系(β=1.052,P<0.05;β=0.004,P<0.05)。结论ISS患儿可能存在眼压高、近视风险大的问题,较高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结果及较大的角膜曲率可能是其近视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 生长激素缺乏症 眼轴 轴率比 眼压 角膜曲率
下载PDF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视力、屈光度、眼轴及泪膜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宗艳 陈凤华 +4 位作者 彭凯 娄雪菲 刘畅 吴学慧 田江 《医学信息》 2019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眼视力、屈光度、眼轴、泪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佩戴角膜塑形镜患者60例(116眼),比较戴角膜塑形镜前与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视力、屈光度、眼轴及泪膜变化。结果戴角膜塑形镜1...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眼视力、屈光度、眼轴、泪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佩戴角膜塑形镜患者60例(116眼),比较戴角膜塑形镜前与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视力、屈光度、眼轴及泪膜变化。结果戴角膜塑形镜1周裸眼视力较戴镜前提高[(0.45±0.07)vs (0.4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屈光度较戴镜前下降[(180.71±35.99)D vs (182.86±36.65)D],泪膜破裂时间较戴镜前缩短[(7.71±0.74)s vs (7.99±0.6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眼轴较戴镜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其后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与戴镜前比较,视力、屈光度、眼轴及泪膜变化均呈稳定趋势。结论角膜塑形镜可控制近视度数并提高裸眼视力,延缓视轴增长,对青少年近视控制效果明显,泪膜损伤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视力 屈光度 眼轴 泪膜
下载PDF
坐位及仰卧位人眼屈光状态的改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岚君 赵金荣 张金英 《眼科》 CAS 2008年第5期311-312,共2页
目的探讨在坐位及仰卧位人眼球镜度数及散光轴向的改变。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52例(96眼),屈光度-2.50D~-10.00 D,散光-0.75D~-4.50 D。方法对所有患者用手持自动验光仪分别测量坐位及仰卧位时的球镜... 目的探讨在坐位及仰卧位人眼球镜度数及散光轴向的改变。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52例(96眼),屈光度-2.50D~-10.00 D,散光-0.75D~-4.50 D。方法对所有患者用手持自动验光仪分别测量坐位及仰卧位时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其轴向,并对坐位及仰卧位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散光轴向的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球镜、柱镜度数及散光轴。结果仰卧位球镜度数(-5.31±3.43)D与坐位球镜度数(-5.27±3.24)D相比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散光度数坐位平均(-2.27±1.24)D,仰卧位平均(-2.35±1.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眼球散光轴向改变在-16°~+18°之间,其中0°~2°者52.1%,6°~10°者5.2%,>10°者3.1%。散光轴向右眼在旋转方向上更倾向于逆时针旋转,而左眼更倾向于顺时针旋转。结论患者坐位及仰卧位眼球的球镜和柱镜度数无明显变化,但眼球旋转引起的散光轴向改变,可能是影响某些患者LASIK术后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体位 眼球旋转 散光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