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辅助提取桑黄粗多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史玉宝 白卫东 +2 位作者 赵文红 钱敏 白永亮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8期29-32,35,共5页
桑黄多糖是桑黄子实体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首先研究了酶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桑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最优的酶解提取工... 桑黄多糖是桑黄子实体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首先研究了酶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桑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最优的酶解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都对提取率有明显影响,且在所选取的范围内有最大值。在酶添加量为0.3%的基础上,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桑黄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多糖 木瓜蛋白酶 酶解 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 提取率
下载PDF
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雯雯 陈智文 李筱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17-4719,共3页
分析了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温度、活性炭对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分光光度法在土壤有效磷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浸提剂 浸提温度 活性炭脱色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中草药浸提温度对有效成分浸出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储茂泉 古宏晨 刘国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建立中草药浸提过程的温度与有效成分浸出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 在前文提出的中草药浸提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扩散系数和浓度梯度随温度的变化。结果 对不同温度下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浸提... 目的 建立中草药浸提过程的温度与有效成分浸出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 在前文提出的中草药浸提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扩散系数和浓度梯度随温度的变化。结果 对不同温度下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浸提有效成分丹参酮 (tanshinone)的实验表明 ,该模型能满意地反映实验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效成分 浸提温度 数据模型 丹参酮
下载PDF
罗非鱼鱼鳞明胶蛋白膜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菲菲 翁武银 +2 位作者 苏文金 曹敏杰 刘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7-282,共6页
利用罗非鱼鱼鳞提取明胶制备蛋白可食膜,考察了明胶蛋白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以及甘油添加量对蛋白膜抗拉伸强度(TS)、断裂延伸率(EAB)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明胶蛋白提取率随浸提温度的升高和浸提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利用80℃加... 利用罗非鱼鱼鳞提取明胶制备蛋白可食膜,考察了明胶蛋白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以及甘油添加量对蛋白膜抗拉伸强度(TS)、断裂延伸率(EAB)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明胶蛋白提取率随浸提温度的升高和浸提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利用80℃加热0.5、1h浸提时,明胶蛋白不易被降解,以其为原料制备的蛋白膜TS可高达44MPa。另一方面,当蛋白膜中的甘油含量从20%增加到40%时,膜的TS从44.09MPa下降至16.45MPa,而EAB、水蒸汽透过率(WVP)和透明度值则逐渐升高。然而膜的颜色不受甘油添加量的影响。SDS-PAGE结果显示甘油对明胶膜的蛋白组分没有明显的影响。根据DSC的分析结果可知,甘油含量为20%时,明胶蛋白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达113.97℃,但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膜的Tg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鱼鳞 明胶蛋白膜 甘油含量 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
下载PDF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正荣 孟建国 +1 位作者 邵易珊 伏沛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82-84,95,共4页
目的考察影响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因素,确定符合大生产的金银花提取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考察溶剂温度、pH值、干燥方式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为:pH7,提取温度80℃提取;70℃、-0.... 目的考察影响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因素,确定符合大生产的金银花提取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考察溶剂温度、pH值、干燥方式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为:pH7,提取温度80℃提取;70℃、-0.07MPa浓缩;真空带式干燥或喷粉干燥。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实用,可控性强,适宜于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提取温度 PH 干燥方式
下载PDF
从草石蚕中提取水苏糖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叶春华 吕艳蓓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5-116,240,共3页
以草石蚕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对水苏糖得率的影响,并确定提取水苏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苏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当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 以草石蚕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对水苏糖得率的影响,并确定提取水苏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苏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当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40℃,固液比1∶15时,水苏糖得率最高,此条件下水苏糖得率是4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石蚕 提取时间 提取温度 固液比 水苏糖得率
下载PDF
不同提取温度对白鲢鱼皮明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汲聪玲 陆剑锋 +2 位作者 吕顺 姜绍通 林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122,共6页
本实验以白鲢鱼皮为原料提取鱼皮明胶,考察不同提取温度(30、50、70、90、100℃)对鱼皮明胶得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的紫外吸收峰均在波长218 nm左右;明胶提取率在提取温度为90℃时最大,为(86.91&#... 本实验以白鲢鱼皮为原料提取鱼皮明胶,考察不同提取温度(30、50、70、90、100℃)对鱼皮明胶得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的紫外吸收峰均在波长218 nm左右;明胶提取率在提取温度为90℃时最大,为(86.91±0.98)%;50℃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的凝胶强度最大,为(896.75±117.03)g;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30、50℃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由α1、α2、β3条肽链组成,70、90、100℃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由于明胶分子的热降解,电泳条带不明显;30、50、70、90、100℃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97.88±2.65)、(108.66±0.43)、(106.48±3.33)、(100.27±2.37)、(99.56±0.37)℃;提取温度越高,明胶的G’’和G’值越小、流变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温度 明胶 产率 凝胶强度 流变特性
下载PDF
用离子液体[bmim]PF_6和[emim]Beti萃取水中的氯酚 被引量:9
8
作者 范洪富 王达 +2 位作者 马军 赵春光 刘光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0,73,共4页
为彻底从水中去除氯酚,用2种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和[emim]Beti对几种常见的氯酚进行萃取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平衡,温度和pH值对这2种离子液体的萃取有一定影响,大多数氯酚分配因数不因溶液中存在其他的氯酚而改变.这... 为彻底从水中去除氯酚,用2种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和[emim]Beti对几种常见的氯酚进行萃取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平衡,温度和pH值对这2种离子液体的萃取有一定影响,大多数氯酚分配因数不因溶液中存在其他的氯酚而改变.这2种离子液体萃取氯酚的分配因数与辛醇萃取氯酚分配因数的相关性因数分别为0.9676和0.9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氯酚 分配因数 PH值 萃取时间 萃取温度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30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涛 朱莉萍 +3 位作者 周宏琛 倪永付 闫秋成 王勇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建立使用一种萃取头同时检测蔬菜中30种农药的GC-MS分析方法。采用了SPME-GC/MS自动进样技术,比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丙烯酸酯(PA)、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聚乙二醇-二乙烯基苯(CW/DVB)4种固定相涂层的分析效果,... 建立使用一种萃取头同时检测蔬菜中30种农药的GC-MS分析方法。采用了SPME-GC/MS自动进样技术,比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丙烯酸酯(PA)、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聚乙二醇-二乙烯基苯(CW/DVB)4种固定相涂层的分析效果,选择了目标物萃取效率较高、干扰物萃取较少的PDMS。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选择不同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振荡速度进行试验,最终确定振荡速度250 r/min,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60 min作为萃取条件。对不同的无机盐浓度对标准品溶液和加入基质标准品溶液的提取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试验,确定用10%(w/V)NaCl溶液增加提取液离子强度。试验过程中优化分析的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样到分析结束时间可控制在40 min。该方法检测蔬菜样品中混合标准溶液的回收率为43%~119%,相对标准偏差在3.4%~1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E—GC MS 萃取头 振荡速度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无机盐浓度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的不同提取优化工艺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萍 赵宝娥 李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786-1791,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黄芪多糖提取率。方法:选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黄芪多糖进行提取,比较正交实验最优提取工艺和响应面试验最优提取工艺的提取率。结果:经由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优提取时间22 min,最优提取温度50℃,最优料液比16∶1(...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黄芪多糖提取率。方法:选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黄芪多糖进行提取,比较正交实验最优提取工艺和响应面试验最优提取工艺的提取率。结果:经由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优提取时间22 min,最优提取温度50℃,最优料液比16∶1(mL/g),理论提取率为9.93%;经过正交设计优化得出:最优提取时间20 min,最优提取温度40℃,最优料液比15∶1(mL/g),理论提取率为9.56%。结论:经二种优化结果进行验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结果更为准确、合理,更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正交优化 响应面优化 工艺比较 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 液料比 提取率
下载PDF
浸提温度对绿茶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勇泉 陈根生 +3 位作者 刘平 钟小玉 袁海波 尹军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比较了不同浸提温度(20-100℃)对绿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可逆与不可逆沉淀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的提高,绿茶茶汤固形物浓度、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可逆沉淀量及不可逆沉淀量都显著增加;浸提温度40℃及以下,绿茶茶汤沉淀... 比较了不同浸提温度(20-100℃)对绿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可逆与不可逆沉淀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的提高,绿茶茶汤固形物浓度、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可逆沉淀量及不可逆沉淀量都显著增加;浸提温度40℃及以下,绿茶茶汤沉淀量很少,且基本没有不可逆沉淀;浸提温度从40℃增加到50℃,可逆与不可逆沉淀量都有大幅度增加;浸提温度从50℃增加到90℃,茶汤固形物浓度增加不明显,但沉淀量却有较大增加。绿茶茶汤浸提温度选择低于50℃,可以大大降低沉淀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提温度 不可逆沉淀 可逆沉淀 绿茶茶汤
下载PDF
铁皮石斛不同温度的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悦 赵文慧 +7 位作者 朱冰儿 陈璇 马津真 聂晓静 闻佳敏 薛晓敏 何岚 吴人照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38-2445,共8页
目的观察不同提取温度条件下的铁皮石斛水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的降压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各半,48只SHR大鼠随机分为铁皮石斛60℃水提组(0.8g·kg-1·d-1)、100℃水提组(0.8 g&... 目的观察不同提取温度条件下的铁皮石斛水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的降压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各半,48只SHR大鼠随机分为铁皮石斛60℃水提组(0.8g·kg-1·d-1)、100℃水提组(0.8 g·kg-1·d-1)、121℃水提组(0.8 g·kg-1·d-1)、60℃-100℃-121℃梯度温度水提组(0.8 g·kg-1·d-1)和阳性药组(0.5 mg·kg-1·d-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模型组;另设8只Wistar大鼠为正常组。每周测量1次给药后2,24 h的血压。治疗8周后,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和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含量;用RT-qPCR法检测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肝组织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肾组织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Ang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mRNA表达。结果治疗8周,各治疗组给药后2h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铁皮石斛各不同温度水提组降压幅度与阳性药组接近,各组间降压作用差异不大;治疗7~8周、停药3 d,各治疗组24 h后的收缩压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治疗7周、停药3d,各治疗组24 h后的舒张压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铁皮石斛各不同温度提取组给药后24 h的降压幅度与阳性药组接近,且治疗8周以来各组间降压作用差异不大;正常组与模型组以及各治疗组大鼠血浆中AngⅠ、AngⅡ、PRA和ALD的激素含量无显著差异;模型组AT1R的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100℃水提组、121℃水提组和阳性药组AT1R的m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铁皮石斛不同温度水提取,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均能够显著降低SHR大鼠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与下调AT1R有关,不同温度水提取降压效果相似,降压作用与西药降压药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含量 提取温度 自发性高血压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秋颖 赵幻希 +2 位作者 吴冬雪 刘淑莹 修洋 《人参研究》 2019年第5期50-53,共4页
目的对近年来常见的人参皂苷提取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更高效的提取人参皂苷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提取方法的温度作为分类依据,总结提取人参皂苷的常见方法及其优缺点。结果与结论人参皂苷是人参主要活... 目的对近年来常见的人参皂苷提取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更高效的提取人参皂苷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提取方法的温度作为分类依据,总结提取人参皂苷的常见方法及其优缺点。结果与结论人参皂苷是人参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近年来提取人参皂苷的方法报道有很多,虽然都能够有效的从人参中提取人参皂苷,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更高效、普适的人参皂苷提取新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提取方法 提取温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提取因素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海涛 张海容 徐撒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市售光皮木瓜中的木瓜籽为试材,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木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的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市售光皮木瓜中的木瓜籽为试材,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木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的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提取时间为9 h,最佳液料比为8∶1,最佳提取温度为45℃。在此基础进行的正交试验表明,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9 h、液料比7∶1、提取温度为48℃,在此条件下,木瓜籽的出油率为28.77%。[结论]该研究为木瓜的综合利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籽油 提取时间 液料比 提取温度 出油率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贝母多酚的工艺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敏娜 侯少平 +2 位作者 王珊 刘艳红 许海燕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贝母多酚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贝母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为自变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贝母多酚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贝母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为自变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结果实验表明:料液比对贝母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比较显著。结论最终优选的超声波提取贝母多酚工艺为:62%乙醇、料液比为1∶27、提取温度61℃,在此条件下贝母多酚的实际提取率为7.36%,与理论值7.43%相差0.07%。说明该工艺可用于贝母中多酚的提取,且方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多酚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工艺研究 没食子酸 乙醇浓度 料液比 提取温度
原文传递
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宣威火腿挥发性风味成分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宝森 刘姝韵 +6 位作者 孙玥晖 张小敏 王桂瑛 程志斌 谷大海 徐志强 廖国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993-1999,共7页
目的研究优化萃取宣威火腿风味物质的固相微萃取操作条件。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来萃取及分析宣威火腿中的风味成分,选取了3种... 目的研究优化萃取宣威火腿风味物质的固相微萃取操作条件。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来萃取及分析宣威火腿中的风味成分,选取了3种萃取头、4种萃取温度、4种萃取时间分析较好的萃取方法。结果 3种萃取头(85μm PA、75μm CAR/PDMS、100μm PDMS)中75μm CAR/PDMS萃取效果最好;萃取温度为60℃时萃取风味成分种类最多;萃取时间为30 min比其他3个时间(10、20、40 min)的萃取效果要好。宣威火腿的风味物质分析得43种物质,其中包括醛类(10种)、酸类(14种)、醇类(6种)、烃类(5种)、酯类(5种)、酮类(3种),且醛类和酸类物质含量较高。结论 75μm CAR/PDMS萃取头,60℃萃取温度和30 min萃取时间是较佳的萃取宣威火腿风味成分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火腿 固相微萃取 萃取头 萃取时间 萃取温度
下载PDF
萃取温度对无灰煤结构及煤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秉霖 侯彩霞 +1 位作者 樊丽华 孙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15-1624,共10页
以内蒙古褐煤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在不同温度下萃取制备无灰煤,进而利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究萃取温度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灰煤萃取温度对煤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无灰煤及原料褐煤的灰分... 以内蒙古褐煤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在不同温度下萃取制备无灰煤,进而利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究萃取温度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灰煤萃取温度对煤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无灰煤及原料褐煤的灰分含量,表面官能团含量和对应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对比发现,330℃下萃取制备出的无灰煤在碱煤质量比3∶1,活化温度650℃,活化时间2h的活化过程中具备最适宜的反应性,对应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1 252 m^2·g^(-1),表面官能团含量适中,在3 mol·L^(-1)KOH电解液中50 m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322 F·g^(-1),2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保持率仍可接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灰煤 活性炭 萃取温度 超级电容器 活化
下载PDF
提取温度对罗非鱼皮明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淑慧 夏光华 +2 位作者 李川 陈磊 申铉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7-41,49,共6页
本研究以罗非鱼皮为原料,研究在不同温度(30、40、50、60、70、80、90℃)下提取的明胶所表现的得率、凝冻强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热变性温度、流变性性能等理化特征。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鱼皮明胶的紫外吸... 本研究以罗非鱼皮为原料,研究在不同温度(30、40、50、60、70、80、90℃)下提取的明胶所表现的得率、凝冻强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热变性温度、流变性性能等理化特征。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鱼皮明胶的紫外吸收无明显影响;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鱼皮明胶的得率逐渐增大,在提取温度为60~80℃时差异不显著(p> 0.05),在90℃达到最大值(62.60%±0.8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较低温度(30、40、50℃)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由α1、α2、β3条肽链组成,提取温度升高后电泳条带强度降低;提取温度为50℃时,罗非鱼皮明胶的凝冻强度最大,高达(884.33±26.76) g; FTIR光谱显示,不同温度下提取的鱼皮明胶在酰胺区都具有特征吸收峰,在光谱中显示出微小的差异;不同温度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101.05±2.97)、(104.35±3.54)、(107.59±0.37)、(97.80±4.21)、(95.35±2.60)、(92.52±3.15)、(89.66±1.23)℃;提取温度通过改变明胶的分子量大小影响明胶溶液内部贮藏能量的多少,进而对明胶溶液的流变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皮明胶 提取温度 得率 凝冻强度 流变性能
下载PDF
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槟榔中的甜蜜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晓义 夏延斌 +1 位作者 袁河 赵志友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4期58-61,共4页
建立了使用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测定槟榔中甜蜜素的方法,以甜蜜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查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槟榔中甜蜜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min,料液比1∶15时槟榔中提取... 建立了使用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测定槟榔中甜蜜素的方法,以甜蜜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查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槟榔中甜蜜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min,料液比1∶15时槟榔中提取所得甜蜜素含量最高。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2~1.8mg/mL,R2=0.9991,检测限为13.99μg/mL,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98.0%~100.6%,RSD为2.62%(n=6)。该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分离度,可以有效避免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干扰,适合检测食用槟榔中甜蜜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气相色谱 槟榔 甜蜜素 提取率 提取温度 超声时间
下载PDF
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对真鳕鱼骨明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珊珊 卢玉坤 +3 位作者 杨霞 常钰菲 解铭 李八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53-57,共5页
以真鳕鱼骨为原料,对其明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取温度分别设置为45和70℃,不同提取温度的提取时间分别设置为4和8h。热水抽提后冷冻干燥,得到4种明胶样品,并对其化学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和提取... 以真鳕鱼骨为原料,对其明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取温度分别设置为45和70℃,不同提取温度的提取时间分别设置为4和8h。热水抽提后冷冻干燥,得到4种明胶样品,并对其化学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和提取时间的延长,样品凝胶强度、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随之下降,而其浊度和起泡性能则有所上升。红外光谱分析显示,70℃提取制备的明胶样品其酰胺I吸收峰强度要弱于45℃提取的样品,这说明提取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样品分子结构无序程度的增加。在扫描电镜观察下,高温制备的凝胶结构排列无规则且具有大量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 明胶 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