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2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关节外固定架在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5
1
作者 高洪 施慧鹏 +3 位作者 罗从风 杨发民 眭述平 曾炳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介绍应用带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1年3~6月,12例患者13处Pilon骨折接受了Orthofix公司单侧带关节超踝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致伤原因以车祸和高处坠落伤为主.该支架远端螺钉固定... 目的介绍应用带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1年3~6月,12例患者13处Pilon骨折接受了Orthofix公司单侧带关节超踝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致伤原因以车祸和高处坠落伤为主.该支架远端螺钉固定于距骨颈和跟骨,近端螺钉固定于胫骨骨折近端,使踝关节能以距下关节为中心活动.术后2周松动关节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2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Teeny&Wiss评分法)为74~94分,平均87分.踝关节临床结果为2个优秀,7个良好,4个一般.踝关节骨折复位情况(Marsh踝关节骨折复位评分法)为7个优良,6个中等.踝关节背伸-5°~18°,平均10°(健侧18°);跖屈20°~35°,平均26°(健侧36°);距下关节内翻4°~20°,平均10°(健侧14°);外翻0°~10°,平均3°(健侧10°).结论带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能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高能量Pion骨折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关节外固定架 高能量PILON骨折 治疗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95
2
作者 刘利民 雍宜民 沈惠良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的可行性。 方法 根据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Tile 创伤分类,对不同的创伤类型应用相对应的作用力进行固定,达到消除骨盆骨折移位、稳定骨盆环的目的。 结果 本组16 例,1 例合并多...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的可行性。 方法 根据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Tile 创伤分类,对不同的创伤类型应用相对应的作用力进行固定,达到消除骨盆骨折移位、稳定骨盆环的目的。 结果 本组16 例,1 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术后死亡;1 例未随访;14 例获得平均10.1 个月随访,总优良率为85.7% (1214)。 结论 外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不增加副损伤等优点。对于骨盆后侧韧带保持完整的Tile B1 、B2 型骨折,由于外固定架与后韧带群的协同作用,因而能形成可靠固定。对同时存在垂直不稳定型的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术可稳定骨折块,减少出血,从而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为早期复苏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不稳定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原文传递
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被引量:88
3
作者 黄雷 李兵 +5 位作者 刘沂 张伯松 张树喜 夏平 王满宜 荣国威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介绍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方法,总结疗效,探讨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方法126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患者,男98例,女28例;年龄15~71岁,平均35岁。胫骨骨折96例,股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5例,尺骨骨折6例,桡骨骨折2... 目的介绍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方法,总结疗效,探讨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方法126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患者,男98例,女28例;年龄15~71岁,平均35岁。胫骨骨折96例,股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5例,尺骨骨折6例,桡骨骨折2例,尺桡骨双骨折5例。骨缺损1.5~6.5cm,平均3.5cm。患处彻底清创,切除失活的软组织和骨组织,直至骨折端点状出血。对于轻度骨质疏松、稳定性骨折且预期病程短者可使用双臂单边单平面外固定架;对于明显骨质疏松、不稳定性骨折和(或)预期病程长者使用单臂双平面外固定架;对于严重骨质疏松者,使用单臂双平面外固定架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邻近关节骨折,可考虑跨关节外固定架和(或)石膏固定。一期或择期植入带皮质的自体松质骨骨条,直径<5mm,开放伤口。术后严格无菌换药。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平均用药11d。结果平均随访2.4年(8个月~4.5年)。术后平均8周移植骨质表面覆盖肉芽组织,14例于术后5周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112例于术后平均10周瘢痕自行愈合。123例骨折于术后平均7个月愈合,9个月去除外固定;3例骨折未愈合。4例出现窦道,2例感染复发。结论开放植骨术是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简单、积极而有效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疗程缩短,手术次数减少。感染并非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术后 骨折不愈合 开放植骨 感染性 骨质疏松 骨缺损 使用 疗程 用药
原文传递
LCP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3
4
作者 董强 马信龙 +1 位作者 马宝通 吴磊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比较LCP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分别采用LCP钢板和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LCP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23《5岁,平均45.1岁;按AO/OTA分型:C1型1... 目的比较LCP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分别采用LCP钢板和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LCP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23《5岁,平均45.1岁;按AO/OTA分型:C1型15例,C2型18例,C3型5例。外固定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5-60岁,平均47.1岁;按A0/OTA分型:C1型11例,C2型13例,C3型2例。比较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功能指标,并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LCP组12-36个月,平均23.8个月;外固定组12-44个月,平均31.2个月。X线片均显示两组骨折全部愈合。两组患者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及Gartland-Werley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LCP组掌倾角11.7l°±3.02°,外固定组掌倾角7.15°±2.98°,LCP组优于外固定组。LCP组伤口感染2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固定松动1例;外固定组钉道感染3例,固定松动1例,腕关节僵硬2例。结论两种固定方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LCP钢板术后影像学结果稍好,固定可靠。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原文传递
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72
5
作者 王万宗 王秋根 +9 位作者 张秋林 汤旭日 纪方 沈洪兴 王家林 何大为 王志伟 陆晴友 方大标 吴剑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采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21~75岁,平均47.3岁。按AO/ASIF分型:A3型9例,C2型9例,C3型1...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采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21~75岁,平均47.3岁。按AO/ASIF分型:A3型9例,C2型9例,C3型17例。开放性骨折4例,但皮肤及软组织损伤较轻,污染轻。手术方法中单纯手法牵引复位加外固定架27例,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加外固定架5例,尺骨固定加外固定架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h~21d,平均6.6d(2例陈旧性骨折除外)。结果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解剖学上的恢复结果,解剖复位9例、功能复位24例、接近功能复位2例。术前尺偏角为-15°~15°(平均10.5°)及掌倾角-30°~0°(平均-10°),术后尺偏角20°~35°(平均25°)及掌倾角0°~20°(平均11.5°)。关节功能疗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2例、良21例、可2例。无针道感染,无针孔骨折,无医原性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感染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并发症 复位 疗效 受伤 年龄 操作
原文传递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 被引量:51
6
作者 艾合麦提.玉素甫 陈统一 +2 位作者 王晓峰 陈刚 陈中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重建方式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6~55岁,平均28.2岁。胫骨29例,股骨9例,肱骨11例,桡骨7例,尺骨5例。...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重建方式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6~55岁,平均28.2岁。胫骨29例,股骨9例,肱骨11例,桡骨7例,尺骨5例。骨缺损长度4~14cm,平均6.4cm。选择骨缺损4 ̄6cm的30例患者行Ilizarov截骨肢体延长术,骨缺损6 ̄9cm的21例患者行Ilizarov骨节段截骨后传送延长术,骨缺损超过9cm的10例患者行同侧腓骨转移结合Ilizarov架固定术。平均骨延长4.8cm;随访时间10~84个月,平均47个月。结果61例骨缺损最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带架时间9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7.1个月。21例78个针道低度感染和积液,原因为针道骨吸收和针道局部清洁护理差。1例腓骨转移患者带架期间摔伤后再骨折。股骨轴向偏移<3mm、向前外侧成角<10°者5例,其中股骨3例,肱骨2例,经调架后逐步矫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原则是彻底切除病灶,其次是考虑功能重建。Ilizarov技术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成功重建肢体长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伊利扎罗夫技术
原文传递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 被引量:48
7
作者 潘进社 李亚洲 +3 位作者 张英泽 彭阿钦 侯志勇 韩长伶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抢救、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4 1例重症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根据骨盆骨折的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选择性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 结果 采用简易骨盆外固定架治疗后 ,8例及时行动脉造影...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抢救、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4 1例重症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根据骨盆骨折的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选择性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 结果 采用简易骨盆外固定架治疗后 ,8例及时行动脉造影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 ,13例择期行骨盆内固定 ,2例患儿行单纯外固定架治疗。 1例死于血流动力学不稳 ,其余平均随访 18个月 ,2例出现腰骶痛 ,余无异常。 结论 骨盆外固定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有效的技术 ,可以在X线透视下迅速固定复位后的骨盆环移位。根据骨盆损伤类型和临床需要 ,骨盆外固定架可以用作抢救复苏时的临时固定装置、骨盆骨折的确切治疗方法或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外同定器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初步报告 被引量:43
8
作者 张伯锋 李衡 +4 位作者 李增利 焦振清 侯志勇 任栋 彭阿钦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方法2000年1月~2002年5月采用自制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踝关节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15例,必要时结合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方法2000年1月~2002年5月采用自制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踝关节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15例,必要时结合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0个月。外固定架术后使用时间平均为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2例延迟愈合者行骨移植术,其中1例同时行钢板内固定。9例开放骨折者无一例发生感染;其余6例闭合骨折者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仅2例发生钉道感染。终末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为优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1例因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应用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复杂的Pilon骨折,既能维持骨折对位,又不妨碍踝关节活动,手术创伤小,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 治疗 严重粉碎 开放性 PILON骨折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评分及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45
9
作者 柯巍 李珂 +5 位作者 王思博 杜新辉 邱忠鹏 康治林 王维山 李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96-1202,共7页
背景:目前无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比其他治疗方式更有效,也无证据证明某种手术方式为金标准。目的:比较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 背景:目前无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比其他治疗方式更有效,也无证据证明某种手术方式为金标准。目的:比较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64例患者资料,其中钢板内固定组34例,随访时间(19.15±8.92)个月;外固定支架组30例,随访时间(17.9±11.34)个月。比较两组Gartland-Werley评分、COONEY评分、DASH评分、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桡骨远端影像学结果,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尺骨变异、桡骨高度等与前臂旋前及腕关节尺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随访各评分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钢板内固定组:Gartland-Werley评分优21例,良13例;COONEY评分优20例,良12例,可2例;DASH评分(5.744±4.055)分。外固定支架组:Gartland-Werley评分:优24例,良6例;COONEY评分:优24例,良6例;DASH评分(4.872±3.174)分。两组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骨折康复效果:两组患者掌屈、背伸、桡偏、旋后、握力、尺骨变异、桡厚及掌倾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固定支架组尺偏及旋前角度、桡骨高度及桡骨茎突尺倾角大于内固定组(P=0.000),桡宽小于内固定组(P=0.001)。桡骨茎突尺倾角对外固定支架组的患者旋前角度有影响,旋前角度随着桡骨茎突尺倾角的增加而变大(P=0.018);(3)结果证实,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技术具有切口小、不破坏桡骨远端的生物学机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骨折 外固定器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桡骨远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 闭合复位外固定 旋前角度 DASH评分 COONEY评分 Gartland-Werley评分 腕关节活动度 握力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系统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0
作者 陈山林 田光磊 +4 位作者 田文 郜永斌 朱瑾 易传军 郭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1月,应用Orthofix装置以外固定法治疗25例3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4例19处,指骨骨折11例(近节指骨6例,中节指骨5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0...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1月,应用Orthofix装置以外固定法治疗25例3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4例19处,指骨骨折11例(近节指骨6例,中节指骨5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0例。横行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8例,短斜形骨折3例,关节内骨折4例。手术方法是首先在靠近关节处打入第一枚固定针。根据骨折位置、骨长度选择标准型或“L”型针管夹,将其套在第一枚针上。针管夹和皮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10mm。然后,根据骨块的大小,以平行孔或相聚孔的方式打入第二枚固定针。根据骨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连接杆并安放第二套针管夹。然后,松开球形关节和其中一枚针管夹,试行复位,位置满意后,拧紧所有固定螺栓。对于关节内骨折,术后2周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对于关节外骨折,术后次日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法)。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24例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用TAM法评价术后手指活动度,关节外组优良率95.2%,关节内组优良率75%。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针道感染3例,钢针折断1例。结论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骨折 外固定 术后 关节 治疗 针管 TAM 长度 微型 应用
原文传递
掌侧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2
11
作者 黄卫国 马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4-740,共7页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external fixation,EF)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治疗的60例C型桡骨远端骨...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external fixation,EF)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治疗的6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采用掌侧斜“T”型LCP治疗(LCP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7~ 80岁,平均(45.94±16.29)岁;左20例,右16例;AO分型C1型7例,C2型20例,C3型9例.采用外固定架治疗(EF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6~79岁,平均(44.63±14.55)岁;左15例,右9例;AO分型C1型4例,C2型13例,C3型7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腕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LCP组随访平均(42.03±8.62)个月,EF组随访平均(37.24±9.77)个月.LCP组VAS评分(1.28±0.78)分,Gartland-Werley评分(2.28±0.78)分,腕关节掌屈50.89°±5.53°、背伸50.69°±5.38°;EF组VAS评分(1.38±0.71)分,Gart-land-Werley评分(2.92±1.69)分,腕关节掌屈50.96°±5.01°、背伸51.08°±5.73°;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LCP组掌倾角10.69°±2.29°、尺偏角22.53°±1.95°、桡骨高度(10.63±1.14) mm;EF组掌倾角6.63°±2.76°、尺偏角16.96°±4.41°、桡骨高度(9.06±0.98) mm;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CP和EF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中期均可获良好疗效,但LCP可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其在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EF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内固定器 外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6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43
12
作者 王晓飞 洪九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8-790,共3页
报告了68例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有效负压吸引和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做好外固定器的管理,预防针道感染、骨筋膜室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 报告了68例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有效负压吸引和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做好外固定器的管理,预防针道感染、骨筋膜室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病房管理、营养支持,预防交叉感染和机体负氮平衡的发生。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的68例创面均愈合,发生针道感染12例17针(7.5%),骨筋膜室高压1例(1.4%);骨折愈合时间4-20个月,平均6.5个月,12例经第2次手术植骨后愈合,无慢性骨感染、骨不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 外固定器 真空 引流术 护理
原文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何升华 彭俊宇 赵祥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单边外固定支架、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DHS、Gamma钉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198例股... 目的:分析单边外固定支架、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DHS、Gamma钉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1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临床资料及疗效。其中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单边外固定支架组)51例,DHS内固定治疗(DHS组)57例,Gamma钉内固定治疗(Gamma钉组)90例,经门诊复诊及通讯方式随访。从骨折愈合、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过程、平均住院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等方面对3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51个月,平均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中,切口长度以DHS组最长,单边外固定支架组最短;手术时间DHS组最长,单边外固定支架组最短;出血量以DHS组最多,单边外固定支架组最少;引流量以DHS组最多,单边外固定支架组最少;Gamma钉组适中。平均住院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比较,Gamma钉组优于DHS组(P<0.05)和单边外固定支架组(P<0.01)。结论: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率低,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外固定器 外科手术 动力髋螺钉 GAMMA钉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矫正足踝畸形的器械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14
作者 秦泗河 郑学建 +1 位作者 蔡刚 韩大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66-568,I0001,共4页
[目的]根据Ilizarov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探讨矫正不同类别足踝畸形的器械构型、适应证扩展、手术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国患者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畸形足的病理改变特点与矫形要求,在Ilizarov环形外... [目的]根据Ilizarov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探讨矫正不同类别足踝畸形的器械构型、适应证扩展、手术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国患者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畸形足的病理改变特点与矫形要求,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构型的基础上,设计完成了标准的矫正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的4种外固定矫形器构型,并进行了力学测试。创新的扩展了Ilizarov矫正瘢痕性马蹄足、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先天性腓骨缺如所致的重度足外翻畸形。[结果]新设计的4种足踝外固定器,经过临床应用,证实了器械结构合理,安装与调节方便,牵张应力根据需要能进行适度调整,临床治疗105例足踝畸形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畸形矫正与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新设计的4种足踝矫形器构型,结构简便、实用,性能优良、能够满足Ilizarov技术的矫形需求。Ilizarov技术对严重足、踝畸形的矫正,具有其它技术不能替代的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足畸形 ILIZAROV 矫正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加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 被引量:39
15
作者 杨瑞增 张文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严重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大面积伤口感染患者,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应用VSD技术5~7 d,待肉芽生长、创面新鲜后行中厚皮片植皮治疗。...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严重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大面积伤口感染患者,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应用VSD技术5~7 d,待肉芽生长、创面新鲜后行中厚皮片植皮治疗。结果 32例VSD治疗1周后去除VSD敷料,伤口感染控制,局部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愈合良好。结论 VSD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促进大面积皮肤缺损感染伤口的愈合,为二次植皮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骨折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外固定器 骨折 开放性 感染创面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9
16
作者 杨翔 赵友明 +3 位作者 陈林 叶聪聪 郭伟军 王波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2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两种方法治疗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54例获随访,男29例,女25例;年龄24~68岁,平均45_3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两种方法治疗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54例获随访,男29例,女25例;年龄24~68岁,平均45_31岁。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29例(内固定组),按照A0分型:C1型8例,C2型7例,C3型1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外固定支架组),按照A0分型:C1型6例,C2型8例,C3型11例。比较术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对术后6、12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除外固定支架组有2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外,其余患者创口均愈合良好。54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1-3个月。内固定组、外固定支架组术后桡骨高度分别为(9.60±0.72)mm、(9.40±0.70)mm,掌倾角分别为(9.55±0.80)。、(9.47±0.71)。,尺偏角分别为(21.40±0.78)。、(21.20±0.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标准,内固定组(3.31±1.17)分和外固定支架组(5.56±1.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P〈0.05)。术后12个月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内固定组(2.66±1.01)分和外固定支架组(3.08±1.0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两种固定方式均能获得较好疗效,锁定加压钢板短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两种固定方式无明显差异,对于桡骨远端严重粉碎骨折无法用钢板内固定时,外固定支架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外固定架骨搬移系统修复糖尿病足:功能与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38
17
作者 冼呈 赵劲民 +3 位作者 苏伟 劳山 杨鑫 花奇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6期7539-7544,共6页
背景:既往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不仅效果不理想,而且花费也较大,常常需要截肢。目的:通过对Wagner 3-4期糖尿病足患者行外固定架骨搬移,观察其保肢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科住院的18例... 背景:既往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不仅效果不理想,而且花费也较大,常常需要截肢。目的:通过对Wagner 3-4期糖尿病足患者行外固定架骨搬移,观察其保肢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科住院的18例Wagner3-4期糖尿病足患者,行外固定骨搬移治疗。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溃疡均已愈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踝肱指数和10 g尼龙线测试结果均明显提高,而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下降。提示外固定骨搬移治疗Wanger3-4期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糖尿病足 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 胫骨横向骨搬移 保肢 截肢 Wagner分期 外固定架 溃疡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37
18
作者 东靖明 田旭 马宝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评价行腓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尤其是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1年7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32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2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0例,均采用切开复... 目的评价行腓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尤其是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1年7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32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2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通过12—18个月(平均15.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OFAS)问卷调查,平均得分为90.75分,结果为优。根据Kellgren创伤性关节炎分级:0级8例,I级18例,Ⅱ级5例,Ⅲ级1例,疗效满意。结论采用腓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直接对后踝骨折进行复位与固定,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后外侧入路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凡 李明静 +2 位作者 刘郁东 徐剑 胡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比较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们共收治34例儿童不可复性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其中18例行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经皮内... 目的 比较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们共收治34例儿童不可复性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其中18例行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内固定组),16例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外固定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d与2个月时Baumann角的变化及肘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49.1±6.6)min较外固定组(72.3±12.6)min短,术中透视次数(3.6±0.9)次较外固定组(10.1±2.0)次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在术后4周获骨折临床愈合,术后2个月获骨性愈合.内固定组术后3d与2个月时Baumann角变化(2.4±1.3)°与外固定组(6.1±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按照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术后3个月内固定组优良率为27.8%(5/18),外固定组为25.0%(4/16);术后1年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9.4%(17/18)、外固定组为81.3%(13/16).两组患儿均无骨折延迟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及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不可复性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相同,但前者可获得更满意的复位、更稳定的固定、更好的肘关节功能,而且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肱骨髁上骨折
原文传递
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36
20
作者 孙东东 刘群 孙明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8-773,共6页
目的结合骨科损伤控制(DCO)理念,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患... 目的结合骨科损伤控制(DCO)理念,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2例,女3例;年龄27~62岁,平均46.5岁。骨折Gustilo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A型7例,ⅢB型2例,ⅢC型1例。所有患者给予急诊彻底清创、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腓骨克氏针内固定,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膜覆盖,术后给予抗炎等综合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延迟愈合、骨髓炎或骨不连等。末次随访时患肢按照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2.8个月。骨折一期愈合13例(86.7%),延迟愈合1例(6.7%),骨不连1例(6.6%),无骨髓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肢功能按照AOFAS踝-后足评分:优9例,良4例,中1例,差1例。结论对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应用DCO理论指导手术治疗,强调早期彻底清创及应用VSD覆盖创面,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克氏针内固定腓骨,经济成本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针 损伤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