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包虫病患者合并术后胆漏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纲 潘洪帅 +4 位作者 赵占学 叶成杰 徐正光 祁君慧 石兵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5期2942-2945,共4页
目的:探讨四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包虫病患者合并术后胆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10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行内囊摘除术,n=26例)、B组(行外囊完整剥除术,n=28例)、C组(行外囊... 目的:探讨四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包虫病患者合并术后胆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10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行内囊摘除术,n=26例)、B组(行外囊完整剥除术,n=28例)、C组(行外囊次全切除术,n=25例)、D组(行肝部分切除术,n=24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统计并比较四组患者手术后胆漏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的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C组、D组,B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D组(P<0.05);A组的术后带管时间明显多于B组、C组、D组,D组的术后带管时间明显多于B组、C组(P<0.05);D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A组、B组、C组,A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B组、C组(P<0.05)。A组的术后胆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D组(P<0.05)。四组的膈下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残腔感染、残腔积液发生率高于B组、C组、D组(P<0.05);D组的术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肝包虫病的主要方式,四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病 内囊摘除术 外囊完整剥除术 外囊次全切除术 肝部分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