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灵与言辞——王蒙、张承志新疆经验书写比较 |
杨秀明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2
|
《中国阅读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撰述思考 |
何官峰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3
|
“三级评议模式”在创新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来自“体验英语写作”团队的报告 |
王娜
杨永林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2
|
|
4
|
体验英语写作研究——来自清华大学英语夏令营“体验英语写作教学”团队的报告 |
杨永林
罗立胜
张文霞
|
《中国外语》
|
2005 |
21
|
|
5
|
构建基于“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的网络写作教学平台 |
韦汇余
李宗利
王磊
|
《疯狂英语(教师版)》
|
2007 |
7
|
|
6
|
“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文学综论 |
常彬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7
|
如何利用《体验英语写作学习语料库》进行写作评估——来自英语写作课堂的报告 |
隗雪燕
|
《中国外语》
|
2005 |
5
|
|
8
|
中国青年学者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经历的个案研究 |
田美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
2013 |
6
|
|
9
|
元认知与“体验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 |
王学文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0
|
“电子写作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盛仁泽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1
|
从原型批评看马丽华的创作 |
吴健玲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2
|
“护生”到“杀生”——论丰子恺创作心路的嬗变 |
周仲强
|
《阴山学刊》
|
2011 |
0 |
|
13
|
全媒体时代下网络一代的体验写作 |
王燕子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4
|
探照生命存在的通道——论萧红小说的“镜窗”意象 |
李晓华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 |
1
|
|
15
|
现象学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
柏章发
|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2013 |
0 |
|
16
|
“草根性”生命形态与本土经验的文化想象——论陈彦的“舞台三部曲” |
陈佳冀
汤静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2 |
0 |
|
17
|
AFL作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在作中体验课中的运用 |
徐黎
孙建顺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2017 |
1
|
|
18
|
苦闷与迷惘中的觉醒——论郭路生(食指)的诗与诗歌精神 |
蓝天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9
|
描述与倾听: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生活体验写作 |
王凯
蒋福超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20
|
女性独特生命经验书写——以《阵痛》《大浴女》为例 |
姜雁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