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灵与言辞——王蒙、张承志新疆经验书写比较
1
作者 杨秀明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2-45,共4页
不同个人经验下,关于同一对象的书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王蒙和张承志不同的新疆经验使他们在关注对象的书写上迥然不同,尤其是他们的新疆题材小说分别将日常生活情境和宗教神性氛围作为书写对象,前者热衷于描绘新疆人的生存智慧和异域情... 不同个人经验下,关于同一对象的书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王蒙和张承志不同的新疆经验使他们在关注对象的书写上迥然不同,尤其是他们的新疆题材小说分别将日常生活情境和宗教神性氛围作为书写对象,前者热衷于描绘新疆人的生存智慧和异域情趣,后者将目光聚焦在民族宗教信仰和"心灵模式"。作为外来者书写新疆,两者的写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想象",探寻王蒙和张承志新疆经验书写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一个侧面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及文化价值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张承志 新疆 经验书写 差异
下载PDF
《中国阅读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撰述思考
2
作者 何官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8-110,共3页
文章分析《中国阅读通史》这套大型学术著作出版的意义,阐述对其中通史观念和研究范式的理解和认识,介绍《中国阅读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的撰述思路和撰述体会。
关键词 中国阅读通史 通史观念 研究范式 撰述体会
下载PDF
“三级评议模式”在创新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来自“体验英语写作”团队的报告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娜 杨永林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0,共5页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实现语言技术与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一直是写作教师所关心的一个教学改革问题。写作技能的培养,涉及到很多因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创新教学,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世纪以来,面对英语写作...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实现语言技术与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一直是写作教师所关心的一个教学改革问题。写作技能的培养,涉及到很多因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创新教学,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世纪以来,面对英语写作教学领域中研究范式与教学方法的剧变,如何实现数字化写作语境中的师生互动、角色变化、信息输入、文本评议问题,已经成为写作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研究焦点,值得重视与研讨。本文通过“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中“三级评议模式”的介绍,旨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决,提供另一种思考,旨在推进中国语境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本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简要回顾了过去15年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其次,通过创新教学的理念,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元角色的引入,实现师生互动,解决信息输入的问题。再次,通过“三级评议模式”的提出,为数字化写作过程中有效信息的输入,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实践。最后,总结了“体验英语写作”训练平台对于促进我国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体验英语写作” 写作学习语料库 “三级评议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体验英语写作研究——来自清华大学英语夏令营“体验英语写作教学”团队的报告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永林 罗立胜 张文霞 《中国外语》 2005年第6期58-64,共7页
2004年暑期,清华大学率先引入了暑期英语强化训练这一实践教育新元素,在我国外语界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本文是关于这次活动中"体验英语写作教学"团队的工作报告,由教学平台介绍、暑期教学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和感想与反思4部... 2004年暑期,清华大学率先引入了暑期英语强化训练这一实践教育新元素,在我国外语界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本文是关于这次活动中"体验英语写作教学"团队的工作报告,由教学平台介绍、暑期教学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和感想与反思4部分组成。本文分别采用了定性讨论和定量分析两种研究手段,客观真实地再现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的教学效果。在定量分析部分,针对这次写作任务,分别抽取了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在暑期培训期间完成的30篇作文和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在常规写作课上完成的同一主题、相同数量的文本,借助于"体验英语写作评估系统",进行了组群对比分析。这项统计结果显示,上述两个群体在英语写作能力方面的差距十分接近,由此凸显出"技术精巧"对于外语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期强化 英语夏令营 体验英语写作
原文传递
构建基于“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的网络写作教学平台 被引量:7
5
作者 韦汇余 李宗利 王磊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年第4期32-35,共4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获得经济、易用的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众多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英文Yahoo! Groups提供的...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获得经济、易用的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众多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英文Yahoo! Groups提供的免费网络空间构建基于"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的交互式网络写作教学平台,并介绍了这一平台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 网络教学平台
下载PDF
“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文学综论 被引量:5
6
作者 常彬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22,共11页
"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写作,是中国女性以"人"和"女人"的反叛性姿态参与反封建的历史进程,书写女性的觉醒与成长。由于性别体验和关注点的不同,她们的书写立场与男性先驱有所差异或同中有异:言说社会人生... "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写作,是中国女性以"人"和"女人"的反叛性姿态参与反封建的历史进程,书写女性的觉醒与成长。由于性别体验和关注点的不同,她们的书写立场与男性先驱有所差异或同中有异:言说社会人生、关注下层苦难、反映军阀战争和北伐革命;以母亲名义书写自己、以爱化解人生、理性审视母爱;批判礼教罪恶和封建婚姻、关注弃妇命运;追求自由婚恋、大胆表露性爱、探求婚内主体情欲;反抗社会压抑的女同性恋准同性恋书写;"五四"爱情结局下的婚姻思考等。色彩纷呈的创作实绩,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个辉煌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文学 性别体验与书写立场 女性觉醒与成长
下载PDF
如何利用《体验英语写作学习语料库》进行写作评估——来自英语写作课堂的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隗雪燕 《中国外语》 2005年第6期65-68,73,共5页
虽然近几十年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由于写作评估较难操作,有关写作评估的研究在英语教学研究中所占比例偏低。这说明广大英语教师和学者对英语写作评估重要性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对国内英语... 虽然近几十年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由于写作评估较难操作,有关写作评估的研究在英语教学研究中所占比例偏低。这说明广大英语教师和学者对英语写作评估重要性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对国内英语写作教学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概括介绍了评估及相关概念,分析了当前英语写作教学评估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例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利用《体验英语写作学习语料库》进行英语写作评估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评估 体验英语写作学习语料库
原文传递
中国青年学者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经历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田美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3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高校教师学术论文在国际期刊的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聚焦个人写作经历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一项长期跟踪研究,探讨西部高校一位青年教师产出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的过程。数据包括各阶段文稿、采访、通信与非正式讨论。研究发现我国... 高校教师学术论文在国际期刊的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聚焦个人写作经历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一项长期跟踪研究,探讨西部高校一位青年教师产出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的过程。数据包括各阶段文稿、采访、通信与非正式讨论。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在学术文章发表中面临不对等的话语权力,但个人能够能动地克服困难,进入并逐渐获得国际主流学术社会的参与和认同。研究特别阐明阿彻(Archer)的观点,即参与者作为自主反思性的实践者,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中心"学术界合法边缘性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边缘性参与 个人反思性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个案分析
下载PDF
元认知与“体验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学文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3-155,共3页
元认知是对已有认知的再认知和重新审视;是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过程的部分。写作中元认知体现在学生要解读老师对写作的认知和老师要解析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体验英语写作"注重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参与型、互动式、过程... 元认知是对已有认知的再认知和重新审视;是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过程的部分。写作中元认知体现在学生要解读老师对写作的认知和老师要解析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体验英语写作"注重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参与型、互动式、过程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机制,拓宽认知视野,改变思维定式。本文探讨元认知与英语写作教学间的共核关系,分析用元认知理论指导体验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模式。对元认知理论和体验英语写作的研究能帮助教学双方更深入地理解写作,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体验英语写作 教学
下载PDF
“电子写作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盛仁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借助于体验英语“写作学习语料库”技术平台,构建一种新的“电子写作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班(98人)进行了为期1年的写作实验,定性和定量数据表明,该写作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 借助于体验英语“写作学习语料库”技术平台,构建一种新的“电子写作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班(98人)进行了为期1年的写作实验,定性和定量数据表明,该写作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交际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镜像学习”、“协作性学习”、“反思学习”,大大地增加了有效信息摄入量,达到了创新写作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三级评议”模式在教师评阅和同学互评中,促进了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写作文本语料库,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教师写作教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学习语料库”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模式
下载PDF
从原型批评看马丽华的创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健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2-157,共6页
深重的“苦难情结”是马丽华从文化人类学的视域 ,全方位地展示西藏“大风景”的内在驱力。她作品所具有的文化人类学史料价值 ,是有别于他人散文的独特魅力所在。在藏 2 5年 ,她经历了走过春秋的创作心路历程。
关键词 马丽华 苦难情结 藏区镜像 创作心路
下载PDF
“护生”到“杀生”——论丰子恺创作心路的嬗变
12
作者 周仲强 《阴山学刊》 2011年第4期77-81,91,共6页
一向充满童真诗意,倡导"护生"的丰子恺,解放后,他的创作开始由童真诗意转变为时代主题和历史叙事,不但如此,在他后期的散文里竟不吝笔墨向人们展示有违佛性的"杀生"场景,显示丰子恺的创作心路已发生嬗变。从"... 一向充满童真诗意,倡导"护生"的丰子恺,解放后,他的创作开始由童真诗意转变为时代主题和历史叙事,不但如此,在他后期的散文里竟不吝笔墨向人们展示有违佛性的"杀生"场景,显示丰子恺的创作心路已发生嬗变。从"护生"到"杀生"的主题变化,叙说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言说和遭际,和在不断"成长"中所滋生的困惑与痛苦,表达了他对人生现实和生命本真的哲学思考。"缘缘堂"传统思想在此被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护生” “杀生” 创作心路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下网络一代的体验写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燕子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8,共7页
体验写作是全媒体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本生产方式,其产品是一种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块茎"式发展的文学类型,代表媒体文学的一种新方向,迎合并体现着当下体验经济时代的审美趣味。正视并分析这类体验写作的特色,是媒体文学研究过... 体验写作是全媒体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本生产方式,其产品是一种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块茎"式发展的文学类型,代表媒体文学的一种新方向,迎合并体现着当下体验经济时代的审美趣味。正视并分析这类体验写作的特色,是媒体文学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主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体验写作 块茎体系 媒体融合 网络文学
下载PDF
探照生命存在的通道——论萧红小说的“镜窗”意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华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镜”与“窗”作为艺术代码,在萧红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意蕴,镜窗的破碎和寒凉特征隐喻着生命存在的绝望和恐惧。小说中镜窗意象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蕴含了萧红创造性直觉的加工和改造;镜窗意象也是萧红将生命体验中的被弃情结移情于其... “镜”与“窗”作为艺术代码,在萧红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意蕴,镜窗的破碎和寒凉特征隐喻着生命存在的绝望和恐惧。小说中镜窗意象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蕴含了萧红创造性直觉的加工和改造;镜窗意象也是萧红将生命体验中的被弃情结移情于其中的艺术结晶,窗与镜的边缘性与异质性,与萧红自觉退居边缘保持精神独立的价值取向内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生存隐喻 文化内涵 经验书写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15
作者 柏章发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128-133,共6页
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以探求纯粹哲学为目标,批判了科学危机对人的异化,提出“回到事实本身”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的认识规律。一百多年来,现象学逐渐... 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以探求纯粹哲学为目标,批判了科学危机对人的异化,提出“回到事实本身”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的认识规律。一百多年来,现象学逐渐越出哲学领域,“回到事实本身”的研究范式被应用到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各个研究领域根据本学科特点,批判地借鉴现象学的方法,实现了对原有方法的超越,拓展了本学科的研究视野。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借鉴、吸收现象学理论精髓,并付诸实践,对于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生活世界 体验写作 动态生成 生命课程
下载PDF
“草根性”生命形态与本土经验的文化想象——论陈彦的“舞台三部曲”
16
作者 陈佳冀 汤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作为面向本土经验的文学创制,陈彦的“舞台三部曲”以“下沉”的方式参与到民间生活的内部,在汲取民间“草根性”原生情态的同时,传递着底层超脱苦难的原始生命力,这些可贵与自由的生命本然状态在超越戏剧领域外,指涉着民族精神中的恒... 作为面向本土经验的文学创制,陈彦的“舞台三部曲”以“下沉”的方式参与到民间生活的内部,在汲取民间“草根性”原生情态的同时,传递着底层超脱苦难的原始生命力,这些可贵与自由的生命本然状态在超越戏剧领域外,指涉着民族精神中的恒常伦理与价值,呈现“变”与“恒”的辩证。在处理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经验问题时,“舞台三部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契机,以“经验”的真实关照和反思个体与时代之精神,形成了关于“中国经验”的文化想象,表现了在文化认同基础上重建“话语自信”的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三部曲 草根性 恒常价值 经验书写 文化想象
下载PDF
AFL作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在作中体验课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黎 孙建顺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年第5期35-39,共5页
"作中体验课"是写作的起步阶段,通过片段式写作,学生可以对作前学习课的内容进行体验式学习。在作中体验课中应用AFL作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搭建评价的支架。基于AFL核心素养评价模型设... "作中体验课"是写作的起步阶段,通过片段式写作,学生可以对作前学习课的内容进行体验式学习。在作中体验课中应用AFL作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搭建评价的支架。基于AFL核心素养评价模型设计作中体验课时,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分类,从知识回顾、层级认定、修改讨论、整篇演练与自我分析四个环节开展教学,并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选择典型案例,为学生指明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促进学习的评价 作文评价 作中体验课 评价模型
下载PDF
苦闷与迷惘中的觉醒——论郭路生(食指)的诗与诗歌精神 被引量:1
18
作者 蓝天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23-27,共5页
在“文革”时期 ,诗人郭路生 (食指 )坚持独立的创作精神 ,继承了“五四”以来新诗的优秀品质 ,思考现实 ,体现出人的自由意志。他的诗把审美的直觉与形象的感悟高度统一起来 ,成为新时期“朦胧诗歌”
关键词 个人经验写作 思想启蒙 艺术性 思想性 食指 诗歌 文学评论 郭路生 艺术精神 新诗 《鱼儿三部曲》
下载PDF
描述与倾听: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生活体验写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凯 蒋福超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9,14,共5页
在解释现象学视角下,真正的教师发展,不在于技术的熟练和理论知识的把握,而是要将教师的成长深植于教师的生活世界,由知识性的方法转向体知性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身体、在关系中理解这个世界。作为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论,生活体验写作直面丰... 在解释现象学视角下,真正的教师发展,不在于技术的熟练和理论知识的把握,而是要将教师的成长深植于教师的生活世界,由知识性的方法转向体知性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身体、在关系中理解这个世界。作为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论,生活体验写作直面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和现象世界,力图恢复教师生活世界的丰富性,还原教育的完整性,是对教师存在意义的揭示,是合态度、方法与目的于一体的研究。好的生活体验写作是描述的也是倾听的,面对其局限性,教师生活体验写作需保持更开放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自主成长 生活体验写作 现象学 生活世界
下载PDF
女性独特生命经验书写——以《阵痛》《大浴女》为例
20
作者 姜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女性生育主题一直受到众多女性作家的关注。从女孩到女人、母亲,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也代表着女性生命体的成熟。铸造生命属于女性独有的体验,这不仅需要肉体上承受疼痛,精神上也要背负压力,尤其当苦难和世道夹杂而至时,女性面临的创痛... 女性生育主题一直受到众多女性作家的关注。从女孩到女人、母亲,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也代表着女性生命体的成熟。铸造生命属于女性独有的体验,这不仅需要肉体上承受疼痛,精神上也要背负压力,尤其当苦难和世道夹杂而至时,女性面临的创痛也会加倍。张翎和铁凝两位作家基于女性独有的细腻体验,将性别独有的生命经验呈现出来,通过生育的苦与难,凸显了女性生命命题的复杂和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育 生命经验书写 社会变革 《阵痛》 《大浴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