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降温方法对80例外感高热患者降温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邹新花 赖立英 +3 位作者 朱志云 徐佳敏 吕艳叶 陈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对外感实热证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0例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35%的酒精擦浴,中医组则取耳尖、十宣穴... 目的探讨使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对外感实热证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0例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35%的酒精擦浴,中医组则取耳尖、十宣穴放血,同时根据辨证给予中药擦浴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30、60、120min后的体温,比较两组体温复常时间。结果治疗后30min中医组体温[(38.79±2.02)℃]高于对照组[(38.05±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60min两组体温[中医组:(38.18±1.16)℃;对照组:(38.09±1.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0min中医组体温[(36.43±1.03)℃]明显低于对照组[(37.80±1.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组体温复常时间[(29.51±7.35)h]明显短于对照组[(35.14±8.55)h],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方法对外感实热证患者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降温效果 中药擦浴 放血疗法
下载PDF
清热养阴生津法治疗外感高热(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芮庆林 周运航 +2 位作者 袁思成 黄美 奚肇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6-750,共5页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生津法治疗外感高热(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外感高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生津法中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即刻退...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生津法治疗外感高热(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外感高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生津法中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即刻退热时间、炎症指标、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影像学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有效率等,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即刻退热有效率与解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如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影像学炎症浸润吸收方面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同时可更快的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氧合指数(PaO2/FiO2)情况(P<0.05);2组肺部感染指数(CPIS)、呼吸频率(RR)、心率(HR)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且实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养阴生津法治疗外感高热(重症肺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养阴生津法 外感高热 重症肺炎 卫气同病 气营两燔
下载PDF
清热泄浊法对外感高热40例(重症肺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奚肇庆 孟红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1期1976-1979,共4页
目的通过清热泄浊法对外感高热(重症肺炎)治疗前后的体温、体征、理化指标、积分,评估临床疗效,中医药临床路径的可执行性。方法 60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清热泄浊+基础治疗)40例,对照组(基础治疗:抗感染及呼吸支持、营养支... 目的通过清热泄浊法对外感高热(重症肺炎)治疗前后的体温、体征、理化指标、积分,评估临床疗效,中医药临床路径的可执行性。方法 60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清热泄浊+基础治疗)40例,对照组(基础治疗:抗感染及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20例,7d为1个疗程,随访3d。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温、即刻退热时间、解热时间、改善肺炎指数积分、影像学、氧合指数、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急性临床指标。结果 4 h内体温下降0.5℃治疗组38例,对照组3例;7d内体温下降至37.2℃治疗组38例,对照组13例。影像学显示治疗后炎症较前吸收35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氧合指数为(209.49±35.46)mm Hg、(207.13±41.56)mm Hg,治疗后为(307.24±59.97)mm Hg、(267.24±37.29)mm Hg。治疗组治疗前平均白细胞计数为(13.13±5.47)×109/L,治疗后(10.66±4.39)×109/L,对照组为(12.73±6.66)×109/L,治疗后(7.6±2.02)×109/L。治疗组治疗前后肺炎指数积分(8.35±1.29)分、(1.63±0.95)分,对照组治疗前后肺炎指数积分(8.4±1.05)分、(3.0±0.79)分。综合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0%。结论清热泄浊法对外感高热(重症肺炎)疗效确切,在即刻退热时间、解热时间、改善肺炎指数积分、影像学、氧合指数、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急性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有较好的中医药特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重症肺炎 解热时间 肺炎指数 清热泄浊 复方薤白胶囊
下载PDF
外感高热患儿的降温方式 被引量:7
4
作者 庾小明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6期72-76,共5页
发热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反应,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发热时体温上升较快,体温急剧上升和持续不退易导致患儿脑组织等重要脏器缺氧,甚至引起全身抽搐和脱水,须紧急降温处理,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导致小儿死亡或遗留后遗... 发热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反应,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发热时体温上升较快,体温急剧上升和持续不退易导致患儿脑组织等重要脏器缺氧,甚至引起全身抽搐和脱水,须紧急降温处理,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导致小儿死亡或遗留后遗症[1-2]。患儿发热,多因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其发病急骤,若邪热不解,热盛动风,可致神昏抽搐,变生多种其他疾病[3]。故一旦出现发热之症,应急退其热,积极降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降温 护理
下载PDF
中药退热颗粒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解玲芳 胡晓丹 张琼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4期526-526,53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颗粒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患儿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中药颗粒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近似,其体温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满意。
关键词 小儿 外感高热 中药退热颗粒剂
下载PDF
中药擦浴配合针刺曲池穴护理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钟丽丽 邹新花 陈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5期132-134,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药擦浴配合针刺曲池穴对外感高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外感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酒精擦浴,观察组实施中药擦...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药擦浴配合针刺曲池穴对外感高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外感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酒精擦浴,观察组实施中药擦浴联合针刺曲池穴.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降低情况、体温降至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瘵浴前相比,擦浴后两组患者的体温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擦浴后30 min,60 min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擦浴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感高热患者实施中药擦浴联合针刺曲池穴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体温,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中药擦浴 针刺 护理
下载PDF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外感高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潘朝霞 奚肇庆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8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外感高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病区住院的外感高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外感高热常规护理,路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按外感高热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外感高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病区住院的外感高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外感高热常规护理,路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按外感高热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费用、平均住院日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3项指标。结果路径组患者的平均护理费用、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外感高热住院患者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使患者明显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临床路径 外感高热
下载PDF
针刺放血治疗外感风热型高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江慧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治疗外感风热型高热的疗效。方法:把120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经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放血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外感风热型高热同样有效,针刺放血治疗组疗程较药物组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治疗外感风热型高热的疗效。方法:把120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经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放血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外感风热型高热同样有效,针刺放血治疗组疗程较药物组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刺放血治疗外感风热型高热有效并且方法简单易行,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还节省了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放血 外感 高热
下载PDF
“三通疗法”治疗外感高热
9
作者 孙玉婷 张文 +5 位作者 陈采玉 蒲玉婷 徐湘茹 杨红强 费月蓉 方邦江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2期42-44,共3页
发热是机体受病原体感染时出现的常见症状,而现代社会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威胁着人类抗感染能力,不当的治疗措施不仅无法让体温及时恢复正常,甚至会使体温攀升导致高热和不良预后。中医药治疗外感高热由来已久,有着独特... 发热是机体受病原体感染时出现的常见症状,而现代社会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威胁着人类抗感染能力,不当的治疗措施不仅无法让体温及时恢复正常,甚至会使体温攀升导致高热和不良预后。中医药治疗外感高热由来已久,有着独特的优势,“上海市名中医”方邦江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三通疗法”治疗外感高热,认为外感高热的核心病机为“阳郁”,应及时采用发表、泻下、通利三法并举的截断逆转治疗方略,以直捣病巢,直折热势,避免病情深入传变。本文主要阐述外感高热核心病机,并作“三通疗法”勾玄提要,再附医案一则以供同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截断逆转 名医经验 方邦江
下载PDF
中药退热颗粒剂联合小儿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10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解玲芳 胡晓丹 张琼 《现代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42-43,M000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颗粒剂联合小儿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分别用中药颗粒剂联合小儿退热滴肠液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颗粒剂联合小儿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分别用中药颗粒剂联合小儿退热滴肠液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0.5 h、1 h、2 h、4 h、6 h体温变化。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前1 h对照组体温下降优于治疗组,第4 h、6 h对照组体温上升高于治疗组。结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优于治疗组,但治疗组退热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感高热 中药退热颗粒剂 退热滴肠液
下载PDF
大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仲超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4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大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感高热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80)。治疗组给予大青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2组1个疗程均为10 d,用药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 目的观察大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感高热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80)。治疗组给予大青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2组1个疗程均为10 d,用药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龙汤 外感高热 小儿
下载PDF
外感高热风热证的咽部微生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盖国忠 罗威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10期969-971,共3页
目的观察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咽部微生境变化规律及中药治疗本证的微生态学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对30例健康人与30例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咽部的菌群、pH值及葡萄糖含量进行对比研究;(2)给患者以柴胡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咽部微生境变化规律及中药治疗本证的微生态学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对30例健康人与30例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咽部的菌群、pH值及葡萄糖含量进行对比研究;(2)给患者以柴胡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并与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者(对照组)。结果(1)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咽部pH值及葡萄糖含量均降低,奈瑟氏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化链球菌、大消化球菌、梭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体温复常时间、4h后退热幅度、咽部微生境pH值与葡萄糖含量的恢复情况及菌群失调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外感高热风热证患者咽部微生境菌群失调,pH值及葡萄糖含量降低;柴胡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纠正菌群失调,促进咽部微生境pH值和葡萄糖含量的恢复,有利于咽部微生境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风热证 微生态学 细菌检出率 葡萄糖 PH值
下载PDF
肖诏玮老中医小儿外感高热证治八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君君 肖诏玮 《中医儿科杂志》 2017年第5期19-23,共5页
总结名老中医肖诏玮辨治小儿高热经验之疏表散寒、疏风清热、解肌清热、调和营卫、三阳并治、清热化湿、通腑导滞、温阳解表此八法的治疗心得,并附验案2则以飨同道。
关键词 外感高热 小儿 临床经验 肖诏玮
原文传递
刮痧用于高热病人降温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红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刮痧用于外感高热患者降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60例外感高热患者进行刮痧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高热患者通过刮痧治疗,治愈26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结论:刮痧疗法能透... 目的:探讨刮痧用于外感高热患者降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60例外感高热患者进行刮痧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高热患者通过刮痧治疗,治愈26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结论:刮痧疗法能透邪外出,使脏腑调和、阴阳平衡,对稳定病情,缓解患者痛苦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刮痧 降温
原文传递
浅谈醒脑静在外感并高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剑飞 董跃珍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6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在外感并高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的5月收治的外感并高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就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 目的:探讨醒脑静在外感并高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的5月收治的外感并高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就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显效23例,占76.7%;有效5例,占16.7%;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12例,占40%;有效7例,占23.3%,无效11例,占36.7%,总有效率占6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外感并高热患者采用醒脑静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醒脑退热作用较为显著,患者的高热能在较短时间消退,从而缩短外感发热的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外感并高热 临床治疗
下载PDF
青薷饮治疗外感高热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汉财 潘林平 陈国成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0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观察青薷饮治疗外感高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外感高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青薷饮口服,对照组予西医常规退热、抗病毒等治疗。观察72 h内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退热时间相比较... 目的观察青薷饮治疗外感高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外感高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青薷饮口服,对照组予西医常规退热、抗病毒等治疗。观察72 h内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退热时间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有效退热,其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种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青薷饮对外感高热证患者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法 外感高热 青薷饮
下载PDF
从对“无大热”的理解谈麻杏甘石汤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焕荣 《河南中医》 2003年第12期1-2,共2页
麻杏甘石汤出自《伤寒论》 ,功擅辛凉宣肺 ,平喘止咳。汉晋以降 ,临床家均以“汗出而喘 ,无大热”作为临床运用是方的重要指征 ,但对“无大热”之理解 ,诸家聚讼不休 ,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在于热之大小及有无 ,而这一焦点是围绕使用石... 麻杏甘石汤出自《伤寒论》 ,功擅辛凉宣肺 ,平喘止咳。汉晋以降 ,临床家均以“汗出而喘 ,无大热”作为临床运用是方的重要指征 ,但对“无大热”之理解 ,诸家聚讼不休 ,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在于热之大小及有无 ,而这一焦点是围绕使用石膏而展开的。石膏治热重在辛散透热 ,非苦寒清热可比拟。仲景麻杏甘石汤之用石膏配麻黄 ,重在宣肺治咳喘 ,所谓“无大热、汗出而喘者”应包括表里均无大热或热象不甚明显及表里均无热之汗出而喘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无大热” 麻杏甘石汤 咳嗽 喘息
下载PDF
对外感风热型高热患者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梁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对外感风热型高热患者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外感风热型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传统降温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临床传统降温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比... 目的探讨对外感风热型高热患者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外感风热型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传统降温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临床传统降温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效果、治疗后相关症状积分、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痊愈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退热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3.5 h相关症状积分分别为(31.12±7.13)、(14.82±7.11)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2.25±7.11)、(32.21±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起效、解热和痊愈时间分别为(1.02±0.05)、(18.50±0.12)、(20.20±1.42)h,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06±0.03)、(20.45±0.11)、(24.90±1.3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感风热型高热患者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热型高热 针刺 放血
下载PDF
从王静安大师治疗小儿外感高热谈中医外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官超云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7期33-34,共2页
外感高热属小儿常见中医急症,王老用药浴、推拿配合内服疗效理想。同时引发了作者对治疗该病其它外治法、中医外治对小儿治疗价值及中医外治相关问题等的思考。
关键词 小儿外感高热 名医经验 中医外治
下载PDF
热立清直肠滴注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玉霞 史正刚 赵彬元 《中医儿科杂志》 2015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热立清直肠滴注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住院部及门诊发热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健儿清解液口服治疗,治疗组予热立清直肠滴注液直肠滴注,3 d后比较2组的临... 目的观察热立清直肠滴注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住院部及门诊发热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健儿清解液口服治疗,治疗组予热立清直肠滴注液直肠滴注,3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平均退热起效时间、平均解热时间和平均完全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退热起效时间、平均解热时间和平均完全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结论热立清直肠滴注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满意,且给药途径具有见效快及患儿依从性较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立清直肠滴注液 小儿外感发热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