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的高效循环系统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杰 尹金亮 +3 位作者 白炎武 王冠文 闫水保 张全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33,共12页
国内50~1 000MW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于凝结水系统,其转换效率为19.5%~23%,根据能级原理,提出了一种深度利用烟气余热和减少回热抽汽损失、实现锅炉排烟温度自动控制的高效循环系统方案。热力学分析表明,此方案可使1 000MW机组无煤附... 国内50~1 000MW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于凝结水系统,其转换效率为19.5%~23%,根据能级原理,提出了一种深度利用烟气余热和减少回热抽汽损失、实现锅炉排烟温度自动控制的高效循环系统方案。热力学分析表明,此方案可使1 000MW机组无煤附加功率由0.6MW增加至20.125MW,全厂净效率提高0.9%,投资回收期小于2.0年,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降低发电煤耗的作用,并对新建和老机组设计优化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排烟温度 能级利用 烟气余热回收 高效循环系统
下载PDF
排风热回收系统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云祥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77,共6页
排风热回收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应用中往往只关注热回收量和热回收效率,而未能分析采用热回收技术的实际得与失。给出了一个排风热回收系统的判据模型,阐述了权衡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冷热源系统及室外气温对热回收系统的... 排风热回收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应用中往往只关注热回收量和热回收效率,而未能分析采用热回收技术的实际得与失。给出了一个排风热回收系统的判据模型,阐述了权衡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冷热源系统及室外气温对热回收系统的影响。总结了应用排风热回收系统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风 热回收 能耗 判据 冷热源
下载PDF
大型燃气锅炉低温烟气冷凝余热梯级深度利用工程实测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兆康 王随林 +10 位作者 穆连波 肖慧鹏 程冬冬 翟慧星 吴亚东 寿德 张伟 陈玉平 张彤 王守金 孟广亮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6,80,共7页
针对大型燃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难题及严寒地区助燃空气温度低等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防腐高效低阻烟气冷凝余热梯级深度利用技术回收2台70 MW大型燃气供热锅炉的余热。实测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锅炉排烟温度由172.2℃降至39.7℃... 针对大型燃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难题及严寒地区助燃空气温度低等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防腐高效低阻烟气冷凝余热梯级深度利用技术回收2台70 MW大型燃气供热锅炉的余热。实测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锅炉排烟温度由172.2℃降至39.7℃,节能14.2%,以低热值计的天然气利用热效率为107.8%;部分负荷工况下,炉部排烟温度由129.1~157.7℃降至38.0~39.8℃,节能12.4%~13.4%,以低热值计的天然气利用热效率为106.7%;回收冷凝水95~157t/d,明显减少了雾气排放;新增余热供暖面积18万m^2;助燃空气被加热至40℃以上,避免了爆燃等问题;节能、节水、环保、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锅炉 排烟余热 深度回收 梯级利用 严寒地区
下载PDF
关于客房排气的热回收系统 被引量:7
4
作者 程珈宁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1,共2页
阐述了热回收系统节能的重要性 ,分析了热回收装置的特点 ,强调了系统配置的合理性 ,指出建筑与空调的节能措施要统一。
关键词 新风 排气 热回收系统 节能 客房
下载PDF
不同气候区排风全热回收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冲 王劲柏 +1 位作者 唐本望 程矿 《制冷与空调》 2016年第6期59-62,82,共5页
选择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作为代表城市,研究全热回收空调系统在我国典型气候区的节能效果。根据典型气象年气候数据,采用动态逐时计算方法,计算各气候区的处理单位体积新风全年热回收量,同时考虑额外风机能耗对排风热回收节能效果... 选择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作为代表城市,研究全热回收空调系统在我国典型气候区的节能效果。根据典型气象年气候数据,采用动态逐时计算方法,计算各气候区的处理单位体积新风全年热回收量,同时考虑额外风机能耗对排风热回收节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热回收空调系统在北方地区节能效果最为显著,对于处理单位体积新风,哈尔滨和北京的全年节能量分别为84.3 MJ和55.7 MJ,武汉地区的全年节能量为44.6 MJ,而广州地区的全年节能量最少,为33.3 M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排风 全热回收 典型气候区
下载PDF
回收乏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性能及对机组调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雪峰 张学镭 +1 位作者 卢家勇 王进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8-144,共7页
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用于供热,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以某300 MW直接空冷供热机组为例,建立了基于热泵回收乏汽余热的供热机组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供热量对热泵辅助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热泵辅助供热方式下机组的调峰... 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用于供热,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以某300 MW直接空冷供热机组为例,建立了基于热泵回收乏汽余热的供热机组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供热量对热泵辅助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热泵辅助供热方式下机组的调峰性能。结果表明,回收乏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为1.73,热泵辅助供热方式的效率较传统供热方式提高了15.6%。采用热泵辅助供热可节省供热抽汽64.7 t/h,机组净增功率11.1 MW。随着供热量的增加,热泵辅助供热系统中乏汽利用量及节省的汽轮机抽汽量增多,而机组净增功率先增加后减少。采用热泵辅助供热后,机组的可调峰范围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乏汽 余热利用 调峰
原文传递
厨房余热回收热电热泵储水式热水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忠兵 张泠 +3 位作者 徐敏 韩天鹤 李涛 陈友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0-654,共5页
在热电热泵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一台用于回收公共厨房排气余热、容积为36L的热电热泵储水式热水器,该装置采用热管散热器对热电热泵冷、热端散热,在回收厨房余热的同时制取生活热水。针对该热电热泵储水式热水器,对其制热性... 在热电热泵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一台用于回收公共厨房排气余热、容积为36L的热电热泵储水式热水器,该装置采用热管散热器对热电热泵冷、热端散热,在回收厨房余热的同时制取生活热水。针对该热电热泵储水式热水器,对其制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电热泵冷、热端温差是影响热电热泵制热性能的重要因素:排气温度越高,热水温度越低,则冷、热端温差越小,制热系数越大。在此基础上,对热电热泵储水式热水器进行优化,并对样机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工作电压对热水加热时间影响较大,工作电压越大,加热时间越短;在电压20V时将热水从28℃加热到46℃,样机相比普通电热水器节省电耗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热泵 储水式热水器 余热回收 制热系数
下载PDF
增大燃气热电联产供热能力的方式研究——应用3S离合背压供热与应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赵玺灵 付林 +2 位作者 刘华 李锋 王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提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供热能力,研究了应用3S离合器背压供热技术和基于吸收式换热(Co-ah)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劣,通过案例给出两种技术的系统形式,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分析和经济性分析。3S离合器背压供... 为提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供热能力,研究了应用3S离合器背压供热技术和基于吸收式换热(Co-ah)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劣,通过案例给出两种技术的系统形式,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分析和经济性分析。3S离合器背压供热技术和Co-ah循环供热技术均可以增大供热能力,但是后者不仅能回收乏汽余热,还可以回收烟气余热,是全面提升燃气热电厂供热能力的综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吸收式换热 余热回收 3S离合 供热能力
下载PDF
基于热泵的排风热回收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文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研究目的:为解决常规建筑热回收空调系统在特殊气候条件(极冷或酷热)无法保障送风温度以及热回收不充分问题,一种基于热泵的室内排风热回收系统被提出,并通过实验对该系统冬季工况热回收性能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 研究目的:为解决常规建筑热回收空调系统在特殊气候条件(极冷或酷热)无法保障送风温度以及热回收不充分问题,一种基于热泵的室内排风热回收系统被提出,并通过实验对该系统冬季工况热回收性能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论:基于热泵的排风热回收系统冬季工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该系统冬季排风热回收量大于常规热回收装置的回热量;(2)该系统的效率(COPsys)在2.6以上是一种有效的节能系统,具有较高的节能环保价值;(3)该系统能充分回收室内排风中热量并能保证特殊环境的送风温度,提高了室内排风热回收空调系统中室内排风的热回收效率;(4)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热泵的排风热回收系统在建筑排风热回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排风冷(热)回收 实验
下载PDF
基于温差电效应回收发动机废气余热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文华 刘昌 +1 位作者 姚元鹏 古云蛟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方法对基于温差电效应的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用所搭建的单片温差发电器件(TEG)实验平台,对选用的TEG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设计了用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的热电系统单元,并对其性能进...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方法对基于温差电效应的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用所搭建的单片温差发电器件(TEG)实验平台,对选用的TEG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设计了用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的热电系统单元,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研究。根据CFD软件计算的发动机排气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结果,分析了该热电回收系统在某发动机整个排气管上应用的收益情况,结果表明:在发动机标定工况下,总输出功率提高2.9%,燃油消耗率降低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电效应 废气 余热回收 发动机
下载PDF
空调排风热回收在我国应用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新华 刘泽华 +2 位作者 金雷 李鹏辉 杨晓敏 《节能》 2011年第9期17-20,2,共4页
介绍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不同地区的室外温度、焓值的逐时变化参数进行分析。在气象数据基础上动态分析我国不同典型气候区域城市热回收的适应性及热回收方式的选择,并对热回收节能潜力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热回收系统在我国... 介绍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不同地区的室外温度、焓值的逐时变化参数进行分析。在气象数据基础上动态分析我国不同典型气候区域城市热回收的适应性及热回收方式的选择,并对热回收节能潜力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热回收系统在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的适应范围,研究表明排风热回收装置在我国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风热回收 气候 逐时变化 节能
下载PDF
基于两级温差发电的船舶废热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柳长昕 郑子升 +3 位作者 吕延枫 隋雨鑫 王慧斌 张鑫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4,67,共6页
对于船舶柴油机而言,其所做功的30%都以废热的形式随尾气排放到了大气中,而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回收船舶余热进行发电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船舶柴油机尾气废热进行两级温差发电的新型装置。在对两级温差发电系统进行... 对于船舶柴油机而言,其所做功的30%都以废热的形式随尾气排放到了大气中,而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回收船舶余热进行发电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船舶柴油机尾气废热进行两级温差发电的新型装置。在对两级温差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后,搭建了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并进行了测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对船舶余热进行回收是可行的。当热端温度达到473 K时,该温差发电试验装置可输出功率250 W,系统热效率为5.35%,相比单级温差发电在相同条件下4.04%的热效率,该系统提高了32%。最后,文章对系统优化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船舶节能 余热回收 两级温差发电 热效率
原文传递
带排烟热回收发生器的直燃机制冷循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贺江 由世俊 涂光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循环 ,将排烟热回收发生器与吸收循环结合起来并将其用于直燃型吸收式制冷机。介绍了带排烟热回收发生器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原理 ,并对这一新型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新循环的性能系数COP随... 提出了一种新型循环 ,将排烟热回收发生器与吸收循环结合起来并将其用于直燃型吸收式制冷机。介绍了带排烟热回收发生器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原理 ,并对这一新型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新循环的性能系数COP随着排烟热回收产生蒸汽比例α的增大而增大 ,燃料消耗量随α的增大而减小。新型循环排烟温度可降低到 1 2 0℃左右 ,具有节能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烟热回收 循环 节能 直燃机
下载PDF
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新风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栋 田靖 +2 位作者 郝翠彩 田树辉 刘少亮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2-108,共7页
严寒和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冬季新风负荷较大,因此须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目前,适用于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存在2种常见的排风处理方式:卫生间直排和卫生间排风热回收。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典型地区近... 严寒和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冬季新风负荷较大,因此须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目前,适用于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存在2种常见的排风处理方式:卫生间直排和卫生间排风热回收。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典型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的卫生间部分全年通风耗电量,研究卫生间直排和卫生间排风热回收这两种排风处理方式的新风系统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 排风 直排 热回收 显热 全热
原文传递
生活热水多种热源方式的选择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永红 张世钢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0,共5页
针对生活热水的多种热源方式进行节能和经济性分析。提出生活热水供热方式应考虑当地的能源条件及资源情况,集中生活热水系统需注意使用率和集中生活热水负荷特性导致的热损失和水泵电耗,并与单户方式相比较,集中生活热水供应方式的推... 针对生活热水的多种热源方式进行节能和经济性分析。提出生活热水供热方式应考虑当地的能源条件及资源情况,集中生活热水系统需注意使用率和集中生活热水负荷特性导致的热损失和水泵电耗,并与单户方式相比较,集中生活热水供应方式的推广也应结合具体情况作谨慎分析。北方地区应优先选用热电联产为热源的城市热网集中供应生活热水,并鼓励采用电厂乏汽或工业余热回收技术以便进一步大幅度降低生活热水供应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热水 热损失 热电联产 余热回收
下载PDF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热湿回收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红 石全成 +1 位作者 褚于颉 陈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8,共8页
为了提高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和减轻温室效应,采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的回收及利用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热量回收及空气取水系统,并对系统的热回收和空气取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转... 为了提高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和减轻温室效应,采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的回收及利用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热量回收及空气取水系统,并对系统的热回收和空气取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温度为38.9~50.1℃,含湿量为26.8~38.6 g/kg,故具有很高的热湿回收价值。再生侧排风空气热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当供水温度从18℃增加到22℃时,热回收量从3.5 kW降低到3.1 kW。再生侧排风空气取水试验结果表明,当供水温度从12℃增加到17℃,取水量从5.6 kg/h降低到4.2 k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再生排风 热回收 空气取水
下载PDF
公共厨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及排风余热回收应用探讨
17
作者 刘字峻 魏娴 +3 位作者 艾帅 池燕燕 潘嘉信 杨慧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6期860-869,共10页
计算方法的选择、相关参数的设定和空气处理过程控制是决定厨房通风空调系统能否满足房间热舒适和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以文献资料提供的公共厨房局部排风系统风量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计算方法的选择、相关参数的设定和空气处理过程控制是决定厨房通风空调系统能否满足房间热舒适和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以文献资料提供的公共厨房局部排风系统风量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基于兼顾经济性和舒适性的前提,对厨房直流新风空调系统的冬夏处理进行了过程分析,总结了热湿处理的合理过程和对应区间。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作用于新风或补风换热的排风(抽油烟)热回收系统,并对其节能量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厨房 排风系统 过程分析 余热回收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新风系统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靖 郝翠彩 +1 位作者 田树辉 李波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7,共4页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卫生间大都采用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极易导致建筑处于负压状态并造成卫生间排风能量损失。通过研究适用于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从性能设计、控制...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卫生间大都采用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极易导致建筑处于负压状态并造成卫生间排风能量损失。通过研究适用于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从性能设计、控制原理、运行模式、能耗特点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实现室内良好的气流组织,最大限度地降低换气过程中的热损失,并解决卫生间排风造成的能量损失及室内气流组织不合理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 排风 热回收 控制原理 运行模式 能耗特点
原文传递
基于排风热回收的空气源热泵粮食干燥系统运行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炜 倪美琴 +3 位作者 江莹莹 汪峰 吴文婧 陈浩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探索稻谷在烘干过程中排风热回收应用于空气源热泵干燥系统的可行性,文章主要以进风温湿度、送风温湿度、系统耗功、系统性能系数COP、单位耗能除湿量SMER和含水率等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分别对半开式和开式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对... 为探索稻谷在烘干过程中排风热回收应用于空气源热泵干燥系统的可行性,文章主要以进风温湿度、送风温湿度、系统耗功、系统性能系数COP、单位耗能除湿量SMER和含水率等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分别对半开式和开式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系统用来烘干稻谷均能使其含水率达到要求,但半开式系统整体性能要显著优于开式系统。半开式系统的进风温湿度分别为22~27℃,75.8%~95.3%,开式系统的进风温湿度分别为16.5~22.8℃,51%~90.5%,半开式系统蒸发器的进风温湿度均高于开式系统;半开式系统送风含湿量平均为16.8 g/kg干空气,开式系统送风含湿量平均为9.8 g/kg干空气,半开式系统的送风含湿量大于开式系统;半开式系统的送风温度为64~65.5℃,而开式系统的送风温度为62~65℃,开式系统送风温度有时不能达到要求;半开式系统和开式系统的平均耗功率分别为41.07,45.92 kW;半开式系统和开式系统的COP分别为2.86,2.74;半开式系统和开式系统的SMER分别为2.759,2.639 k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干燥系统 开式 半开式 排风热回收 性能评价指标
下载PDF
乏汽余热梯级回收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晓灵 杨宝锐 +2 位作者 边海军 史彧宏 陈强 《暖通空调》 2018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基于"品位对口、梯级利用"的用能思路,构建了乏汽余热梯级回收集中供暖系统。实例工程运行数据显示:系统余热总回收量为64.91万GJ,采用低真空技术直接从凝汽器回收的余热量占79.16%,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的余热量占20.84%;... 基于"品位对口、梯级利用"的用能思路,构建了乏汽余热梯级回收集中供暖系统。实例工程运行数据显示:系统余热总回收量为64.91万GJ,采用低真空技术直接从凝汽器回收的余热量占79.16%,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的余热量占20.84%;项目节能率为49.11%,标准煤节省量为3.40万t。研究结果对于余热回收应用于城市集中供暖的项目设计及运行调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汽佘热 梯级利用 集中供暖 吸收式热泵 低真空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