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完全信息下纯交换帕累托最优的实现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德云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6期15-21,共7页
现有的理论中,纯交换帕累托最优状况不是唯一的,且认为只要进行交换就必然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其原因是纯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不充分和交换原则存有缺陷。根据交换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只要遵循理...
现有的理论中,纯交换帕累托最优状况不是唯一的,且认为只要进行交换就必然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其原因是纯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不充分和交换原则存有缺陷。根据交换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只要遵循理性人交换原则,交换必能实现,但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优。如果信息不对称方所判断的效用函数没有改变对方真实效用函数的偏好性质,交换必然能达到唯一的帕累托最优状况,但利益分割不公平,存在交换剥削;如果效用函数的偏好性质改变,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而是帕累托改进,但其消费状态也是唯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人交换
交换利益
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充分性的质疑与改进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德云
徐海俊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7,共6页
现有的理论中,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不充分,其最优状态不是唯一的,使得理论自身及随后的应用上产生了一些矛盾。确定唯一最优状态的充分条件应该是:双方都满意的交换利益分割和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前者保证交换实现,后者保证交换产生的...
现有的理论中,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不充分,其最优状态不是唯一的,使得理论自身及随后的应用上产生了一些矛盾。确定唯一最优状态的充分条件应该是:双方都满意的交换利益分割和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前者保证交换实现,后者保证交换产生的利益被完全穷尽。只要遵循新交换原则,交换必能实现,但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优。信息不充分时,如果信息不对称者对对方所判断的生产函数改变了其真实生产函数的技术性质,交换虽能实现,但生产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人
要素交换
交换利益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奖惩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奖惩使受教育者有德行善便有福,而缺德作恶便有祸,无疑符合同等利害相交换——等利交换与等害交换——的公正原则,因而是公正的、道德的、应该的、善的。诚然,奖惩的直接作用是使受教育者为了得到奖赏而遵守道德和欲求美德,是为了利己...
奖惩使受教育者有德行善便有福,而缺德作恶便有祸,无疑符合同等利害相交换——等利交换与等害交换——的公正原则,因而是公正的、道德的、应该的、善的。诚然,奖惩的直接作用是使受教育者为了得到奖赏而遵守道德和欲求美德,是为了利己而求美德;但奖惩的最终作用却能够使受教育者为了美德而求美德:奖惩甚至是使受教育者达到为美德而求美德的崇高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利害交换
以美德为目的的道德需要
以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正:社会治理根本道德原则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海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8,共18页
公正与利害自己的行为无关,而完全存在于利害他人——亦即人际利害相交换——的伦理行为之中:"等利害交换",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便是所谓的公正,便是衡量一切行为是否公正的公正总原则。权利与义务应该相等,是公正根本原则...
公正与利害自己的行为无关,而完全存在于利害他人——亦即人际利害相交换——的伦理行为之中:"等利害交换",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便是所谓的公正,便是衡量一切行为是否公正的公正总原则。权利与义务应该相等,是公正根本原则。社会分配给每个人的权利应该与他的贡献成正比而与他的义务相等,是社会公正根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利害交换
权利
义务
贡献
索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完全信息下纯交换帕累托最优的实现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德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6期15-21,共7页
文摘
现有的理论中,纯交换帕累托最优状况不是唯一的,且认为只要进行交换就必然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其原因是纯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不充分和交换原则存有缺陷。根据交换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只要遵循理性人交换原则,交换必能实现,但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优。如果信息不对称方所判断的效用函数没有改变对方真实效用函数的偏好性质,交换必然能达到唯一的帕累托最优状况,但利益分割不公平,存在交换剥削;如果效用函数的偏好性质改变,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而是帕累托改进,但其消费状态也是唯一的。
关键词
理性人交换
交换利益
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Keywords
rational
person
exchange
exchange
benefit
the
pure
Pareto
Optimal
Criterion
exchange
分类号
F01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充分性的质疑与改进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德云
徐海俊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
江南大学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7,共6页
文摘
现有的理论中,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不充分,其最优状态不是唯一的,使得理论自身及随后的应用上产生了一些矛盾。确定唯一最优状态的充分条件应该是:双方都满意的交换利益分割和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前者保证交换实现,后者保证交换产生的利益被完全穷尽。只要遵循新交换原则,交换必能实现,但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优。信息不充分时,如果信息不对称者对对方所判断的生产函数改变了其真实生产函数的技术性质,交换虽能实现,但生产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
理性人
要素交换
交换利益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Keywords
Rational
person
exchange
benefit
the
Pareto
optimal
productive
condition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奖惩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英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马列主义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摘
奖惩使受教育者有德行善便有福,而缺德作恶便有祸,无疑符合同等利害相交换——等利交换与等害交换——的公正原则,因而是公正的、道德的、应该的、善的。诚然,奖惩的直接作用是使受教育者为了得到奖赏而遵守道德和欲求美德,是为了利己而求美德;但奖惩的最终作用却能够使受教育者为了美德而求美德:奖惩甚至是使受教育者达到为美德而求美德的崇高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等利害交换
以美德为目的的道德需要
以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
Keywords
exchange
of
equal
benefit
and
equal
evil,
the
morality
needs
taking
virtue
as
purpose,
the
morality
needs
taking
virtue
as
means
分类号
B824.3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正:社会治理根本道德原则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海明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8,共18页
基金
"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经费资助
文摘
公正与利害自己的行为无关,而完全存在于利害他人——亦即人际利害相交换——的伦理行为之中:"等利害交换",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便是所谓的公正,便是衡量一切行为是否公正的公正总原则。权利与义务应该相等,是公正根本原则。社会分配给每个人的权利应该与他的贡献成正比而与他的义务相等,是社会公正根本原则。
关键词
等利害交换
权利
义务
贡献
索取
Keywords
exchange
of
equal
benefit
and
damage
rights
obligation
contribution
snatch
分类号
B82-066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完全信息下纯交换帕累托最优的实现研究
徐德云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充分性的质疑与改进
徐德云
徐海俊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奖惩
孙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公正:社会治理根本道德原则
王海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