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 被引量:196
1
作者 施建淮 傅雄广 许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64,共13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及其它价格水平的传递程度是决定汇率调节我国贸易收支以及稳定国内物价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其特点在于同时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链中进口...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及其它价格水平的传递程度是决定汇率调节我国贸易收支以及稳定国内物价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其特点在于同时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链中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程度和速度,从而有助于了解人民币汇率变动在不同价格环节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1)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若升值1%,六个季度后的进口价格和十二个季度后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分别下降0.52、0.38和0.20个百分点;(2)平均来看,1994年至2007年期间汇率变动等外部冲击对国内价格变动只有适度的解释力,但2005年7月汇改以后,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有比较显著的解释力;(3)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不同消费品价格的传递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食品、家庭设备类消费品价格的传递程度明显高于对其它类消费品价格的传递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汇率传递 进口价格 消费者价格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7
2
作者 吕剑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61,共9页
本文基于1994-2005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国际石油价格作为外部冲击的代理变量,并以使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衡量国内物... 本文基于1994-2005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国际石油价格作为外部冲击的代理变量,并以使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衡量国内物价的变化,通过运用E-G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个指标受到的传递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其中CPI对汇率变动的弹性大于RPI,RPI的弹性大于PPI。而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其中CPI修正功能最强,其次是PPI,再次是RPI。传递效应在4个月之后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滞后期持续24个月。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CPI和RPI是持续增加的传递效应,而对PPI是先增后减的传递效应,发现采用CPI和RPI这两个指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变动 国内物价 传递效应 物价指数
原文传递
中国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8
3
作者 王晋斌 李南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7,140,共12页
对于高外贸依存度的中国经济来说,主要贸易伙伴物价水平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如果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难以吸收进口品到岸价格(以外币计价)水平的变化幅度,即汇率传递效应低于国外的价格传递效应时,汇率就难以完全吸收... 对于高外贸依存度的中国经济来说,主要贸易伙伴物价水平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如果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难以吸收进口品到岸价格(以外币计价)水平的变化幅度,即汇率传递效应低于国外的价格传递效应时,汇率就难以完全吸收国外物价水平变化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冲击。计量结果表明,2001年1月至2008年3月期间,总体上进口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系数较高,但由于多种原因,进口品价格到国内CPI的传递效应较低。但2005年汇改以来,汇率的短期和长期传递效应明显增加。因此,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改革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国外物价变化对国内物价水平带来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 成本加价 消费者物价指数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研究:理论及实证 被引量:85
4
作者 倪克勤 曹伟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59,共16页
本文首先考察了自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内物价CPI之间的关系;其次,运用滚动回归计量方法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在样本考察期间的变动趋势;最后探讨了我国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无... 本文首先考察了自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内物价CPI之间的关系;其次,运用滚动回归计量方法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在样本考察期间的变动趋势;最后探讨了我国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无论采用OLS回归模型还是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均得到人民币汇率传递是不完全的结论。在样本考察期间,我国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率及真实GDP都显著地影响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其中,通货膨胀率与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正向关系且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最大、为主导因素。汇率波动率与汇率传递效应两者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这与国外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结论正好相反。真实GDP与汇率传递效应间的负向关系表明,配送成本降低了汇率传递效应,且随着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增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配送成本的影响将逐步扩大。最后,本文在以上研究结论基础之上得到了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通货膨胀 汇率波动率 配送成本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出口品价格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基于产业层面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73
5
作者 陈斌开 万晓莉 傅雄广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42,共13页
基于产业层面数据,文章利用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各产业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出口厂商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各产业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国际竞争力都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升值在短期内导致食品... 基于产业层面数据,文章利用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各产业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出口厂商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各产业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国际竞争力都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升值在短期内导致食品、皮革、非金属、纺织和木材产业出口价格下降,在长期内导致绝大多数产业出口价格降低。采掘、造纸、皮革、木材和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弱,化学、食品、文教、机械、冶金等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义有效汇率 汇率传递 出口品价格 出口竞争力
原文传递
加工贸易经济中的汇率传递:一个DSGE模型分析 被引量:63
6
作者 黄志刚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2-48,共17页
本文建立一个具有加工贸易部门的随机动态开放宏观经济多国模型(DSGE模型),研究汇率传递效应。分析发现,进口中间投入品、出口最终消费品的加工贸易部门对于汇率传递和贸易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在价格和工资粘性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价... 本文建立一个具有加工贸易部门的随机动态开放宏观经济多国模型(DSGE模型),研究汇率传递效应。分析发现,进口中间投入品、出口最终消费品的加工贸易部门对于汇率传递和贸易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在价格和工资粘性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价格的传递表现出对进出口价格传递快,对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传递慢的特征。企业"依市场定价"的策略会影响汇率传递特征,尤其影响汇率对进出口价格的传递速度。加工贸易部门的存在对货币升值带来贸易逆差的结论提出了挑战。模拟发现,在加工贸易经济中,企业的定价策略对短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当贸易产品更多的采用本币定价,本币升值才会带来贸易逆差或降低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汇率传递 马歇尔-勒纳条件 DSGE模型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曹伟 万谍 +1 位作者 钱水土 金朝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150,共15页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各省(直辖市)主要贸易伙伴的动态变化,本文构建了省际进口加权有效汇率指数,基于汇率传递非对称性效应理论机制,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效应和省际异质性,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各省(直辖市)主要贸易伙伴的动态变化,本文构建了省际进口加权有效汇率指数,基于汇率传递非对称性效应理论机制,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效应和省际异质性,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进口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各省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和非对称性,经济越发达的省份,汇率传递效应越低,人民币升值较贬值对大部分省份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更大。(2)各省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占比越大,则人民币贬值促使进口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3)“一带一路”倡议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在进口市场中的国际定价权,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中国的定价权大幅提高。论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是中国进口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省际汇率传递效应存在的异质性;二是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减轻对欧美市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进口价格 非对称性 一带一路 双重差分法(DID)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基于非对称性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曹伟 倪克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5-118,共14页
本文运用滚动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自1995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动态发展趋势。通过设置虚拟变量、运用门限模型等计量方法从汇率变动方向和汇率变动幅度两个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 本文运用滚动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自1995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动态发展趋势。通过设置虚拟变量、运用门限模型等计量方法从汇率变动方向和汇率变动幅度两个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总体呈现动态下降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性: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对进口价格存在较高的传递效应,而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较小;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幅越大,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越大。本文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传递非对称滚动回归 门限模型
原文传递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 被引量:35
9
作者 周杰琦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40,共8页
本文运用长期约束的结构VAR,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实证考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文章特点在于考虑了汇率和价格可能都是受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内生变量,以深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当发生... 本文运用长期约束的结构VAR,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实证考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文章特点在于考虑了汇率和价格可能都是受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内生变量,以深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当发生汇率冲击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各价格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强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2)一旦考虑了经济体受到其他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后,估计的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率则显得更为明显;(3)汇改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趋于强化。本文还分析了实证结果背后可能的深层次原因,并讨论相应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汇率传递 宏观经济冲击 结构VAR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CPI通胀的传递效应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46,共9页
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就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CPI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通胀惯性、实质GDP增长、国际能源和食品涨价、流动性过剩等影响CPI通货膨胀的... 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就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CPI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通胀惯性、实质GDP增长、国际能源和食品涨价、流动性过剩等影响CPI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非常有限,并且以半年前的变动对当期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不过幅度非常小: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0%,CPI衡量的通货膨胀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在考虑了2005年"7.21"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汇率传递 通货膨胀
原文传递
人民币升值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吗?--基于内生结构突变协整方法的汇率传递视角 被引量:33
11
作者 潘锡泉 项后军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20,共8页
本文从内生结构突变协整方法的汇率传递视角对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协整方程参数在样本期内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突变,突变时点为2006年12月,且结构突变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均存在,但其作用机制... 本文从内生结构突变协整方法的汇率传递视角对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协整方程参数在样本期内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突变,突变时点为2006年12月,且结构突变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均存在,但其作用机制却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突变前人民币升值不仅不支持"升值抑胀论",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而结构突变后人民币升值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但其效果微弱。这表明不能寄希望于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而来消除强烈的升值预期以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gory—Hansen方法 结构突变协整 汇率传递
原文传递
国际价格竞争与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胜 李睿君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1,共13页
本文在考虑国际价格竞争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基本框架,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的经验检验。本文通过协整技术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受到了国际价格竞争的重要影... 本文在考虑国际价格竞争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基本框架,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的经验检验。本文通过协整技术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受到了国际价格竞争的重要影响,所以人民币汇率传递程度并不高。因此,不完全汇率传递降低了支出转移效应,从而大大削弱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改善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协整分析 出口价格
原文传递
外部冲击与我国物价水平的决定——基于结构VAR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国中 姜再勇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104,共14页
文章建立结构VAR模型考察了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外部冲击(国际石油价格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及其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价格和汇率传递都是不完全的、滞后的和沿价格链递减的,且对分类价格指数的... 文章建立结构VAR模型考察了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外部冲击(国际石油价格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及其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价格和汇率传递都是不完全的、滞后的和沿价格链递减的,且对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差异较大;相比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进口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率更高,影响更大;我国近期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扬较多地是受到上游价格链冲击、需求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和供给冲击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抑制通胀效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国际石油价格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 被引量:31
14
作者 宋超 谢一青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102,共2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等形式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企业出口模式差异对出口汇率传导的影响。我们发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弹性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等形式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企业出口模式差异对出口汇率传导的影响。我们发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弹性上存在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价格的汇率弹性大于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量的汇率弹性小于一般贸易企业。在进口税收方面,加工贸易企业进口中间要素比例大于一般贸易企业,享受更多的进口要素税收减免,进口边际成本低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在应对汇率冲击时,加工贸易企业相比一般贸易企业会更多地调整出口价格,更少地调整出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企业出口 汇率弹性 加工贸易
原文传递
汇率变动、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被引量:30
15
作者 项后军 潘锡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4,共12页
本文运用内生结构突变检验与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ECM方法,同时将货币政策变量纳入模型中从而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重新对汇率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在2003年4月和2005年9月发生了结构突变。... 本文运用内生结构突变检验与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ECM方法,同时将货币政策变量纳入模型中从而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重新对汇率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在2003年4月和2005年9月发生了结构突变。在此背景下,本文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仍是不完全的,但其长期传递弹性却由2005年9月结构突变前的0.065迅速增大到了结构突变后的0.118,且与现实中自2006年开始的较高通货膨胀环境也相当吻合,支持了Taylor(2000)提出的观点,但比起施建淮等(2008)得到的传递效应依然较弱,表明其所建议的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观点仍值得商榷。而体现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CPI的长期传递弹性为2.254,远远高于汇率传递弹性,这显示政策当局完全可以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稳定通货膨胀水平且相比于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突变 汇率传递 ARDL-ECM 边限检验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依市场定价与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29
16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31,共14页
本文基于"依市场定价"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扭曲指标——"加成率离散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市场份额越高,加成率也越高,但其出口加成率对汇率的弹性也越大。因此,在出口市场份额悬殊的外向型垄... 本文基于"依市场定价"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扭曲指标——"加成率离散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市场份额越高,加成率也越高,但其出口加成率对汇率的弹性也越大。因此,在出口市场份额悬殊的外向型垄断行业中,本币升值会相对压低高市场份额(高加成率)企业的加成率,缩小行业内"加成率离散度"。本文采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倍差法发现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外向型行业的"加成率离散度",但该资源配置改善效应仅在垄断行业中显著。分位数倍差法进一步发现,升值相对压低了垄断的外向型行业中高加成率企业的加成,直接地缩小了"加成率离散度"。升值还对垄断行业中的低生产率企业产生了倒逼效应,减轻了资源配置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依市场定价 资源误置 加成率离散度 汇率传递
原文传递
汇率传递与原油进口价格关系——基于非对称性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曹伟 赵颖岚 倪克勤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136,共14页
本文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汇率传递效应非对称性理论,分析了199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动态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结论表明,第一,人民币汇率变动... 本文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汇率传递效应非对称性理论,分析了199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动态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结论表明,第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存在较强的传递效应,部分时间存在超传递现象和逆传递现象。第二,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并未出现下降趋势,而呈现时大时小的特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这与以往研究从宏观层面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第三,无论本文单独考察升值和贬值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还是加入汇率变动幅度这一约束条件来分析,本文均得到贬值的传递效应大于升值传递效应的结论。同时,汇率波动幅度大于某一特定临界值时,传递效应显著;反之,则不存在传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原油进口价格 汇率传递 非对称性
原文传递
结构变化下人民币汇率对物价传递的效应、动态运行及宏观决定 被引量:21
18
作者 黄寿峰 陈浪南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8,共10页
在充分考虑结构变化现象的情况下,本文首先利用结构变化协整分析了我国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传递,而后运用递归估计的方法进一步考察了汇率传递的动态运行,最后采用边限协整研究了包括汇率制度在内的人民... 在充分考虑结构变化现象的情况下,本文首先利用结构变化协整分析了我国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传递,而后运用递归估计的方法进一步考察了汇率传递的动态运行,最后采用边限协整研究了包括汇率制度在内的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宏观决定。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物价水平的传递在1998年8月发生了结构变化。在此之前,传递程度较高且显著;结构变化之后,传递程度急速下降。从物价传递的动态运行来看,在1998年8月以前,基本呈上升趋势,之后则不断下降,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宏观决定因素分析表明,长期内,通货膨胀率、贸易开放度、汇率制度及亚洲金融危机对物价传递具有显著正影响,而汇率波动的作用显著为负;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传递具有一定的惯性,只有贸易开放度具有明显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物价水平 传递 递归估计 边限协整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究竟对中国出口影响几何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宇哲 张明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0,共14页
为评估汇改七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我们用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人民币的汇率传递效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中国出口的价格弹性与收人弹性。研究发现,在考虑汇率传递效应及进口国收入变动的情况... 为评估汇改七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我们用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人民币的汇率传递效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中国出口的价格弹性与收人弹性。研究发现,在考虑汇率传递效应及进口国收入变动的情况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仍会对中国出口(数量及总额)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在人民币盯住美元时期内,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时期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出口 汇率传递 贸易弹性
原文传递
支付时滞、汇率传递与宏观经济波动 被引量:24
20
作者 邓贵川 谢丹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83,共16页
本文在基准当地货币定价(LCP)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支付时滞建立小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研究支付时滞对汇率传递及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支付时滞后,汇率不仅通过基准LCP模型下实际边际成本和汇率失调影响产品价格,还会通过汇率预期... 本文在基准当地货币定价(LCP)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支付时滞建立小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研究支付时滞对汇率传递及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支付时滞后,汇率不仅通过基准LCP模型下实际边际成本和汇率失调影响产品价格,还会通过汇率预期和利率影响产品价格,这使得支付时滞会加剧国内通胀和经济波动,降低货币政策效果,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同时,引入支付时滞的LCP模型减小了汇率传递程度,提高了LCP模型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时滞 汇率传递 经济波动 DS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