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69例冠心病脏腑虚证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何庆勇 王阶 +2 位作者 姚魁武 邢雁伟 李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脏腑虚证的分布、组合及演变规律,探讨冠心病的病变脏腑特点。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的方法,收集了1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采集其四诊信息,进行脏腑辨证,统计分析脏腑虚证的分布、组合及随冠心病发生发展不同病... 目的:分析冠心病脏腑虚证的分布、组合及演变规律,探讨冠心病的病变脏腑特点。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的方法,收集了1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采集其四诊信息,进行脏腑辨证,统计分析脏腑虚证的分布、组合及随冠心病发生发展不同病程(0-2年;2-5年;5-10年;10年以上)阶段的演变规律。结果:冠心病脏腑虚证以心虚证(占35.73%)、肾虚(占29.75%)、肝虚证(占12.44%)最为常见。虚证组合以两证组合最为常见(占37.89%),多为心、肾虚并见。在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病程阶段,心虚证(均>25%)、肝虚证(均>25%)、肾虚证(均>10%)出现频率始终最高。肾虚证所占的比例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结论:冠心病的病变脏腑主要在心、肾,与肝密切相关,并且不同病程阶段病变脏腑侧重不同,肾虚的程度可能与冠心病的病程病情呈正相关,并提出治疗冠心病的心肾相关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病变脏腑 虚证 演变 心肾相关学说
原文传递
大肠癌中医证候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容景瑜 林丽珠 +1 位作者 林清 乔冠英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5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临床常见证型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候的演变及疗效规律。方法对383例大肠癌患者进行资料整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肠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按虚实辨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按...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临床常见证型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候的演变及疗效规律。方法对383例大肠癌患者进行资料整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肠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按虚实辨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按脏腑辨证,脾>肾>肝>心>肺;按临床证型辨证,湿热下迫型>脾肾亏虚型>大肠瘀毒型。大肠癌演变规律为:由实证或虚实夹杂证演变为虚证,表现为湿热下迫→脾肾亏虚,大肠瘀毒→脾肾亏虚。大肠癌疗效规律为:湿热下迫型与大肠瘀毒型患者均能显著提高体质量。同一证型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下迫型与大肠瘀毒型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肠瘀毒型CEA最高,阳性率各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下迫型患者能耐受更多疗程的化疗。结论大肠癌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其中以实证、归于脾肾、湿热下迫型最为常见;其证候均有从实转虚的变化;不同中医证型均可以提高大肠癌患者体质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CEA、耐受不同程度的化疗数量,实证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演变规律 疗效规律
下载PDF
中风病发病前机体状态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蕾 吕荣 +2 位作者 王学伟 王永炎 程翼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 ,对中风病发病前机体状态的动态演化规律进行研究 ,为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提出了用于表征疾病在系统中发展状态的疾病发作强度指数 ,以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风病高危因素和... 目的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 ,对中风病发病前机体状态的动态演化规律进行研究 ,为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提出了用于表征疾病在系统中发展状态的疾病发作强度指数 ,以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风病高危因素和相关症状研究中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对中风病发病前的症状数据资料进行总结 ,并分析了中风发病前的系统状态演化行为。结果 中风病发作前一个月以上到 2 4h以内的时段中 ,机体状态呈现出中风发作的可能性迅速升高 (一个月以上 )、中风发作的可能性降低 (30d~ 7d)、中风发作的可能性再次迅速攀升 (7d~ 72h)、中风发作的可能性缓慢升高 (72~ 2 4h、2 4h以内 )的演化轨迹。结论 运用疾病发作强度指数表征机体系统在某一时空范围的整体状态 ,并考察其在连续时段中的演化规律 ,是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新方法 ,能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状态变量 疾病发作强度指数 演化规律
原文传递
中国二熟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志全 王利文 郭新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2-46,共5页
本文研究了 1985年以来中国二熟耕作区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分析了耕作制度存在的问题 ,提出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是该区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方向 ,耕作制度发展对策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对策、人力资源开发对策、资源保护对策。
关键词 中国 二熟耕作区 耕作制度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寒冷地区城市道路信号控制参数取值研究
5
作者 蒋贤才 裴玉龙 刘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5-118,133,共5页
在冰雪路面环境下,调查数据表明车辆的运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车速、加速度下降了30%,饱和流率下降了16%,起动、制动损失时间上升了27%。基于HCM、Webster信号控制理论与不同路面环境下的车流运行特征值,对信号控制中周期时... 在冰雪路面环境下,调查数据表明车辆的运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车速、加速度下降了30%,饱和流率下降了16%,起动、制动损失时间上升了27%。基于HCM、Webster信号控制理论与不同路面环境下的车流运行特征值,对信号控制中周期时长、绿信比、相位差以及黄灯时间、红灯时间的合理取值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冰雪路面环境下信号控制参数取值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范围。仿真研究表明:在冰雪路面环境下采用非冰雪路面环境下的信号控制方案会增加车辆延误与排队长度,加剧交叉口的拥挤程度。因此,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针对不同的路面环境分别制定与路面环境相适应的信号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信号控制参数演变规律 交通仿真 冰雪道路 寒冷地区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37
6
作者 程佳佳 王成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6-1270,共15页
港口体系的发展对区域发展乃至国土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是港口地理的研究核心,而区域性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规律及动力机制是港口体系理论的内涵提升。选取珠江三角洲的31个港口为样本,以1970-2013年为研究时段,采用集装箱港口数... 港口体系的发展对区域发展乃至国土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是港口地理的研究核心,而区域性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规律及动力机制是港口体系理论的内涵提升。选取珠江三角洲的31个港口为样本,以1970-2013年为研究时段,采用集装箱港口数量、吞吐量等长时间序列数据,刻画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的总体发展与集散趋势,分析了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过程,重点凝练演绎其演化模型,并揭示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过程呈现集中化和分散化两种发展趋势,并经历了特点各异与格局明显不同的5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原始单核结构→孤立双核结构→极核枢纽结构→双核枢纽结构→多核发展结构"的演化模型;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是在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实现"港口集装箱化"的演化过程,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产业、技术条件、港航市场、政策和制度等,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该研究有助于完善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型理论,并能为珠江三角洲的港口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集装箱港口体系 演化规律 发展模式 动力机制
原文传递
东盟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NGUYEN Thi-yen 张锦 +1 位作者 李国旗 崔异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114,共7页
集装箱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载体,对其结构与演化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揭示区域贸易格局与货流变迁的规律。以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19个港口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偏移—份额分析法,刻画了1994—2... 集装箱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载体,对其结构与演化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揭示区域贸易格局与货流变迁的规律。以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19个港口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偏移—份额分析法,刻画了1994—2014年东盟集装箱港口吞吐量集散趋势、港口竞争特征。结果表明:东盟集装箱港口受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活动和航线变化等因素影响,港口体系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1998年,港口规模小、港口相互之间差距较小;1999—2003年,集装箱港口发展迅速,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转型港口开始形成;2004—2014年,马来西亚成为东盟新枢纽港、泰国和越南港口地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港口体系 集散度 演变规律 影响因素 东盟
原文传递
图牧吉农场种植业演变动态及调整优化对策
8
作者 李纲 段宇坤 刘景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96-103,共8页
采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方法,对图牧吉劳教农场47 a来的种植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轨迹农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7 a来,劳教农场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种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农作制度正向市场化和... 采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方法,对图牧吉劳教农场47 a来的种植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轨迹农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7 a来,劳教农场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种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农作制度正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现代技术投入集约化发展。主要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得到提高。粮食作物布局从过去以杂粮为主已演变为以玉米、绿豆两大作物为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已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增加化肥施用量对提高农业总产值影响较大,其次为农机总动力等;综合分析提出了图牧吉劳教农场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即扩大高粱、苜蓿、绿豆的种植面积,保持现有玉米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牧吉劳教农场 种植业 演变规律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