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欧游看康有为的西方图书馆思想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全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关于康有为的图书馆思想,学界研究的很不够,这集中体现在20世纪初十年间康有为欧洲十数国游记资料的发掘和分析的缺失。在康有为的十数国欧洲游记中,英国游记所显现的图书馆思想最为丰富,此外,意大利等国游记中也有相当的体现。康有为... 关于康有为的图书馆思想,学界研究的很不够,这集中体现在20世纪初十年间康有为欧洲十数国游记资料的发掘和分析的缺失。在康有为的十数国欧洲游记中,英国游记所显现的图书馆思想最为丰富,此外,意大利等国游记中也有相当的体现。康有为对西方图书馆关注、宣传及推介的用意,在于开民智,这是其推动变法事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欧洲游记 西方图书馆
下载PDF
试析西欧中世纪旅行的风险与应对
2
作者 肖翠松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4-48,共5页
外出旅行是中世纪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中世纪人们外出旅行的环境恶劣,风险巨大,既有来自自然环境方面的风险,也有来自人为的障碍。这些风险既存在于陆上旅行方面,也存在于海上航行方面。尽管如此,中世纪的人们仍然采取各种办法试图规... 外出旅行是中世纪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中世纪人们外出旅行的环境恶劣,风险巨大,既有来自自然环境方面的风险,也有来自人为的障碍。这些风险既存在于陆上旅行方面,也存在于海上航行方面。尽管如此,中世纪的人们仍然采取各种办法试图规避这些风险,勇敢地迈出家门,大胆地去闯荡和发现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 中世纪 旅行 风险 应对
下载PDF
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综论 被引量:8
3
作者 葛桂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8,共7页
作为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这部极富想象力的散文体虚构游记,给基督徒们展现出许多陌生世界的生动图画,与《马可·波罗行纪》一起首次真正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中国持久而浓厚的兴... 作为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这部极富想象力的散文体虚构游记,给基督徒们展现出许多陌生世界的生动图画,与《马可·波罗行纪》一起首次真正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中国持久而浓厚的兴趣。尽管曼德维尔曾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亚洲旅行家”,但他充其量是个乘上想象的翅膀、身在座椅上的旅行家,《游记》自然为面壁之作。曼德维尔对蛮子国、大汗王国的虚构传奇,以及祭司王约翰的神奇传说,无不展示着中世纪晚期人们的想像欲望,他们需要有一个物质化的异域形象,以此作为超越自身基督教文化困境的某种启示。这当是我们观照《曼德维尔游记》时,所不应忽视的阅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德维尔游记》 中世纪欧洲 游记文学 中国形象
下载PDF
基于CNN-GRU模型的中欧班列运到时限预测
4
作者 张永祥 谷丽婷 +3 位作者 郭经纬 闫旭 冯涛 钟庆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89-4001,共13页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中欧班列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货运方式。由于中欧班列的运到时限受诸多因素影响,现有模型难以充分捕捉运输时间数据的复杂特征关系,因而无法准确预测列车运到时限,影响中欧班列的调度及沿线运力的安排。提出一...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中欧班列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货运方式。由于中欧班列的运到时限受诸多因素影响,现有模型难以充分捕捉运输时间数据的复杂特征关系,因而无法准确预测列车运到时限,影响中欧班列的调度及沿线运力的安排。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中欧班列运到时限预测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捕捉运到时间序列的空间及时间特征,从而提高预测精度。所提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中欧班列运到时限历史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再经过最大−最小归一化、多粒度扫描窗及数据划分后,通过一维CNN模块提取输入时间序列的空间特征,GRU模块提取序列的时间特征,最后输出中欧班列运到时限的预测值。在实验部分进行了模型的参数调优、小波变换去噪效果分析及模型对比。结果显示,经小波变换去噪处理后,CNN-GRU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34.18%和26.77%;模型的RMSE和MAE比单一模型中预测效果表现最好的随机森林(RF)分别降低了17.28%和21.67%,比组合模型CNN-LSTM分别降低了5.68%和15.70%。本文所构建的CNN-GRU模型对于小样本复杂数据的预测性能较高,且模型训练参数较少,轻量化程度较高,可解释性较强。基于该模型的中欧班列运到时限预测方法提高了运到时限预测的准确性,能够为缓解中欧班列路网运力不足等现状提供较为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中欧班列 列车运到时限预测 CNN-GRU 小波变换
下载PDF
亚洲景框与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曼德维尔游记》中的“替补”逻辑
5
作者 周云龙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19年第1期86-99,共14页
《曼德维尔游记》隐喻地表达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认识范型,其中的亚洲记述大量借用了《鄂多立克东游录》中的相关内容。对两部游记重复的部分做一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路线和内容背后是不同的叙事与结构。《鄂多立克东游录》快捷、简约的... 《曼德维尔游记》隐喻地表达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认识范型,其中的亚洲记述大量借用了《鄂多立克东游录》中的相关内容。对两部游记重复的部分做一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路线和内容背后是不同的叙事与结构。《鄂多立克东游录》快捷、简约的场景转换在《曼德维尔游记》中遭遇了延岩、阻隔,场景之间的持续性意义联系也就无可挽回地陷入了危机。《曼德维尔游记》的每一个场景都将偶然地栋选出某个个体观众,并且单独地将其“摄入”。个体性的画面型构了个体性的意识,个体化的进程就此开始。《曼德维尔游记》的叙事者与受众成为异域景观或“存在者”的主体和中心,这意味着“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人”成为“存在者”的中心与绘画透视法原则确立“中心点”是同一件事情的同一个过程,于是,透视化的亚洲景框就发明了亚洲的“他异性”景观。《曼德维尔游记》中,虽然亚洲的“他异性”被叙事者和读者强行带入或关联于自身,但“替补”机制的运作又瓦解了现代欧洲主体意识的自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欧洲 旅行书写 亚洲想象 反思性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