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展现族群文化特征的城市空间建构——呼伦贝尔市的城市区域划分与空间节点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靖 张伶伶 戴晓旭 《华中建筑》 2010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从城市主体的群体化特征出发,提出根据群体的文化差异性为依据的城市区域划分和空间建构的意义。该文通过对呼伦贝尔市少数民族文化区域的划分和特色空间建构的尝试,探讨以族群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空间营造策略。
关键词 城市主体 族群文化 社会空间结构 城市区域空间
下载PDF
关于骆越族的考辨 被引量:8
2
作者 谢崇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11,共6页
"骆越即西瓯"、"骆越非越族",这是学者长期争论的问题。作者研究认为:骆越与西瓯是越系民族之下的两个分支,先秦与汉朝时期,两者都分布在岭南交趾地区;西瓯分布在桂东,骆越分布在桂西南与越南北部,两者关系紧密。... "骆越即西瓯"、"骆越非越族",这是学者长期争论的问题。作者研究认为:骆越与西瓯是越系民族之下的两个分支,先秦与汉朝时期,两者都分布在岭南交趾地区;西瓯分布在桂东,骆越分布在桂西南与越南北部,两者关系紧密。在秦代,西瓯属于桂林郡治下,骆越属于象郡治下;在南越国时期,西瓯和骆越被南越国侵占,因此史料才出现"瓯骆"一词。从考古发现来看,西瓯和骆越的文化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骆越非越族"的观点难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越南 古代史 骆越 族群与文化源流
下载PDF
侗族节庆文化视觉元素在丝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闫茹玉 张超 +1 位作者 闫帅杰 罗佳斌 《设计》 2022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文化创新是承传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主观文化与客观产品的创新融合来阐释侗族传统节庆故事。运用故事节点创新摹写的设计视角,精心设计与思考视觉符号、色彩意向、构图搭配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丝巾图案创新设计。将创新后的侗... 文化创新是承传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主观文化与客观产品的创新融合来阐释侗族传统节庆故事。运用故事节点创新摹写的设计视角,精心设计与思考视觉符号、色彩意向、构图搭配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丝巾图案创新设计。将创新后的侗族节庆视觉图案应用于丝巾设计实践,以此增添产品的民族情感及地域文化附加值,以新的载体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现代人们的实际生活。传播和弘扬侗族节庆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起到更好地保护和繁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节庆文化 视觉元素 现代设计 丝巾 应用
下载PDF
小凉山彝族的鹰文化多彩IP塑炼与设计研究
4
作者 陈晨 《流行色》 2020年第12期75-77,共3页
本文基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助力四川小凉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公益计划"的实际项目出发,根据当下扶贫途径中地方IP形象产生的强大赋能效应,深入挖掘小凉山峨边彝族的在地资源,并以鹰图腾为文化源进行IP形象的色彩分析和设计演绎,... 本文基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助力四川小凉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公益计划"的实际项目出发,根据当下扶贫途径中地方IP形象产生的强大赋能效应,深入挖掘小凉山峨边彝族的在地资源,并以鹰图腾为文化源进行IP形象的色彩分析和设计演绎,尝试通过多元符号融合的地方IP生态圈设计和品牌化营销策略,帮助地方对内激发文化凝聚力、形成产业连带作用;对外营造文化事件输出,引流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扶贫 彝族色彩 彝族鹰文化 IP设计
下载PDF
族群文化: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钟建华 汤漳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11,共4页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念;而第三种观点即闽南文化为民系或族群文化,如果充分运用族群理论进行分析,则可以比较妥贴地阐释闽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展示了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族群文化,其具有独特的人情味与文化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闽南文化 区域文化 闽南方言 闽南族群
下载PDF
客家:民俗中的“宗亲孤岛”现象 被引量:3
6
作者 夏德峰 《嘉应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1-77,共7页
本文概述了客家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从民俗的角度分析了客家族群文化特征,探讨了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客家文化面临的冲击,以及如何构建现代化的客家文化,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关键词 客家 族群文化 危机 再造
下载PDF
族群文化融合生境与和谐态势——以广西三江县境多元文化生态和谐模式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鹏毅 《河池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9-75,共7页
在现代语境下,由于文化差异所引发的有关人类生存及其发展(如"文化霸权"、民族及宗教冲突等)诸多问题,受到学界关注。追问"全球化"语境中"文化多元主义"思维模式即"承认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 在现代语境下,由于文化差异所引发的有关人类生存及其发展(如"文化霸权"、民族及宗教冲突等)诸多问题,受到学界关注。追问"全球化"语境中"文化多元主义"思维模式即"承认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生态和谐生存理念和学理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融合生境 和谐态势 文化生态关联
下载PDF
族群文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教育调研思考——以常州市溧阳为例
8
作者 仲红俐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族群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训的传承是发扬族群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家训"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族群文化的核心理念。教育则是传播族群文化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在对溧阳市的相关调研中,发现了... 族群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训的传承是发扬族群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家训"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族群文化的核心理念。教育则是传播族群文化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在对溧阳市的相关调研中,发现了存在当地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欠缺、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社区教育尚未有效融合、农村的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水平较低、族群历史文化书籍的编写与传播工作做得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家训 农村社区教育 调研 教育传播
下载PDF
云南壮剧文化的民族和谐之美——以广南北路沙戏为例
9
作者 王家葛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9,21,共5页
广南北路沙戏是云南壮剧的重要分支。它是在广西北路壮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南北路沙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具有和谐的民族文化之美。
关键词 云南壮剧 广南北路沙戏 民族文化 和谐
下载PDF
羌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
10
作者 李祥林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地处川西北岷江上游的茂县是羌文化核心区,是羌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弘扬、研究的核心地。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田野考察和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实践,针对羌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羌文化 资源保护 利用
下载PDF
试论海昏文化的历史维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91-99,共9页
“海昏”是赣鄱地区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文化遗存,具有古越文化的历史积淀,奠定了海昏设县和封建侯国的基础。海昏侯国的建立不仅带动了豫章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古越文化迅速融入汉文化圈,并开始产生了对汉朝向心力的文化传统。在历史演... “海昏”是赣鄱地区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文化遗存,具有古越文化的历史积淀,奠定了海昏设县和封建侯国的基础。海昏侯国的建立不仅带动了豫章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古越文化迅速融入汉文化圈,并开始产生了对汉朝向心力的文化传统。在历史演进中,海昏文化不断发展、再造,将对汉朝的尊奉转化为社会对朝廷迭代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在地理上成为鄱文化和赣文化的坐标连接点。海昏文化成为历史上赣鄱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较早就体现出赣鄱文化多元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文化 古越文化 赣鄱文化 海昏侯国
下载PDF
简论改革开放以来达斡尔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2
12
作者 娜仁其木格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4,共4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不同保护措施,保障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达斡尔族文化形成了以家庭、学校、社会、媒介四位一体的传承传统文化场域。达斡尔族文化保护传承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达斡尔族优秀传...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不同保护措施,保障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达斡尔族文化形成了以家庭、学校、社会、媒介四位一体的传承传统文化场域。达斡尔族文化保护传承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内蒙古美好精神家园、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达斡尔族文化 保护传承
下载PDF
浅析昭通彝族文化的起源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雪章 《民族论坛》 2012年第03X期107-109,共3页
昭通在彝族及彝族文化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是彝族及彝族文化发展、形成的核心地区。作为彝族文化的发祥地,昭通的彝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特征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与其他地方彝族的文化有一定联系... 昭通在彝族及彝族文化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是彝族及彝族文化发展、形成的核心地区。作为彝族文化的发祥地,昭通的彝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特征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与其他地方彝族的文化有一定联系与共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彝族文化 起源 影响
原文传递
康区藏族宗法文化形态简论
14
作者 廖杨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6-74,共9页
康区藏族的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专题 ,但至今还没有从宗法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问世。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调查资料 ,从部落聚居、政教联盟、继承制度及人生礼仪等四个方面论述和分析了康区藏族宗法文化的表现... 康区藏族的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专题 ,但至今还没有从宗法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问世。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调查资料 ,从部落聚居、政教联盟、继承制度及人生礼仪等四个方面论述和分析了康区藏族宗法文化的表现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宗法文化 康区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饮食文化的典型视觉符号构建研究
15
作者 付小平 李貌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6,9,共4页
植根于凉山彝族深层文化意识"火崇拜"基础上的火把节,在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中,最终演化成为了凉山彝族文化的代表性文化元素,并通过火与酒这一典型视觉符号,及其构成这一视觉符号的形态元素(火镰纹、扁圆酒壶、鹰爪杯和牛角杯)... 植根于凉山彝族深层文化意识"火崇拜"基础上的火把节,在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中,最终演化成为了凉山彝族文化的代表性文化元素,并通过火与酒这一典型视觉符号,及其构成这一视觉符号的形态元素(火镰纹、扁圆酒壶、鹰爪杯和牛角杯)、色彩元素(黑、红、黄三色)、风格元素(原始韵味的古朴稚拙、天然粗犷、凝重壮美),成为了最能代表凉山彝族文化,最易被辨认、识记的文化视觉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文化 视觉符号 火把节
下载PDF
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银壶的异域风格 被引量:2
16
作者 仝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9,I0016,共11页
The gilt silver ewer with decorative patterns unearthed from a Han-and-Jin period tomb at Shangsunjiazhai in Datong,Qinghai Province is a valuable object to researching into early Sino-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Throu... The gilt silver ewer with decorative patterns unearthed from a Han-and-Jin period tomb at Shangsunjiazhai in Datong,Qinghai Province is a valuable object to researching into early Sino-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is article and the West Asian,South Russian and Mongolian finds identical with it in decorative pattern and similar in making technolog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is ewer must be a product in the Hellenistic Parthian style made no later than the AD 1st century. In the eastward diffusion of this decorative style and making technology,the Eurasian steppe road controlled by the Sarmatians and Xiongnu played the key role. The ewer under discussion may have been made in some place of Central Asia,and its last user must have belonged to the Lushui-Hu differentiated from Xiong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汉晋墓 银壶 匈奴 中外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