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 被引量:54
1
作者 张永红 刘德一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认为,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 本文认为,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平等的酬赏制度和各族群间的交流与沟通予以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国族 族群认同 国族认同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下)——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 被引量:37
2
作者 孙九霞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6,共8页
从衡量族群关系的文化、社会交往或基层组织的相互进入、通婚、族群认同、偏见、歧视、资源与权利分析等 7个变量解析了中成文具厂的族群关系及族群关系的主要特征 。
关键词 族群 族群认同 族群关系 个案研究 中成文具厂 珠江三角洲地区 外来企业
下载PDF
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 被引量:34
3
作者 秦向荣 佐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7-41,155,共6页
中国的青少年面临着对自身民族身份和“中华民族”身份的双重认同问题。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少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的认同出现一些弱化。通过对1161名11~20岁的不同民族的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从民族认同的认知... 中国的青少年面临着对自身民族身份和“中华民族”身份的双重认同问题。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少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的认同出现一些弱化。通过对1161名11~20岁的不同民族的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从民族认同的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的四个维度看:11~20岁的青少年对自身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有较强的认同;对自身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少数民族和汉族在本民族认同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在中华民族认同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汉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得分;民族认同与对外民族区别态度之间呈现较低的显著负相关;民族认同存在情景凸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20岁 青少年 民族认同 文化
下载PDF
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族认同的构建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开松 解志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单一民族国家,由于民族界限同国家界限一致,民族认同与国族认同不存在冲突,而在多民族国家,两者的关系则变得颇为敏感。当民族利益与国族利益冲突,民族利益由于国族利益而无法实现时,少数民族对资源利益权威性分配的主体的认同就会降... 在单一民族国家,由于民族界限同国家界限一致,民族认同与国族认同不存在冲突,而在多民族国家,两者的关系则变得颇为敏感。当民族利益与国族利益冲突,民族利益由于国族利益而无法实现时,少数民族对资源利益权威性分配的主体的认同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因此,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实现民族认同到国族认同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区分民族认同、国族认同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国族认同的不利因素,并探讨构建中华国族认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城本位 民族 国族 民族认同 国族认同
下载PDF
国家认同与土客冲突——明清时期赣南的族群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志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51,共8页
明代的“寄庄人户”、清初已入籍的“流民”与土著的冲突构成了明清时期赣南族群冲突的主线,而前者与“化外”的“畲”、“猺”等人群最本质的差别乃是他们都被纳入了“国家”统治体系。因此,可以认为,流民与土著产生冲突并形成各自心... 明代的“寄庄人户”、清初已入籍的“流民”与土著的冲突构成了明清时期赣南族群冲突的主线,而前者与“化外”的“畲”、“猺”等人群最本质的差别乃是他们都被纳入了“国家”统治体系。因此,可以认为,流民与土著产生冲突并形成各自心理认同的前提是,流民接受“国家”统治,开始具有与土著同样的国家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地区 流民 土著居民 族群冲突 国家认同 社会 族群关系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中国某边疆的朝鲜族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纪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5-20,共6页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带来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差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要求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中国朝鲜族作为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带来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差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要求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中国朝鲜族作为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族 族群认同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教育与民族认同:贵州石门坎花苗族群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慧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9,共8页
讨论 2 0世纪 30年代杨森主政贵州期间 ,对石门坎苗区推行的教育同化政策的内容和过程 ,并藉此反映国民政府如何以民族主义 ,来收编西南边远的花苗族群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成员。那时 ,西南边远的花苗族群 ,第一次从过去被污名化的“苗... 讨论 2 0世纪 30年代杨森主政贵州期间 ,对石门坎苗区推行的教育同化政策的内容和过程 ,并藉此反映国民政府如何以民族主义 ,来收编西南边远的花苗族群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成员。那时 ,西南边远的花苗族群 ,第一次从过去被污名化的“苗蛮”异族 ,被改称为“边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民族认同 石门坎 花苗 族群认同
下载PDF
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永红 刘德一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平等的酬... 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平等的酬赏制度和各族群间的交流与沟通予以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国族 族群认同 国族认同
下载PDF
(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技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5-30,共6页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下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文章主要运用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有关理论,结合相关的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从英雄祖先记忆、家族祖先迁徙记忆与苦难记忆等方面对(亻革)家人的...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下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文章主要运用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有关理论,结合相关的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从英雄祖先记忆、家族祖先迁徙记忆与苦难记忆等方面对(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诠释。(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对其族群认同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记忆体系不仅是强化族群自我认同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区分、标识族群之间和表达其族群认同的特殊"历史叙事"方式和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亻革)家人 族群 社会记忆 族群认同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变化对汉语传播的影响及前瞻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晓明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9,共7页
人的身份认同会影响语言选择,从而影响语言的保持和传播。东南亚的汉语传播随着华人移民产生和发展,也随着华人身份认同的变化发生转变。在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华人移民对东南亚汉语传播的影响,把握华人身份认同的变... 人的身份认同会影响语言选择,从而影响语言的保持和传播。东南亚的汉语传播随着华人移民产生和发展,也随着华人身份认同的变化发生转变。在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华人移民对东南亚汉语传播的影响,把握华人身份认同的变化趋势,充分利用华人资源,构建星状传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人 身份认同 汉语传播
下载PDF
民族意识的根源与新疆多民族地区稳定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静 戴宁宁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65-69,共5页
民族意识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是表征民族、维系民族和促进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理性开放的民族意识对于多民族国家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社会的稳定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新疆为例,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意... 民族意识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是表征民族、维系民族和促进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理性开放的民族意识对于多民族国家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社会的稳定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新疆为例,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意识的来源、发展状况、表现形式等进行论述,并提出构建多民族地区稳定社会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民族意识 民族关系 认同 对策
下载PDF
多元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变迁——从土族神话传说看民和土族认同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3
12
作者 鄂崇荣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以土族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延续为背景,探讨在历史时空变幻中,土族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经历了怎样的传递和调整过程,以及当前土族精英分子如何利用部分历史记忆和学术资源影响土族民众,土族民众如何利用历史记忆资源获取各种利益... 本文以土族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延续为背景,探讨在历史时空变幻中,土族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经历了怎样的传递和调整过程,以及当前土族精英分子如何利用部分历史记忆和学术资源影响土族民众,土族民众如何利用历史记忆资源获取各种利益,从而为土族族群自我认同的历史变迁及现存的学术争论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民和土族
下载PDF
“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 被引量:6
13
作者 祁进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8-31,共4页
关于土族的历史来源,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本文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讨论土族的族源,而是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当地口传历史和民间神话传说,考察青海省同仁县“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与区分。
关键词 土族 族群认同 同仁地区 五屯
下载PDF
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7
14
作者 谷禾 《学术探索》 2007年第6期34-37,共4页
国家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国家制度结构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直接影响着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国家通过开展民族工作和实施民族政策,建立公民"民族成份"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国家制度结构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直接影响着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国家通过开展民族工作和实施民族政策,建立公民"民族成份"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从制度上建构并确立了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政策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网络民族主义的民族学解读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坤瑾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5,共6页
发轫于20世纪末的网络民族主义在国内政治领域风起云涌,喧嚣一时。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多种解读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其实质,网络民族主义应是新时期国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与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密切相关。... 发轫于20世纪末的网络民族主义在国内政治领域风起云涌,喧嚣一时。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多种解读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其实质,网络民族主义应是新时期国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与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密切相关。民族精神是支撑网络民族主义的思想内核;网络民族主义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导向,防止网络舆论滑向极端民族主义的深渊是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爱国主义
下载PDF
语言与民族识别问题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庆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通过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进行的民族识别工作,并讨论语言、民族和认同的关系。经过这次民族识别,中国民族最终形成1(主体民族汉族)+55(少数民族)的定局。一个民族中的多数成员能否使用自己的母语,是语言与民族属关系中的一个核... 通过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进行的民族识别工作,并讨论语言、民族和认同的关系。经过这次民族识别,中国民族最终形成1(主体民族汉族)+55(少数民族)的定局。一个民族中的多数成员能否使用自己的母语,是语言与民族属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语言与民族之间大致存在三种对应关系:第一种,“一族一语”,这是一种基本的、稳定的、主要的语言民族对应,属于这类对应的民族,占我国民族总数的70%。第二种“一族多语”和第三种“多族一语”对应,体现了语言、民族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变异性或不一致性,它们是次生的、变化的、非主流的对应,属于这类对应的民族占中国民族总数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民族 认同 民族识别 中国
原文传递
也论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瓦乡人的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的变迁兼与罗树杰同志商榷 被引量:10
17
作者 明跃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7-61,共5页
从理论上说,族群认同与民族识别因族群与民族分别具有文化属性与政治属性而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族群认同是建立在民族识别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它已由原有的文化表征发展为具有功利性的可... 从理论上说,族群认同与民族识别因族群与民族分别具有文化属性与政治属性而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族群认同是建立在民族识别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它已由原有的文化表征发展为具有功利性的可以获得实际利益的象征物。长达30年之久的瓦乡人民族识别工作以及族群认同变迁的个案,可望引起人们对现代中国族群关系演变过程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认同 民族识别 现代化背景
下载PDF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一 被引量:8
18
作者 覃乃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共10页
20世纪中后期,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广西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这是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的一次国家行动,它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贯彻落实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族识别 民族平等 国家行动
下载PDF
身份认同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玉莹 郝亚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2,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其深层体现的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从身份认同视角入手,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推进。首先,凸显各族人民共有的中华民族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其深层体现的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从身份认同视角入手,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推进。首先,凸显各族人民共有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统一国家公民身份、命运共同体成员身份显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其次,消解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与次国家民族身份认同张力、消解国家公民身份认同与族裔身份认同张力以及消解各民族身份认同的排他性问题,展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价值;最后,通过系牢各族人民的共有身份认同纽带,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归属感、社会归属感和民族使命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身份认同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下载PDF
跨国流动、商贸往来与灵活公民身份——边境地区缅甸华人生存策略与认同建构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段颖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1988年后,中缅之间的边境贸易日趋繁荣。通过对中缅边境地区缅甸华人商业往来与族群互动的人类学考察,本文聚焦于缅甸华人:一是如何运用自身的族群网络经营跨境贸易;二是如何利用缅甸华人的身份从中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中获益... 1988年后,中缅之间的边境贸易日趋繁荣。通过对中缅边境地区缅甸华人商业往来与族群互动的人类学考察,本文聚焦于缅甸华人:一是如何运用自身的族群网络经营跨境贸易;二是如何利用缅甸华人的身份从中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中获益;三是如何通过"侨居"中国,摆脱缅甸军政府与民族国家之控制;四是并在往来之间,建构适宜的生存策略与身份认同。本文试图强调,对于缅甸华人跨境贸易的研究不仅构成了一枚观察物品、资本、人员之跨国流动的棱镜;而且也提供了一条在更为广泛的跨国语境中理解另类华人特性、灵活公民身份乃至日常生活中的中缅关系的极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贸易 跨国流动 灵活公民 缅甸华人 族群认同 生存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