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蜍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肉瘤细胞Mg^(2+)-ATP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明芳 王哲 +2 位作者 魏龙春 侯科佐 刘云鹏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肉瘤细胞Mg2+-ATP酶(Mg2+-ATP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物(Ethanol extract of ... 目的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肉瘤细胞Mg2+-ATP酶(Mg2+-ATP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物(Ethanol extract of toad venom,简称EET),将其作用于S180荷瘤小鼠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应用酶化学染色法观察S180肉瘤细胞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蟾蜍毒素组和氟脲嘧啶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5.6%和36.9%(P<0.05),细胞质膜标志酶Mg2+-ATPase、内质网标志酶G-6-Pase反应颗粒变小,数量减少,密度变低,提示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蟾蜍毒素可降低S180荷瘤小鼠肉瘤细胞质膜标志酶Mg2+-AT-Pase及内质网标志酶G-6-Pase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蟾蜍毒素 S180肉瘤 Mg2+-ATPase 葡萄糖-6-磷酸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