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柳慧星 王燕忠 +2 位作者 于海涛 张钧 谢鑫友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9-1044,共6页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是治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最有效且应用时间最长的一线内分泌治疗药物,能够有效降低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然而,临床资料显示约50%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显...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是治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最有效且应用时间最长的一线内分泌治疗药物,能够有效降低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然而,临床资料显示约50%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显示出固有耐药,而在对TAM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30%-40%可发展成获得性耐药。本文从ERα36、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前梯度蛋白2(anterior gradient 2,AGR2)和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mplii ed in breast cancer 1,AIB1)这些与ERα及其信号通路有关的蛋白着眼,阐释ER阳性乳腺癌TAM耐药的机制,以期为ER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阳性 他莫昔芬 耐药
原文传递
ER阳性乳腺癌中FGFR1蛋白的表达与ER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宇航 宋全福 +4 位作者 吴俊强 南丁阿比雅斯 阿勒哈 庞达 姜永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5-351,共7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约30%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并不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1,FGFR1)...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约30%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并不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1,FGFR1)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可能有关。该研究旨在探讨ER阳性乳腺癌中FGFR1蛋白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84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GFR1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评估FGFR1蛋白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运用COX回归及Kaplan-Meier法分析FGFR1表达水平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在ER阳性乳腺癌中,FGFR1高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P=0.012,r=0.186),且FGFR1的表达水平与ER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1,r=-0.221)。COX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Ki-67阳性率及FGFR1表达情况与ER阳性乳腺癌预后有关;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情况(OR=1.744,95%CI:1.002~3.034,P=0.049)和Ki-67阳性率(OR=1.882,95%CI:1.015~3.491,P=0.045)是ER阳性乳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GFR1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P=0.036)。结论:在ER阳性乳腺癌中,FGFR1蛋白水平与患者ER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且FGFR1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雌激素受体阳性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三苯氧胺与来曲唑治疗ER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水平和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建朝 王思思 +2 位作者 张淑宇 王文静 张志生 《癌症进展》 2020年第4期380-383,425,共5页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与来曲唑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E2)水平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110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7)。两组患者均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对...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与来曲唑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E2)水平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110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7)。两组患者均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三苯氧胺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来曲唑治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和E2水平、子宫内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及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CEA和CA153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EA和CA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血清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血清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提示,治疗后对照组中子宫内膜息肉2例,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3年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ER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三苯氧胺,且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E2水平,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阳性 乳腺癌 三苯氧胺 来曲唑 雌激素 预后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慧 莫淋 +1 位作者 徐晓帆 顾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229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中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将发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率(LNR)、PR... 目的探讨影响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229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中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将发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率(LNR)、PR表达、Her-2表达、组织学分级、新辅助化疗及放疗等因素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获随访的223例患者的复发率为15.70%。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LNR、Her-2表达及PR表达均为影响ER阳性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肿瘤越大、Her-2过表达、PR阴性及LNR较高是ER阳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 预后因素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金平 王海波 +5 位作者 张剑 方圣 张家宏 王腾 马源 张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9期68-74,共7页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T)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诊治的230例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病例,汇总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T)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诊治的230例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病例,汇总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肿瘤新辅助化疗反应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将新辅助化疗反应分为G4~G5/G1~G3组时,绝经前缓解率高于绝经后、孕激素受体(PR)阴性缓解率高于PR阳性、Ki67>30%缓解率高于Ki67≤30%、蒽环类联合紫杉类化疗方案缓解率高于蒽环类序贯紫杉类、NACT后pN0缓解率高于p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介于5.434~35.852之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阴性、Ki67>30%、pN0为肿瘤新辅助化疗反应的保护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0.268(0.128~0.562)、0.188(0.098~0.362)、0.277(0.141~0.544)。结论 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穿刺病理显示PR阴性、Ki67>30%、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阴性时,原发肿瘤新辅助化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阳性 HER2阴性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Adjuvant tamoxifen switched to exemestane treatment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A pragmatic,multicenter,and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in China 被引量:1
6
作者 Binghe Xu Huiping Li +11 位作者 Zefei Jiang Lin Gu Jinhai Tang Hui Xie Yueyin Pan Yunjiang Liu Shude Cui Xiaojia Wang Li Cai Yiqiong Zhang Huadong Zhao Zhimin Shao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92-600,共9页
Objective:This post-approval safety study assess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emestane after 2-3 years of tamoxifen treatment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ER+)early breast cancer in Chi... Objective:This post-approval safety study assess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emestane after 2-3 years of tamoxifen treatment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ER+)early breast cancer in China.Methods:Enrolled patients had received 2-3 years of tamoxifen and were then switched to exemestane for completion of 5 consecutive years of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time from enrollment to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locoregional/distant recurrence of the primary breast cancer,appearance of a second primary or contralateral breast cancer,or death due to any cause.Other endpoints include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experiencing each event,incidence rate per annum,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status and time to event,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 history variables and time to event.Results:Overall,558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full analysis set:397(71.1%)completed the study,20experienced an event,and 141 discontinued[47 owing to an adverse event(AE);37 no longer willing to participate].Median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29.5(range,0.1-57.7)months.Median time to event was not reached.Eventfree survival probability at 36 months was 91.4%(95%CI,87.7%-95.1%).The event incidence over the total exposure time of exemestane therapy was 3.5 events/100 person-years(20/565).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umor,lymph node,and metastasis stage at initial diagnosis and time to event[hazard ratio:1.532(95%CI,1.129-2.080);P=0.006].Most AEs were grade 1 or 2 in severity,with arthralgia(7.7%)being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related AE.Conclusions:This study support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emestane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with ER+breast cancer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adjuvant tamoxifen for 2-3 years.No new safety signal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early breast cancer EXEMESTANE TAMOXIFEN postmenopausal women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路珩 张一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10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R表达水平。分析AR与患者...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10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R表达水平。分析A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08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有72例(66.7%)AR阳性。AR阳性患者与AR阴性患者的T分期、组织学分级、PR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阳性的ER阳性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长于AR阴性的ER阳性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是影响ER阳性乳腺癌患者OS[OR=0.440(95%CI:0.206,0.937)]和DFS[OR=0.359(95%CI:0.135,0.949)]的影响因素。结论一定数量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AR呈阳性,AR可以作为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指标或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预后
下载PDF
白屈菜-元胡药对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邹翔 舒淇 +4 位作者 吴双 于佳慧 张雪瑞 孙雨恒 曲中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5-940,共6页
目的 分析白屈菜-元胡药对(CHCR)的主要成分,预测其抗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的药效物质、潜在作用靶点及通路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CHCR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对... 目的 分析白屈菜-元胡药对(CHCR)的主要成分,预测其抗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的药效物质、潜在作用靶点及通路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CHCR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对所得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构建CHCR“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对富集通路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58个化学成分,含生物碱57个、有机酸1个。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出活性成分38个,“成分-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中有核心靶点38个;得基因本体条目258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137条,主要包括雌激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验证实验结果显示,CHCR作用于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693μg/mL;150、300、600μg/mL的CHCR可显著降低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ERα蛋白和ESR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CHCR抗ER阳性乳腺癌的作用可能与调控ER、PI3K/Akt通路有关,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屈菜 元胡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9
作者 张雪蓉 万丽萍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阿吉 朱钧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438-1443,1449,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P_(0)组(为空白对照)、P_(25)组(给予25μg/mL丙泊酚)和P_(50)组(给予50μg/m...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P_(0)组(为空白对照)、P_(25)组(给予25μg/mL丙泊酚)和P_(50)组(给予50μg/mL丙泊酚)。对3组细胞分别进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侵袭实验、划痕愈合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乳腺癌胞Ki-67、PD-L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T-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对Ki-67、PD-L1的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P_(0)组比较,P_(50)组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_(2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_(0)组相比,P_(50)组PD-L1、Ki-6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D-L1表达随丙泊酚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与P_(2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PD-L1、Ki-67的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浓度丙泊酚能促进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该变化与相关蛋白Ki-67、PD-L1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下载PDF
茶氨酸衍生物TClC脂质体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美玲 刘真真 +8 位作者 刘辉 朱荣芹 李筝 闫春燕 盖静 郑晓慧 孙考祥 吴犇昊 张国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14,共9页
为研发抗癌新药,使用茶氨酸衍生物茶氯香酰胺TClC制备纳米脂质体(TClC-L),研究TClC-L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并深入探究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MTT和Transwell chamber实验方法探究各浓度TClC-L对M... 为研发抗癌新药,使用茶氨酸衍生物茶氯香酰胺TClC制备纳米脂质体(TClC-L),研究TClC-L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并深入探究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MTT和Transwell chamber实验方法探究各浓度TClC-L对MCF-7细胞的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ClC-L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CF-7细胞生长和迁移有关蛋白和酶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TClC-L对MCF-7细胞生长和迁移有显著的抑制、对癌细胞的凋亡表现促进作用;TClC-L明显下调受体蛋白p-VEGFR^2、Met和ER-α、抗凋亡蛋白Bcl-2、Cyclin D1、Akt和NF-?B的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p53和p21的表达。TClC-L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R/Met/ER-α-Akt/NF-?B信号传导通路有关。本研究显示了TClC-L有潜在的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氯香酰胺脂质体 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 生长和迁移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三棱黄酮体外诱导A549及MCF-7细胞S/G_2周期停滞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杰 王芍 +1 位作者 郭斌 尉亚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24-227,282,共5页
为了研究三棱黄酮(Rhizoma Sparganii flavonoids,RSF)对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ER+)恶性肿瘤细胞株A549与MCF-7的细胞毒作用和机制,本次试验制备含188、375、750μg/mL RSF的DMEM培养基(RSFD-188、RSFD-375、RSFD-... 为了研究三棱黄酮(Rhizoma Sparganii flavonoids,RSF)对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ER+)恶性肿瘤细胞株A549与MCF-7的细胞毒作用和机制,本次试验制备含188、375、750μg/mL RSF的DMEM培养基(RSFD-188、RSFD-375、RSFD-750),与贴壁后的A549及MCF-7细胞共培养3 d,含1%甲醇的DMEM培养基为对照,使用MTT法、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比较组间细胞的增殖活性、形态(anti-a-tublin)、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RSF可呈剂量性抑制A549与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凋亡小体比率、诱导细胞骨架形态异常改变;与RSFD-375、RSFD-750共培养的A549与MCF-7细胞表现为明显的S/G2细胞周期停滞。所得实验结果表明,RSF对A549及MCF-7细胞具有明确的细胞毒理作用,其抑制细胞增殖活性的机制与诱导细胞的S/G2细胞周期停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黄酮苷 雌激素受体阳性 A549 MCF-7
下载PDF
500mg氟维司群治疗既往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燕南 龚成成 +6 位作者 胡夕春 王中华 张剑 王磊苹 曹君 陶中华 王碧芸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7-783,共7页
背景与目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常规用药。在既往AI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中,500 mg氟维司群存在一定获益。该研究旨在探索500 mg氟维司群在既往接受AI治疗的复发转移... 背景与目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常规用药。在既往AI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中,500 mg氟维司群存在一定获益。该研究旨在探索500 mg氟维司群在既往接受AI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临床实际应用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88例经500 mg氟维司群治疗的既往接受AI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疗效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观察疗效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以及安全性。结果:中位随访 11.3 个月,患者的中位PFS为5.9个月(95%CI:4.2-7.5);CBR为40.0%,ORR为3.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患者的PFS与转移部位数目(HR=1.92, 95%CI:1.2-2.9,P=0.002)以及既往是否接受转移后化疗(HR=1.52,95%CI:1.0-2.1,P=0.022)有关。6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用氟维司群治疗。结论:500 mg氟维司群治疗既往接受AI治疗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维司群 转移性乳腺癌 雌激素阳性 芳香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金属硫蛋白1E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
13
作者 申永强 王辉 潘驰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血清sTNFR-P55、MT1E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截止随访结束,146例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共有32例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肿瘤直径、肿瘤坏死因子-α、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肿瘤分期为Ⅲ期占比、血清sTNFR-P55、MT1E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FRA21-1(OR=2.768,95%CI 1.107~6.920)、CEA(OR=2.751,95%CI 1.101~6.879)、肿瘤分期为Ⅲ期(OR=3.611,95%CI 1.444~9.029)、sTNFR-P55(OR=3.343,95%CI 1.337~8.361)及MT1E(OR=3.267,95%CI 1.307~8.169)均为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8.12%(95%CI 59.56~90.06)、75.00%(95%CI 56.25~87.87)、71.88%(95%CI 53.02~85.60),特异度分别为63.16%(95%CI 53.56~71.85)、75.44%(95%CI 66.32~82.80)、96.49%(95%CI 90.73~98.87),AUC分别为0.723(95%CI 0.642~0.793)、0.760(95%CI 0.682~0.827)、0.880(95%CI 0.816~0.928)。结论血清sTNFR-P55、MT1E与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有关,且血清sTNFR-P55、MT1E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 乳腺癌根治术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 金属硫蛋白1E 临床转归
下载PDF
亮丙瑞林对ER阳性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卵巢功能及骨密度的影响
14
作者 罗军 彭积院 潘铃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卵巢功能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ER阳性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n=41)和...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卵巢功能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ER阳性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n=41)和亮丙瑞林组(n=41)。化疗组患者予以AC-T辅助化疗,亮丙瑞林组在化疗组的基础上联合亮丙瑞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卵巢功能、BMD及月经情况。结果:亮丙瑞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亮丙瑞林组患者的血清LH、FSH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组,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髋部、腰椎的BM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亮丙瑞林组的闭经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化疗组短,月经复潮率较化疗组高(P<0.05)。结论:亮丙瑞林可保护ER阳性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卵巢功能,可有效提高疗效,但可能会导致患者BMD下降,需要在治疗期间注意监测BMD变化,降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阳性 绝经前乳腺癌 化疗 亮丙瑞林 卵巢功能 骨密度
下载PDF
SAHA在Leptin诱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秀艳 韩翰 周伟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的为了阐明SAHA调控Leptin诱导的乳腺癌ER+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系统,动态监测Leptin对MCF-7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自动细胞分析仪Muse Cell Analyzer分析Leptin和SAHA对MCF-7细胞活力、... 目的为了阐明SAHA调控Leptin诱导的乳腺癌ER+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系统,动态监测Leptin对MCF-7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自动细胞分析仪Muse Cell Analyzer分析Leptin和SAHA对MCF-7细胞活力、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产生的影响,并应用细胞凋亡抗体芯片测定Leptin和SAHA两种处理因素作用MCF-7细胞后相关凋亡通路分子表达变化的情况。结果低浓度Leptin对MCF-7细胞生长有诱导作用,其浓度为0.625 nmol·L^(-1)时作用效果最明显。细胞分析结果表明,SAHA能明显抑制Leptin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经SAHA处理后MCF-7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细胞被大量阻滞于G_0/G_1期。凋亡抗体芯片筛查结果发现,SAHA可明显诱导MCF-7细胞内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的表达,并且与凋亡产生密切相关的TRAIL DR5、p21^(CIP1)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上升,Claspin、Clusterin、XIAP、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而Leptin对上述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反作用。结论 Leptin、SAHA对乳腺癌ER^+细胞MCF-7的影响可能与乳腺癌细胞内凋亡通路激活有关,特别是与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引发的Caspase-3释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 MCF-7 SAHA 瘦素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疗效预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铃丰 舒秀洁 +1 位作者 严萍 涂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41-2349,共9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建立NAC疗效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5-2018年本科收治的321例接受NAC治疗的E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参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建立NAC疗效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5-2018年本科收治的321例接受NAC治疗的E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参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将NAC后临床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的患者作为有效组,而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作为无效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所纳入的全部影响因素并筛选出有意义的预测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出E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及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率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E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NAC总体有效率为75.39%,pCR率为15.26%。NAC有效组与无效组在年龄、月经状态、肿瘤最大径、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clinical node stage,cN)、肿块血供、ER的表达、Ki-67的表达及化疗方案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N、肿块血供、ER与Ki-67的表达水平与ER阳性型乳腺癌NAC疗效有关(P<0.05),而NAC后能否达pCR与肿瘤最大径、肿块血供、ER与Ki-67的表达水平有关(P<0.05)。将有意义的预测因素构建预测E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及pCR的nomogram图。E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NAC有效性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85以及截点值为(0.696,0.760),同时校正曲线与标准参考线重合度很高;E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NAC后pCR率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以及截点值为(0.673,0.857),校正曲线个别值与标准参考线略有偏差。提示两个预测模型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肿块血供、cN、ER与Ki-67表达水平是影响ER阳性乳腺癌NAC疗效的独立因素,腋下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ER阳性 疗效预测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楚人杰 张彦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185-189,共5页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主要表现为对化疗的不敏感和对激素的依赖,因此对于局部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单纯新辅助化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现有临床指南也不推荐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雌激素受体阳...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主要表现为对化疗的不敏感和对激素的依赖,因此对于局部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单纯新辅助化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现有临床指南也不推荐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阶段的临床疗效,有研究者对新辅助化疗联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探索,但研究结论存在争议,其中该方案的适宜人群也是难点之一,本文拟围绕月经状态以及Ki-67指数两个角度对该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 新辅助化疗联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卵巢功能抑制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的短期效应和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燚铭 范蕾 +2 位作者 莫淼 邵志敏 余科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5-711,共7页
背景与目的:内分泌治疗已经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接受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治疗后短期效应(雌激素抑制效果)和长期生存(无病生存期)... 背景与目的:内分泌治疗已经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接受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治疗后短期效应(雌激素抑制效果)和长期生存(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且完成术后标准化疗和内分泌治疗(OFS联合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的435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雌激素抑制效应有影响的因素,并运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对患者DFS有影响的因素。结果:OFS治疗后,年龄≤35岁患者雌激素抑制失败率为8.7%,显著高于35~40岁患者1%的雌激素抑制失败率(P<0.05);不同OFS药物如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的雌激素抑制作用基本一致(P>0.05)。内分泌治疗方案(HR=0.49,P<0.05)、腋窝淋巴结状态(HR=4.21,P<0.05)和肿瘤直径(HR=2.00,P<0.05)均是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虽然雌激素抑制失败患者倾向预后较差(P=0.10),但不同OFS药物对降低复发转移的疗效也一致。结论:年龄是乳腺癌患者采用OFS治疗后短期雌激素抑制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内分泌药物、腋窝淋巴结状态以及肿瘤直径会影响ER阳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预后;无论是戈舍瑞林还是亮丙瑞林对患者降低雌激素水平和长期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功能抑制 雌激素受体阳性 短期效应 长期生存
下载PDF
阿那曲唑与他莫昔芬治疗肥胖的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效果对比研究
19
作者 高华 谭艳红 胡韶军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180-182,186,共4页
目的分析存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肥胖因素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用药,对比阿那曲唑、他莫昔芬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分析存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肥胖因素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用药,对比阿那曲唑、他莫昔芬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认为ER阳性,且合并肥胖。根据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阿那曲唑治疗,n=46)与对照组(采用他莫昔芬治疗,n=46),比较两组6个月后疗效,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sing hormone,LH)、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8,P=0.025)。观察组TC高于对照组,E2、L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那曲唑对肥胖病例有较好疗效,可提升总有效率,改善激素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乳腺癌 肥胖 激素受体阳性 阿那曲唑
下载PDF
三苯氧胺联合来曲唑治疗ER阳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20
作者 杨莉莎 黄云娜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来曲唑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128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长春瑞滨联合...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来曲唑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128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化疗,同时口服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来曲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控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雌二醇(E_(2))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控制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患的75.00%(4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3,P=0.003)。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及雌二醇(E_(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53、CEA及E_(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及免疫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三苯氧胺和来曲唑治疗ER阳性乳腺癌患者疗效显著,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并且在临床实践中证明其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氧胺 来曲唑 雌激素受体阳性 乳腺癌 近期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