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琛 高炳爱 +2 位作者 陈玉欣 徐钧 刘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7期408-410,共3页
结节性红斑是以皮下脂肪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病因主要包括链球茵、结核、艾滋病毒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白塞病、结节病等,怀孕,药物以及恶性肿瘤等。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节性红斑是以皮下脂肪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病因主要包括链球茵、结核、艾滋病毒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白塞病、结节病等,怀孕,药物以及恶性肿瘤等。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及结节性红斑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程涓 丁华野 +2 位作者 杜玉堂 吴晓丹 戴欣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8-490,494,共4页
目的 分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及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4例此类病例,对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结节性红斑患者年龄为25 ~ 39岁,均... 目的 分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及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4例此类病例,对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结节性红斑患者年龄为25 ~ 39岁,均有生育史.大体检查乳腺肿块直径9~13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切面见小脓腔或小囊腔,腔内有灰白或淡黄色分泌物.镜下4例均有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表现,在此基础上均可见乳腺导管扩张;下肢皮肤呈结节性红斑改变.1例曾行抗生素治疗无效;2例激素治疗曾好转,停药后加重,1例抗结核治疗无效.术后随访6 ~35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可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结节性红斑伴发,准确诊断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和减少复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乳腺导管扩张症 结节性红斑
下载PDF
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琛 高炳爱 +2 位作者 陈玉欣 刘岩 徐钧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结节性红斑是以皮下脂肪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疼痛性红斑。病因主要包括特发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药物、肿瘤等。相关检查包括皮损活检、血沉、抗"O"、结核试验、胸片、血常规等。应该对... 结节性红斑是以皮下脂肪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疼痛性红斑。病因主要包括特发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药物、肿瘤等。相关检查包括皮损活检、血沉、抗"O"、结核试验、胸片、血常规等。应该对症对因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碘化钾、沙利度胺等免疫抑制剂可以用于严重难治性病例。中医中药治疗及物理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白 姜祎群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脂膜炎,常发生于双侧胫前,以红斑、痛性皮下结节为主要表现.青年女性好发.组织学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伴多种炎症细胞浸润.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一种迟发超敏反应,也有学者认为,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脂...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脂膜炎,常发生于双侧胫前,以红斑、痛性皮下结节为主要表现.青年女性好发.组织学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伴多种炎症细胞浸润.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一种迟发超敏反应,也有学者认为,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脂肪间隔的小静脉所致,引起嗜中性脂膜炎.病因复杂,与感染、系统性疾病、药物、激素水平、恶性肿瘤等因素相关.由于地区差异,病因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细菌感染 磺胺类 免疫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皮肤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田原 李俊霞 +2 位作者 王化虹 李若瑜 刘新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5-509,共5页
目的分析具有皮肤异常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皮肤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疾病活动度、肠道病变范围与皮肤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UC患者373例,所... 目的分析具有皮肤异常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皮肤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疾病活动度、肠道病变范围与皮肤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UC患者37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的UC诊断标准,皮肤表现均经皮肤专科医师会诊明确诊断。比较有皮肤表现UC患者与无皮肤表现UC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373例UC患者中有皮肤表现者共34例(9.1%),包括:坏疽性脓皮病11例、结节性红斑8例、湿疹6例、银屑病3例、天疱疮2例、肉芽肿性唇炎1例、鱼鳞病1例、玫瑰痤疮1例、脓疱病1例。皮肤表现可以出现在UC明确诊断之前、之后或同时诊断(分别为3、24和7例)。有皮肤表现的患者年龄为(47.2±12.1)岁,男女比例0.79:1,伴皮肤表现UC患者的重度UC、广泛结肠型UC的比例明显高于不伴皮肤表现的UC患者[50.0%(17/34)比25.1%(85/339),P=0.01;76.5%(26/34)比54.6%(185/339),P=0.04]。结论UC患者皮肤表现类型多样,以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为主。皮肤表现可以出现在UC诊断之前、之后或同时诊断,部分特殊类型皮肤表现的出现对UC诊断具有提示意义。UC患者的皮肤表现与UC活动度呈正相关,广泛结肠型UC患者更容易出现皮肤表现,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皮肤表现 红斑 结节性 脓皮病 坏疽性 瘘管
原文传递
结核相关结节性红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勤宇 李惠 赵恒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是一种常见的间隔性脂膜炎,以红斑、炎症性皮下结节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部分EN与结核菌感染关系密切。结核相关EN好发于女性及青少年,最常见的结核病类型是原发型结核和淋巴结结核,但大多...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是一种常见的间隔性脂膜炎,以红斑、炎症性皮下结节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部分EN与结核菌感染关系密切。结核相关EN好发于女性及青少年,最常见的结核病类型是原发型结核和淋巴结结核,但大多数患者缺乏相应结核病表现。其发病机制认为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以及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有关。EN主要根据皮损病理诊断确诊,其组织学表现为不伴血管炎的间隔性脂膜炎,多有间隔增厚,伴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当怀疑结核菌感染时,则需完善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胸片、痰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认为即使缺乏明确的结核感染证据,对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的患者,尤其是在结核流行病区,应该进行抗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结核
下载PDF
禤国维应用昆布治疗皮肤病经验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子圣 钟程 +3 位作者 刘城鑫 杨贤平 梁家芬 李红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禤国维教授应用昆布治疗皮肤病时,多取类比象,同时结合现代药理,挖掘其独特功效。治疗囊肿结节为主的痤疮时,处方中多配合昆布,同时多与海藻合用;在治疗结节性红斑时,取其化痰散结之功效,配伍昆布可利水除热、消痰散结。此外,昆布常用... 禤国维教授应用昆布治疗皮肤病时,多取类比象,同时结合现代药理,挖掘其独特功效。治疗囊肿结节为主的痤疮时,处方中多配合昆布,同时多与海藻合用;在治疗结节性红斑时,取其化痰散结之功效,配伍昆布可利水除热、消痰散结。此外,昆布常用于治疗斑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结节性红斑 斑秃 昆布 名医经验 禤国维
原文传递
清络通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赵诚 曹烨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清络通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给予清络通脉片口服,对照组给予通塞脉片口服,疗程为14 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 目的:观察清络通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给予清络通脉片口服,对照组给予通塞脉片口服,疗程为14 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87.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丘疹、紫癜、风团、小水疱(血疱)、多形性红斑、结节、疼痛等的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患者仅多形性红斑、疼痛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丘疹、紫癜、小水疱(血疱)、疼痛积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络通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络通脉片 结节性红斑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Biological therapy for dermat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被引量:5
9
作者 Maddalena Zippi Roberta Pica +1 位作者 Daniela De Nitto Paolo Paoluz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are the two form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The advent of biological drugs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conditions. Skin manifestations are not...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are the two form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The advent of biological drugs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conditions. Skin manifestations are not uncommon in IBD. Among the reactive lesions(immunemediated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erythema nodosum(EN) and pyoderma gangrenosum(PG) are the two major cutaneous ills associated with IBD, while psoriasis is the dermatological comorbidity disease observed more often. In particular, in the last few years,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 agen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treat psoriasis, especially these kinds of lesions that may occur during the treatment with biological therapies. The entity of the paradoxical manifestations has been relatively under reported as most lesions are limited and a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treatment is often poorly understood. The reason for this apparent side-effect of the therapy still remains unclear. Although side effects may occur, their clinical benefits are undoubte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most widely used anti-TNF-α molecules, infliximab(a fusion protein dimer of the human TNF-α receptor) and adalimumab(a fully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to TNF-α),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major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associated with IBD(EN, PG and psori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THERAPIES erythema nodosu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SORIASIS PYODERMA gangrenosum
下载PDF
国医大师张磊辨治结节性红斑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亚南 许二平 +1 位作者 张瑞 王晨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4-1807,共4页
张磊教授认为结节性红斑病机特点为风热蕴肤、热郁化毒,痰湿结聚、气滞络瘀以及气损及阳、寒凝血结;并通过审证求因,总结出结节性红斑的“辨治三要”,分别是初起察顺逆、清透防寒凝,局部参整体、细分湿痰瘀以及奇邪溢孙络、搜剔须扶正;... 张磊教授认为结节性红斑病机特点为风热蕴肤、热郁化毒,痰湿结聚、气滞络瘀以及气损及阳、寒凝血结;并通过审证求因,总结出结节性红斑的“辨治三要”,分别是初起察顺逆、清透防寒凝,局部参整体、细分湿痰瘀以及奇邪溢孙络、搜剔须扶正;进而分型论治,证型包括风热拂郁证、毒热内郁证、血热络瘀证、湿热壅滞证、痰气交阻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结证和阳虚寒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瓜藤缠 名医经验 张磊
原文传递
罗浮山百草油治疗结节性红斑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秀萍 李芳谷 劳富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罗浮山百草油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科室近年接收的结节性红斑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罗浮山百草油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剂治... 目的:探讨罗浮山百草油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科室近年接收的结节性红斑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罗浮山百草油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患者中复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浮山百草油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复发减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山百草油 结节性红斑 效果观察
下载PDF
85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复发因素分析
12
作者 赖忆玲 廖明意 +2 位作者 温燕华 郑威 叶小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4-247,254,共5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2022年6月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EN的患者分为复发组(26例)和未复发组(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比较2组...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2022年6月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EN的患者分为复发组(26例)和未复发组(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验指标,并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EN患者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试验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cell spot test of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的结果。结果:EN的复发与发病部位(χ^(2)=8.137,P=0.004)、C反应蛋白(χ^(2)=5.412,P=0.020)、中性粒细胞数目(χ^(2)=8.485,P=0.014)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部位(OR=5.394,95%CI=1.744~16.689)、C反应蛋白偏高(OR=3.383,95%CI=1.006~11.375)为EN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SPOT.TB结果阳性时抗结核治疗的复发率(10%)比PPD试验结果阳性的复发率(81.4%)低(P<0.05)。结论:EN的复发与发病部位、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数目有关;影响EN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发病部位、C反应蛋白;T-SPOT.TB与PPD试验联合应用有助于发现EN患者的结核感染,2项结果阳性时抗结核治疗的EN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结核 复发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下载PDF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碧连 李昕倩 +1 位作者 孙圣荣 陈创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的乳腺良性疾病,好发于有生育哺乳史的育龄期女性,多表现为一侧乳房的疼痛性肿块。而结节性红斑的典型表现为双下肢红色触痛的皮下结节,它可作...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的乳腺良性疾病,好发于有生育哺乳史的育龄期女性,多表现为一侧乳房的疼痛性肿块。而结节性红斑的典型表现为双下肢红色触痛的皮下结节,它可作为GLM乳腺外症状出现于病人的病程中,这种伴发现象较为罕见。GLM伴发结节性红斑病人可能具有某些特殊的临床特征。本文对GLM伴发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结节性红斑 自身免疫
下载PDF
牛阳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结节性红斑经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梦怡 牛阳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8-9,共2页
甘露消毒丹源自《续名医类案》,后收于王孟英《温热经纬》,又名普济消毒丹,为叶天士所创之方。牛阳教授认为结节性红斑虽病程有局限性且易于复发,但其基本病机为痰湿壅盛、热毒瘀阻,故在治疗上当清热化湿、活血通脉,在临床应用甘露消毒... 甘露消毒丹源自《续名医类案》,后收于王孟英《温热经纬》,又名普济消毒丹,为叶天士所创之方。牛阳教授认为结节性红斑虽病程有局限性且易于复发,但其基本病机为痰湿壅盛、热毒瘀阻,故在治疗上当清热化湿、活血通脉,在临床应用甘露消毒丹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 结节性红斑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以结节性红斑为首发的结核性中耳炎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姜媛 耿猛 +4 位作者 杜希同 张思琪 王建涛 崔卫娜 朱庆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2,共2页
耳鼻咽喉结核以喉结核多见,咽结核次之,耳、鼻结核相对最少,随着广泛抗结核治疗,其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现报道1例以结节性红斑为首发的结核性中耳炎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中耳结核感染的警惕性。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 耳鼻咽喉结核以喉结核多见,咽结核次之,耳、鼻结核相对最少,随着广泛抗结核治疗,其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现报道1例以结节性红斑为首发的结核性中耳炎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中耳结核感染的警惕性。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右耳间断流脓伴听力下降、耳闷16个月于2021年10月25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二科就诊。患者曾多次于外院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行冲洗、抗炎治疗均无效。查体见右外耳道深部苍白肉芽样组织,鼓膜窥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结核 结节性红斑 淋巴结结核
下载PDF
合并结节型红斑的Sweet综合征1例
16
作者 陈安欣 门月华 +2 位作者 张倩 李东明 张春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1-915,共5页
患者男,55岁,手背及面颈部无症状性皮疹、双下肢痛性皮疹3周。皮肤科情况:左侧额部近发际线处、左下眼睑、右侧项部可见数个形状不规则、境界清楚、孤立散在的红色浸润性斑块,无触痛。双下肢对称分布数个近圆形暗红色皮下结节,皮疹光亮... 患者男,55岁,手背及面颈部无症状性皮疹、双下肢痛性皮疹3周。皮肤科情况:左侧额部近发际线处、左下眼睑、右侧项部可见数个形状不规则、境界清楚、孤立散在的红色浸润性斑块,无触痛。双下肢对称分布数个近圆形暗红色皮下结节,皮疹光亮紧绷,触痛明显,VAS疼痛评分5分,局部皮温升高。右项部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水肿,全层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灶片状弥漫分布的组织样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MPO(+)、CD68(+)、CD163(+)。左下肢皮损组织病理示: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增宽伴纤维素样变性,其内见散在少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其旁脂肪小叶内血管断面增多。临床诊断为Sweet综合征合并双下肢结节性红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EET综合征 组织细胞型 结节型红斑
下载PDF
艾儒棣运用祛湿通络法治疗结节性红斑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玮 王萍 +5 位作者 魏可波 李卓冰 张钟艺 陈明岭 肖敏 艾儒棣(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26-1430,共5页
总结艾儒棣教授运用祛湿通络法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经验。认为湿阻络瘀为结节性红斑的核心病机,其中夙湿积聚为发病基础,湿邪流窜经络为始动因素,瘀血阻滞脉络为发病的关键环节,最终湿瘀胶着难解发为红斑、结节、疼痛等症。治疗上以祛湿通... 总结艾儒棣教授运用祛湿通络法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经验。认为湿阻络瘀为结节性红斑的核心病机,其中夙湿积聚为发病基础,湿邪流窜经络为始动因素,瘀血阻滞脉络为发病的关键环节,最终湿瘀胶着难解发为红斑、结节、疼痛等症。治疗上以祛湿通络为基础,扶正祛邪、内外合治,祛湿不忘化瘀,通络不忘散结。急性期多见湿热瘀阻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内服加味四妙散,外敷验方金黄散;慢性期多为寒湿阻络证,治以健脾化湿、温经通络,内服艾氏四君子汤合当归四逆汤,外敷冲和散。内外并治,故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祛湿通络 名医经验 艾儒棣
原文传递
Behcet’s病患者外周血和结节性红斑组织中T-be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兵 杨培增 +5 位作者 张震 周红颜 黄祥坤 褚利群 张锐 俞琼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T-boxexpressinTcells)在活动期Behcet’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结节性红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bet在Behcet’s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收集14例活动期Behcet’s病患者和12例正常人外周血... 目的观察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T-boxexpressinTcells)在活动期Behcet’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结节性红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bet在Behcet’s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收集14例活动期Behcet’s病患者和12例正常人外周血,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bet的表达水平;对4例Behcet’s病活动期患者腿或臂部结节性红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的T-bet表达。结果14例活动期Behcet’s病患者均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000的特征性免疫印迹带,所有的正常对照却没有发现。正常人皮肤表皮T-bet分子表达均为阴性,4例结节性红斑表皮T-bet分子均表达阳性,表皮阳性细胞数为108个±10个/mm2,阳性表达率为35%~42%。结论活动期Behcet’s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结节性红斑组织T-bet的表达均显著增高,T-bet分子可能在Behcet’s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cet’s病 外周血 结节性红斑 T-BET基因 表达
下载PDF
从痰、瘀论治顽固性皮肤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朝霞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883-884,共2页
目的:从痰、瘀论述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观察痰、瘀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痰湿、血瘀是皮肤病的基本发病机理,对于一些顽固性皮肤病,从痰、瘀辨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痰湿 血瘀 聚合性痤疮 脂溢性脱发 结节性红斑 尖锐湿疣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青霉素V钾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结节性红斑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福娜 于文广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1期32-35,4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青霉素V钾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前有咽部感染病史的76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V钾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青霉素V钾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前有咽部感染病史的76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V钾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煎剂内服,局部外敷。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变化,并进行咽拭子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6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斑块、结节、疼痛、压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白细胞计数、ESR、CRP、ASO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且治疗组ESR、CRP、ASO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咽拭子培养溶血性链球菌均转为阴性。2组除胃部不适外,无重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青霉素V钾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咽部感染引起结节性红斑,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中药 青霉素V钾片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咽部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