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枇杷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吕寒 滕杰晖 +3 位作者 陈剑 马丽 任冰如 李维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优选枇杷叶总黄酮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考察枇杷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考察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吸附洗脱能力,及大孔树脂、聚酰胺、硅胶对枇杷叶总黄酮的纯化能力,选择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并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对黄酮提取物进行抗... 目的优选枇杷叶总黄酮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考察枇杷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考察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吸附洗脱能力,及大孔树脂、聚酰胺、硅胶对枇杷叶总黄酮的纯化能力,选择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并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对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 D101树脂对枇杷叶总黄酮的吸附性能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D101树脂每1 g上样相当于1.5 g原药材样液,水、10%乙醇、40%乙醇、90%乙醇分别洗脱,洗脱流速为80 mL·h-1(12 BV·h-1),收集40%乙醇部分经D101大孔树脂同样条件二次洗脱,收集40%乙醇洗脱液得总黄酮提取物。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 D101大孔树脂重复吸附是分离纯化枇杷叶总黄酮的理想方法。枇杷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测定枇杷叶有效部位中6种三萜酸成分的量 被引量:19
2
作者 蔡雪萍 李振华 +4 位作者 华俊磊 鞠建明 吕寒 马丽 李维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057-3062,共6页
目的建立枇杷叶有效部位中蔷薇酸、委陵菜酸、马斯里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一测多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以熊果酸对照品为内参物,建立其与蔷薇酸、委陵菜酸、马斯里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校正因子... 目的建立枇杷叶有效部位中蔷薇酸、委陵菜酸、马斯里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一测多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以熊果酸对照品为内参物,建立其与蔷薇酸、委陵菜酸、马斯里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校正因子计算这5种三萜酸成分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用外标法测定有效部位中该6种成分的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重复性。结果 15批有效部位中6种三萜酸成分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实现了只用一个对照品同步测定枇杷叶总三萜酸有效部位中6个成分的量,可为中药多指标成分质量评价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枇杷叶 蔷薇酸 委陵菜酸 马斯里酸 科罗索酸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原文传递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质量评价及其药材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戚雁飞 李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对不同采收期的枇杷叶进行质量评价,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对不同采收季节、树叶和落叶、野生和栽培的枇杷叶进行质量评价,考察高温、高湿和强光对其质量的影响,采用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不同采收季节、野生和栽培... 目的对不同采收期的枇杷叶进行质量评价,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对不同采收季节、树叶和落叶、野生和栽培的枇杷叶进行质量评价,考察高温、高湿和强光对其质量的影响,采用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不同采收季节、野生和栽培的枇杷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量接近,落叶比树叶略高;高温、高湿和强光对枇杷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量影响不大;枇杷叶在长期6月和加速6月内基本稳定。结论本研究为制定枇杷叶对照药材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稳定性 长期试验 加速试验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云霄产枇杷叶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4
作者 高伟城 王小平 +5 位作者 黄建军 王二丽 谢伟容 黄醒梅 林小晴 陈羽晴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2期2132-2140,共9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福建云霄产枇杷叶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总三萜酸含量、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综合评价指标,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饮片宽度对三萜酸提取...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福建云霄产枇杷叶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总三萜酸含量、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综合评价指标,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饮片宽度对三萜酸提取综合评价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进行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各考察因素对三萜酸的提取效果影响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饮片宽度对枇杷叶三萜酸的提取效果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5%、液料比16∶1、提取时间2 h,提取数2次,综合评价值0.838 (RSD为2.54%)。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福建云霄产枇杷叶三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稳定、高效、可行,可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枇杷叶 三萜酸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枇杷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质量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高伟城 王小平 何丽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评价枇杷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方法将10批枇杷叶生品分别制成蜜炙枇杷叶、姜汁炙枇杷叶、姜汁煮枇杷叶、甘草汁炙枇杷叶、甘草汁煮枇杷叶、清炒枇杷叶,共70批样品。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目的评价枇杷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方法将10批枇杷叶生品分别制成蜜炙枇杷叶、姜汁炙枇杷叶、姜汁煮枇杷叶、甘草汁炙枇杷叶、甘草汁煮枇杷叶、清炒枇杷叶,共70批样品。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三萜酸含量(以熊果酸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野鸦椿酸等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建立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与混合对照品比对指认共有峰。采用SPSS 22.0软件和SIMCA-P 14.1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枇杷叶生品、蜜炙枇杷叶、姜汁炙枇杷叶、姜汁煮枇杷叶、甘草汁炙枇杷叶、甘草汁煮枇杷叶、清炒枇杷叶中醇溶性浸出物平均测定值分别为25.90%、39.95%、27.44%、28.20%、28.38%、26.36%、29.26%,总三萜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0.62、49.33、52.56、46.38、52.17、55.06、53.41 mg/g,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平均含量和平均总含量分别为1.966~4.808、1.459~2.824、4.525~8.172、1.294~1.817、6.294~8.470、15.538~25.671 mg/g。70批样品中有11个共有峰,指认出峰2、5、6、10、11分别为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枇杷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与生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19~1.000。70批样品中,10批枇杷叶生品聚为一类,10批姜汁煮枇杷叶聚为一类,其他50批枇杷叶炮制品聚为一类;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682%;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排序为峰2(野鸦椿酸)>峰5(山楂酸)>峰6(科罗索酸)>峰9(未知成分)>峰11(熊果酸)>峰10(齐墩果酸),其值均大于1。结论枇杷叶生品经炮制后,醇溶性浸出物、总三萜酸含量和5个三萜酸类成分(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总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炮制品 醇溶性浸出物 三萜酸类成分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及气候因子对枇杷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高伟城 王小平 +3 位作者 方瑞燕 陈荣珠 谢伟容 施义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08-191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及气候因子对云霄枇杷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三萜酸含量,HPLC法测定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采用熵权TOP...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及气候因子对云霄枇杷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三萜酸含量,HPLC法测定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采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整体质量,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不同月份气候因子对枇杷叶整体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期的云霄枇杷叶中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总三萜酸及上述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27.29%~34.33%、10.77~13.96 mg/g、46.30~68.23 mg/g、4.671~9.366 mg/g、2.578~4.537 mg/g、4.635~10.323 mg/g、1.832~2.590 mg/g、8.473~11.185 mg/g;其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11月份采集样品最高,总黄酮、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含量以10月份最高,总三萜酸含量以5月份最高,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以12月份最高。熵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质量评价排名前2位的采收期分别为10、12月。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结果显示日照时数是影响枇杷叶综合质量的首要因素。结论:枇杷叶的采收期以上半年5月或全年10月为佳,日照时数充足适合枇杷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三萜酸 熵权TOPSIS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气候因子
下载PDF
不同产地枇杷叶粗提物抑制磷酸二酯酶4活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谭冰心 黄仪有 +4 位作者 彭光天 罗海彬 于思 郭晓蕾 何细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769-77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枇杷叶醇提物对抗炎靶标磷酸二酯酶4(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以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取物对PDE4的D2亚型靶标(PDE4D2)的抑制活性。结果测试体系的药物终质量浓度为5 mg/L时,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枇杷叶醇提物对抗炎靶标磷酸二酯酶4(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以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取物对PDE4的D2亚型靶标(PDE4D2)的抑制活性。结果测试体系的药物终质量浓度为5 mg/L时,20个样品中9个测试样品的抑制率在80%以下;11个样品的抑制率大于80%,其中8个样品大于90%。结论不同地枇杷叶醇提物抑制PDE4靶标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磷酸二酯酶4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强力枇杷露质量标准的提高和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洋 尹晓东 +5 位作者 巩伟 孙旭 王政 张振兴 张琨 张欣欣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6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优化和提高强力枇杷露的质量标准。方法:删去原质量标准中的化学反应,应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罂粟壳、枇杷叶和桔梗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来源于罂粟壳的吗啡和磷酸可待因的含量。吗啡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ODS-3(250 m... 目的:优化和提高强力枇杷露的质量标准。方法:删去原质量标准中的化学反应,应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罂粟壳、枇杷叶和桔梗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来源于罂粟壳的吗啡和磷酸可待因的含量。吗啡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ODS-3(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1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与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的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 H至2.8)(13∶87),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磷酸可待因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ODS-3(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1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与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的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 H至2.8)(15∶85),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TLC法可用于鉴别罂粟壳、枇杷叶和桔梗;吗啡在3.14~62.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96.69%(RSD=2.41%,n=9);磷酸可待因在3.52~87.9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5.68%(RSD=2.64%,n=9)。结论:改进了强力枇杷露的质量标准,建立的方法操作简易、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好、专属性也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枇杷露 标准提高 罂粟壳 枇杷叶 桔梗 吗啡 磷酸可待因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工艺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百祺 黎朝旭 +3 位作者 林海歆 陈润涛 肖婉娜 吴巨贤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28,共9页
以枇杷叶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最优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以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总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熊果... 以枇杷叶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最优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以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总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分离度为2.67,浓度分别在0.2~1.2mg/mL、0.02~0.1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1.5min、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0g/mL、乙醇体积分数100%、微波功率500W,在此工艺条件下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总得率为0.928%,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25%。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适用于枇杷叶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熊果酸 齐墩果酸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枇杷叶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杨渊 谈相云 +1 位作者 邱振鹏 肖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8-416,440,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枇杷叶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中药枇杷叶的潜在药效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枇杷叶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中药枇杷叶的潜在药效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分析。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通过CB-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MTT比色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中药枇杷叶潜在药效成分对4T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中药枇杷叶有18个潜在药效成分和147个潜在靶点作用于三阴性乳腺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成分与TP53和AKT1等靶点的亲和力强。OA和EGCG可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4T1增殖,减少p-AKT、p-mTOR蛋白表达,并上调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的表达水平。结论:中药枇杷叶中的OA和EGCG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抑制三阴乳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复制,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三阴性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应用C_(30)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枇杷叶中三萜酸类同分异构体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勇 薛昆鹏 +5 位作者 周安 俞慧敏 李崟 姚立新 赵岳星 谢晓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测定中药枇杷叶中4种三萜酸成分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枇杷叶经甲醇提取并定容后,采用C30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水(95:5,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于210nnl波长下检测。对不同产地枇杷叶...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测定中药枇杷叶中4种三萜酸成分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枇杷叶经甲醇提取并定容后,采用C30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水(95:5,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于210nnl波长下检测。对不同产地枇杷叶中的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4种同分异构体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度好(分离度(R)≥2.2),精密度高(RSD≤1.1%),线性关系良好(r≥0.9992),重现性良好(RSD≤4.4%),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4%~101.7%(RSD≤4.8%),满足定量要求。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枇杷叶质量评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C30色谱柱 山楂酸 科罗索酸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同分异构体 枇杷叶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分析
12
作者 高伟城 王小平 +2 位作者 陈荣珠 丁其春 李雪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1-1469,共9页
目的 对12个月份采收期枇杷叶的氨基酸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确定枇杷叶采收期及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枇杷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 目的 对12个月份采收期枇杷叶的氨基酸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确定枇杷叶采收期及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枇杷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理想模式及朱圣陶提出的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不同采收期的枇杷叶氨基酸进行评分。结果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9种儿童必需氨基酸(CEAA)及9种药用氨基酸。17种氨基酸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1~7.23、4.64~9.66、2.05~3.75、2.99~4.95、0.01~1.56、2.33~4.85、2.10~4.03、2.67~5.48、5.37~7.64、1.45~3.49、2.70~5.53、0.01~0.48、3.64~4.78、1.91~4.15、3.96~7.83、2.39~4.60、1.85~3.65 mg·g^(-1)。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FAA)、EAA总量、CEAA总量、药用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味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百分含量较稳定。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EAA含量为44.26%~50.33%,明显高于WHO/FAO模式值(35.00%);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均值(55.67%)和EAA/TFAA均值(35.74%)分别接近WHO/FAO模式值的60%、40%;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17种氨基酸含量峰值前2位是7月和11月;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为62.53~76.17,前3位为11月、8月及7月。赖氨酸为枇杷叶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苦味氨基酸与药用氨基酸、TFAA呈正相关(P<0.01)。结论 枇杷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合理,具有较佳开发利用价值;不同月份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大,7月和11月是枇杷叶氨基酸合理开发利用的较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氨基酸 柱前衍生 采收期 氨基酸评分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技术研究蜜炙枇杷叶配方颗粒的“炮制痕迹”
13
作者 奉梅 徐杨 +6 位作者 时小东 杨文蓉 邓梦雨 李秭钰 刘涛 罗勇 徐玉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0-1976,共7页
目的为了解决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无法检识原料是否进行炮制的弊端,引入电子舌识别技术进行“炮制痕迹”挖掘,建立枇杷叶配方颗粒(Eriobotryae Folium formula granules,EF-FG)和蜜枇杷叶配方颗粒(honey-fried Eriobotryae Folium formul... 目的为了解决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无法检识原料是否进行炮制的弊端,引入电子舌识别技术进行“炮制痕迹”挖掘,建立枇杷叶配方颗粒(Eriobotryae Folium formula granules,EF-FG)和蜜枇杷叶配方颗粒(honey-fried Eriobotryae Folium formula granules,HEF-FG)的电子滋味识别方法,对EF-FG和HEF-FG进行了味值定量表征。方法利用电子舌技术,对EF-FG、HEF-FG的酸味、咸味、鲜味、甜味、苦味、通用6种味值进行检测,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用电子舌技术所获得的各种味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电子舌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枇杷叶蜜炙对AHS(酸味)、CPS(通用)、SCS(苦味)味阈值的改变都有作用;PCA有助于识别HEF-FG和EF-FG;利用OPLS-DA可以构建EF-FG和HEF-FG的滋味判别模式,该模型对X矩阵的解释率(Rχ^(2))为0.978、对Y矩阵的解释率(RY^(2))为0.852、预测能力(Q^(2))为0.788,表明该模式预测性较好。结论电子舌技术能够利用数字客观显示出蜜炙对EF-FG滋味的差异,有助于对EF-FG与HEFFG进行有效的区分,可作为HEF-FG“炮制痕迹”的探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技术 枇杷叶 配方颗粒 炮制痕迹 滋味特征 蜜炙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10种常用平喘中药对磷酸二酯酶4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颖红 曹志远 +3 位作者 谢丽霞 罗海彬 张翠仙 何细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2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研究10种常用平喘中药桑白皮、枇杷叶、百部、马兜铃、紫菀、款冬花、苦杏仁、苏子、葶苈子、银杏叶提取物对磷酸二酯酶4(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水煎煮、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采用放射性3H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 目的研究10种常用平喘中药桑白皮、枇杷叶、百部、马兜铃、紫菀、款冬花、苦杏仁、苏子、葶苈子、银杏叶提取物对磷酸二酯酶4(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水煎煮、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采用放射性3H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取物对靶标PDE4的抑制活性。结果 10种平喘中药的水提物、95%乙醇提取物均显示一定的抑制PDE4活性。总体而言,平喘中药95%乙醇提取物对PDE4抑制活性高于水提取物。相同浓度下,桑白皮、枇杷叶、款冬花、马兜铃活性较高。结论平喘类中药对PDE4靶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平喘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 磷酸二酯酶4 抑制作用 中药 桑白皮 枇杷叶 款冬花 马兜铃
原文传递
HPLC-ELSD测定枇杷叶总三萜酸固体分散体片中6种三萜酸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华俊磊 蔡雪萍 +5 位作者 鞠建明 吴凡 李振华 吕寒 马丽 李维林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 建立枇杷叶总三萜酸固体分散体片中6种三萜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ELSD,色谱条件为色谱柱Ultimate XB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5%醋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蒸发... 目的 建立枇杷叶总三萜酸固体分散体片中6种三萜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ELSD,色谱条件为色谱柱Ultimate XB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5%醋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0℃,载气流速2.5 L·min-1。结果 6种三萜酸蔷薇酸、委陵菜酸、马斯里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分别在0.583~5.832,0.366~3.664,0.335~3.352,0.533~5.326,0.257~2.570,0.602~6.018μg内峰面积积分值常用对数与进样量常用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3%、100.63%、103.42%、103.59%、104.07%、104.56%,RSD分别为1.37%、2.77%、2.03%、1.63%、1.42%、1.84%。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强,可用于枇杷叶总三萜酸固体分散体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固体分散体片 HPLC-ELSD 三萜酸 蔷薇酸 委陵菜酸 熊果酸
原文传递
福建道地药材枇杷叶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婷 徐榕青 +1 位作者 林文津 张亚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建立适于福建产枇杷叶的ISSR分析的PCR反应体系,筛选适宜引物,并确定最佳退火温度。方法改良的CTAB法提取嫩叶中DNA,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找出合适的ISSR-PCR反应条件,利用梯度PCR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结果适于枇杷叶ISSR最佳的反... 目的建立适于福建产枇杷叶的ISSR分析的PCR反应体系,筛选适宜引物,并确定最佳退火温度。方法改良的CTAB法提取嫩叶中DNA,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找出合适的ISSR-PCR反应条件,利用梯度PCR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结果适于枇杷叶ISSR最佳的反应体系为:总反应体积为25μL,其中模板DNA 60 ng,Taq DNA聚合酶0.9 U,引物浓度0.4μmol.L?1,dNTP浓度200μmol.L?1,10×Buffer(含Mg2+)2.5μL,加入灭菌去离子水至25μL。扩增程序为:预变性94℃7 min,变性94℃l min,复性最佳退火温度1 min,延伸72℃1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在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扩增条带清晰且条带数目较多的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为48~58℃(因引物不同而异)。结论建立了枇杷叶ISSR最佳反应体系,筛选出14条引物并确定了最佳退火温度,为应用ISSR技术鉴定枇杷叶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简单重复间隔序列 反应体系 优化
原文传递
枇杷花叶含片的处方工艺优选及药效学试验考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娜 吴绍康 +5 位作者 沈先荣 蒋定文 何颖 王庆蓉 刘玉明 葛卫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优选枇杷花叶含片(LFLBT)的处方工艺并通过药效学试验验证其祛痰、止咳及抗炎的药理活性。方法:以口感和崩解时限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微晶纤维素、甘露醇、阿斯巴甜、柠檬酸用量对LFLBT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酚红排泌法... 目的:优选枇杷花叶含片(LFLBT)的处方工艺并通过药效学试验验证其祛痰、止咳及抗炎的药理活性。方法:以口感和崩解时限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微晶纤维素、甘露醇、阿斯巴甜、柠檬酸用量对LFLBT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酚红排泌法、浓氨水喷雾引咳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验证LFLBT的祛痰、止咳及抗炎活性。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每30 g枇杷花叶提取物中加入微晶纤维素70 g和甘露醇5 g,另加入0.5%阿斯巴甜和1%柠檬酸,以95%乙醇为黏合剂制粒。与空白组相比,LFLBT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小鼠的酚红排泌量;LFLBT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延长浓氨水所致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小鼠3 min内的咳嗽次数;LFLBT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简单可行,制备的LFLBT具备一定的清咽利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花 枇杷叶 清咽利喉 祛痰作用 止咳作用 抗炎作用 口含片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分析枇杷叶抑制EGFR激酶的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伟光 刘德旺 +2 位作者 林森森 李文涛 黄林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筛选具有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分析和鉴别其活性部位。方法:枇杷叶药材经石油醚渗滤、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后得到4个相应的提取部位。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法检测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 目的:筛选具有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分析和鉴别其活性部位。方法:枇杷叶药材经石油醚渗滤、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后得到4个相应的提取部位。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法检测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激酶活性,计算提取物对EGFR激酶的抑制率。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10~400 nm扫描,使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枇杷叶乙醇部位显示较强的EGFR激酶抑制活性,IC50值为4.339μg·mL-1。Q-TOF/MS测定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及结合文献鉴定枇杷叶乙醇提取物中16个化合物,包括12个已知成分与4个未知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山香二烯酸、2α-羟基熊果酸、熊果酸和儿茶素。结论:枇杷叶乙醇提取物中的三萜类和酚类为其抑制EGFR激酶活性的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为抗肿瘤新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激酶抑制剂 高通量筛选 枇杷叶提取物 UPLC-Q-TOF MS
原文传递
枇杷叶HPLC特征图谱研究及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顾生玖 李鹤 +4 位作者 周艳林 邹节明 林昆 陈镜任 朱开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1期1519-1523,1531,共6页
目的:建立枇杷叶的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主要成分金丝桃苷、槲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APCELL PAK MG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5 nm;柱温30℃;进样... 目的:建立枇杷叶的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主要成分金丝桃苷、槲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APCELL PAK MG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建立枇杷叶药材的特征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进行分析。结果:从枇杷叶药材特征图谱中共标示出10个共有峰,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均小于2.0%。主要成分金丝桃苷和槲皮苷分别在0.1026~0.8550、0.0858~0.715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6%、95.56%,RSD分别为4.88%、4.8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为有效控制枇杷叶药材的内在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高效液相色谱 特征图谱 绿原酸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槲皮苷
下载PDF
枇杷叶的高效薄层色谱和指纹图谱的建立以及三萜酸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彩红 李燕辉 +4 位作者 董小平 杨爱萍 丁宁 胡杨 王吓长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42-2545,共4页
目的建立枇杷叶高效薄层色谱鉴别、HPLC指纹图谱和三萜酸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提高枇杷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不同来源枇杷叶进行鉴别;采用HPLC-ELSD法建立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软件对24批枇杷叶进行评价... 目的建立枇杷叶高效薄层色谱鉴别、HPLC指纹图谱和三萜酸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提高枇杷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不同来源枇杷叶进行鉴别;采用HPLC-ELSD法建立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软件对24批枇杷叶进行评价;建立HPLC法测定枇杷叶中三萜酸成分科罗索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结果建立的枇杷叶薄层鉴别图谱斑点清晰;枇杷叶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4个,各峰分离度良好,24批样品相似度为0.915~1.000;枇杷叶中两种三萜酸总含量测定结果为0.60%~1.03%,不同批次之间含量差异较小。结论建立的枇杷叶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稳定,能有效区分枇杷叶及其易混淆品;建立的枇杷叶中两种三萜酸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可靠,为枇杷叶的质量评价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薄层鉴别 H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