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定法解释中的想象性重构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云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57,共8页
法律解释中的想象性重构方法要求法官站在立法者的立场,设想立法者若处在当下会如何回答法律问题。想象性重构解释方法来源于"制定法的衡平"理念,承认法律语言存在模糊性或者可能与当下语境并不契合,并主张司法者站在立法者... 法律解释中的想象性重构方法要求法官站在立法者的立场,设想立法者若处在当下会如何回答法律问题。想象性重构解释方法来源于"制定法的衡平"理念,承认法律语言存在模糊性或者可能与当下语境并不契合,并主张司法者站在立法者的角度推断立法者的意图。想象性重构可以在适用意图、语义意图和目的性意图三种不同的概括程度上展开,这就要求法官综合考虑相关理由以得出融贯的结论。然而,想象性重构毕竟是一种实质评价性的漏洞填补方法,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解释者必须注意立法意图的参照系和概括程度的选择、重建历史条件的难题和价值选择三个难题。唯有同时借助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法官才能够从想象性重构中获得妥当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性重构 立法意图 制定法的衡平 漏洞填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