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审控辩关系为视角:再谈我国刑事庭审质证实质化路径之本土优化
1
作者 张杰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随着庭审质证实质化法理依据与制度规范层面磨合的不断深入,审控辩庭审质证关系呈现出各方依法独立、控辩双方既对抗又统一的新局面。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庭审质证“走过场”现象,这极不利于庭审实质化司法改革的推进。因此,需要强化... 随着庭审质证实质化法理依据与制度规范层面磨合的不断深入,审控辩庭审质证关系呈现出各方依法独立、控辩双方既对抗又统一的新局面。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庭审质证“走过场”现象,这极不利于庭审实质化司法改革的推进。因此,需要强化法官亲历且中立、控辩平等且对抗、辩方有效质证的要求,坚持“法官主持、控辩双方对抗性质证”的办案理念,遵循依法质证的规则,完善法官主持质证的相关规定、平衡控方庭审质证职权和有效落实辩方质证权利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实现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证实质化 法官中立 平等对抗 质证权
下载PDF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有效辩护的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扬 周煜川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2-27,共6页
有效辩护的构成应当包括辩护人的参与、辩护人提供认真、专业、合理且尽职的辩护行为,以及辩护行为能够达到一定的诉讼效果。关于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欧洲采取的是正向构建模式,美国采取的是无效辩护否定模式。我国引入了有效辩护的理念... 有效辩护的构成应当包括辩护人的参与、辩护人提供认真、专业、合理且尽职的辩护行为,以及辩护行为能够达到一定的诉讼效果。关于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欧洲采取的是正向构建模式,美国采取的是无效辩护否定模式。我国引入了有效辩护的理念,但由于有效辩护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较大,有效辩护的现状并不乐观。从典型案例来看,有效辩护中常见的有利于被告人的辩护要点,对今后有效辩护的开展有指导作用。在审判中心主义的改革背景下,发挥律师刑事辩护的积极作用是审判中心主义的应然要求和实然需求。为充分发挥有效辩护的作用,应树立有效辩护的理念、提高有效辩护的能力、设立相应的惩戒机制、提升律师执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辩护 审判中心主义 质证权 权利保障 平等对抗
下载PDF
检察官角色定位的比较研究——以刑事诉讼模式为研究框架
3
作者 林艺芳 《湘江法律评论》 2017年第1期140-160,共21页
刑事诉讼模式可以分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二者之间存在基本的分歧。检察官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中始终保持着司法官的客观中立态度,承担着发现事实的任务。检察官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则是与辩护方平等积极对抗的控... 刑事诉讼模式可以分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二者之间存在基本的分歧。检察官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中始终保持着司法官的客观中立态度,承担着发现事实的任务。检察官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则是与辩护方平等积极对抗的控诉者。检察官在不同刑事诉讼模式中的角色定位还体现在诉讼程序的各个阶段。我国检察官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审前程序中是国家法律监督者,在审判程序中则转变为控诉方诉讼主体。以两大诉讼模式下检察官角色定位为借鉴,我国应该转变研究思路,从刑事诉讼模式的宏观层面着手理顺刑事诉讼整体架构,以当前刑事诉讼模式改革趋势为依据对检察机关的各个职能进行相对分离,并最终实现检察官在审判前后角色定位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检察官 客观中立 平等对抗
原文传递
中国刑事诉讼新理念之探析
4
作者 张旭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484-488,497,共6页
司法活动的进步有赖于司法制度的改进,而司法制度的变革则源于理念的推动。在对刑事诉讼理论的理解和刑事司法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在刑事诉讼中应树立裁判中心、平等对抗、法律真实、程序正义优先、程序制裁五大理念,这些理念应当成... 司法活动的进步有赖于司法制度的改进,而司法制度的变革则源于理念的推动。在对刑事诉讼理论的理解和刑事司法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在刑事诉讼中应树立裁判中心、平等对抗、法律真实、程序正义优先、程序制裁五大理念,这些理念应当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裁判中心 平等对抗 法律真实 程序制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