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转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7
1
作者 齐菲菲 贺福初 姜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4-1251,共8页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引起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肿瘤转移的发生涉及到肿瘤细胞及其所处的微环境中复杂的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互作用介导了肿瘤的转移、侵袭和在血液/淋巴循环系统中存活,以及在转移靶部位的...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引起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肿瘤转移的发生涉及到肿瘤细胞及其所处的微环境中复杂的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互作用介导了肿瘤的转移、侵袭和在血液/淋巴循环系统中存活,以及在转移靶部位的生长过程.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控的动态过程,对于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转移过程,并可以鉴定到有意义的治疗靶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肿瘤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MICRORNA
下载PDF
上皮细胞间质转型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江锋 罗庚求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93-396,共4页
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为具有活动能力的间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它存在于人体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EMT的发生涉及到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 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为具有活动能力的间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它存在于人体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EMT的发生涉及到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与钙连接素、生长因子、转录因子、微环境等有关。EMT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 发生机制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丹 辛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2088-2091,共4页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极性,失去与基底膜的连接等上皮表型,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的生物学过程,从而获得了较高的迁移与侵袭、抗凋亡和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与肿瘤的侵袭转...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极性,失去与基底膜的连接等上皮表型,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的生物学过程,从而获得了较高的迁移与侵袭、抗凋亡和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TGF-β信号途径、PI3K/AKT途径、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本文就EM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通路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上皮-间叶转变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石永利 吴鸿雁 +3 位作者 樊祥山 张明逸 叶庆 冯振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2-347,共6页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手术后肿瘤转移,而上皮-间叶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探讨EMT相关蛋白Snail、Vimentin...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手术后肿瘤转移,而上皮-间叶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探讨EMT相关蛋白Snail、Vimentin、E-cadherin和β-catenin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Snail、Vimentin、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在165例NSCL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NSCLC患者分组,分析Snail、Vimentin、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在判断患者预后和生存情况中的作用。结果:165例NSCLC患者中,Snail、Vimentin、E-cadherin和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33.9%、66.7%和50.9%。E-cadherin的表达与Snail呈负相关(P<0.001),而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3)。Snail、Vimentin、E-cadherin/β-catenin复合体异常表达组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5 9,P=0.025 7,P=0.002 5)。上述任意两个蛋白的异常表达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结论:EMT相关蛋白Snail、Vimentin和E-cadherin/β-catenin复合体三者中的任意2种蛋白异常表达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叶转变 SNAIL VIMENTIN E-cadherin/β-catenin复合体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肺组织中肺上皮间质形成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斯楚 孙一 +3 位作者 王晓溪 王欣 蒙艳丽 王伟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80,共9页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通过调控肺上皮间质形成因子的表达,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芩百清肺浓缩丸中的活性成分汉黄芩素,通过Biacore垂钓技术将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通过调控肺上皮间质形成因子的表达,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芩百清肺浓缩丸中的活性成分汉黄芩素,通过Biacore垂钓技术将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进行结合,动力学分析验证其结合的特异性。采用Tripos Sybyl-X2.1.1以及Discovery Studio2016软件对汉黄芩素和TGF-β1进行分子对接,对药物分子与受体蛋白的结合模式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动物实验制作小鼠肺部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结构形态。运用实时(real-time,RT)-PCR、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检测汉黄芩素对小鼠肺组织中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Biacore垂钓得到的样品经UPLC-Q-TOF-MS鉴定分析为汉黄芩素。汉黄芩素与TGF-β1存在较强的特异性结合。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汉黄芩素给药组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似。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汉黄芩素中、高剂量组TGF-β1、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0.01),EGF、E-钙黏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0.01)。RT-PCR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汉黄芩素各给药组小鼠肺组织TGF-β1、波形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01),EGF和E-钙黏蛋白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汉黄芩素能够下调TGF-β1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EGF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组织纤维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汉黄芩素 上皮间质转化 表皮生长因子 E-钙黏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波形蛋白
原文传递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娟 唐敏 曹亚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04-507,共4页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极性,经过细胞骨架重塑,转变成具有迁移能力的间充质表型的过程,是多细胞生物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的基础。细胞因子TGF-β、转录因子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极性,经过细胞骨架重塑,转变成具有迁移能力的间充质表型的过程,是多细胞生物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的基础。细胞因子TGF-β、转录因子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病毒癌基因可以诱导EMT。肿瘤细胞EMT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信号转导有关,研究肿瘤细胞EMT将为寻找抗肿瘤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 肿瘤浸润
下载PDF
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高萍 张俊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也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肿瘤转移是多因素、多基因相互协调作用以及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多阶段过程.对肿瘤转移机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肿瘤转移的本质,为探寻能应用于...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也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肿瘤转移是多因素、多基因相互协调作用以及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多阶段过程.对肿瘤转移机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肿瘤转移的本质,为探寻能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靶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机制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干细胞
原文传递
MiR-15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以及对ERBB3/AKT2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红森 郭国营 +1 位作者 杨翠 范毛川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讨miR-152对ERBB3/Akt信号通路的靶向调控作用以及对膀胱癌细胞UM-UC-3增殖、侵袭和迁移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提取总RNA,检测miR-152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miR-152对ERBB3/Akt信号通路的靶向调控作用以及对膀胱癌细胞UM-UC-3增殖、侵袭和迁移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提取总RNA,检测miR-152表达水平。体外培养UM-UC-3细胞,转染miR-152 mimics(模拟物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CTL)和空转染组(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152的表达。采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CTL组、NC组和模拟物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验证ERBB3与miR-152的关系。采用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UM-UC-3细胞中Snail、ERBB3、Akt2、p-Akt、c-myc表达量。[结果]Mi R-15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株SVHUC-1相比,miR-152在膀胱癌细胞T24、UM-UC-3和J82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在UM-UC-3细胞中表达量最低。经qRT-PCR法检测,模拟物组UM-UC-3细胞miR-15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CTL组和NC组细胞(P<0.05)。模拟物组UM-UC-3细胞的增殖率、迁移活性以及划痕愈合率均明显低于CTL组和NC组细胞(P<0.05)。经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ERBB3是miR-152的下游靶基因。模拟物组UM-UC-3细胞Snail、ERBB3、Akt2、p-Akt、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CTL组和NC组细胞(P<0.05)。且miR-152表达量与ERBB3呈负相关性(r=-0.875,P<0.05)。[结论]上调miR-152可抑制ERBB3/Akt/c-myc和ERBB3/Akt/Snail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逆转膀胱癌UM-U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从而降低膀胱癌生长、侵袭和迁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iR-152 ERBB3/Akt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原文传递
上皮-间质转化调控蛋白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预后诊断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毅 姚远 +3 位作者 杨剑文 卢启海 陈翔 陈悦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调控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对临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PCa组织样本(PCa组)和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样本(BPH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样本神经钙黏素(N-cadherin)、上皮钙黏...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调控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对临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PCa组织样本(PCa组)和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样本(BPH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样本神经钙黏素(N-cadherin)、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分析N-cadherin、E-cadherin表达与PCa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对PCa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总生存期(OS);以OS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DU-145细胞发生EM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PCa组N-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PH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PH组(均P<0.05)。肿瘤直径≥2.5cm者N-cadherin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肿瘤直径<2.5cm者,Ⅳ期PCa患者N-cadherin高表达率显著高于Ⅱ期和Ⅲ期PCa患者,淋巴结转移者N-cadherin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远处转移者N-cadherin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均P<0.05)。Gleason分级≥7分者E-cadherin高表达率显著低于Gleason分级≤6分者,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高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远处转移者E-cadherin高表达率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者(均P<0.05)。N-cadherin高表达患者OS显著低于N-cadherin低表达患者(P=0.024),E-cadherin高表达患者OS显著高于E-cadherin低表达患者(P=0.01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T4期肿瘤、N-cadherin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细胞增殖实验显示,第24~96h,DU-145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NC组(均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DU-145组穿膜细胞数量显著多于NC组(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DU-145组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均P<0.05)。结论 EMT与PCa的增殖、侵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神经钙黏素 上皮钙黏素 前列腺癌 增殖 侵袭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君君 陈小松 沈坤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5-948,共4页
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指肿瘤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上皮细胞转变为具有高侵袭、转移能力间质表型的过程。EMT与细胞上皮表型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间质表型标志物上调和相关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指肿瘤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上皮细胞转变为具有高侵袭、转移能力间质表型的过程。EMT与细胞上皮表型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间质表型标志物上调和相关基因表达改变有关。EMT的发生能够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和干细胞特性获得,诱导乳腺癌细胞对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产生获得性耐药。同时研究发现,乳腺癌耐药细胞能够发生EMT,并获得干细胞表型。因此,针对乳腺癌细胞EMT的相关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在肿瘤抗耐药治疗中找到新的策略。本文旨在对EMT与乳腺癌发生获得性耐药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转化 肿瘤 抗药性 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吡格列酮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慧铭 刘玲伶 +12 位作者 周星丞 彭伟 张小欢 毛彦稳 任飞燕 王圆圆 张帆 张莹莹 石明隽 肖瑛 桂华珍 汤磊 郭兵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通过影响AMPK/PI3K/mTOR通路抑制糖尿病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及吡格列酮治疗组(BG),每组各8只。DM组和BG组STZ腹腔注射复制T1DM模型,成模后第9周BG组予...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通过影响AMPK/PI3K/mTOR通路抑制糖尿病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及吡格列酮治疗组(BG),每组各8只。DM组和BG组STZ腹腔注射复制T1DM模型,成模后第9周BG组予吡格列酮10mg/(kg·d)连续灌胃8周。16周末处死大鼠,取血清和处死前24 h尿液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FBG、UACR、TG、TC均升高(P<0. 05),与DM组比较,BG组UACR、TG和TC降低(P<0. 05)。与NC组比较,BG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增加,胶原阳性染色加重,胶原容积分数(CVF)[(17. 48±0. 59)%vs(36. 16±2. 09)%,P<0. 05],肾间质Ⅲ型胶原(Col-Ⅲ)[(0. 08±0. 02)vs(0. 26±0. 02),P<0. 05]沉积增加而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减少[(0. 44±0. 01)vs(0. 19±0. 01),P<0. 05],肾组织活化的AMPKα减少[(3. 42±0. 57)vs(0. 93±0. 05),P<0. 05],活化的Akt[(0. 27±0. 04)vs(0. 49±0. 06),P<0. 05]、m TOR[(0. 63±0. 15)vs(5. 28±0. 89),P<0. 05]及P70S6K[(0. 63±0. 09)vs(0. 97±0. 13),P<0. 05]增加,E-cadherin减少[(0. 45±0. 09)vs(0. 27±0. 06),P<0. 05],α-SMA表达增加[(0. 21±0. 04)vs(0. 51±0. 12),P<0. 05];与BG组比较,DM组肾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减轻,胶原阳性染色减轻,CVF[(36. 16±2. 09)%vs(25. 24±2. 34)%,P<0. 05],肾间质Col-Ⅲ沉积减少[(0. 26±0. 02)vs(0. 18±0. 03),P=0. 005],E-cadherin增加[(0. 19±0. 01)vs(0. 31±0. 02),P<0. 05],肾组织活化的AMPKα增加[(0. 93±0. 05)vs(2. 64±0. 76),P<0. 05],活化的Akt[(0. 49±0. 06)vs(0. 29±0. 08),P<0. 05]、m TOR[(5. 28±0. 89)vs(1. 63±0. 71),P<0. 05]和P70S6K[(0. 97±0. 13)vs(0. 71±0. 09),P<0. 05]减少,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0. 27±0. 06)vs(0. 42±0. 03),P<0. 05],α-SMA表达减少[(0. 51±0. 12)vs(0. 24±0. 05),P<0. 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增加AMPKα的活化,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缓解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吡格列酮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MTOR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换 细胞外基质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EMT促进乳腺癌的浸润转移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瑞卉 张宝刚 +3 位作者 李洪利 尹崇高 董惠 郭文君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9-614,共6页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否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免疫组化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AMs标记物CD68、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否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免疫组化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AMs标记物CD68、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68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CD68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分离新鲜肿瘤组织中的TAMs,细胞免疫荧光鉴定TAMs分离成功;乳腺癌MCF-7细胞在TAMs条件培养基培养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细胞侵袭转移力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Vimentin表达明显增多。由此可得出,TAMs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过程密切相关,TAMs可促进MCF-7细胞发生EMT进而促进乳腺癌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浸润转移
原文传递
miR-133b通过下调转胶蛋白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被引量:5
13
作者 汤喻 刘军豪 +3 位作者 史祖宣 李珍 刘红涛 鲁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观察miR-133b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3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食管鳞癌细胞(Eca109、EC9706、EC1、TE1、KYSE70)和正常食管上皮细... 目的观察miR-133b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3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食管鳞癌细胞(Eca109、EC9706、EC1、TE1、KYSE70)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中miR-133b的表达。将miR-133b类似物、miR-133b抑制剂及阴性对照转染TE1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iR-133b对TE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TargetScan和miRDB在线软件预测miR-133b的靶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证实其潜在的靶基因。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33b过表达对转胶蛋白2(TAGLN2)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Snail、Slug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63例食管鳞癌组织miR-133b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295±0.040,显著低于正常癌旁组织(1.002±0.011,P<0.001)。miR-133b 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均有关。食管鳞癌细胞Eca109、EC9706、EC1、TE1和KYSE70中miR-133b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79±0.031、0.391±0.008、0.236±0.016、0.031±0.005和0.099±0.020,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1.005±0.016,均P<0.001)。miR-133b类似物转染能上调TE1细胞中的miR-133b水平达6.199±0.627,并抑制TE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而miR-133b抑制剂转染能下调TE1细胞中的miR-133b水平至0.182±0.023,并增强TE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最为显著的是,TAGLN-3′UTR-WT转染的细胞中,miR-133b类似物转染组的相对荧光素酶的活性(0.320±0.018)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010±0.036,P<0.001);而TAGLN-3′UTR-MUT转染的细胞中,miR-133b类似物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1.019±0.056和1.008±0.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33b上调能显著抑制食管鳞癌TE1细胞中TAGLN2蛋白的表达,并且上调E-c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MiR-133b 转胶蛋白2
原文传递
过表达Oct4B1诱导结直肠癌SW480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奕霖 文坤明 +2 位作者 胡水清 陈正权 曾庆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6-659,664,共5页
目的:探讨Oct4B1基因过表达是否诱导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带G418抗性的Oct4B1基因过表达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分别称为实验组(SW480-Oct4B1)及对照组(SW480-NC),... 目的:探讨Oct4B1基因过表达是否诱导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带G418抗性的Oct4B1基因过表达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分别称为实验组(SW480-Oct4B1)及对照组(SW480-NC),转染成功后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对两种稳定转染细胞进行如下检测:(1)RTq PCR检测Oct4B1的mRNA水平;(2)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迁移和侵袭能力;(3)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标记物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4)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MT转录因子Twist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稳定转染细胞株建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Oct4B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迁移明显增强(P<0.0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提高(P<0.01);上皮标记物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而间质标记物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Twist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过表达Oct4B1基因可诱导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发生EMT,增强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提高Twist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细胞 Oct4B1 上皮间质转化 TWIST
下载PDF
血管生成拟态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柳莹 武鑫 +1 位作者 刘皋林 李晓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1-525,共5页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只有39%。目前肝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介入化疗、射频消融,以及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等。肝癌是典型的富血管恶性肿瘤,可通过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抑制或破坏肝癌组织血管生成。但是,在治疗过程...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只有39%。目前肝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介入化疗、射频消融,以及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等。肝癌是典型的富血管恶性肿瘤,可通过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抑制或破坏肝癌组织血管生成。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血管生成抑制剂并不能完全阻断肝癌组织的营养供给,在肝癌组织中,另外存在着特殊的血液供应方式——血管生成拟态,细胞可以形成类似于血管的管道,肝癌组织通过这些管道与宿主血管相连通,进而为肝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提供血供。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生成拟态结构的存在,是限制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肝癌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主要综述血管拟态的发现、形成机制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生成拟态 分子机制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干细胞
原文传递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调控卵巢癌耐药株A2780/顺铂迁移及侵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金华 赵延京 +2 位作者 郑巧梅 陈韶展 陈丽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调节卵巢癌耐药株A2780/顺铂(DD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根据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分为普通组A2780、顺铂耐药组A2780/DDP。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活性...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调节卵巢癌耐药株A2780/顺铂(DD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根据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分为普通组A2780、顺铂耐药组A2780/DDP。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活性及顺铂耐药性。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中ERCC1、上皮表型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间质表型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小干扰RNA(siRNA)-ERCC1转染A2780/DDP中ERCC1表达后,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CC1、E-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的改变。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结果A2780/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7.66 mg/L,A2780的IC50值为2.236 mg/L,A2780/DDP较A2780的IC50提高了7.898倍。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非耐药株,且A2780/DDP中ERCC1和间质表型Vimentin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耐药株A2780,而上皮表型E-cadhetin表达明显低于A2780。干扰A2780/DDP中ERCC1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细胞中ERCC1和间质表型Vimentin的表达低于对照组,而上皮表型E-cadhetin表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2780/DDP中高表达的ERCC1通过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增强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顺铂 耐药性 上皮-间充质转化
原文传递
敲低MSX2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登勇 马翔 +3 位作者 吴斌全 崔培元 刘会春 鲁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研究MSX2基因在胰腺癌PANC-1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间充质-上皮转化(MET)转变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脂质体2000将含有MSX2干扰序列的质粒(共3种,分别命名为sh MSX2-1、sh MSX2-2和sh MSX2-3,转染空质粒的阴性对照组NC)转染PANC-... 目的研究MSX2基因在胰腺癌PANC-1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间充质-上皮转化(MET)转变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脂质体2000将含有MSX2干扰序列的质粒(共3种,分别命名为sh MSX2-1、sh MSX2-2和sh MSX2-3,转染空质粒的阴性对照组NC)转染PANC-1细胞,利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MSX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检测干扰效率,并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一组用于后续试验;进而检测EMT相关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间质标志分子Vimentin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干扰前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和划痕试验比较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变化。结果3组干扰质粒中sh MSX2-1的干扰效率最高,CCK-8试验结果显示敲低MSX2可明显抑制PANC-1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敲低MSX2可明显抑制PANC-1细胞的侵袭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T相关分子Ecadherin表达升高,而Vimentin表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敲低MSX2后细胞形态由松散的长梭形变成紧密连接的椭圆形。RT-PCR发现敲低MSX2后转录因子twist和snail表达降低(P<0.05),而slug和zeb1表达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敲低MSX2可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并且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表达升高,间质标志分子Vimentin表达降低,有发生MET的趋势,MSX2可能通过twist、snail发挥其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干扰 上皮间充质转化 MSX2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Slug基因及其蛋白质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铭 张一鸣 +5 位作者 董一善 王梅 赵崇辉 丁小青 钱晖 许文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8-620,640,共4页
目的检测Slug基因在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在宫颈癌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1例宫颈癌组织和17例慢性宫颈炎症组织标本,用RT-PCR、实时定量PCR检测Slug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S... 目的检测Slug基因在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在宫颈癌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1例宫颈癌组织和17例慢性宫颈炎症组织标本,用RT-PCR、实时定量PCR检测Slug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Slug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lug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高危型HP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lug 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症组织(χ2=9.872;U=140,P均<0.01);western blot也证实Slug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慢性宫颈炎症组织(U=98,P<0.01)。在宫颈癌组织中,Slug的阳性表达与国际妇产科学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肿瘤分期相关,Ⅱ期阳性率高于Ⅰ期(χ2=4.037,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细胞转移和病理类型无关;而Slug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与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554,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Slug的表达上调,且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中,可能存在Slug和高危型HPV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基因 宫颈癌 上皮-间质转化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胰腺癌中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信号通路和转录调节因子及其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祖悦 王宁 +3 位作者 辛宛铃 梁岑怡 李偲嘉 陈国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32-35,共4页
胰腺癌(PC)是一种具有侵袭性,早期诊断率低及预后差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实验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胰腺癌的发病、转移及耐药性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及转录调节因子。而中药有效成分与EMT相关通路、因子关系密切,... 胰腺癌(PC)是一种具有侵袭性,早期诊断率低及预后差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实验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胰腺癌的发病、转移及耐药性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及转录调节因子。而中药有效成分与EMT相关通路、因子关系密切,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进程。本文就胰腺癌中EMT的调控机制及其作用,以及中药通过干预EMT治疗胰腺癌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胰腺癌的研究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中医 文献综述
下载PDF
ZEB家族在上皮性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昳颖 姜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上皮性卵巢癌是威胁女性生命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极易发生侵袭转移。上皮-间质转化是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其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家族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重要转录因子。... 上皮性卵巢癌是威胁女性生命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极易发生侵袭转移。上皮-间质转化是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其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家族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重要转录因子。ZEB家族能在转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抑制上皮性-钙黏蛋白等黏附蛋白和一系列极性蛋白的表达,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研究ZEB家族在上皮性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将为阻断上皮性卵巢癌侵袭转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钙黏着糖蛋白类 细胞黏附分子 转录因子 上皮性卵巢癌 上皮-间质转化 E盒结合锌指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