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Q-TOF-MS/MS法定性分析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文娟 姚广哲 +3 位作者 贾琪 欧阳慧子 常艳旭 何俊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4-1559,共6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μm),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μm),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监测,通过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等信息,结合对照品碎片裂解规律及文献数据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鉴定和推测出淫羊藿中47个化学成分,包括39个黄酮类、5个有机酸类、3个其他类成分。结论:该UPLC-Q-TOF-MS/MS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分析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为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和阐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定性分析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Kidney Yang Syndrome by Icariin through Regulating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 被引量:15
2
作者 安叡 李波 +1 位作者 尤丽莎 王新宏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65-771,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 (EB) and icariin could exert their protective effects on hydrocortisone induced (HCI) rats by regulating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HPA) ax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 (EB) and icariin could exert their protective effects on hydrocortisone induced (HCI) rats by regulating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HPA) axis and endocrine system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Male 10-week-old Sprague Dawley (SD) rats were allotted to 6 groups (A-F) with 12 each, group A was injected normal saline (NS) 3 mL/kg.day intraperitoneally, group A and B were given NS 6 mL/kg.day by gastrogavage, group B-F were injected hydrocortisone 15 mg/kg intraperitoneally, group C and D were given EB 8 or 5 g/(kg·day) by gastrogavage, group E and F were given icariin 25 or 50 mg/(kg·day) by gastrogavage. Gene expressions of hypothalamus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CRH) and pituitary proopiomelanocortin (POMC)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 protein of pituitary POMC by Western-blot. Results: The serum T4, testosterone, cortisol and POMC mRNA expression were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EB or icariin in HCI rats, the serum CRH and the hypothalamus CRH mRNA expression released from hypothalamus corticotropin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group B (P〈0.05).The treatment with only icariin increased serum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 compared with group B (P〈0.05). Conclusion: EB and icariin might be therapeutically beneficial in the treatment of HCI rats through attuning the HPA axis and endocrine system which was involved in the release of CRH in hypothalamic, and the production of POMC-derived peptide ACTH in anterior pituitary, the secretion of corticosteroids in adrenal cor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 discovery ICARIIN 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 hydrocortisone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柱前衍生RP-HPLC测定淫羊藿中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岩 侯莹莹 +3 位作者 唐国胜 王士杰 蔡恩博 张连学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淫羊藿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异硫氰酸苯酯进行柱前衍生,梯度洗脱的方法,检测淫羊藿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结果:21种氨基酸的检测浓度线...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淫羊藿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异硫氰酸苯酯进行柱前衍生,梯度洗脱的方法,检测淫羊藿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结果:21种氨基酸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019~2.7000μmol·mL-1,r均≥0.9995。21种游离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86.7%~100.1%之间,RSD在0.61%~2.7%之间(n=6);水解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0.3%~100.0%之间,RSD在0.41%~2.0%之间(n=6)。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适合淫羊藿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氨基酸 异硫氰酸苯酯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基于性激素样作用的淫羊藿有效组分筛选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薛迪 杨晓旭 +2 位作者 王宇 韩贞爱 刘树民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5期13-17,共5页
目的:将淫羊藿进行提取分离,拆分成互不交叉的各化学组分,并对各组化学组分进行性激素样作用的活性筛选。方法:将淫羊藿生药材水提并通过聚酰胺树脂进行分离,得到淫羊藿各组化学组分,并通过UPLC检测及PCA分析验证各组化学组分交叉情况... 目的:将淫羊藿进行提取分离,拆分成互不交叉的各化学组分,并对各组化学组分进行性激素样作用的活性筛选。方法:将淫羊藿生药材水提并通过聚酰胺树脂进行分离,得到淫羊藿各组化学组分,并通过UPLC检测及PCA分析验证各组化学组分交叉情况。将淫羊藿各组化学组分连续灌胃雌雄各半大鼠12天后,取性腺器官计算其脏器系数,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结果:脏器系数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淫羊藿全成分给药组、30%醇给药组和95%醇给药组可显著升高雄鼠的睾丸系数(P<0.05),其中全成分给药组、30%醇给药组对雄鼠精囊系数的升高十分显著(P<0.01)、对雌鼠的子宫系数升高也很明显(P<0.05);血清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全成分给药组、30%醇给药组和95%醇给药组可显著升高E2含量(P<0.05),其中全成分给药组亦可升高血清中T含量(P<0.05)。结论:淫羊藿可分离成互不交叉的四组化学组分,分别为水层组、30%醇组、95%醇组和多糖组。除多糖组外,各组化学组分对不同性别大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激素样作用,其中30%醇组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互不交叉有效化学组分 性激素样作用
下载PDF
淫羊藿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振巍 张娜娜 +2 位作者 崔璀 石磊 李月梅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2期2247-2250,共4页
目的:考察淫羊藿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考察淫羊藿不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淫羊藿提取物... 目的:考察淫羊藿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考察淫羊藿不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淫羊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氏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水提物的抑菌能力强于醇提物(P<0.05或P<0.01);水提物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对各菌株的抑菌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醇提物经高温处理后抑菌能力呈下降趋势,温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弱(P<0.05)。淫羊藿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相同,分别为7.81,1.95,31.25 mg·ml^(-1),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5.63,31.25 mg·ml^(-1);淫羊藿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相同,分别为15.63,3.91,62.5,62.5 mg·ml^(-1)。结论:淫羊藿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水提物优于醇提物。淫羊藿不同化学成分的极性会对抑菌效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水提物 醇提物 体外抑菌实验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芪胶升白胶囊中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龙国友 李开斌 +5 位作者 刘兴鹏 程显隆 魏锋 马双成 熊慧林 茅向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9-722,共4页
目的:建立中成药芪胶升白胶囊中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4.5∶75.5)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 目的:建立中成药芪胶升白胶囊中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4.5∶75.5)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结果:朝藿定C进样量在0.027~0.54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025~0.499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朝藿定C的平均回收率(n=6)为99.27%,RSD为1.2%;淫羊藿苷的平均回收率(n=6)为100.2%,RSD为1.6%。测得3批次芪胶升白胶囊中的朝藿定C、淫羊藿苷的平均含量范围为0.570~0.599 mg·g-1、0.395~0.409 mg·g-1。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作为芪胶升白胶囊中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胶升白胶囊 淫羊藿 箭叶淫羊藿 柔毛淫羊藿 朝鲜淫羊藿 朝藿定C 淫羊藿苷 高效液相色谱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基于大鼠物质能量代谢的淫羊藿炮制前后的四气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卢芳 冯镇凯 +4 位作者 杨晓旭 张凯 万伟霞 王宇 刘树民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0-2324,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淫羊藿炮制前后对机体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不同影响,以期阐述其炮制前后的寒热温凉属性变化,为炮制前后淫羊藿功效侧重点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优甲乐诱导的热证模型和冰水浴造成的寒证模型,考察淫羊藿炮制前... 目的:通过评价淫羊藿炮制前后对机体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不同影响,以期阐述其炮制前后的寒热温凉属性变化,为炮制前后淫羊藿功效侧重点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优甲乐诱导的热证模型和冰水浴造成的寒证模型,考察淫羊藿炮制前后对寒、热证病理状态下及生理状态下大鼠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生理状态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生品淫羊藿组和炮制淫羊藿组,连续给药15 d;热证状态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热证模型组、热证黄连组、生品淫羊藿组和炮制淫羊藿组,连续给药15 d。寒证状态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寒证模型组、寒证附子组、生品淫羊藿组和炮制淫羊藿组,连续给药15 d,均在末次给药后12 h,取肝脏制成10%肝匀浆备用,测定肝匀浆中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含量。结果: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品淫羊藿可降低GCK水平(P<0.05)、对ICD亦有下调趋势(P<0.05),并降低PYGL含量(P<0.05),可升高GSK-3含量(P<0.05);炮制品淫羊藿可升高GCK(P<0.05)和PFK-1(P<0.05)水平,显著增加PDH(P<0.01)以及PYGL(P<0.01)的含量。热证模型中,生品淫羊藿可降低PDH(P<0.05)含量,对CS水平亦有显著下调(P<0.05)。寒证模型中,生品淫羊藿可降低乙酰辅酶A(P<0.05)含量;炮制品淫羊藿可升高GCK(P<0.05)和PFK-1(P<0.05)的水平,对PDH(P<0.05)、PYGL(P<0.05)和ICD(P<0.05)亦有上调作用,还可显著升高ATGL(P<0.01)含量。结论:淫羊藿炮制后其药性有较大改变,表现为对机体物质能量代谢趋势的改变,推测炮制品淫羊藿药性偏温热,生品淫羊藿药性偏寒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炮制 物质能量代谢 四气
下载PDF
基于药效实验和层次分析法的参芪强心片提取工艺优选 被引量:9
8
作者 莫平莉 王洛临 +5 位作者 卢泳 李洁环 冯健英 陈雪婷 徐文杰 李智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89-2597,共9页
目的优化参芪强心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药效实验,以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脏病变改善程度为指标,初步筛选制备工艺;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以固形物质量、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含量,优化乙醇回... 目的优化参芪强心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药效实验,以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脏病变改善程度为指标,初步筛选制备工艺;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以固形物质量、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含量,优化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以固形物质量和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优化煎煮提取工艺,并对提取工艺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药效实验表明工艺4更优;该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红参、黄芪等5味饮片加5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1次加11倍量,第2、3次加10倍量,每次2.5 h;淫羊藿等其余2味饮片煎煮提取3次,第1次加19倍量,第2、3次加16倍量,每次1.5 h。验证试验表明乙醇提取固形物得率平均值为19.78%、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提取率平均值为77.52%;水提取固形物得率平均值为16.58%、淫羊藿苷提取率平均值为90.98%(RSD<2.0%,n=3)。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强心片 心力衰竭 提取工艺 层次分析 单因素实验 正交试验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淫羊藿苷 红参 黄芪 淫羊藿
原文传递
基于优化MaxEnt模型的我国淫羊藿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旭东 席少阳 +3 位作者 杨莉萍 姬捷 马晓辉 晋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 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淫羊藿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淫羊藿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经筛选后的267个淫羊藿物种分布数据及8个环境因子,利用R语言kuenm包优化最大熵(MaxEnt)模型参数,分析影响淫羊藿分布的主要环... 目的 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淫羊藿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淫羊藿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经筛选后的267个淫羊藿物种分布数据及8个环境因子,利用R语言kuenm包优化最大熵(MaxEnt)模型参数,分析影响淫羊藿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预测其潜在分布范围。结果 优化后模型运行结果遗漏率=0.044 8、Akaike信息量准则=6 409.884 5、曲线下面积=0.986,说明模型准确度较高。基于环境因子贡献率与刀切法表明,当前影响淫羊藿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主要有7月份平均降水量、2月份平均最高气温、9月份平均降水量、最冷季度降水量、降水量变异系数、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及最暖季度降水量。模拟结果显示,当前气候条件下我国淫羊藿总适生区面积约221.14×10^(4)km^(2),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及中南部地区。其中高适生区面积约23.13×10^(4)km^(2),中适生区面积约73.78×10^(4)km^(2),低适生区面积约124.22×10^(4)km^(2)。结论 本研究可为淫羊藿资源人工栽培规划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MaxEnt模型 环境因子 模型优化 适生区预测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淫羊藿苷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莹莹 赵岩 +7 位作者 唐国胜 郭帅 韩玲玲 李学军 张志东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5-181,共7页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的淫羊藿苷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8%、超声提取时间23min、液(mL)固(g)比32∶1,该条件下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可达到0.661%,与理论值0.663%十分接近。【结论】确定了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具有耗时短、提取率高、能量消耗少且工艺稳定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淫羊藿和甘草配伍对淫羊藿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聂静 陈素娟 +4 位作者 高歌 杨芊芊 韩晶晶 王艳娟 李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时淫羊藿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与甘草分别按照不同比例配伍,水煎,制备供试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型色谱柱,以水为流动相A,乙腈为... 目的研究淫羊藿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时淫羊藿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与甘草分别按照不同比例配伍,水煎,制备供试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型色谱柱,以水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在流速为1.0 mL·min^(-1)下进行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结果淫羊藿与甘草配伍后,各配伍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等多种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淫羊藿与甘草的配伍比例为5∶1时含量增加最明显,有些成分含量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淫羊藿与甘草配伍后药材中淫羊藿苷等成分溶出量较单味淫羊藿提高,可为二药配伍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甘草 配伍 淫羊藿苷
下载PDF
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英 张小龙 +5 位作者 杨晶 张小强 吴云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057-2061,共5页
目的对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中分... 目的对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2-异戊烯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1)、kaempferol-3-Orhamnopranosyl-(1→2)-rhamnopyranoside(2)、3-O-α-L-rhamnosyl-7-O-β-D-glucosyl kaempferol(3)、sagittasine C(4)、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5)、槲皮素-3,7-二氧-α-L-双鼠李糖苷(6)、山柰酚-3,7-O-α-L-二鼠李糖苷(7)、rhamnocitrin-3-O-β-neohesperidoside(8)、山柰酚-3-O-α-L-鼠李糖-7-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9)、hexandraside E(10)和柔藿苷(11)。结论其中化合物1、5为淫羊藿中首次分得,化合物2、3、4、6和9为淫羊藿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5-羟基 2-异戊烯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 槲皮素-3 7-二氧-α-L-双鼠李糖苷 山柰酚-3-O-α-L-鼠李 糖-7-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 柔藿苷
原文传递
淫羊藿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媛媛 罗孝荣 +4 位作者 周武先 游景茂 郭晓亮 卢超 郭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2-487,共6页
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寻淫羊藿ISSR-PCR的各组分(即引物, 2×Taq Master Mix,模板DNA)的最佳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为进一步使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淫羊藿的遗传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寻淫羊藿ISSR-PCR的各组分(即引物, 2×Taq Master Mix,模板DNA)的最佳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为进一步使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淫羊藿的遗传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筛选的最佳体系为:在20μL的体系中,模板DNA的量为30ng,2×Taq Master Mix的量为9.8μL,引物为0.325μmol/L。此外,筛选出7条多态性较好、条带稳定的引物(UBC-808, UBC814, UBC826, UBC827, UBC840, UBC846及UBC856),并对其进行温度梯度PCR,结果表明,所选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介于46.8℃~65℃之间。在此基础上,对13份淫羊藿种质资源进行ISSR扩增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扩增效果较好,稳定性强,对淫羊藿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等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分子标记 ISSR 体系优化
原文传递
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志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567-5569,共3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中淫羊藿苷,以淫羊藿苷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和水平,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淫羊藿苷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料液比、提...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中淫羊藿苷,以淫羊藿苷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和水平,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淫羊藿苷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其中料液比不同水平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1∶100(m/V,g∶mL)、超声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 ) 淫羊藿苷 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淫羊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兰德淼 姚锦坤 +1 位作者 嵇常青 肖强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30-336,共7页
为了深入理解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库及相关软件获取淫羊藿和RA的交集靶点蛋白,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 为了深入理解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库及相关软件获取淫羊藿和RA的交集靶点蛋白,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和“药材-成分-靶点”互作网络,对靶点蛋白进行富集分析,最后进行蛋白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淫羊藿治疗RA的核心靶点蛋白可能为TNF、AKT1、TP53、ALB、SRC等;有效活性成分可能为β-谷甾醇、8-异戊烯基山奈酚、谷甾醇、山奈酚、木樨草素、槲皮素等;信号通路可能为癌症中的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淫羊藿治疗RA的有效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具有极好的结合活性。该研究证明淫羊藿治疗R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类风湿性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有效活性成分 Β-谷甾醇
下载PDF
丹江口淫羊藿组织培养继代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磊 杨振 +3 位作者 简在友 周修任 许桂芳 孟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115,共8页
以丹江口种植的箭叶淫羊藿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比较组织培养基中6-BA、NAA及蔗糖的不同浓度对淫羊藿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淫羊藿生产过程中苗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淫羊藿的植株生长影响显著... 以丹江口种植的箭叶淫羊藿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比较组织培养基中6-BA、NAA及蔗糖的不同浓度对淫羊藿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淫羊藿生产过程中苗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淫羊藿的植株生长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诱导生成的丛生芽继代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可得出继代培养基中NAA浓度为0.56 mg·L^-1,蔗糖浓度为31.47 g·L^-1,6-BA浓度为2.03 mg·L^-1淫羊藿的扩繁效果较好,生长情况评分可以达到84.88。因此这种继代培养基可提高淫羊藿繁殖力系数,可解决淫羊藿的野外增殖能力弱,且野生种苗极难存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叶淫羊藿 组织培养 响应面法 继代培养基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的甘肃省南部洮河流域淫羊藿品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云峰 何平 孟繁蕴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作为野生药材,品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研究淫羊藿品质变化趋势,本研究选取甘肃省南部洮河流域内淫羊藿为研究对象,以淫羊藿苷含量为淫羊藿品质标准,运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影响淫羊藿... 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作为野生药材,品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研究淫羊藿品质变化趋势,本研究选取甘肃省南部洮河流域内淫羊藿为研究对象,以淫羊藿苷含量为淫羊藿品质标准,运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影响淫羊藿品质的环境因子进行筛选分析.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含量与7月份水蒸气压呈线性回归关系(F=26.331,P=0.000,r=0.703,R^(2)=0.494),淫羊藿苷含量随着7月份水蒸气数值增加逐渐降低,在适宜淫羊藿生长的河道两边,距离河流越远淫羊藿苷含量越高,药材品质越好.本研究表明,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技术可作为研究影响野生淫羊藿品质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指导淫羊藿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品质 物种分布模型 MAXENT
下载PDF
淫羊藿资源现状及潜在分布区划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晓辉 刘立 +1 位作者 孙少伯 晋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7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的分布区划。方法:通过实地标本采集并结合中国数字标本馆(CVH)标本信息收集淫羊藿在全国的分布位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其分布格局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调查发现由于利益驱动无序滥采... 目的:研究淫羊藿的分布区划。方法:通过实地标本采集并结合中国数字标本馆(CVH)标本信息收集淫羊藿在全国的分布位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其分布格局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调查发现由于利益驱动无序滥采滥挖致使淫羊藿野生资源趋于枯竭,区划研究表明4月份降水量和高程等24项因子是影响淫羊藿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淫羊藿的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南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等区域并呈带状分布。结论:本研究对淫羊藿原产地资源保护和野生抚育具有指导作用,可为淫羊藿人工繁育用地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资源 最大信息熵模型 生态因子 生态适宜性
下载PDF
药用植物淫羊藿克隆构型对异质性生境的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图 黎云祥 +1 位作者 杨子松 钱宝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557-9559,共3页
通过研究异质性生境中淫羊藿克隆构型,初步分析环境因子对淫羊藿克隆生长的影响及克隆构型可塑性对异质性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生境中相对光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淫羊藿的克隆生长影响较大,土壤pH值对其影响较小。建立了... 通过研究异质性生境中淫羊藿克隆构型,初步分析环境因子对淫羊藿克隆生长的影响及克隆构型可塑性对异质性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生境中相对光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淫羊藿的克隆生长影响较大,土壤pH值对其影响较小。建立了淫羊藿克隆构型可塑性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程。淫羊藿以地下根茎为克隆器官进行克隆生长,在异质性生境中有着较强的克隆构型可塑性。保护淫羊藿地下根茎,以及生境中适当的光照、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淫羊藿的克隆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克隆构型 异质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淫羊藿对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翠香 彭玲玲 +2 位作者 潘宇政 潘茂华 王学敏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803-807,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对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非用药组(B组)、模型用药组(C组),每组18只。B组及C组建立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大鼠模型。造模6 h后C组给予灌胃淫羊藿水提取物,其余... 目的探讨淫羊藿对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非用药组(B组)、模型用药组(C组),每组18只。B组及C组建立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大鼠模型。造模6 h后C组给予灌胃淫羊藿水提取物,其余两组灌食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灌胃后第24小时、第72小时、第168小时,每组取6只大鼠测定肺组织β-防御素-2(BD-2)mRNA表达水平、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及T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1)B组第72小时、168小时的BD-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第24小时(P<0.05),与A组比较,B组第24小时的BD-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但第168小时时却降低(P<0.05);第24小时、72小时及168小时,C组的BD-2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组(P<0.05)。(2)C组第72、168小时的IL-2及CD4^+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5);在第24小时,B组的CD3^+水平低于A组,但C组高于B组(均P<0.05);3组第24、72小时的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至第168小时,C组的CD8^+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淫羊藿可能通过上调肺组织BD-2 mRNA及血CD4^+T细胞、IL-2的表达,下调CD8^+T细胞的表达,从而改善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大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淫羊藿 Β-防御素-2 白细胞介素-2 T细胞亚群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