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萍 王传升 +4 位作者 韩永凯 赵国有 顾家鹏 魏蕤荭 顾仁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49-1951,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的水平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机制的关系,寻找其发生时可能引起的细胞因子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DEACMP免疫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我院神经内科的DEACMP患...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的水平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机制的关系,寻找其发生时可能引起的细胞因子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DEACMP免疫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我院神经内科的DEACMP患者40例为DEACMP组及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36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DEACMP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清IL-18水平,并与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EACMP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IL-18水平〔(29.7±8.4)ng/L、(28.3±7.9)ng/L〕均高于对照组〔(24.1±5.3)ng/L、(24.1±5.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3,P=0.001;t=2.693,P=0.009)。DEACMP组急性期血清IL-18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1,P=0.020)。结论 IL-18可能通过迟发性免疫途径参与DEACMP的发病过程,对疾病的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缺氧缺血 白细胞介素18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病与恶性肿瘤患者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毅 党丽云 +3 位作者 郭琪 张耀辉 谢琨 王龙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对结核病、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r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的结核病、肺炎、恶性肿瘤164例患者,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名。其... 目的对结核病、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r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的结核病、肺炎、恶性肿瘤164例患者,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名。其中结核病组患者51例,恶性肿瘤组72例,肺炎组41例,健康对照组5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海口维理瑷生物研究院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盒。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7。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结核病组98.0%(50/51)、恶性肿瘤组50.0%(36/72)、肺炎组29.3%(12/41)、健康对照组8.0%(4/5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结核病组、恶性肿瘤组和肺炎组患者的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阳性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26、23.62、7.03,P值均〈0.05)。各类恶性肿瘤患者之间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阳性率均相似,分别为:肺腺癌组54.8%(17/31);肺鳞癌组38.9%(7/18);小细胞肺癌组40.0%(4/10);其他恶性肿瘤组61.5%(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05)。结论海口维堤瑷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试剂盒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度很高,但特异度较低;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检测阳性率也较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彦艳 萧晨璐 +5 位作者 李军民 赵维莅 糜坚青 胡炯 倪语星 沈志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检测(GM试验)在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住院的连续2次及以上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血液病患者82...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检测(GM试验)在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住院的连续2次及以上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血液病患者825例,其中伴发热247例。按《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三次修订)》将患者分为确诊IA组、临床诊断+拟诊IA组及非IA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GM抗原浓度,研究GM值介于0.5—1.5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GM值单次≥1.0时,其敏感性为66%,特异度为80%;GM值连续2次≥1.0时,其敏感性为73%,特异度为93%。69例患者确诊为IA,感染率为8.36%。结论连续2次血清GM值≥1.0对于抗曲霉菌治疗具有更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半乳甘露聚糖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诊断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h_1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艳 屈会化 +5 位作者 赛佳洋 张越 孙晔 孔慧 赵琰 王庆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0-774,共5页
目的:合成人参皂苷Rh1(GsRh1)的人工抗原,为获得其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别合成GsRh1免疫抗原(GsRh1-BSA)和包被抗原(GsRh1-OVA);用紫外光谱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的合成是否成功;利用GsRh1-BSA... 目的:合成人参皂苷Rh1(GsRh1)的人工抗原,为获得其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别合成GsRh1免疫抗原(GsRh1-BSA)和包被抗原(GsRh1-OVA);用紫外光谱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的合成是否成功;利用GsRh1-BSA免疫小鼠制备血清多抗;通过优化封闭液和包被原工作浓度,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并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结果: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法鉴定结果表明,GsRh1与BSA/OVA偶联成功,免疫后小鼠血清中产生了能特异性地与GsRh1结合的抗体,效价达到1∶32000,线性范围为10~10000 ng·mL-1,经分析确定ELISA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4000,最佳封闭液为10 mg·mL-1的明胶溶液。结论:成功合成了GsRh1人工抗原,并诱发小鼠产生了抗GsRh1的抗体,可用于下一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1 人工抗原 免疫原性 高碘酸钠氧化法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紫外光谱法 薄层色谱法
原文传递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妩姣 薛元霞 +2 位作者 杨佩桦 黄惠 涂晓欣 《现代医院》 2016年第3期383-385,共3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IgM。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血清共116例,均使用ECLIA和ELISA检测HAV-IgM抗体,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临床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比较和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IgM。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血清共116例,均使用ECLIA和ELISA检测HAV-IgM抗体,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临床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ECLIA和ELISA方法同时检测116例血清标本的HAV-IgM抗体,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2.8%,阴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70.7%,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34例患者进一步跟踪和随访,以临床诊断为标准,ECLIA检测HAV-IgM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2.5%、100.0%、4.3%;ELISA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0.0%、71.3%和33.6%。结论 ECLIA和ELISA对HAV-Ig M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低,ELISA方法敏感度高,但ECLIA特异性好,检测过程可全自动化,检验结果更符合临床,可引入实验室检测,为临床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蛋白酶3抗体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晋 张蜀澜 +4 位作者 胡朝军 柳乐 李庆春 李梦涛 曾小峰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研究全自动、定量和随机上样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全自动、定量和随机上样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242例常规申请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ANCA)检测的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筛查的同时,应用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平行检测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LIA与ELISA针对抗MPO抗体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和符合率,其中总符合率为93.8%,阳性符合率81.9%,阴性符合率98.8%,一致性结果显示kappa=0.84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以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66。两种方法学在检测抗PR3抗体时一致性和符合率表现较低,其中总符合率为86.8%,阳性符合率为35.1%,阴性符合率为96.1%。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39;抗PR3抗体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经第三方试剂验证结果显示,CLIA检测结果与第三方试剂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LISA检测结果与第三方试剂验证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LIA检测结果与IFA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60.8%、阴性符合率为94.8%、总符合率为79.8%。而ELISA检测结果与IFA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则分别为73.6%、77.2%和75.6%。结论与ELISA比较,CLIA检测抗MPO抗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符合率,而检测抗PR3抗体时一致性和符合率偏低。在检测抗PR3抗体和抗MPO抗体时,CLIA的特异性均优于ELISA。建议实验室开展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检测方法选择时,应同时结合IFA抗体筛查试验、样本临床信息以及方法学自身特点等因素进行严格的判断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蛋白酶3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薛耀华 郑和平 +3 位作者 薛秀娟 吴兴中 黄进梅 曾维英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直接免疫荧光(DFA)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分别采用CT抗原DFA和ELISA法检测泌尿生殖道CT,两法结果不一致时采用荧光定量PCR确证。以DFA和ELISA法均阳性或经PCR确证阳性的结果...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直接免疫荧光(DFA)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分别采用CT抗原DFA和ELISA法检测泌尿生殖道CT,两法结果不一致时采用荧光定量PCR确证。以DFA和ELISA法均阳性或经PCR确证阳性的结果作为真阳性,分别计算DFA和ELISA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共检测222份女性宫颈拭子和69份男性尿道拭子,真阳性66例,真阴性225例,其中DFA和ELISA检测结果均阳性63例,另10例两法结果不符的样本经PCR检测阳性3例。ELISA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98.7%、95.5%和99.1%,而DFA分别为98.5%,98.2%,94.2%,99.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6%。结论:ELISA和DFA法检测CT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可为临床治疗和性病监测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直接荧光抗体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分泌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大庆 赵水平 +2 位作者 周宏年 聂赛 李全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分泌白介素-6(IL-6)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兔1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胆固醇血症阿托伐他汀组和淀粉组,取皮下组织进行脂肪细胞培养,并行各组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分泌白介素-6(IL-6)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兔1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胆固醇血症阿托伐他汀组和淀粉组,取皮下组织进行脂肪细胞培养,并行各组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和脂肪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的水平。并检测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PRAR)γ mRNA的表达。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与淀粉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显著降低36%,与血浆IL-6的水平显著相关(r=0.906,P<0.01)。血浆IL-6的水平与脂肪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相关(r=0.849,P<0.01)。脂肪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与PPARγ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900,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兔血浆中IL-6水平,并可通过增加脂肪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来抑制其分泌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抗胆固醇血症药 脂细胞 白细胞介素6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不同抗原全血ELISA检测技术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新婷 梁清涛 +2 位作者 杨扬 李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19-922,共4页
目的 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 目的 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空腹肝素钠抗凝外周静脉血5 ml,分别给以抗原PPD、E/C和EAST-6刺激,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抗原刺激后血浆中IFN-γ的数值。 结果 在活动性肺结核组中3种抗原刺激后IFN-γ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ESAT-6[96(41~379)pg/ml]、E/C[3180(1192~7231)pg/ml]、PPD[4348(1230~90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中IFN-γ含量ESAT-6[10(4~52)]、E/C[210(49~523)]、PPD[1800(70~3021)pg/ml],U值分别为1190.5、2405和1309.5,P值均〈0.01;ESAT-6、E/C和PPD的全血ELISA敏感度分别为78.1%(75/96)、87.5%(84/96) 和85.4%(82/96),特异度分别为76.9%(70/91)、83.5%(76/91)和65.9%(60/91)。 结论 融合蛋白ESAT-6/CFP-10对活动性结核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下载PDF
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类风湿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婷婷 殷皓 +1 位作者 陈国千 谢国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882-88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8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3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的血清类风湿因子。结果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非类风湿关节炎...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8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3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的血清类风湿因子。结果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RF阳性率分别为50%、21.9%,20例健康者无阳性结果,此法的诊断效率为73.3%;ELISA法类检测RF阳性率分别为76.3%、41.1%和5%,其诊断效率为69.5%。结论ELISA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的敏感性较免疫比浊法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诊断效率略低于免疫比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散射测浊法和比浊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DNA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管世鹤 方有兵 +3 位作者 黄争艳 陆应玉 徐元宏 刘华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在乙肝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评判其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58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并比较分析Pre-S1抗原、HBeAg与HBV复制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在乙肝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评判其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58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并比较分析Pre-S1抗原、HBeAg与HBV复制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858例各型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30.1%(258/858),HBeAg阳性总检出率为20.7%(178/858),HBV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3.2%(371/858)。在258例Pre-S1抗原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94.1%(243/258),而在371例HBVDNA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5.5%(243/371)和45.6%(169/37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e-S1抗原能够比HBeAg更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临床上可作为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的重要标志,但其敏感性不如HBVDNA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病毒/血液 病毒复制 肝炎 乙型/病毒学 肝炎 乙型/血液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蜀勇 廖蓉 龚弘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目的对3种不同检测方法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法(ACON)就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19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12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用以上3种方法同时... 目的对3种不同检测方法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法(ACON)就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19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12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用以上3种方法同时检测HBsA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种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是:TRFIA、ELISA、ACON。结论 ACON成本低廉,时效快但灵敏度偏低,可作为一般性初筛,不能作为确诊依据。ELISA成本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可作为定性检测HBsAg为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TRFIA成本高、试剂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定量检测血样中HBsAg的浓度,常被用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确诊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法
下载PDF
用建立的BA-ELISA检测尿毒症患者血清转铁蛋白的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艳琴 汪乃经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过去检测人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水平,常用总铁结合力(TIBC法)或环状单向免疫扩散法(SRID)进行。不仅用血量大,且方法繁琐,灵敏度差。为此,我们制备提纯了人血清Tf及兔抗人Tf抗体,建立了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过去检测人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水平,常用总铁结合力(TIBC法)或环状单向免疫扩散法(SRID)进行。不仅用血量大,且方法繁琐,灵敏度差。为此,我们制备提纯了人血清Tf及兔抗人Tf抗体,建立了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A-ELISA)检测Tf含量的方法,检测限量为0.8ng/ml,检测范围在1~120ng/ml。用于检测的血清样本以1:40000稀释,测得健康人(正常组n=40)血清Tf均值为3.02±0.32mg/ml,尿毒症患者(n=19)血清Tf均值为1.73±0.60mg/ml,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血清量仅需10μl,适用于临床普查及对肾病患者的血清Tf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生物素 ELISA 尿毒症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道艳 刘磊 +1 位作者 刘仁沿 梁玉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麻痹性贝毒(PSP)的单克隆抗体,以便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甲醛法将半抗原石房蛤毒素(STX)与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STX-KLH,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麻痹性贝毒(PSP)的单克隆抗体,以便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甲醛法将半抗原石房蛤毒素(STX)与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STX-KLH,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克隆,HAT选择培养杂交瘤细胞,利用ELISA方法筛选出分泌抗STX-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小鼠体内诱生腹水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结果:共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麻痹性贝毒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建立了分析检测麻痹性贝毒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对PSP中STX组分的检出限为20 ng/ml,IC50为220 ng/ml;对GTX2/3的检出限为10 ng/ml,IC50为50 ng/ml。结论:所制备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研制高质量的国产快速检测麻痹性贝毒ELISA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石房蛤毒素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CWPS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红梅 刘威 +3 位作者 杨溢尧 邹莎莎 曾华英 江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92-2495,共4页
目的: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C-多糖(Cell Wall Polysaccharides,cwes)浓度的方法。方法:以C-多糖为包被抗原,待测多糖为竞争抗原,与优化的抗C-多糖抗体反应,建立标准曲线,... 目的: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C-多糖(Cell Wall Polysaccharides,cwes)浓度的方法。方法:以C-多糖为包被抗原,待测多糖为竞争抗原,与优化的抗C-多糖抗体反应,建立标准曲线,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优化后的C-多糖包被浓度为10μg·mL^-1,抗C-多糖血清稀释度为1:160000。检测线性范围1250~20 ng·mL^-1,最低检测限为10ng·mL^-1,回归方程为B/B0=-0.2521 lg[CWPS]+0.9529,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9.7%和6.9%,测定PS6A精糖中标准CWPS的回收率为100.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准确性和精密度均较好,可以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中CWPS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WPS 肺炎球菌 免疫学检测法 竞争ELISA
原文传递
大理地区猪源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丽娟 申元英 +4 位作者 艾志琼 王涛 张文 李东 段彪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调查大理地区猪体内甲、乙、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屠宰生猪血清标本甲肝血清标志物(HAV-lgG和HAV-lgM)、乙肝血清标记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戊肝血清标志物(HEV-lgG和HEV-l... 目的:调查大理地区猪体内甲、乙、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屠宰生猪血清标本甲肝血清标志物(HAV-lgG和HAV-lgM)、乙肝血清标记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戊肝血清标志物(HEV-lgG和HEV-lgM)。结果:HAV、HBV和HEV的感染率分别为:91%(162/178),93.9%(185/197),23.6%(42/178);HAV和HBV二重感染率为67.97%(121/178);HAV、HBV和HEV三重感染率为20.2%(36/178);HAV和HEV二重感染率为1.7%(3/178);HBV和HEV二重感染率为2.2%(4/178)。结论:甲、乙、戊型肝炎病毒在猪体内存在感染,同时发现在猪体内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HBV) 戊型肝炎病毒(HEV) 酶联免疫(ELISA)
下载PDF
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山 刘威 +4 位作者 兰芳 廖红梅 李小波 张立平 崔长法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39-542,共4页
目的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PRP)浓度方法以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酪胺(Ty)为包被抗原,待测多糖为竞争抗原,与优化的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抗体反应,建立标准曲... 目的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PRP)浓度方法以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酪胺(Ty)为包被抗原,待测多糖为竞争抗原,与优化的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抗体反应,建立标准曲线,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优化后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酪胺包被浓度为1∶400倍稀释,抗多糖血清稀释度为1:40K。检测线性范围6.25μg/ml~100μg/ml,最低检测限为3.13μg/ml,回归方程为B/B0=-34.328[PRP]+105.03,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5。批内精密度为3.4%~6.5%,批间精密度为8.48%,测定培养基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的回收率为95.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竞争ELISA方法准确性和精密性均较好,可以特异性地检测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 免疫学检测法 竞争ELISA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秀峰 杨关根 +5 位作者 沈忠 熊娟 许文 俞艳艳 邵书先 裘建明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7期9-12,共4页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检测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组尿液中NGAI。的含量,分析NGAL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各临床病...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检测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组尿液中NGAI。的含量,分析NGAL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OC分析进一步确定尿液NGAL检测初筛结直肠癌的最佳切点值。结果显示,100例结直肠癌组患者尿液中NGAI。含量的中位数为15.13(5.62~28.72)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24(1.32~19.65)ng/ml(P〈O.05)。尿液中NGAI。含量增高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密切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尿液中NGAL检测初筛结直肠癌的最佳切点值为8.40ng/ml,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90~0.97,P〈o.01),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81。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尿液中NGAI。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NGAI。是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表型标记,可用于结直肠癌的危险度分层,筛选高危患者。初步研究显示,尿液中NGAL检测初筛结直肠癌的最佳切点值为8.40ng/ml,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桂万羊 邓宇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0期2552-2553,共2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临床应用于梅毒患者诊断的效果。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住院患者血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收集阳性标本,同时随机收集部分ELISA法检测为阴性样本,使用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判断ELISA方法与TPPA检测方...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临床应用于梅毒患者诊断的效果。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住院患者血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收集阳性标本,同时随机收集部分ELISA法检测为阴性样本,使用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判断ELISA方法与TPPA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率较高。ELISA的灵敏度为100%,假阴性率是0,特异性为89.83%,假阳性率是10.17%。假阳性结果主要出现在1≤S/CO<3的区间内。结论 TP-ELISA能有效应用于梅毒的临床筛查,对于检测结果在1≤S/CO<3时,应进行确认试验,以减少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β_2-微球蛋白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丽波 官国英 +2 位作者 刘中瑞 侯惠仁 梁瑞鹏 《同位素》 CAS 201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以β2-微球蛋白(β2-MG)抗体包被微孔板,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β2-MG,建立了β2-微球蛋白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分析。结果显示:本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15mg/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1%... 以β2-微球蛋白(β2-MG)抗体包被微孔板,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β2-MG,建立了β2-微球蛋白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分析。结果显示:本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15mg/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1%~11.2%和14.1%~16.0%,回收率为93.3%~115.9%,高浓度β2-MG样品系列倍比稀释后,测定值与稀释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r=0.997 4。特异性结果显示:本试剂盒与铁蛋白基本无交叉反应,与白蛋白及甲胎蛋白在浓度分别低于10mg/L及5mg/L时有交叉反应,但反应很小。与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同时测定人血清样品,方法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方程为yELIA=1.006xRIA+0.406,r=0.900(n=59)。以上参数均符合临床免疫分析的要求。本试剂盒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检测和科研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 β2-MG)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