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6篇文章
< 1 2 2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被引量:730
1
作者 朱兆良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9-273,共15页
肥料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同时化肥养分利用率低又产生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用好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环境质量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质... 肥料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同时化肥养分利用率低又产生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用好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环境质量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质量差、农田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和肥料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对国家种植业发展对肥料的需求,有机养分和化肥利用现状和问题、农田中化学氮肥的损失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综述;提出了"区域用量控制与田块微调相结合"的推荐施肥的理念和技术路线;形成和发展了适合分散经营和规模经营的分区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技术体系;同时对新型肥料和有机养分资源在我国研究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高效利用肥料资源、按照增产潜力做好施肥区域布局等技术政策,建议针对肥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稳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肥料资源 肥料利用率 氮肥损失 环境质量 区域推荐施肥 精准施肥 缓控释肥 有机肥料
下载PDF
城市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213
2
作者 张甘霖 朱永官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9-546,共8页
城市化是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的急剧变化形式 ,它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城市化对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 ,包括土壤地表封闭引起的土壤生态功能彻底消失 ,土壤物理性质恶化 ,土壤形态学特征... 城市化是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的急剧变化形式 ,它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城市化对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 ,包括土壤地表封闭引起的土壤生态功能彻底消失 ,土壤物理性质恶化 ,土壤形态学特征和演变过程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 ,短程变异增加而总体多样性降低 ,土壤污染加剧 ,土壤养分富集等多方面。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 ,如养分径流输出增加 ,热缓冲能力下降 ,污染转移危险性上升等。有必要迅速开展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系统研究 ,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土壤 土壤环境 土壤质量 生态效应 环境效应
下载PDF
“省直管县”改革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吗? 被引量:136
3
作者 才国伟 张学志 邓卫广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77,共13页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城市财政支出增长;财政"省直管县"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强县扩权"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财政"省直管县"虽然降低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了第三产业比重。两项改革措施都抑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省直管县"改革一定会有损地级市的利益、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应深入地研究各项改革措施的利弊得失,做到综合运用、扬长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城市规模 环境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差异化治理策略 被引量:117
4
作者 孙慧波 赵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13,共9页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必须掌握当前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水平,依据质量水平制定治理措施。本文通过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信息熵改进的TOPSIS法对201...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必须掌握当前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水平,依据质量水平制定治理措施。本文通过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信息熵改进的TOPSIS法对2010—2015年间的中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0—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而言当前中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一般,区域差异明显,且地区间差异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进一步结合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部分地区存在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不协调的情况。因此,基于不同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质量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将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状况划分为不同类型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区域,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治理策略,为中央政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 人居环境 环境质量 环境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黄淮麦区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2
5
作者 阎俊 何中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19,共6页
利用 1 997~ 1 998年度黄淮南北片两组区域试验部分试点的材料 ,测定了降落值、峰值粘度和稀懈值等淀粉性状。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的基础上 ,还采用 AMMI模型和 PATTERN模式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研究黄淮麦区小麦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 利用 1 997~ 1 998年度黄淮南北片两组区域试验部分试点的材料 ,测定了降落值、峰值粘度和稀懈值等淀粉性状。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的基础上 ,还采用 AMMI模型和 PATTERN模式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研究黄淮麦区小麦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为该区小麦品质改良和优质小麦区域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淀粉品质均有显著影响 ,2 2个参试品种中鲁麦 1 4、温麦6号和 95中 4 59的淀粉品质较好 ;1 5个试验地点中北片的衡水、石家庄 ,南片的郑州和泾阳的小麦淀粉品质较好 ;用 AMMI模型和 PATTERN模式分析小麦淀粉品质性状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型 环境 淀粉品质 RVA 互作效应 黄淮地区
下载PDF
Hedonic住宅价格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3
6
作者 王德 黄万枢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71,共10页
Hedonic住宅价格法是估测环境影响效果的有效方法,自从罗森(Rosen,1974)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已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办法之一就是Hedonic住宅价格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体制、数据采集困难等多种原因,这种... Hedonic住宅价格法是估测环境影响效果的有效方法,自从罗森(Rosen,1974)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已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办法之一就是Hedonic住宅价格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体制、数据采集困难等多种原因,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国内的认知。文章综述Hedonic住宅价格法的模型框架及其应用,探讨在国内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价格 房地产价格指数 国内 计划体制 模型框架 西方国家 美国 效果 有效方法 原因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与播种期下小麦籽粒品质变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1
7
作者 潘洁 姜东 +2 位作者 戴廷波 兰涛 曹卫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7-473,共7页
选用6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在4个生态点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主要气候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点、品种以及地点×品种互作对籽粒产量、千粒重、蛋白质、湿面筋... 选用6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在4个生态点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主要气候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点、品种以及地点×品种互作对籽粒产量、千粒重、蛋白质、湿面筋和淀粉含量、沉降值与降落值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播种期处理对产量与淀粉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播种期×品种互作对千粒重、降落值、淀粉含量及沉降值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地点×播种期×品种互作仅对产量、湿面筋、淀粉含量与沉降值有显著的影响。在4个不同生态点中,南京点的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最低,但淀粉含量最高;徐州点的产量和千粒重最大;泰安点的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最高,沉降值最小;保定点的产量、千粒重最小,但沉降值最大。不同播种期处理下,适播与晚播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与降落值都显著高于早播,而早播期的产量和千粒重最大。各小麦品种在不同地点与播种期下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变异中以降落值的变异系数为最大,淀粉的变异为最小。开花至成熟期的日均温与淀粉含量呈线性负相关,与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及降落值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日温差与产量和千粒重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播种期 小麦 籽粒品质 变异规律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对三种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7
8
作者 郭天财 张学林 +3 位作者 樊树平 朱云集 王晨阳 马冬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17-920,共4页
选用 6个有代表性的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品种在河南省 5个纬度点 ( 32°N~ 36°N)种植 ,研究了3种筋型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的变化特点 .结果表明 ,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弱化度、评价值和延伸性受纬度环境影响较大 ,面... 选用 6个有代表性的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品种在河南省 5个纬度点 ( 32°N~ 36°N)种植 ,研究了3种筋型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的变化特点 .结果表明 ,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弱化度、评价值和延伸性受纬度环境影响较大 ,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的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且这些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 .不同筋型品种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化以及不同品质性状在不同纬度间的变化不同 .除个别纬度点外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评价值、延伸性、抗延伸性和最大抗延伸性有随纬度升高逐渐增加趋势 ,吸水率呈降低趋势 .多数品质性状在信阳 ( 32°N)与驻马店 ( 33°N)之间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分界线 .根据研究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筋型 小麦 品质性状
下载PDF
我国土壤动物与土壤环境要素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9
作者 王移 卫伟 +2 位作者 杨兴中 陈利顶 杨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41-2448,共8页
土壤动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探明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深刻认识土壤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评价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土壤动物的环境要素可以分为土壤性质和土壤外部环境两方面,前者主要指土... 土壤动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探明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深刻认识土壤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评价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土壤动物的环境要素可以分为土壤性质和土壤外部环境两方面,前者主要指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水分和土壤污染状况,后者包括植被、土地利用、地貌和气候等环境要素.本文从以上角度对我国土壤动物与土壤环境要素关系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认为当前我国相关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若干问题:与环境指示作用整合性研究较少,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对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及其时空变异性认识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实际研究需要相结合,借鉴国外先进方法经验,进行多要素综合研究以及开展大区域长期监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土壤环境 土壤质量 生物指标
原文传递
云南核桃的特性与品质 被引量:83
10
作者 陆斌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核桃的特点,阐述了云南核桃(或称为铁核桃,也即深纹核桃)Juglans siggillata L.的起源、栽培历史和分布区的自然生态条件、生长特性、栽培模式与品质特点。认为云南核桃和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具有明显的差异;铁... 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核桃的特点,阐述了云南核桃(或称为铁核桃,也即深纹核桃)Juglans siggillata L.的起源、栽培历史和分布区的自然生态条件、生长特性、栽培模式与品质特点。认为云南核桃和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具有明显的差异;铁核桃抗性强,适宜于云南栽培,是云南发展核桃产业的种质基础;应进一步加强良种选育工作,创新栽培技术,在充分评价品种品质特性的前提下,开展果用、仁用、油用定向培育工作,这是云南核桃产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核桃 栽培历史 生长环境 生长特性 品质特点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吗——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82
11
作者 郭炳南 王宇 张浩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74,共17页
建设数字中国与实现绿水青山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框架下,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和PSM-DID方法,评估以数... 建设数字中国与实现绿水青山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框架下,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和PSM-DID方法,评估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显著,且减排效应呈厚积薄发的特征;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且在较大规模、高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低财政支出水平的城市其减排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技术创新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本地空气质量的改善,而且对降低相邻城市的空气污染也具有激励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大数据试验区建设,提升该政策战略执行的包容性和灵活度,同时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环境 空气质量 大数据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空间溢出效应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贵州高原喀斯特环境退化过程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9
12
作者 龙健 李娟 +1 位作者 滕应 黄昌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50,共4页
通过研究比较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分析了贵州高原喀斯特环境退化演变过程中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喀斯特环境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呈下... 通过研究比较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分析了贵州高原喀斯特环境退化演变过程中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喀斯特环境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减弱,土壤生化作用强度降低,对环境反应敏感,可作为反映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是表征喀斯特环境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原 喀斯特环境 环境退化 土壤质量 生物学特性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生化作用
下载PDF
环境和栽培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李军 顾德法 李林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94-97,共4页
综述了气温、光照、土壤水分、肥料、密度和种植季节等环境因子和栽培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从环境和栽培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稻米品质研究的见解.
关键词 环境 栽培 稻米品质 育种 水稻
全文增补中
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河南省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品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9
14
作者 马冬云 朱云集 +1 位作者 郭天财 王晨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3-18,共6页
通过对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河南省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环境对品质的影响显著,其中环境对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影响最大,基因型×环境对面团拉伸阻力影响最大,基因型对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阻力... 通过对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河南省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环境对品质的影响显著,其中环境对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影响最大,基因型×环境对面团拉伸阻力影响最大,基因型对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阻力/延伸度、拉伸面积影响最大。通过对品质指标的稳定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不同品质指标稳定性不同,其中豫麦50、洛8716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稳定性好,豫麦34的蛋白质含量稳定性中等,郑9023的稳定时间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所分析的品质指标中,品种在安阳的品质指标和8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平均品质指标呈显著相关,拉伸阻力和拉伸面积这两项指标在所有地点均呈显著相关性。生态因子对品质的影响中,年降水量与多数品质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作 稳定性分析 小麦 基因型 环境 品质 品质指标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创新环境影响因素 被引量:76
15
作者 兰海霞 赵雪雁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7,共11页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探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探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DEA方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测算了中国2001—2015年的区域创新效率及区域差异,利用NICH指数和Hurst指数进一步分析各省份创新效率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中国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5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2013年后出现明显的交替节点;②中国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差异趋于收敛。其中,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带内差异引起,且地带内差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地带间差异仅占总体差异的1.96%;③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由分散趋于集中,其中,东部各省市的创新效率分布比较稳定,中西部地区均衡化趋势明显,创新效率“东—中—西”的分异格局逐步弱化;④未来,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西—中—东”递减式空间布局将得到延续和强化;⑤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市场和创业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但各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强度和方向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发展 创新效率 创新环境 创业水平 劳动者素质 人力资本 金融市场
原文传递
影响稻米品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6
作者 黎用朝 李小湘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8-62,共5页
综述了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遗传和环境因子研究的进展;概述了国内外近年优质食用稻育种成果。
关键词 遗传 环境 稻米品质 育种 栽培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0
17
作者 巩雪峰 余有本 +2 位作者 肖斌 陈婵婵 金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85-2491,共7页
对陕南茶区的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及林篱茶园4种常见栽培模式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茶园... 对陕南茶区的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及林篱茶园4种常见栽培模式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茶园小气候因子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和林篱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3种复合式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而茶多酚含量却显著低于纯茶园茶叶.因此,林茶复合栽培模式和大棚模式茶园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栽培模式 生态环境 茶叶品质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决策的水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58
18
作者 贺北方 王效宇 +2 位作者 贺晓菊 马细霞 刘宜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灰色聚类决策是将收集到的分散信息 ,通过白化函数和灰色聚类权值的分析计算 ,生成灰色聚类矩阵 ,以此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 .在论述灰色聚类方法原理的基础上 ,以某市水质评价为实例 ,探讨了灰色聚类决策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并用VB语言... 灰色聚类决策是将收集到的分散信息 ,通过白化函数和灰色聚类权值的分析计算 ,生成灰色聚类矩阵 ,以此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 .在论述灰色聚类方法原理的基础上 ,以某市水质评价为实例 ,探讨了灰色聚类决策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并用VB语言编制了水质评价程序 .该方法及其软件可对不同水体进行水质评价 ,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水体水质状况与类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灰色系统 白化函数 环境质量 灰色聚类决策
下载PDF
影响上海市空气质量的地面天气类型及气象要素分析 被引量:71
19
作者 张国琏 甄新蓉 +1 位作者 谈建国 阴俊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地面天气形势及气象要素的变化在空气污染潜势预报中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利用天气学原理将地面天气系统进行分型,探索研究不同地面天气类型对上海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整理、分析2003—2005年地面天气类型和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地面天气形势及气象要素的变化在空气污染潜势预报中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利用天气学原理将地面天气系统进行分型,探索研究不同地面天气类型对上海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整理、分析2003—2005年地面天气类型和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发现:(1)上海秋冬季以大陆冷性高压系统移动为主,而夏季主要以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影响为主,春季是冬季与夏季之间的过渡,天气系统转换较为频繁。(2)春、秋、冬季易引起上海市空气污染的天气类型有L型高压、高压、高压前和均压场4种地面天气类型,与空气质量优等级相对应的天气类型是低压槽、高压底和高压后。夏季空气质量优等级对应的天气类型主要有台风、高压(副高)和低压槽。(3)秋冬季节典型天气过程一般经历高压前(或冷空气)→L型高压→高压→高压后(或高压底)→低压槽的转换,PM10浓度变化也表现为先升后降。(4)气象要素的变化也与空气污染存在密切联系,气压与空气污染物的关系为正相关,而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与空气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学 空气质量 天气类型 气象要素
下载PDF
新疆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周华荣 潘伯荣 海热提.涂尔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9,共7页
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前人工作的成果 ,首次对全疆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以县 (市 )域为评价单元 ,采用综合指数法 ,进行排序 ,并通过专家咨询和专业判断 ,对全疆生态环境进行分级 ,由此得出全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等... 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前人工作的成果 ,首次对全疆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以县 (市 )域为评价单元 ,采用综合指数法 ,进行排序 ,并通过专家咨询和专业判断 ,对全疆生态环境进行分级 ,由此得出全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等级划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等级划分 新疆 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