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形内肋片圆管层流脉冲流动强化对流换热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俞接成 李志信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91-1094,共4页
为了解环形内肋片圆管中脉冲流动强化对流换热的机理,该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具有相同Rem时的稳定流动相比,脉冲流动可使对流换热强化一倍以上,其强化效果与振荡频率、肋片高度和肋片间距有关;最佳量纲1振... 为了解环形内肋片圆管中脉冲流动强化对流换热的机理,该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具有相同Rem时的稳定流动相比,脉冲流动可使对流换热强化一倍以上,其强化效果与振荡频率、肋片高度和肋片间距有关;最佳量纲1振荡频率在400到1000之间,并随着Rem的增大而增加;对流换热强化的原因在于脉冲流动使由肋片引起的涡旋更加激烈,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之间的协同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环形内肋 层流脉冲流动 场协同
原文传递
翅片管的传热分析及其表面几何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程菲 苏保玲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3年第4期44-45,48,共3页
对翅片管的强化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以单位传热量下翅片管的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数学模型 ,并对翅片管的最佳表面几何参数 (翅片高度、翅片节距、翅片厚度 )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翅片管 传热 优化设计 数学摸型 导热热阻
下载PDF
壳管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鹏 肖延勇 《机电设备》 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
从传热过程方程式出发,分析了强化传热的主要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壳管式换热器管程和壳程各种强化技术和强化传热机理的研究进展,为壳管式换热器高效换热的方法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壳管式换热器 强化传热 管程 壳程
下载PDF
R410A和R22在水平强化管内的蒸发和冷凝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武永强 罗忠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空调器高效节能、环保及小型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高效换热管及新型冷媒应用的发展。本文建立了无润滑油的实验台,并比较了混合工质R410A和单一工质R22在两种9.52.mm外径水平强化管:新型铜管Turbo-DWT和常规应用的内螺纹铜管Turbo-A中... 空调器高效节能、环保及小型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高效换热管及新型冷媒应用的发展。本文建立了无润滑油的实验台,并比较了混合工质R410A和单一工质R22在两种9.52.mm外径水平强化管:新型铜管Turbo-DWT和常规应用的内螺纹铜管Turbo-A中蒸发和冷凝的换热性能。在蒸发100-400 kg/m2·s和冷凝209-800 kg/m2·s的实验范围内,对比综合性能可知:新管型Turbo-DWT冷凝性能优于Turbo-A,效率高63%(R410A),而蒸发性能却略弱;无论是蒸发还是冷凝工况,R410A的综合性能均高于R22在57%以上(D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强化传热 内螺纹铜管 性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扭曲扁管冷凝器强化传热及污垢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卿德藩 段小林 刘尹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0,共4页
为了研究扭曲扁管在冷凝器中的运行特性,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扭曲扁管与普通直管的传热、流动阻力和污垢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φ25×2.5的普通直管和由同种直管制成的扭曲扁管,扭曲扁管导程分别为120mm、150mm、180mm。实验表明... 为了研究扭曲扁管在冷凝器中的运行特性,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扭曲扁管与普通直管的传热、流动阻力和污垢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φ25×2.5的普通直管和由同种直管制成的扭曲扁管,扭曲扁管导程分别为120mm、150mm、180mm。实验表明,导程减小,阻力系数增大,扭曲扁管流动阻力系数约为直管的1.75~2倍。扭曲扁管的传热系数在洁净状态下约为直管1.2~2.3倍,在污垢状态下,约为直管1.8~2.1倍。随着Re增大,污垢热阻减小,但螺旋扁管的减小速度比直管更大,在Re=3000情况下螺旋扁管的污垢热阻与直管相近,当Re>6000时,螺旋扁管污垢热阻约为光管的0.16~0.42倍。通过分析,得出了污垢状态下实验扭曲扁管的最佳工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强化传热 实验研究 扭曲扁管 冷凝器 污垢
下载PDF
3种类型波节管的强化传热模拟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韩勇 王定标 +1 位作者 张灿灿 向飒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8,共5页
针对外凸波节管、内凹波节管以及波纹相间波节管,用k-ε模型对此3种类型波节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比较了3种波节管在不同舶数下的流动和传热综合性能(PEC):在Re=2300~11000时,外凸波节管最优,波纹相间波节管次之... 针对外凸波节管、内凹波节管以及波纹相间波节管,用k-ε模型对此3种类型波节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比较了3种波节管在不同舶数下的流动和传热综合性能(PEC):在Re=2300~11000时,外凸波节管最优,波纹相间波节管次之,内凹波节管最差.对波节管的换热机理和阻力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波节管强化换热和压力损失的原因在于管内压力的强烈波动,特别在波节段末尾处的强烈负压区是压降损失过大的主要因素.另外,用热势容概念分析了波节管的性能,得到了进出口热势容差△E随Re数的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换热 数值模拟 波节管 [火积]
下载PDF
横纹管强化吸收器的传热传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洪亮 柳坤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中,利用LiBr水溶液为工质,对横纹管强化管外降膜吸收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横纹管传热强化的主要因素为LiBr水溶液喷淋密度、横纹管结构参数节距和槽深,各个因素对强化效果影响不同;与光管相比,横纹管... 在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中,利用LiBr水溶液为工质,对横纹管强化管外降膜吸收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横纹管传热强化的主要因素为LiBr水溶液喷淋密度、横纹管结构参数节距和槽深,各个因素对强化效果影响不同;与光管相比,横纹管的传热传质效果明显得到了增强,但是不同结构参数节距与槽深的横纹管,其强化传热传质的效果不同。在实验范围内,横纹管强化LiBr溶液吸收水蒸气的传热系数是光管的2.1—3.25倍,传质系数是光管的1.25—1.9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器 强化传热 横纹管 降膜吸收 LiBr水溶液
下载PDF
管内强化传热结构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吴金星 王海峰 王保东 《节能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150-153,176,共5页
强化传热一直是工程中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本文阐述了各种管内强化传热结构及其性能特点,并用场协同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其强化传热机理。数值分析表明,管内壁面的凸起对流体产生扰流作用,减薄和破坏了液体边界层,管内插入物促进... 强化传热一直是工程中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本文阐述了各种管内强化传热结构及其性能特点,并用场协同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其强化传热机理。数值分析表明,管内壁面的凸起对流体产生扰流作用,减薄和破坏了液体边界层,管内插入物促进了流体的湍动,加速流体的径向混合,这都有利于提高流体的传热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管 插入物 强化传热 数值分析
下载PDF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程 李奇军 +1 位作者 时立民 罗海玉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0-65,共6页
在分析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途径的基础上,主要从管程和壳程两方面介绍了传热强化结构及其强化传热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效节能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列举了一些应用于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和壳程强化传热的典型换热管和壳程支撑结... 在分析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途径的基础上,主要从管程和壳程两方面介绍了传热强化结构及其强化传热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效节能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列举了一些应用于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和壳程强化传热的典型换热管和壳程支撑结构,为未来换热器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强化传热 壳程 管程
下载PDF
传热强化管管内熵产分析与热力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敏 马俊杰 +1 位作者 卢玫 李凌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4-587,共4页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传热强化管管内热力过程进行熵产分析,建立了基于流动与传热过程熵增原理的管内传热熵产方程,导出恒热流和恒壁温2种常见工况下的无因次熵产数表达式。在不同雷诺数和进口温差条件下,对2种螺旋槽管和光管进行恒壁...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传热强化管管内热力过程进行熵产分析,建立了基于流动与传热过程熵增原理的管内传热熵产方程,导出恒热流和恒壁温2种常见工况下的无因次熵产数表达式。在不同雷诺数和进口温差条件下,对2种螺旋槽管和光管进行恒壁温工况的熵产分析和热力性能评价,分析了传热和流动摩阻引起的熵产变化规律及2种不可逆损失占总熵产的份额。结果表明,熵产分析可用于评价传热强化管的综合热力性能,确定合理的运行工况、结构参数及强化换热形式,为强化管的应用评估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强化换热 热力性能评价 熵产分析 管子
下载PDF
扭曲管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翔 王长宏 +2 位作者 张景卫 涂爱民 朱冬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共6页
提出了扭曲管强化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实验测试了螺距、管径、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对传热与功耗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扭曲管比圆管的性能好,螺距和管径越小、水喷淋密度和风速越大,传热系数越高,但流动阻力同时增大,存在合适的螺距... 提出了扭曲管强化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实验测试了螺距、管径、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对传热与功耗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扭曲管比圆管的性能好,螺距和管径越小、水喷淋密度和风速越大,传热系数越高,但流动阻力同时增大,存在合适的螺距、管径、水喷淋密度和风速使蒸发式冷凝器综合性能最佳。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将蒸发式冷凝器在工业中应用,起到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工业应用 节能节水 强化传热 扭曲管
下载PDF
管壳式换热器纽带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舜尧 管文华 《广东化工》 CAS 2009年第10期175-177,188,共4页
强化传热技术是一项能显著改善传热性能的节能新技术。其主要内容是采用强化传热元件,改善换热器的结构,提高传热效率,以达到生产的最优化。螺旋纽带技术是一种方便的强化传热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适合旧换热器的改造,且施工简便,可大... 强化传热技术是一项能显著改善传热性能的节能新技术。其主要内容是采用强化传热元件,改善换热器的结构,提高传热效率,以达到生产的最优化。螺旋纽带技术是一种方便的强化传热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适合旧换热器的改造,且施工简便,可大大节省投资。同时有助于管内污垢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强化传热 管壳式换热器 螺旋纽带
下载PDF
套管换热器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文武 杨宗政 刘振义 《煤气与热力》 2008年第6期23-25,共3页
实验对比了内管插螺旋线圈套管换热器与普通套管换热器用于蒸汽-空气传热及波纹管降膜蒸发套管换热器与光滑管降膜蒸发套管换热器用于蒸汽-水传热的传热效果。实验条件下,采用内管插入物的强化传热方法,使普通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提高... 实验对比了内管插螺旋线圈套管换热器与普通套管换热器用于蒸汽-空气传热及波纹管降膜蒸发套管换热器与光滑管降膜蒸发套管换热器用于蒸汽-水传热的传热效果。实验条件下,采用内管插入物的强化传热方法,使普通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提高约37%;采用凹凸变化壁面的强传热方法,使降膜蒸发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提高约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换热器 强化传热 插入物 波纹管
下载PDF
走出研究柴油机气缸套磨损问题的误区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愎诤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7-20,3,共4页
通过对RLB56柴油机的调查与试验,了解到气缸套损坏过程及其特点。文章突破现有理论的局限,走出思维定势的误区,首次提出一种新的低速柴油机气缸套磨损模式──撞击磨损模式。同时指出:解决撞击磨损的问题,不能通过提高气缸套的材... 通过对RLB56柴油机的调查与试验,了解到气缸套损坏过程及其特点。文章突破现有理论的局限,走出思维定势的误区,首次提出一种新的低速柴油机气缸套磨损模式──撞击磨损模式。同时指出:解决撞击磨损的问题,不能通过提高气缸套的材质和润滑油粘度加以解决,而是应该改变柴油机有关部件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气缸套 磨损 低速柴油机
下载PDF
扭曲片管强化传热技术在乙烯裂解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利军 王国清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51-53,共3页
介绍了扭曲片管强化传热技术在乙烯裂解炉中的应用。扭曲片管在控制压降的同时增加裂解炉管的传热系数,降低裂解炉管壁温度,增加裂解炉的运行周期或者提高裂解炉的处理量。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扭曲片管的损坏问题,结果表明,出现损坏... 介绍了扭曲片管强化传热技术在乙烯裂解炉中的应用。扭曲片管在控制压降的同时增加裂解炉管的传热系数,降低裂解炉管壁温度,增加裂解炉的运行周期或者提高裂解炉的处理量。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扭曲片管的损坏问题,结果表明,出现损坏的扭曲片管是在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不严格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曲片管 乙烯裂解炉 强化传热 炉管壁温损坏
下载PDF
立管冷凝强化传热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东平 梁平 《广东电力》 2001年第3期4-7,11,共5页
立管冷凝强化传热技术是利用Gregorig效应在凹槽的顶端产生薄膜冷凝 ,并通过凹槽有效地排液 ,从而达到强化膜状冷凝换热的目的。为此 ,对波形曲面凹槽管、垂直余弦形沟槽管、V形纵槽管、垂直光管设置纵向金属丝、立式螺旋槽管和小螺旋... 立管冷凝强化传热技术是利用Gregorig效应在凹槽的顶端产生薄膜冷凝 ,并通过凹槽有效地排液 ,从而达到强化膜状冷凝换热的目的。为此 ,对波形曲面凹槽管、垂直余弦形沟槽管、V形纵槽管、垂直光管设置纵向金属丝、立式螺旋槽管和小螺旋角的内外螺旋三角翅片管在强化冷凝换热方面研究的进展作了概述 ,并介绍了制备低表面能合金材料以实现稳定滴状冷凝的冷凝换热强化新技术。最后指出 ,立管冷凝强化传热技术在电站的立式加热器中应用 ,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给水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换热 强化传热 螺旋管 纵槽管 换热器 加热器
下载PDF
新型套管式相变蓄热器结构优化及传热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煜炯 张晨 +1 位作者 耿直 王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针对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小而影响相变蓄热器换热效率的问题,对蓄热器结构进行改进,提出应用三角形直列、同心圆排列、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4种不同的换热管束排布方式对相变蓄热器的结构性能进行优化及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换热管束... 针对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小而影响相变蓄热器换热效率的问题,对蓄热器结构进行改进,提出应用三角形直列、同心圆排列、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4种不同的换热管束排布方式对相变蓄热器的结构性能进行优化及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换热管束采用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排布的蓄热器内相变材料熔化所需时间基本相同,同心圆排列所需的融化时间最短;换热管束采用三角形直列排布、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3种排布方式的蓄热器在蓄热后期会出现死区,与同心圆排列方式相比,其相变材料熔化所需时间分别增加了57.20%、26.47%和2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强化传热 换热器管束 排布方式 结构优化 熔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两种池沸腾强化换热管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海珍 欧阳新萍 司少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7,共5页
对两种用于池沸腾换热的强化管在蒸发温度为5℃的工况下进行了水平管外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两种管子为管内外双侧强化管,管外表面同属于TURBO-B类的强化换热管,但表面形状有区别。利用威尔逊图解法确定这两种管型的管内外换热系数的关... 对两种用于池沸腾换热的强化管在蒸发温度为5℃的工况下进行了水平管外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两种管子为管内外双侧强化管,管外表面同属于TURBO-B类的强化换热管,但表面形状有区别。利用威尔逊图解法确定这两种管型的管内外换热系数的关联式,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对这两种管型的换热性能进行比较。结合金相显微镜拍摄的外观形状,分析尺寸结构对强化换热管的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在相同工况下,准三角形形状的管内螺纹换热性能要比梯形好,且管内螺纹数越多,换热性能越好;在一定热流密度范围内,管外换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变大,这主要与管子外表面结构的凹穴半径、凹穴开口尺寸、次级表面通道的宽度和形状等因素有关,且翅顶表面刻画的浅槽有利于池沸腾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高效强化换热管 池沸腾 威尔逊图解法 核化空穴
下载PDF
不锈钢波纹管强化传热机理分析及在换热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羽非 《节能技术》 CAS 2002年第6期3-4,28,共3页
新型不锈钢波纹管是选用特种不锈钢板材 ,滚压卷成几种规格圆形薄壁光管 ,将焊缝错开套装成多层薄壁圆形光管 ,再经特殊工艺涨波凸起成型的多层波纹管。该波纹管的管内流动呈等直径流束型式和弧形流束型式 ,使流速和压力周期性的变化 ,... 新型不锈钢波纹管是选用特种不锈钢板材 ,滚压卷成几种规格圆形薄壁光管 ,将焊缝错开套装成多层薄壁圆形光管 ,再经特殊工艺涨波凸起成型的多层波纹管。该波纹管的管内流动呈等直径流束型式和弧形流束型式 ,使流速和压力周期性的变化 ,冷热流体产生强烈扰动 ,实现了复合强化换热。本文在水 -水换热条件下 ,对该波纹管强化换热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分析了新型波纹管的强化传热机理 ,并给出该管的优化尺寸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波纹管 强化传热机理 换热器
下载PDF
两头扭曲缠绕管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
20
作者 陈杰 郑利文 +3 位作者 张晓慧 郑文科 田中允 姜益强 《煤气与热力》 2024年第1期V0013-V0018,V0039,共7页
建立两头扭曲缠绕管的数值仿真模型,模拟湍流状态下丙烷工质在缠绕管内的流动传热特性,对槽深、扭曲节距、雷诺数等流动传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拟合得到摩擦因数、努塞尔数的无量纲经验公式。缠绕管的相对摩擦因数随槽深增加而增大,特别... 建立两头扭曲缠绕管的数值仿真模型,模拟湍流状态下丙烷工质在缠绕管内的流动传热特性,对槽深、扭曲节距、雷诺数等流动传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拟合得到摩擦因数、努塞尔数的无量纲经验公式。缠绕管的相对摩擦因数随槽深增加而增大,特别是在扭曲节距较小的情况下更加明显。缠绕管的相对努塞尔数与槽深呈正相关,在雷诺数较低、扭曲节距较小时,影响效果更加显著。缠绕管适用于低雷诺数、小扭曲节距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换热 被动式强化 绕管式换热器 两头扭曲缠绕管 综合换热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